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杨牧

科普小知识2021-08-26 05:51:34
...

大陆著名诗人、作家杨牧(1944—)笔名峰波、杨模,四川渠县人,一级作家,1964年到*工作,1989年回到四川,历任*兵团、**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绿风》诗刊主编,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星星》诗刊主编,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四川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享受*特殊津贴,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野玫瑰》、《雄风》、《边魂》,长篇自叙传《天狼星下》,诗文总集《杨牧文集》等20余部,诗《我是青年》获全国首届中青年诗人优秀诗作奖,诗集《复活的海》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集)奖,《天狼星下》获全国广播文艺*奖,文字主创电视片《西部畅想曲》获全国首届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最佳奖。

中文名:杨牧

出生时间:1944年3月

出生地:四川省渠县

成:就:《星星》诗刊主编

1、人物简介


杨牧

  杨牧,1944年3月出生在四川省渠县,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流浪到中国西北部,曾在*度过25个春秋,当过工人,做过牧工,担任过石河子市文联副主席、兵团文联副主席、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及《绿风》诗刊主编,八十年代末回归故里,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曾赴印度、意大利、俄罗斯、美国讲学访问。

他于五十年代发表处女作,七十年代后期重新习诗,出版有诗集《复活的海》、《野玫瑰》、《雄风》、《边魂》、《荒原与剑》和长篇自传《西域流浪记》等20余部作品;诗歌《我是青年》、小说《天狼星下》等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部分作品被选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还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印度、罗马尼亚等文字及国内少数民族文字,诗集《野玫瑰》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收存。作者曾先后出访印度、意大利,还是“中国当代最喜爱”的十大中青年诗人之一和新边塞诗人之一。

神秘的西部磨炼了杨牧,也成就了杨牧。杨牧不仅与*结下了难解的生活情缘,也结下了难舍的文学情缘。

杨牧热爱西部,其创作之根深扎于大西北。他描写边塞风光、大漠奇景、多浪河畔的深情牧女、*的民族风情、鲜明的地域特色,使其诗作在新时期文坛上独树一帜。

2、代表作品

《故乡》

《复活的海》

《野玫瑰》

《雄风》

《边魂》

《荒原与剑》

长篇自传《天狼星下》

《西域流浪记》

3、人物经历


杨牧

  58年前,少不更事的杨牧被打成了“右派”。

为“逃避”这种无端的打击,杨牧从此离开了生他养的渠县老家,径直向北,“逃”向了无人熟悉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盲流’、流浪汉。”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牧笑颜,是自己开创了“中国人才开放的范本”。只是“幸运”的是,这种用“生命闯出来的”历史并非所有人都能占据历史辉煌的顶端。而杨牧,在抛弃了户籍之后,却用诗的形态为逃离的故乡注入了新的诗篇。

“人们还叫我青年……/哈……我是青年!”在经历了人生的无数次磨难之后,杨牧举起手中的笔毫,一气呵成写下了《我是青年》的绝章:

我年轻啊,我的上帝!

感谢你给了我一个不出钢的熔炉,

把我的青春密封、冶炼;

感谢你给了我一个冰箱,

把我的灵魂冷藏、保管;

感谢你给了我烧山的灰烬,

把我的胚芽埋在深涧;

感谢你给了我理不清的蚕丝,

让我在岁月的河边作茧。

……

彼时,刚从岁月的沉睡中“醒来”的杨牧,因讲堂上老师一句“你们好年轻”的“鼓励”,思及过去10余载时光的荒废及眼前60后新生代,已经36岁“高龄”的杨牧“控诉”着自己内心的强烈不满。“我年轻吗?可我已经36岁了!”想想一个人有限的生命以及极为宝贵的青春,杨牧反问“我的‘青年’哪儿去了?”

然而,生活的“戏剧”化却又总是给人以智慧,或财富、或积淀,或者凝练。从“盲流”到“闯入”80年代文学之诗歌殿堂,杨牧自己也未曾想到,在流浪到*的石河子市一下属农场后,却意外地与艾青同住一幢房子,并由此成为了邻居、朋友。而此后给予杨牧的体验、经历,更是为他的诗歌创作奠下了深厚的根基。

“人越近心越远,地越远心越近。”对于*的天广人稀,杨牧慨叹,“是*给了我创作的原色、原汁、原味。”内容上,杨牧更是将北方人的慷慨、仗义、粗犷、放达融入诗行之间,表达于言语之外,“20岁之前,一直视从未见面的梁上泉为精神导师,到了*后,觉得原来的旧体诗+民歌的风格将*装不下去了。”杨牧坦承,他的创作风格就是受到了*的辽阔、广大的影响,然后发生了变化。

正是这种积累、沉淀,使他自上世纪80-90年,创作进入了持续高产的最佳阶段。直到1991年,从*回到内地的杨牧担任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杨牧仍戏言自己是“业余书记,专业(《星星》诗刊)主编”。

不过,让杨牧庆幸的是,过去在*25年的人生历炼能有建树。“他无意间成了“所有打工者的先锋”,并获得了终身“荣誉市民”称谓,得到*人的广泛认可。

“但我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土地。”杨牧说,“没有第一故乡的启蒙,文化的浸润,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前不久的达州市委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杨牧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达州人就是中国的犹太人,敢闯”,也由此才出了谭力、周啸天这样的名人。而这主要是达州的根基雄厚、文化生态非常好。特别是就地市一级组织的文艺座谈会,杨牧更是赞不绝口,“非常务实的会,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会,是可‘落到地上’的会。”他认为这将对文艺的繁荣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对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杨牧诗选


杨牧

  我是青年

作者自我简介:生于1944年,36岁,属猢狲。因久居沙漠,前额已刻有三道长纹并两道短纹;因脑血热,额顶已秃去25%左右的头发。

人们还叫我青年……

哈……我是青年!

我年轻啊,我的上帝!

感谢你给了我一个不出钢的熔炉,

把我的青春密封、冶炼;

感谢你给了我一个冰箱,

把我的灵魂冷藏、保管;

感谢你给了我烧山的灰烬,

把我的胚芽埋在深涧;

感谢你给了我理不清的蚕丝,

让我在岁月的河边作茧。

所以我年轻——当我的诗句

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

竟像哈萨克牧民的羊皮口袋里

发酵的酸奶子一样新鲜!

……哈,我是青年!

我年轻啊,我的胡大!

就像我无数年轻的同伴——

青春曾在沙漠里丢失,

只有丁冬的驼铃为我催眠;

青春曾在烈日下曝晒,

只留下一个难以辨清滋味的杏干。

荒芜的秃额,也许是早被弃置的土丘,

弧形的皱纹,也许是随手画出的抛物线。

所以我年轻——当我们回到

春天的时候,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哈……我们都有了一代人的特点!

我以青年的身份,

参加过无数青年的会议,

老实说,我不怀疑我青年的条件。

三十六岁,减去“十”,

正好……不,团龄才超过仅仅一年!

《呐喊》的作者

那时还比我们大呢;

比起那些终身不衰老的

年轻的战士,

我们还不过是“儿童团”!

哈……我是青年!

嘲讽吗?那就嘲讽自己吧,

苦味儿的辛辣——带着咸。

祖国哟!

是您应该为您这样的儿女痛楚,

还是您的这样的儿女

应该为您感到辛酸?

我,常常望着天真的儿童,

素不相识,我也抚抚红润的小脸。

他们陌生地瞅着我,歪着头,

像一群小鸟打量着一只恐龙蛋。

他们走了,走远了,

也许正走向青春吧,

我却只有心灵的脚步微微发颤……

……不!我得去转告我的祖国:

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

莫过于青春的自主权!

我爱,我想,但不嫉妒。

我哭,我笑,但不抱怨。

我羞,我愧,但不自弃。

我怒,我恨,但不悲叹。

既然这个特殊的时代

酿成了青年特殊的概念,

我就要对着蓝天说:我是——青年!

我是青年——

我的血管永远不会被泥沙堵塞;

我是青年——

我的瞳仁永远不会拉上雾幔。

我的秃额,正是一片初春的原野,

我的皱纹,正是一条大江的开端。

我不是醉汉,我不愿在白日说梦;

我不是老妇,絮絮叨叨地叹息华年;

我不是猢狲,我不会再被敲锣者戏耍;

我不是海龟,昏昏沉睡而益寿延年。

我是鹰——云中有志!

我是马——背上有鞍!

我有骨——骨中有钙!

我有汗——汗中有盐!

祖国啊!

既然您因残缺太多

把我们划入了青年的梯队,

我们就有青年和中年——双重的肩!

1980.8.14.北京虎坊桥

老树心境

在路上走累了在心里休息

在心里走累了在路边休息

走得好累

走日月走晨昏

走荒途走野径

走流沙在身边层层剥落

走流云在天空飘曳无踪

终于走成一棵老树

记忆衰退,林子外是

一条河,河对岸是

一座村庄,村对岸是

一棵小树——小树是彼岸

还是此岸来着?

回眸很苍茫很遥远

遥远的省略

筛下一片斜光的金粒

拾得起的都是警句

炎日杰作的斑驳躯体

每道龟裂都深邃视线

是的,老了。对岸的小树

是自己,自己就是对岸的小树

之间只隔着一条河

河在小树和老树之间

小树和老树在河之间

老树就是一条沉重了的河啊

河水好稠,血液好酽

鼻粘膜浓得聚千种味道

遂成一位长者的庄重

血液走浓了在心里清纯

世界走酽了在大野宁静

老树不作顽童的风骚

只荫庥后土

泰戈尔最崇高的是那蓬银髯

承认老也是一种勇敢

赢得孤独是最高自信

风景

我们曾经为无数的景致

所倾倒,并且,差不多要

叫出声来:嗨这世界!

真是妙得不可思议

除了全知全能的神

不会再有第二种力量

能够造就

那时我们惬意无比

无比惬意也小心翼翼地

摄取着,不愿放弃

一瓣山光,一线水色,一缕葳蕤

一朵燃霞倒影的弧度

甚至禁不住合上双掌

害怕它会脱手而飞

像最幸福最完美的时刻

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这是途中

常有的事。也终究没人

永远留住那些最好的好东西

它们去了,因为我们要转过身

我们在途中,我们

无法不同道路一道远行

只有在一些专为恋旧

发明的一种胶板上

留下彼时彼地的真实

梅雨季节,我们会心烦意乱地

翻腾出那些家珍来

默默地注释,喃喃地补充

寻不见的

疑心是最珍贵的那张

翻箱倒柜,如掘古墓

不惜搬动最沉重的物件

因此面庞一天天失血

翻腾了许多许多年月

站起来腰脊有些酸痛

这时看到墙上的镜才大吃一惊

他已怆然

两鬓斑白

铜剑鞘

我已是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流行歌词

这一回轮到我来做剑鞘

两只袖管以宽厚的闲适

罩住两柄紫色的器物

两手插在袖筒里

插成一对清冷的

铜剑

剑在袖中渐渐温暖

如同三千里的雪路

缩成胸前

将近两尺长的记忆

雪在下着,也在化着

南方透着火焰的白色

冬天了,我们已经无事可干

笼着器械

也算一笔金属的财富

那些杀伐大坂的日子

那些死亡谷的日子

那些雁舞鹰歌的日子

都在我的鞘囊中昏睡

很想学古人抚剑而歌

怎么突然唱不出声来

有一支歌曲过分悲怆

我抽出剑柄,搁在

妻子的小手里,对妻说

西征的将士还未输光

化雪了,也还在下着

重新将剑插进鞘管

以免袖子

软成一截空皮囊

睡吧,好剑

有你在我的果腹之中

我就在你的锋芒之上

岭上桑

厚厚的绿油油的叶子

撑一片野魂罩于岭上

岭上桑

曾从哪朝哪代绿起

叶间的女子

总是这么盈盈地走过

篮里的笑声千古不绝

蚕虫儿爬过隐隐的脉络

岭上的行人

心里有被咬的感觉

这时你有献身的悲壮

有怜爱天下女子的豪气

岭上桑

一片片地燃着和亮着

一片片地野着和绿着

是不是在唐朝的诗中

行于陌上的那些女子

我们熟读过多少年

沧海桑田,千回百转,桑椹

仍在伤感的深处

浓醇如昨

显然你比我先到一步

或者我更先你而到

直到领先自作多情

岭上桑,装满篮子

就愀然而去。将我掷在

一片秋天的禅意里

萍水相逢,谁是主人谁是客

擦肩而过,半是稔熟半是生

隔夜的茶

时光把一种味道划开

成为两岸

中间是水

总想倚水回泅而去

对岸是昨夜的味道

一个世纪之前的味道

那些经过那时的天光

那时的月色绿化的叶片

熏制,研磨,醇化的叶片

和那时的水

浸泡的香茗

每一片都有滋有味

初饮时刻所有的味蕾

都喧闹着,像春天的河

一片融融

清纯,温馨和一种气流

飘溢着叫人满口生津

不知夜幕

何时已经降临了一次

味道都是品出来的

过去的味道尤其在现在

更酽更浓。回味使人

常想做些真诚的傻事,想

再泡一次,再冲一次

或者再让

沉积的物质翻腾一次

不幸的事情也就因此发生了

时光把色香划归昨天

人不可能第二次饮到

同一口茶,茶不可能

反复冲沏而不变好味

这时索然

还不愿想到

最好是让它原封不动

或者,干脆另泡一杯

为瀑布送行

这一刻

我们看到一种生命的抉择过程

临危不惧的大智大勇

沿犀利的峭壁飞身而下

启动水系流亡的历史

长长的宁静后的一霎

宽宽的慵懒后的一霎

毫无准备的一霎

许多水流一辈子也未遇到过的

一霎,出现了

凄壮和惨绝

溅发五光十色的雷声

赞美之余,我们感叹这番景致

旅人们从四面八方赶了来

仅为一睹它的坠落

完整被跌碎,散入

万山沟壑间,撕作

无数裂帛的画面

又一次辗转又一次聚合

由此开始

为看不见的行程送行

需要比天空更蓝的胸襟

为测不透的前景祝愿

需要比祈祷更深的视线

见水消涨

从未见过水会消亡

水是世上惟一流而不失的东西

我们已经有理由想像

关于路况,江和海洋

前面是山

山的前面还是山

一个早上,水会走在山的前面

水系不走背水历程

水的背后

是你惊慌的失措的眼睛

我曾喝过我战马的血浆

我曾喝过我战马的血浆,

向着沙海,

向着夕阳,

向着刺刀尖

滴落的红光。

胸廓之海哟,怎能平息

海啸般地潮落潮涨!

(……沙海……沙海……

无边的沙海……

我的战马驮着我,

我也驮着我的战马,

一同走过空旷和漫长;

水壶干了,肌肤裂了,

希望枯了,马和我

一同倒在寂静的沙梁……)

我曾喝过我战马的血浆,

向着诀别,

向着悲怆,

向着 一个

崇高的杀伤,

我曾饮下

一个绝望中的希望。

刺刀,举起--

又放下……

先断了,我的柔肠!

它,眼巴巴地望着我,

没有泪光,我知道

那是为了省下最后一滴血,

象我自己的眼泪一样,

补给希望的延续和生长……)

我曾喝过我战马的血浆,

向着过去,

向着以往,

向着未尽之业

遗留的责任,

我曾得到

一部永不凝固的诗行。

(……刺刀,放下,

又举起--

割断了,返顾的舟桨;

象在衰竭的落日上,

钻一口井,让它喷出:

泉的清凉!

火的滚烫!

光的辉煌!)

我曾喝过我战马的血浆,

我确认:我是战马,

我的血管

粗壮而浩荡。

马鬃从我的脊背长出,

我知道,那是征帆,

要从我的血管起航。

(深深行个注目礼吧!

抹把嘴角,告别夕阳。

然后,驮起

双倍的重量--

驮起大漠,连同风暴中

不朽的丰碑;

驮着自己,连同战马

辽远的向往。)

上一篇:梁小斌

下一篇:郑愁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