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F0701或成真正破解教育问题的关键

科普小知识2022-10-25 12:08:18
...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需要解决教育领域的哪些基本问题?如何用新方法理解教育规律?这是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时代命题。”在北京师范大学智能技术与网络教育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近期举办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代码F0701)经费管理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教授的问题正是与会者所想。

“F0701”代码引起业界关注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加了应用代码为F0701的教育信息科学技术,将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引入教育研究,希望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部署,吸引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开展跨学科的基础研究,解决教育创新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动员和号召研究人员积极申请研究项目,运用科技研究方法解决教育问题,是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超子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只需要一个星星之火就能点燃燎原之火。”雷昭子说道。

长期以来,国内教育研究多从人文角度进行。中国的教育研究基于国际标准。就研究方法和科学基础而言,科技教育研究水平还不够高。推进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加深对教育和人类的理解,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智能科学、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教育和其他相关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特别是与人类发展规律有关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如人类认知发展的研究。”雷超子说。

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可视化、云集成交互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的根本问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育组织体系、教学模式、服务模式、人才培养体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我们来说,找出科学问题并形成科学合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发展教育的关键,也是为F0701提供更多资金的关键。”陈丽说。

亟待解决的基础科学瓶颈问题

“我们要关注智能教育、基础教育等前沿问题,促进交叉融合,突出创意,努力突破教育发展瓶颈。”在这次研讨会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司副司长张谈到了F0701代码的资助方向。

新准则涵盖信息科学和其他跨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10个三级应用代码分别是: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F070101)、在线和移动交互学习环境的构建(F070102)、虚拟和增强现实学习环境(F070103)、教学知识可视化(F070104)、教育认知工具(F070105)、教育机器人(F070106)、教育代理(F070107)、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F070108)、学习分析与评价(F070109)

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老师,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避免大规模完整的题目,分享了他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时应该避免的问题:没有发现痛点,没有关注问题,题目太大,概念不清,科学问题不突出。对课题前沿和研究现状的总结是不够的,对现有研究体系的分析也不清晰。研究内容缺乏创新;这只是研究方法的常规应用,没有关键的科学问题。缺乏相应的核心成果和技术,难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人员分配不是交互式的,等等。

“目前,自然科学范式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科学问题的凝练不够,研究问题的焦点不准确,当前应用项目的创新性不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政策局局长郑永和对科学基金F0701的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

数据显示,教育信息科技(F0701)的通过率为8.1%。在线和移动互动学习环境建构(F070102)的认同率最高,为13.4%,而教育认知工具(F070105)没有产生认同项目,认同率最低。在10个三级应用代码项目中,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F070108)的应用比例最高,为23%。

「科学基金设立教育资讯科技应用程式码,资助教育科学的基础研究项目,是科学基金管理的新发展。它充分反映了科学与教育融合的新趋势,对促进教育创新和变革具有重要作用。”郑永和说道。

如何思考科教一体化的知识模式?郑永和认为,过去更多的研究是在社会科学层面上进行的。未来,更多的研究将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以促进中国教育与自然科学、技术和工程研究的交叉融合,并通过生命科学、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和发展。跨境和跨领域合作不仅是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责任,还包括*政策推广、教育应用产品的企业创新等。构建广泛的学习者、学校和地区的典型应用,促进*、行业、研究和应用的多方协作,培育未来新的教育生态。

人类发展是研究的核心框架

孩子们是如何感知的?认知规则是什么?儿童教育应该什么时候开始?不同年龄应该教什么?似乎被理解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清楚。

“我们现在正经历着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我们的教育界应该为解决教育焦虑问题做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回答。这是我们的责任。”在雷超子看来,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全面、*和个性化地发展。教育内容改革应包括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改革、基于多维数据的教育治理细化等。这些使我们对教育改革有了许多新的判断:科学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内生动力;教育已经从规模教育转变为规模个性化教育。教育规律的研究已经从经验主义转向科学主义。教育已经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公平。

雷超子建议在研究方法上要考虑三个结合:第一,教育研究要采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方法,要考虑将过去分散、局部、孤立的思想和探索有效地移植到教育科研项目中。第二是教育研究和尖端技术研究的结合。教育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服务于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需要。新技术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工具,有时还是变革的驱动力和方法论。新兴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可能是全球性的。第三,教育研究应结合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多元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方面与西方不同。在研究中国教育科学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这也是文化传承中应该做的。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你只能在相当多的领域进入最初的位置来支持你进入世界的中心。这是我们新时期教育思想的逻辑,也是我们在进行F0701研究时需要回答的问题。”雷超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