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
宇宙从哪里来?它是如何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目前,这个被科学家广泛认可的故事开始于大约138亿年前。那时,一个高密度的点被膨胀了。然后大爆炸开始了。宇宙膨胀并冷却。原子核和原子开始形成,直到我们今天看到布满星星的天空。
尽管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的巧合和激烈的冲突,但仍然有一个漏洞:这两个不同的时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几十年来,这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迷雾。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模拟了宇宙演化的这一关键过渡时期,并得出结论,所谓的“再加热”过程可能是早期宇宙两个阶段之间的“桥梁”,但这一过程的结论性证据仍需进一步寻找。
宇宙的“两面”:膨胀和大爆炸
提到宇宙的起源,最著名的应该是大爆炸理论。这个模型理论上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并得到了今天最广泛和最精确的科学实验观察的支持。
该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大约138亿年前。从一个微小而致密的“火球”开始,它膨胀并慢慢冷却。渐渐地,我们今天看到的原子,我们周围的鸟和花,以及满天闪烁的恒星和星系都形成了。
然而,现在物理学中普遍认为在大爆炸之前有宇宙膨胀。宇宙膨胀理论是由日本的佐藤胜彦博士和美国的艾伦·哈维·格斯博士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宇宙诞生之初不到一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宇宙从一个几乎无穷小的点飙升了1027倍。然后,宇宙发生了大爆炸,它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
分散的粒子“重新加热”宇宙。
那么,宇宙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脸”——从膨胀期到大爆炸期?这两个时期之间有什么联系?
据美国有趣科学网站报道,为了解决宇宙进化中的这个难题,来自肯扬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IT)和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模拟了“再加热”时期,即宇宙膨胀和大爆炸之间的关键过渡时期。
在他们的模型中,研究的主要作者雷切尔·阮(Rachel Nguyen)和她的同事模拟了被称为“充气”的物质形态的行为。他们认为假想的“膨胀”本质上类似于希格斯玻色子,并创造了驱动宇宙膨胀的能量场。在适当的条件下,“膨胀”的能量可以被有效地重新分配,从而产生重新加热宇宙所需的各种粒子。
其中一名研究人员,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大卫·凯泽说:“宇宙膨胀后的再加热期为大爆炸创造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大爆炸”被置于大爆炸之中。在这个过渡时期,宇宙正在颠倒过来,一切都处于混乱之中,物质表现的形式非常复杂。”
雷切尔解释说,在宇宙膨胀期间,所有的物质都分散在各处,使宇宙成为一个寒冷而空旷的地方,缺少点燃大爆炸所需的“热粒子汤”。在“再加热”时期,推动宇宙爆炸的能量衰减并“变形”成粒子。
雷切尔说:“一旦这些粒子诞生,它们就会四处碰撞,相互碰撞,传递动量和能量。正是这种能量再次加热了寒冷的宇宙,为大爆炸奠定了基础。”
引力波或潜在的关键证据
所以,除了指出“再加热”过程是宇宙膨胀和大爆炸之间的桥梁之外,最新的模拟还能给我们什么呢?
“从冷膨胀时期到炽热的大爆炸时期,应该有关键的证据证明哪些粒子能够以如此高的能量水平存在,”研究合作者、肯扬学院物理学副教授汤姆·吉布林说。
此外,在宇宙膨胀期间,在极端能量状态下,重力的“行为”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也让物理学家“辗转反侧”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平等对待所有物质”,与粒子能量无关。然而,科学家认为,由于量子力学,在极高能量条件下,物质对重力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哪个观点是正确的?研究小组调整了粒子和重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并将上述假设纳入模型。结果表明,在大爆炸期间,重力增加得越多,“充气机”转移能量产生热物质粒子的效率就越高。
现在,研究人员需要找到支持这一模型的证据。
吉布林说:“我们用模拟来预测宇宙的‘形状’。这个再加热期应该会在宇宙的某个地方留下痕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它。”
但是找到这个标记可能并不容易。研究人员说,宇宙最早的“一瞥”起源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大约38万年前产生的电磁波辐射一直在宇宙中传播,它们的“余辉”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然而,吉布林说宇宙微波局只保留了宇宙早期的样子,并希望未来的引力波观测能提供最后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