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麦菜
油麦菜,别名莜麦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大量钙、铁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油麦菜是蔬菜市场上出现的一个新面孔,有的地方又叫苦菜、牛俐生菜,属菊科,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笋的一种。
1、简介
油麦菜,又名莜麦菜。属菊料,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窝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谈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大量钙、铁、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
油麦菜
特征特性:叶子呈长披针型,色泽淡绿,长势强健。抗病性强,质地脆嫩。
2、习性
油麦菜耐热、耐寒、适应性强,可春种夏收、夏种秋收,早秋种植元旦前收获,以及冬季大棚生产等。
一年生或二年草本,高25-100厘米。根垂直直伸。茎直立,单生,上部圆锥状花序分枝,全部茎枝白色。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大,不分裂,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6.5厘米,顶端急尖、短渐尖或圆形,无柄,基部心形或箭头状半抱茎,边缘波状或有细锯齿,向上的渐小,与基生叶及下部茎叶同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及圆锥花序分枝上的叶极小,卵状心形,无柄,基部心形或箭头状抱茎,边缘全缘,全部叶两面无毛。头状花序多数或极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总苞果期卵球形,长1.1厘米,宽6毫米;总苞片5层,最外层宽三角形,长约1毫米,宽约2毫米,外层三角形或披针形,长5-7毫米,宽约2毫米,中层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9毫米,宽2-3毫米,内层线状长椭圆形,长1厘米,宽约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急尖,外面无毛。舌状小花约15枚。瘦果倒披针形,长4毫米,宽1.3毫米,压扁,浅褐色,每面有6-7条细脉纹,顶端急尖成细喙,喙细丝状,长约4毫米,与瘦果几等长。冠毛2层,纤细,微糙毛状。花果期2-9月。
3、形态特征
油麦菜属菊科,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它的长相有点像莴笋的“头”,叶细长平展,笋又细又短。
从血缘关系看,油麦菜属于叶用莴苣的一个变种——长叶莴苣,与人们熟悉的生菜相近,所以又名牛俐生菜。
它的色泽淡绿、长势强健。抗病性、适应性强、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有“凤尾”之称。
4、生长环境
油麦菜耐热、耐寒、适应性强,耐寒性强,喜湿润,抗病虫害,品质甜脆,纤维少,生长适温20-25℃。
5、分布范围
油麦菜由于是生菜中尖叶的一种,品种不是很多,目前用的最多的纯香油麦菜,是国外引进的。中国对油麦菜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特别好的品种。我国多地有栽培。
6、主要价值
营养成分
油麦菜
油麦菜的营养价值略高于生菜,而远远优于莴笋。例如,同莴笋相比,蛋白质含量高40%,胡萝卜素高1.4倍,钙高2倍,铁高33%,硒高1.8倍。油麦菜的吃法与生菜相同,可清炒或作汤,烹饪时间宜短不宜长。吃起来嫩脆爽口,受人欢迎。
食用价值
低热量、高营养,营养价值略高于生菜而远远优于莴笋,有降低胆固醇、清燥润肺等功效。
以生食为主,可以凉拌,也可蘸各种调料。熟食可炒食,可涮食,味道独特。蒜蓉油麦菜、豆豉鲮鱼油麦菜都是人们熟知的家常菜肴。
7、适宜人群
适宜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
适宜有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状的人群。
8、禁忌人群
胃炎,泌尿系统疾病,性质寒凉,尿频、胃寒的人应少吃。
9、注意事项
1. 油麦菜炒的时间不能过长,断生即可,否则会影响成菜脆嫩的口感和鲜艳的色泽。
2. 海鲜酱油、生抽不能放得太多,否则成菜会失去清淡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