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程津培:从基础研究的“冷板凳”说起

科普小知识2022-10-25 18:58:24
...

“无论你是在文科还是自然科学领域做原创性研究,你都可能需要做这样的心理准备:在你认为重要的领域,做十年或二十年...继续做下去,坐在“长椅”上。虽然有点简朴,但这是一种进行原始基础研究所必需的性格——坐在长凳上。"

9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基础分子科学中心教授程津培在中国科学院学术大厅为中国科学院机关和研究所的年轻同志和研究生做了“学习与理解”的讲座。

“从未问过原则”?

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罗兰在刚刚庆祝其三周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科学”的评论,以倡导人们对科学的关注。中国人“放下枪”:

“人们经常问我,科学和应用科学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如果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只注意它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他们已经很多代没有取得任何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它的应用,而从来没有问过它的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纯粹的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如果它的原理得到正确的探索,化学甚至物理学将会得到发展,同时获得许多应用。中国人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根本原因。我们现在只把所有民族中最古老、人口最多的民族视为野蛮人。”

“这段话很尖锐,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罗兰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评论没有错。这的确令人担忧。”程津培说,“然而,我们已经让它保持沉默100多年了,并没有被这种负面的语言所鼓励去改善自己。到目前为止,当谈到创新和建立自信时,我们发现一些人很久以前就说过如此刺耳却令人心痛和震惊的话。”

程津培认为这段话应该成为一面镜子,永远值得反思。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和印刷是“艺术”,可以归为所谓的技术。指南针和火药有可能发展成“学问”,即科学。然而,像力学、物理、化学甚至磁学这样的学科在中国并没有出现。“这是罗兰说的吗?我们从来没有问过原则?”程津培后悔了。

“追求原则”实际上是“破釜沉舟,问到底”,这是前人一再提倡的。在程津培看来,“破釜沉舟”的精神在中国的实践中并不常见。有些人可能“尝过”它,有些人可能“问了它的一部分”,却没有一步一步地追溯它的根源。

因此,传统的实用主义哲学使先辈们无法从中提取“学术”的真正含义,从而错过了重大科学、重大发明甚至几次工业革命的出现程津培认为,中国要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创性基础研究。不管你朝哪个方向走,只要你的目标是原创,你就必须有“坐在板凳上”的性格。你必须有专注于学习,不崇拜荣誉,对名利漠不关心,愿意孤独,不随波逐流的状态。

更多的论文不等于被尊重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把“技术”放在“科学”之前。“然而,这并没有导致我们的核心‘技术’在许多关键领域领先于世界,如国民经济、民生和国家安全。事实上,即使在技术层面,仍然有许多“短板”。程津培说,科学领域实际上有更多的“短板”。

他认为,要补充基础研究的“短板”,我们必须抓住“牛鼻子”。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基础研究经费在研究和实验发展(R&D)经费中的比例过低,长期徘徊在5%左右。最近发布的《2018年国家科技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国家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5.5%,达到近年来的新高,给人们新的期望。

“但在主要工业化国家,这一比例通常为15%-20%,甚至更高。因此,我们不仅要尽快弥补这个“短板”的“短板”,而且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基础研究长期投入不足所带来的后续效应,可能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为长期努力做好思想准备。”程津培说。

此外,程津培认为,中国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学风浮躁,急功近利,追求热点,工作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不愿“坐冷板凳”,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也是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的重要表现。

“发表论文是基础研究的职责。这没什么错,但是我们不能把“仅仅”这个词放在脑子里。程津培说,“不管你写了多少文章,你都不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他引用了ESI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涵盖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期间)。*1%的化学期刊论文数量为4131篇,居世界第二,美国为5511篇,居世界第一。*1%的材料学科期刊论文数量为2381篇,位居世界第二,美国以2430篇排名第一。

此后,仅不到两年后,根据InCites数据库(涵盖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中新的10年累计文章统计,*化学领域1%的期刊论文数量为5595篇,居世界首位。同样,*1%的材料学科期刊论文数量为3715篇,居世界首位。

目前,从论文总数、被引论文总数和*期刊论文数三个主要统计指标来看,*的这两个学科都位居世界第一。

“这是什么意思?当然,这表明了我们基础研究的进展,表明我们在某些方面的研究水平正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第一梯队。但这不能被过度解读。”程津培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足够尊重,也不意味着我们对未来在这两个领域发展高科技和商业应用有足够的信心。

“事实上,有很多文章只是抬头看,引人注目,但它们与未来的应用甚至寻求科学的未知领域脱节。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程津培说。

程津培本人研究了化学键能量学。在他的“学习与启蒙讲堂”报告中,他还介绍了他对*科技创新思想的研究和“愿意坐在板凳上”的指导精神,以及他在债券能源研究和创建iBonD化学键能源数据库方面的一些实践和见解。

在改革的道路上仍然需要努力。

程津培认为,文章发表的浮躁气氛与我国一段时间以来科技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有关。

他说,科技评价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例如,2013年,150多名科学家和75个学术团体共同签署了反对过度使用影响因素的《旧金山科学研究评价宣言》,以及2015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合理使用科学评价指标“十项原则”的《莱顿宣言》。

中国科技评估体系中的问题可能比世界上的问题“更糟糕”。在我国,过于依赖定量指标(如论文数量和影响因素)并以“上限”来评判人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量大,好跟风,傍热点,浮躁学风。这些相关问题已经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管理层也发布了许多文件,但结果落后于预期。”程津培表示,科技界非常担心科技评估体系的未来走向。在此之前,CPPCC和全国人大的学者们都组织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中国科技评估和奖励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意见。

他提到,过度量化的评价取向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是正常的学术氛围已经被破坏,学术不端和急功近利继续滋生。老一代科学家专心致志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坐在板凳上”和“十年磨一剑”,在不断物化的现实中被严重侵蚀。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令人担忧。

此外,评价忽视了科学技术链中的不同环节以及学科之间和学科内部不同领域性质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导致忽视科学价值,盲目追逐热点,淹没“搭便车”研究,破坏正常的学科结构,导致学科的非正常发展。

程津培认为,错误的评价取向会导致科技支撑服务和成果转化体系无法依法正常运行,最终导致科学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此,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努力,最近发布了一系列治理文件。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效果并不明显。

最近,科技政策研究人员组织开展了一项关于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根据本次“项目评估、人才评估、组织评估改革效果调查分析”提供的数据,科研人员总体上同意并支持“三个评估”改革和“四个清理”。然而,在评估改革政策自2018年以来得到大力推行的前提下,约95%的受访者仍然认为科技评估改革是必要的。

从文件实施的具体效果来看,评估中“只论文、只帽子、只奖励”的现象没有明显改善。分别有72.4%、80.4%和80.8%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三只”现象如“只纸”、“只帽”、“只酬”没有多大变化。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三个评价"改革在被调查者所在的基层单位普遍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只有16%的受访者表示单位工作有“实质性改善”,34.8%的受访者表示单位虽然进行了改革,但“只是走走过场”,49.2%的受访者表示单位根本没有进行相应的清理或改革。

“这表明改革正在进行,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志们还需要努力。”程津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