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点地梅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有时具1-2分枝;主根不明显,具细长支根。叶基生,叶片圆形,直径13-18毫米,基部心形弯缺深达叶片的1/2-1/3,边缘掌状7-9中裂,裂片近矩圆形,先端具2-3齿,两面密被贴伏的硬毛状白色长毛;叶柄细长,长5-7厘米,被开展的白色柔毛。花葶自叶丛中抽出,细弱,高9-11厘米,密被开展的柔毛;伞形花序4-6花;苞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3-3.5毫米,疏被柔毛;花梗长10-15毫米,被贴伏的短硬毛;花萼阔钟形,长约3毫米,分裂达中部,裂片卵状披针形或狭三角形,先端钝,被稀疏柔毛;花冠粉红色,直径约6毫米,裂片倒卵形,先端2浅裂。花期5-6月。
中文学名:梵净山点地梅
拉丁学名:AndrosacemedifissaChenetY.C.Yang
拼音:fanjingshandiandime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报春花目
科:报春花科
属:点地梅属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有时具1-2分枝;主根不明显,具细长支根。叶基生,叶片圆形,直径13-18毫米,基部心形弯缺深达叶片的1/2-1/3,边缘掌状7-9中裂,裂片近矩圆形,先端具2-3齿,两面密被贴伏的硬毛状白色长毛;叶柄细长,长5-7厘米,被开展的白色柔毛。花葶自叶丛中抽出,细弱,高9-11厘米,密被开展的柔毛;伞形花序4-6花;苞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3-3.5毫米,疏被柔毛;花梗长10-15毫米,被贴伏的短硬毛;花萼阔钟形,长约3毫米,分裂达中部,裂片卵状披针形或狭三角形,先端钝,被稀疏柔毛;花冠粉红色,直径约6毫米,裂片倒卵形,先端2浅裂。花期5-6月。
2、产地分布
产地:产于贵州(江口)
生境:生于山顶阴处岩石上
海拔:海拔2300-2600米
3、分类文献
AndrosacemedifissaChenetY.C.YanginAct.Phytotax.Sin.24:216.1986.
上一篇:随州市曾侯乙墓遗址博物馆
下一篇:金瓯半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