2019处暑困倦疲惫又干燥,处暑如何防秋乏秋燥
夏季将过,秋季也就不远了,处暑在上个周六已经过了,那么你知道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秋乏秋燥吗?这件事一想起来就足够让人乏和燥了……莫急,小编和你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处暑困倦疲惫又干燥,处暑如何防秋乏秋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处暑如何防秋乏秋燥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但是此时炎热并未完全消退,其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在由热转凉交替时期的处暑,对人体来说,容易造成秋乏和秋燥。如何防治秋乏和秋燥?应注意睡眠和饮食两个方面的养生。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在炎热的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处暑后天气变凉,应该做到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应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每天午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因为老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古代医家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了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因此,在处暑过后进入秋季,应适当减少晚间娱乐活动,爱好打麻将等娱乐活动的老年人要做到适可而止,坚持午睡、早睡早起,这样可消除疲劳,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饮食做到“燥则润之”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人体也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发生着变化,因此,饮食要随季节而变化,以适应秋季养生之需。中医学认为,秋季应多吃味甘性平的食物,以增强脾胃功能。同时,多吃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容易出现口唇干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百合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处暑过后,还应充分摄入维生素和水分。秋季空气湿度小,风力大,人体的汗液蒸发较快,皮肤易干燥,汗液中还要丢失一部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因此,在处暑过后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充足。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每天服1-2片复合维生素B和50毫克维生素C。
处暑过后也可进补,但此时进补于其他季节有别。过了处暑,气温逐渐凉爽,人体机能不断恢复正常,此时应选用“补而不腻”的平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食补可选择山药、莲子、百合、白扁豆等。山药的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可将莲子涨发后,在水中用刷子把表皮擦去,抽出莲心放清水煮烂,再与粳米同煮食用,具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脾虚食少,腹虚带下、遗精尿频、心烦失眠、健忘多梦;白扁豆最宜初秋食用,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粥,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