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弓戏
含弓戏是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居巢、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故称“含弓”。发展为戏曲后改今称。
1、历史沿革
起源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含山一带有一些演唱曲艺滩簧的盲艺人。三五人一队,卖唱于街头苍尾、茶坊酒肆,曲目有《李玉莲卖大布》、《孟姜妇女送寒衣》、《王祥卧冰》、《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后盲艺人黄应龙、江凤英等以这些民歌、小调为曲调,使听者感到新颖别致,影响逐步扩大,学艺者渐众,金少春、袁小芝、晕道海、黄秀珍等均是一起者。他们编演了《安安送米》、《王智贞描容》,以及《白蛇传》中的《游湖》、《赏午》、《水漫》、《合钵》、《祭塔》等小戏和折子戏,称为“含弓戏”,唱腔音乐上则更多地吸收各种民歌小调于滩簧之中。
曲折发展
约于咸丰年间(1851-1861),含山连年荒旱,一些艺人外出至芜湖谋生。清唱形式的含弓戏在那里遇到了“复弓”、“苏弓”(今梨簧戏的前身)之竞争,同时三者间又相互影响,彼此交流。含弓艺人张良春、徐老五、金学坤、侯先生等发展了新的“西宫调”等唱腔,当时被称为“清唱的含弓戏”。辛亥革命后,含弓戏渐趋衰落,抗日战争期间几乎销声匿迹。建国后,经有关部门抢救,记录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含山县并成立专业剧团,培养了一批新演员。
2、艺术特点
含弓戏重唱不重白,唱词以七、十字句为主。其剧本保存较多说唱艺术的痕迹。如《赏午》中,许仙辞别白娘子下河沿去看龙舟赛时,即以第三者口吻唱出“沿河两岸人如潮,五色龙舟赛夺标。……不表许仙在舟看。再表高楼妖姣姣。”通常每折结束,时,场上人物也以第三者口吻合唱两唱词作结束语。如《合钵》的结尾是“生离死别千秋恨,雷峰不倒恨难平”,《刘二姑吵嫁》的结尾是“百年难遇罕见事,好事多磨险受糟”等。
3、音乐唱腔
以大曲为主调
含弓戏的曲调分大曲和套曲两部分(已记录共有七十二种)。以大曲为主调,是在民歌基础上,吸收了昆曲、徽调的某些曲牌和板式,加工演化而成为具有表叙功能的成套唱腔。分引子、过门、原板、垛板、数板、导板、叫板、哭调、尾声等板式。原板、垛板、数板,适宜于抒发角色内心活动,大段抒唱,可快可慢。导板是一种紧打慢唱的曲调,在人物悲愤激昂或极度紧张时使用。哭调、叫板等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哭、叫声加以提炼而成的唱腔,色彩浓厚,风格独特。
西宫调
此外,西宫调也是常用的主调。分“西一”、“西二”两种:“西一”以典雅见长,宜为庄重,文静的大家闺秀怨、悲、吟、诉时演唱;“西二”则以活跃风长,宜于小生、花旦在玩赏游乐或互吐思慕之情时演唱。套曲是花腔、杂曲和民歌、小调的总称。它们没有统一的基调,有的是一出工的专用曲,有的则可将调性相同的数曲联缀。用于一个生活小戏中。建国后,和这一方式,在《刘二姑吵嫁》中将(卖饺子调)和(金垛子调)(又分快金垛子和慢金垛子)两者糅合一起,即发挥了(金垛子调)的跳跃,又体现了(卖饺子调)的幽默。
4、剧目概况
折子戏
据建国后统计,含弓戏共有一百二十多个传统剧目。经记录下来的折子戏有《白蛇传》、《游湖》、《盗草》《赏午》、《合钵》、《祭塔》。《三元记》:《出猎》、《回猎》、《窦老送子》。《琵琶记》:《描容》、《扫松》。《柯南山》;《崔氏逼休》、《马前泼水》。《秦雪梅》:《吊孝》、《教子》、《哭灵》。《狸猫换太子》:《陈琳抱盒》、《大放花灯》。
水浒戏
另有“水浒戏”《坐楼杀惜》、《金莲戏叔》、《武松杀嫂》、《马二娘相互》以及《芦林相会》、《安安送米》、《王智贞描容》、《韩湘子渡妻》、《纯阳戏牡丹》、《双下山》、《十里相送》、《小乔自叹》、《吴汉杀妻》、《关公月下斩貂蝉》、《卖油郎独占花魁》、《刘二姑吵嫁》、《懒婆娘怕烧锅》、《货郎子害相思》、《乔奶奶骂猫》、《抢伞》、《裤子经》、《卖茅柴》、《九世同居》、《八仙庆寿》等。这些剧止,除一部分生活小工是由含弓戏艺人根据民间故事编创外,大部分折子戏自其他剧种改编、移植,其中有不少是来自昆剧、徽剧。建国后,先后编创的现代剧有《鱼塘风波》、《白杨树下》、《乘胜前进》、《再给你一袋》等,从其他剧种移植的剧目有《芙奴传》、《唐右县审诰命》、《沙家浜》等。
5、著名演员
马正德简介
在含山群众中,提起“含弓戏”,人们立即就会联想到马正德。这是因为:含弓戏在当地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马正德在舞台上俊朗儒雅的扮相颇受人们青睐,其有板有眼的演唱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情味。
建国后不久,县文化部门就开始了对民间曲艺的挖掘整理,特别注重对由瞽目艺人传唱的“含弓调”的发掘与研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含弓戏”优秀演员,马正德是这些优秀演员中的佼佼者。由于马正德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才实现了“含弓调”由“调”变“戏”正式搬上舞台的巨大进展,成为安徽省地方戏和全国稀有剧种之一。
生平经历
马正德自1954年从艺以来,先后饰演过古装、现代各种剧目30多部,参加省、地、县各类文艺调演、汇演、观摩演出大会活动20多次,为“含弓戏”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含弓戏”特有的戏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省内外文艺界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34年10月,马正德出生于安徽省含山县环峰镇一个平民家庭。兄妹4人,排行老二。童年迫于生计,他不得不整日穿梭于大街小巷人群中,提篮叫卖,久而久之,一声声吆喝竟练就了他一副好嗓子,这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2岁那年,他离家赴和县善厚帮人家放牛,放牛时面对大自然,他情不自禁地唱山歌、哼小调,曲不离口。1950年,他返回家乡重操旧业,沿街叫卖,其时他的嗓音愈加圆润宏亮。
解放初期,县文化馆组织开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婚姻法”等文艺宣传活动。居家离县文化馆只有几步之遥的他被深深地吸引了,做完生意有事无事总爱往县文化馆跑,耳濡目染,学唱模仿,几近痴迷。一次,他正在家中烧火做饭,忽听到县文化馆内锣鼓喧阗,连灶膛里的火都来不及熄灭,就蹿了出去,等看完表演回来满屋子都是焦糊味,一锅饭也早成了糊锅巴,自然少不了父母的一顿责骂。由于嗓子好、扮相正,其表现引起县文化馆领导的重视,并有意识地安排他随队下乡看演出,教他学唱。1952年6月,含山县成立了“含城民兵业余剧团”,他被优先录入该团。当时,他不识字,困难很多,但他虚心求教,刻苦学习,自然比别人多一份付出和辛劳,好在他记忆力特强,一个剧本只要老师教唱几遍,他就能熟记下来。首次演出的3个小歌剧《夫妻识字》、《柳树井》、《双戴花》他崭露头角,引起了轰动。此后只要有马正德演戏,鼓楼街上的群众便蜂拥而至,大家说:“马正德演戏,演什么像什么,今后准有大出息”。1954年5月,含山县庐剧团成立,随即进入该团,从此马正德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开始了他真正的演艺生涯。
马正德从艺未拜过师。他不是不想拜师,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他,要想求得名师指点几乎比登天还难。为学好戏,演好戏,唱好戏,他利用闲暇时间奔波往返于芜湖、南京、合肥各大剧院观看名家表演。特别对适合于自己扮演的小生、老生角色悉心学习,反复揣摩。1958年4月,他得知四川省川剧院在芜湖“和平大戏院”演出,急忙赶去,住小旅店,吃9分钱二两粮票的光头面。他白天看,晚上看,回来凭着记忆一招一式地演练,通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困了、累了用凉水洗洗脸,提提精神,又继续学练,此间,技艺突飞猛进。马正德最崇拜江苏省锡剧团的著名演员王彬彬,并有幸在南京人民大会堂观看其演出,受益匪浅。1956年7月,经含弓戏剧团改编的大型庐剧《失金钗》参加芜湖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被选拔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马正德在该剧中扮演文生“梅良玉”可谓风流倜傥,雅而不俗,深受行家和观众的好评,并获得个人演出银质奖。1959年,含山县庐剧团参加省第二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新编现代戏《百里江水过昭关》,马正德在剧中饰演刘队长,被评为“十佳青年优秀演员”,并在大会期间作了精彩的心得发言,有说有唱,形象生动,深受领导及同行的赞誉。为此,《安徽戏剧》发表评论文章,《安徽画报》刊登了他的剧照,一时间成了知名人士。
6、社会影响
为发展“含弓戏”,弘扬民间文化艺术遗产,1961年“含山县含弓戏剧团”在原庐剧团基础上成立了,马正德被委任为艺委会副主任兼导演,但主要任务还是演戏。1964年10月16日,改编后的含弓戏传统剧目《刘二姑吵嫁》首次在“江淮大戏院”汇报演出,连演一周,一天两场,场场爆满,轰动了整个合肥,该剧主演马正德再度成为演艺界的风云人物。此后,他又饰演了《宝莲灯》、《梁祝》、《十五贯》、《双丝带》、《葛麻》等剧目。他在《梁祝》中饰演文生梁山泊,和在《十五贯》中饰演官带生况钟。一个儒雅风流悲情断肠,一个举止稳重祛邪扶正,举手投足之间不温不火,无不恰到好处。从他的演艺实践中可以看出,他不屑于抱残守缺,而是在演绎剧情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勇于进取,积极探索,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戏路,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舞台表演经验和“含弓戏”特有的表演方式。“家有钱财堆山高,只苦我有钱无势直不起腰”,当你听着马正德这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的演唱时,才知道什么叫做“含弓戏”的正版原唱。“含弓戏”能有昨天,作为“含弓戏”解放后第一代演员马正德功不可没。
*风暴过后,马正德已是不惑之年,正如他所说:“大好时光被耽误了。”但是,他所钟情的事业还存在,他在事业中取得的成绩为大家所肯定。1981年4月,他加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徽省分会,1989年9月获得“国家二级演员”称号,从1981年12月起任安徽省含山县政协一、二、三届常委,1988年5月退休。退休后的马老并没有就此歇戏,只要有演出任务,他决不推辞,先后参加了巢湖地区纪念*“五·二三”讲话发表50周年文艺汇演、第四届安徽省艺术节,95’安徽省现代、传统、折子戏调演等,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004年3月26日,安徽省电视台“相约花戏楼”,专题介绍了“含弓戏”,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同年7月11日,央视4套“华夏文明”栏目向海内外推介“含弓戏”,马正德参加了摄制活动。而今,已逾古稀之年的马老对“含弓戏”热情不减当年。“含弓戏”与马正德的名字已载入《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他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含弓戏剧团”恢复重建的那一天,能将自己的演技传授给青年一代,让“含弓戏”这一稀有剧种传承下去。
7、濒危状况
含弓戏已有200多年历史,因起源于含山县、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含弓戏。它以古朴典雅的优美曲调、细腻淳朴的演唱赢得了广大观众。后来,含弓戏因种种原因濒临失传。该县于去年着手对含弓戏实施“抢救”,成立了“含弓戏研究室”,抽调专业人员收集曲谱、剧本及相关资料。
据了解,含弓戏作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已于1994年被文化部列为全国稀有剧种,并被编入《中国戏剧音乐集成》和《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
8、抢救状况
含弓戏是含山县的一张名片,许多老艺人翘首以盼,一些有识之士也为之奔走呼号,希望她有重展英姿的那一天。在众多的守望者中,陈礼清与“含弓戏”有着不解的情缘。他15岁进入含弓戏剧团,在此学习工作了六个年头,后来无论在部队当兵,还是退役回县文化部门工作,他都对含弓戏情有独钟。特别是2002年他担任县文化旅游局艺术股股长后,看到含弓戏一天天在凋萎,一些老演员也相继离世,他感到很痛心,决心为挖掘、整理、传承、发扬含弓戏尽一份责任。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做这方面的保护工作,2004年省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栏目和央视四套“华厦文明”栏目相继到含山拍摄介绍含弓戏的专题片,他是积极的参与者。同时,他还和剧团其他老同志一道成功地组织召开了含弓戏剧团建团50周年联谊会。2004年8月,县编委批准设立含弓戏研究室,在3年时间内,每年给予2万元活动经费。县局领导安排他担任含弓戏研究室主任,从此他更如鱼得水,在含弓戏研究、保护这一领域游刃有余了。
2007年4月20日,含弓戏研究室正式挂牌,恰逢赶上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申报工作,为了将含弓戏顺利挤进这一行列,他没日没夜地工作,走访老艺人,跑档案馆查资料,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搜集整理了含弓戏演员排练、演出的照片、实物、唱腔、剧本曲谱等珍贵的文史资料,高质量地完成了申报的各项基础工作,一次性获得通过,在全市仅此一家。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含弓戏,陈礼清还积极做含弓戏的宣传鼓动者,他搜集整理的《那一年,含弓戏搬上舞台》被2006年第三期《安徽群众文化》采用,搜集整理的传统剧目《刘二姑吵嫁》整本剧被省艺术研究所《新戏剧》杂志刊载,同时,他还在《巢湖日报》、《含山文史资料》第二辑上发表了大量的介绍含弓戏的文章,协助县组织部门拍摄的含弓戏电教片获全市一等奖。
陈礼清清楚地知道:研究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为了让含弓戏能够后继有人,他积极探索多途径培养人才机制。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他辅导的县职校过梦妍、葛莜两同学登上了全县“六一”文艺演出的舞台,演唱的含弓戏《西宫词》,受到含弓戏老艺人、国家二级演员马正德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在县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他又积极与环峰小学联系,并最终与校方达成了开办含弓戏兴趣班的协议,由学校挑选男女学生各10名作为学员,每周由他亲自讲授一堂课含弓戏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特征、代表作品等基础知识,并教授含弓戏的唱腔及基本功,从而造就出一大批含弓戏的兴趣者和传承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