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汉口学院

科普小知识 2024-04-16 10:39:42
...

汉口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多学科、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17所学校之一。

中文名:汉口学院

英文名:HankouUniversity

简称:汉院

创办时间:2000年9月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省属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现任校长:吴崇恕

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校训: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主要院系: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

董事长:罗爱平

学校地址: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

院校代码:11800

1、学院简介

2014年,学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迈入二本招生,并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培养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以及举办专升本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等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招生率、就业率、国际化程度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位置。学校有中级职称评审权,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连续五年排位全国同类院校十多名。代码为11800。


汉口学院

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改革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创业者教育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地位;产学研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三个领先”作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积极主动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把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建有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学院,坚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了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33个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生源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学校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特色教育、教师教育和跨专业通选课程五级课程体系。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学校常年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教学督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拥有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

2、历史沿革

2000年创办,始称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

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申报,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汉口学院,也是全国首批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17所学校之一。

3、办学设施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办学基础设施完备。学校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南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校园占地千余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功能齐备,布局合理,品味高雅。学校全力打造“宜居校园”,学生公寓已基本实现空调、电话、洗衣机、热水全覆盖。学校已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五千多万元,建有专业实验室70多个,可开设实验项目1850多个,实验开出率95%以上。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0多万册,期刊1600多种,电子图书5200GB,引进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多个数据库。学生固定实习基地70个,学生实习实践情况良好。

4、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精良,师德高尚。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教授70余人,副教授190余人,另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约占专任教师的68%,有5位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宁津生、张勇传、张寿荣等一批院士、何炎详等*教学名师以及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的名师受聘我校特聘教授。

5、办学成绩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居于全国同类高校前列,近5年来,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创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艺术竞赛、武术竞赛等国内外各类重大竞赛中,共有2000余人次获奖,还涌现出“全国十佳社团联合会”、“全国百强社团”等一批杰出的校园文化活动团体,学校“旭日合唱团”一举摘取第七届意大利日瓦国际合唱节最高奖项特别奖和两项金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合唱团。校友刘培还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并受*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邀请,出席了*电视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学校成立的“刘培志愿服务队”多次在社会实践活动评比中荣获“湖北省优秀社会实践队”荣誉称号。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再深造,近五年有600多人考取国内外重点大学研究生,“考研四朵金花”、“考研最牛班级”都被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坚持设立奖、助学金,2014年就有4452人次获得奖励,奖励金额达700多万元。


汉口学院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属于全省就业率高的学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几万名专业基础知识牢固、综合素质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9年学校资教生签约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涌现出了王智方、杜占红等一批优秀资教生典型,受到*领导同志的接见。

学校创业教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学校创业氛围浓厚,被誉为“创业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11月成立了湖北高校首家创业教育学院,培养出艾厚宇、杨诚等多名优秀创业典型,不少校友创业的公司资产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2015年,学校创业教育学院和近百家企业、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武汉青年企业家创业商会,为青年创业者搭建抱团发展、交流服务的平台。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获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誓办人民满意教育,得到了党和*的充分肯定和教育界同行的高度评价,获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学校先后被中国教育家联合会、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等单位评为“全国十佳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成就勋章”等荣誉。在全国同类高校媒体关注度排行榜中,连续两年排名前七名。学校同时还是全国团建试点单位、全省同类院校中唯一党建试点单位,学校团委多次荣获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前国务院总理*,**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湖北省人民*副省长郭生练等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均给予过帮助,各级*部门领导也多次到学校视察、指导工作。

如今汉口学院将以进入二本招生为契机,继承办学传统,创新教育模式,坚持依法治教,从严治学,不断提高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敢为人先,抢抓机遇,为建设国内优秀、人民满意的大学而不懈奋斗,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6、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学校国际交流学院已与美国的纽约大学、东伊利诺伊大学、乔治福克斯大学、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韩国檀国大学,法国凡尔赛国立音乐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几十所国外一流高校建立了“2+2”、“2+3”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本硕学习项目。目前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德国IMAG信息管理公司总裁PeterSachsenmeier博士等外籍专家、教授已经受聘加入我校。学校还在法国设有欧盟海外办事处(驻法国巴黎),为学生留学欧盟,为欧盟学生来华留学提供一站式服务。

7、学校领导

学校董事、校长---吴崇恕

学校党委书记---熊传真

学校副校长---吴延熊

学校副校长---汪德明

学校副校长---陈利

学校副校长---余小兰

学校副校长---陈守银

董事长--罗爱平

专职董事---肖显材;黄天戍

名誉校长---章开沅;冀朝铸

学校顾问---郑新立

8、学校文化

校徽


校徽

校训

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敢为人先”,指敢于竞争、敢于创新,敢想敢干,先行先试,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敢为人先”是楚文化的精髓,将其列入校训,体现了我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又契合了“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突出学校为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

“实事求是”,原文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后经*给予新的解释,成为中国*的核心指导思想,将其列入校训,体现了我校严谨务实的教育传统和治学传统。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富有现代气息的词汇,指立志高远,有雄心壮志,追求远大的理想和超绝出众的事业。体现了对学校对学子寄予的殷切厚望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既是对全校师生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追求真理,成就事业的激励和号召,也是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不断铸就新辉煌的有力宣言。

新校训全面展示和突出了汉口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的办学特色,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蕴涵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人文诉求,既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又有所创新,富有哲理,寓意深刻,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

9、荣誉

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十佳独立学院”

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改革发展优胜单位”

2005年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

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示范性独立学院"

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独立学院”

2006年学校社团被评为“全国十佳社团联合会”

2006年“马列主义研究会”等九个社团荣获“全国百强社团奖”

2007年学校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单位”

2008年学校《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8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全省五四红旗团委”

2008年被授予湖北省唯一的“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

200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办十佳美育院校”

2009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

2009年获“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奖”

2009年学校被评为“武汉市内保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10年电信工程专业被列为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第一批立项建设项目

2010年学校被评为“武汉市内保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11年校团委荣获“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

201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的学校

2011年全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列第七位

2012年学校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学校《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12年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

2012年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012年学校被授予“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

2013年学校成立“汉口学院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是湖北省属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2014年,由我校协同创新中心主持的一项科研成果经鉴定为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一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PeterSachsenmeier受聘来校工作,主持建立汉口学院国际创新中心,担任中心主任

2014年,罗爱平董事长主编《梦之魂》《红色诗词赏析》获*有关领导同志表扬

2014年,学校《关于危机后期干预模型和实践成果的报告》项目荣获湖北省第三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优秀奖

2014年,学校“华视剪纸艺术协会”获评湖北省“百优社团”称号

2014年,学校《电子商务概论》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10、院系设置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现有“财务会计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和“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四个专科专业。其中“工商企业管理”还与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联合举办中外合作班。目前共有专职教师3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博士后1人,博士6人,硕士20人。

学院坚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强化学风和教风建设,努力打造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近两年来,管理学院教师讲课与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综合测评达优良的教师比例达任课教师的92%。学院毕业生连续几年就业率在95%以上,已有不少毕业生奔赴全国各地,有些已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骨干。学院还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报考研究生,近几年我院考研率最高达到达到15%左右,不少毕业生已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教师除努力搞好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外,还努力搞好科研,管理学院科研成果喜人:2012-2014年期间共发表论文92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2篇,其它核心期刊11篇),编写出版教材29本、专著8本、译著2本,获得奖励7项。并承担教科研项目44项,其中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就有10项。教师的科研精神,不仅显示了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管理学院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早在2009年,学校就在我院投资100万元建成多功能专业综合实验室(包括ERP综合实验室、企业运营模拟实验室、文科综合实验室)和虚拟导游创新实验室,设备国内一流、比较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实习场所。目前实验设备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除了校内实训外,管理学院还创建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21个,遍布全国多个省市一线城市。这些基地能很好地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需要。另外,为了积极开拓国际海乘及空乘市场,2011年初,旅游管理还系携手武汉中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连续2年为丽星国际邮轮、*宝岛之星邮轮、歌诗达邮轮、输送了大量优质的人才。

文法学院

文法学院于2013年10月由原文学院和原法学院合并成立。目前,文法学院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和法学三个学科,中文和法学两个系。

【中文系】


文法学院

由原文学院组建,最早成立于2000年9月,是汉口学院最先设立的学科之一,它既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学与科研并重,强调科研的优良传统,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中文系现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与汉语专科专业。中文系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士与在读博士3人,硕士13人,讲师11人。中文系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遵循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和学生的就业率,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3%,协议就业率居全校第一。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学术水平。近四年来,出版专著、教材13部,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CSSCI2篇,取得鉴定成果1项,教授既有国家课题,也有省级和教育厅课题。

中文系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不断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特别着重对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能技巧方面的培养,除有专门的校外实习基地外,还定期举办“中文系之夜”、“诗歌文化节”、“戏剧文化节”、“小说竞赛”等学术文化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以求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少学生在省内外各种赛事中获奖。考取研究生与国家公务员人数的比例逐年大幅度上升。在中国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地质大学、广东省委党校都有我院被录取的研究生,在*电视台星光大道有我院学生应聘节目主持人,在省内外有许多被录用的国家公务员。中文系是培养优秀人民教师的摇篮,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是培养模范国家公务员与新闻媒体编辑的摇篮,我们正张开双臂热烈欢迎祖国各地莘莘学子的到来。

【法学系】

由原法学院组建,最早成立于2000年9月,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法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0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博士(含在读博士)6人、硕士13人,有着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目前设置了模拟法庭和法律援助中心两个校内实训中心,签署了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江夏区司法局、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润鹏社会工作服务社、深圳市日月社会工作服务社六个校外实习基地,开展了巡回法庭、法律诊所、*调查、普法宣传、辩论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本着从学生就业实际出发,法学系明确提出了“三考一创就”(考研、考公务员、考司法考试和创业就业)的具体培训目标,在本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了部门法专题、公务员考试专题、司法考试专题等特色鲜明的选修课程,大力提倡学生参与学校创业教育培训,效果明显。其中2011届毕业生司法考试、考研、公务员考试三考通过率达到36%;2012届毕业生司法考试通过7人,考研通过12人,有的同学在校期间就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工作室,毕业生就业率达93%以上;2013届和2014届毕业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均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由计算机系、电子商务系、公共数学课部和公共计算机课部四个部门组成。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电子商务”专升本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两个专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博士导师3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教授8名,博士6名。教学质量好,建设湖北省精品课程1门,湖北省精品视频课程1门,学校精品课程5门,学校特色课程1门。近年来,学生在国家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奖项8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大赛奖项12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奖项7人次,获得全国网页设计大赛*奖项5人次,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奖项4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奖项16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比赛奖项3人次。多年来,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

电信学院

电信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个专科专业,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专业具有省属高校专升本办学资格。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为省重点学科(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学院在校生1400多人,学生就业率超过94%。。


电信学院

2012年12月,我院联合国内知名企业成功申请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计划”,同时成立了“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新科研成果,2014年12月,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2人,博士4人,硕士以上学历15人。

学院近些年来,在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近两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10多项,公开出版教材8本。在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专利8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0余次。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移动设备软件开发、现代通信技术、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省级竞赛,屡获重要奖项。2009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挑战杯•青春在WO”科技作品制作大赛,08级周钦凭借“智能避障机器人制作方案设计和实施”获湖北省一等奖。2010年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08级褚鹏、范平、柯俊学生获湖北省一等奖。2014年有6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3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2011年,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研率25%,其中同寝室四名女生同时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研究生,被誉为考研“四朵金花”,在荆楚大地传为佳话。2015年考研又获佳绩,有20多人过A类线进入复试。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下设“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为适应高科技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需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光纤通讯”与“光电测控”两个方向。

陈海清院长及黄德修、杨家军两位特聘教授是光电子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办学与教学经验,而且具备很强的科学研究与产品研发能力,对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都有独到的见解。邓严、李宏棋、童伊琳等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教师是教学第一线主力军,他们理论基础扎实,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在我们学院的师资中:具有教授职称的占38%,副教授职称占38%,讲师职称占2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6%。去年,学校斥资200余万建设两专业的教学实验室,其实验设备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学院还与深圳福凯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武汉振光科技有限公司、华中光电仪器有限股份公司等多家企业、科研机构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切为机电工程学院的办学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具有一支精干高效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目前正在进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机械电子工程”、“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光电子精密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省级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三项湖北省教育厅教改与人才培养项目以及“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宽波段智能化光学系统综合测试仪”、“基于MEMS微变形镜的波前校正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在2014年的学校工作考核评估中,我院被评为“教学效果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单位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我院毗邻中国光谷产业园,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光电子产业研究氛围浓郁,拥有一流的实训基地和实习场所,是培养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与机械电子工程实用性高新专业技术人员与工程师的摇篮。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设有英语本科和应用英语专科两个专业。英语是我校的特色专业之一。现有22个班级,在校生983人。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翻译,英美文学,商务英语,英语教学法等课程。学院崇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在教育,商贸,文秘等领域的就业打好基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资源丰富,现有专职和外聘教师共7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46人、助教7人、外教2人。学院教师分别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现代化教学设施,拥有先进的多媒体网络学习中心,图书资料较为丰富。英语专业有多媒体语音室10间和英语自主学习中心1个,建有教师阅览室1间,校外实习基地9个,图书资料14.0238万册。

近三年来,我院教师科研成果成绩显著。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20篇;出版译著10部;教材28本。省级科研课题4项,校级精品课2门。在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中,外语学院学子荣获各类奖项500余人次。2012年1名学子荣获“第四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湖北赛区二等奖;2013年外语学院派出的三支队伍6名参赛选手参加第二届“中国辩论教育联络组——华中地区辩论赛”荣获三等奖;“2014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湖北省复赛二等奖;2014IDEA-WIT华中地区中英文辩论赛英文组一等奖,2015年荣获“第五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华中赛区三等奖;荣获第十八届外研社·京东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中地区二等奖,展示了教学工作的成效。近三年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人数达到96人,考研率分别为17%、14%、15%,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左右。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秉承学院“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坚持“打造特色、强调创新、注重实践”的育人宗旨,为社会培养既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下设经济与金融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其中“经济与金融”是与清华大学的经济与金融专业对接的,是独立学院中仅有的热门专业。目前正在进行订单式培养。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每个系都配备有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教授级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称呼的重点课程的责任人。经济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共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26人,助教4人。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40人,本科3人。为提高教学质量,成立了经济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经济与金融3个教研室。学院科研成果突出,2013年共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3篇被ISTP收录,学院院长被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出版社聘为高等教育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委员,主编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型大学专业教材共8部(经济学院现在正在用的教材),成功申请到全校唯一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题4个、校级精品课程3个。2013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得批准为湖北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际贸易理论课程获批为特色课程建设项目。

经济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在增强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还重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9年12月,学校投资85万建成多功能专业综合实验室,包括ERP综合实验室、企业运营模拟实验室、国际报关实验室、期货实务实验室、国际结算实验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室、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金融产品交易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除了校内实训外,经济学院还创建了与渤海商品交易所、长江证劵公司、威廉工贸公司等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4个。特别是与渤海商品交易所上海中泉湖北分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创新教育基地,教学、学工、团委工作与之齐头并进,荣获学校“红旗单位”称号。学院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校期间可参加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贸易单证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国际贸易业务员以及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技能和资格。学院积极开展寝室文化节、“经”夜有戏元旦晚会、年度总结表彰大会等品牌特色活动,为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弘扬高雅艺术创造更多平台。学生在校内外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如我院“文艺新六”话剧社原创话剧《希望》在湖北省首届“文华科技”杯大学生话剧艺术节中荣获短剧“一等奖”和“最佳舞美奖“;喻文瀚在湖北省新青年小说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郑文祥在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优秀教师队伍的带领和培养下,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的人数逐年上升。通才教育理念培养出的优秀学生在社会各领域层出不穷,如辽宁省辽源市最年轻的政协委员艾厚宇、武警黄金部队的正连级参谋孙磊、*阿克苏地区电视台主持人熊籽安、全球知名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工程师朱方文等。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是全国民办高校中规模最大、专业最全、特色最鲜明的艺术学院之一。学院开设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等专业本科生和“艺术设计”专业专科生。学院现有在校生2100余人,专任教师60多名,另外还聘请了60余位资深教授、高级设计师担任兼职教师,已建成优秀的教学团队,学院现已成为在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为适应培养创新型、应用型艺术人才的需要,学院确立了“以创意为灵魂,数字艺术为特色,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产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明确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为切入点,努力打造“正气、阳光、和谐、向上”的院风;制定了以“原创性、艺术性、实践性、数字化”的办学理念,课程教学和实训工作室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学院成立十四年来,始终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在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明显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超过95%,学生自主创业率超过10%,考研率逐步上升,高端就业率也逐步加大,在国内同类艺术学院中名列前茅。院训:正气、阳光和谐向上发展定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多科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学研产互动,艺术与技术交叉互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娴熟技能和较高文化底蕴的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与设计人才。教育教学思想:以需、学、研、产一体化和四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学院资源与社会优质资源相结合,专业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音乐学院

音乐学院成立于2001年,现设有“音乐学”一个本科专业。音乐学院下设声乐、钢琴、理论、艺术实践四个教研室,学院成立了合唱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有敬业精神和教学、表演能力的教师队伍,并聘请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音乐学院一批有经验的教授专家在学院任教。我院旭日合唱团2006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国际合唱节中荣获成人组的金奖,2007年10月在意大利日瓦国际合唱节中荣获唯一的最高奖项特别奖和两个组别的金奖;音乐学院有一座现代化的教学、科研的办公大楼;另有一座可容纳400多人的音乐厅,可供师生音乐会、综艺演出和艺术报告会之用;琴房140余间,钢琴115台。同时建有录音棚和演播厅等实验室。这些硬件设施给音乐学院的发展和在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2013年开始,我院与法国凡尔赛国立音乐学院建立了交换生合作计划,每年从大二、大三年级中挑选优秀学生,互派前往学习。

音乐学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音乐教师,培养能表演、能教学、能管理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声乐、钢琴、舞蹈、中外乐器、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即兴伴奏、歌曲写作基础、音乐教学法、曲式和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外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艺术概论。

主干学科:声乐、钢琴

专业特色课程: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通俗演唱、声乐表演、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即兴伴奏、MIDI制作基础、教师语言与礼仪、理论作曲、配器法基础、舞蹈编排、合唱与指挥。

学制:四年

学位:艺术学学士

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音乐学院播音主持系与广播电视编导系。现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与“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


传媒学院

学院广纳人才,拥有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和正高职称,副教授和副高职称教师数名,多名讲师和中级职称教师,也有博士及博士在读教师,其他多数为各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学质量,我院聘请业内知名专业技术人员来院任教,有在各类国际大赛获奖的教师,在电台、电视台工作多年的制片主任等。

学院自成立以来,共招收学生1500余人,培养了大量优秀大学生。为满足教师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院自建拥有一流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设备齐全,建有演播厅、虚拟演播室、录音棚、摄影实验室、电视摄像实验室、大洋网络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单机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照明实验室、音响技术实验室、造型艺术实验室和计算机房等供师生使用。

传媒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影视作品鉴赏》,有广播电视艺术学特色学科、广播电视业务研究与发展中心,建有《新闻采访与写作》等八门校级精品课程。教师富有开拓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国际交流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汉口学院是最早通过教育部审批同意中外合作举办本、专科项目,并纳入统招计划范畴的高校之一。汉口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成立于2007年,也是全国同类高校中最早成立的国际交流学院。是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历史节点应运而生的。学院作为学校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同时也是执行涉外政策、协调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的重要职能部门。

为更好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了解国际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董事长罗爱平博士多次随*等*的*出国访问,寻找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为学院发展谋划未来。

11、教育教学

特色学科专业

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校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校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视觉传达

校级特色专业——音乐学

校级特色专业——英语

特色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基础

省级精品课程——陶艺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电子商务概论

特色课程——电子线路CAD

校级特色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

校级特色课程——翻译

校级特色课程——高级英语

校级特色课程——国际贸易理论

校级特色课程——经济法学

校级特色课程——旅游景观鉴赏

校级特色课程——员工招聘

校级特色课程——作曲与MIDI制作

12、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科研成果显著提升。学校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比例达到94.7%,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发表论文、承担科研项目,均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13年,“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培育)”落户我校,中心下设“环境工程技术装备研究所”、“风光互补发电新技术及其设备制造研究所”、“节电新技术及其装备制造研究所”、“智能化光机电技术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目前已经获得专利6项,部分研究成果已经通过省科技厅主持的鉴定。学校还重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近年来,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获国家专利总数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

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研究会和汉口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校园文化的刊物。刊号:湖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2080/ZY号,季刊。《校园文化研究》严格遵循办刊宗旨,坚持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共享。《校园文化研究》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前沿话题、观察与思考、新视角、工作研究、关注校园、经验交流等。本刊面向校内外学者征集优秀稿件,反映校园文化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各高校的校园文化交流。

《汉口学院学报》

《汉口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汉口学院主办的湖北省内刊(湖内准字第2032/ZY号),季刊。《学报》作为学校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办刊,结合学校科研实际,定位明确,注重质量,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同行的肯定和赞赏。在学校的支持下和编辑部的努力下,学报积极服务于教学、科研,吸收校内外优秀稿件,成为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窗口,对学校的学术研究活动、学科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学报还获得了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期刊等荣誉称号。

截止2014年12月,学校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108部,完成涵盖理、工、文、管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科研项目61项,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种奖项18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