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黄冈师范学院

科普小知识 2024-04-16 10:40:06
...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楚头吴尾、通江达海、与省会武汉作为同城化的人文重镇与全国宜居城市——湖北省黄冈市,是一所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均较齐全的湖北省省属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拥有750万人口的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

中文名:黄冈师范学院

英文名: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

简称:黄冈师院、黄师、HGNU

创办时间:1905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师范

属性:省属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

现任校长:陈兴荣

主管部门:湖北省人民*

硕士点:14个

校训:厚德博学力行致远

主要院系: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筑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等

学校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新港二路146号

学校代码:10514

学校邮编:438000

1、学校简介


黄冈师范学院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4年1月,与原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资源整合。历经百余年耕耘,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多科性大学,涉及理、工、农、经、文、法、教、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三种办学层次。学校由南区、北区、西区三个校区组成,现有校园面积1770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16729人。

学校现设有20个教学学院,设置本科专业57个,专科专业13个。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稳步推进,现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定点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我校学生在2011、2012、2013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连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10年荣获国家奖(其中连续8年荣获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电子设计大赛、“CCTV杯”外语竞赛、“全国校园DV”摄影作品展等重要赛事中都取得优异成绩。

2、校史沿革

黄冈师范学院是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自1905年成立“黄州府师范学堂”,黄冈师范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办学历程。  

1905年创办的黄州府初级师范学堂,后更名为黄州府师范学堂。抗日战争期间,学校一度由黄冈县三解元(黄冈县泗泊河)迁址到新洲大渡村,并改名为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设普师、简师班,培养中小学师资。解放战争时期,学校曾几度迁移校址,1945-1947年由新洲大渡村迁至黄州,1947年到1948年又由黄州迁到汉阳,1949年再度迁回黄州,学校虽历经辗转,校名则始终是“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  

黄州解放后,黄冈师范学校由湖北省人民*接管,改为“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1949-1950年,普通师范和艺术师范合并,组建黄冈行政区立中学师范部;1953年7月恢复成立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广济师范学校并入;1960年,学校更名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61年秋,黄冈大学、黄冈幼师撤销,60级学生共五个班并入湖北省黄冈师范专科学校。“*”时期,学校复名黄冈师范学校,挂师范学校和进修学校两块牌子,1975年开始招收高师班。1977年秋,学校改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由省*批准成为大专院校。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从此,学校作为正规的普通高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6年,学校升格为副地级;1988年,学校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省教委下文,黄冈教育学院并入,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黄冈师范学院

1998年12月17日,我校的“专升本”考察评估以90%的高票通过专家评审,“专升本”获成功。1999年3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黄冈师范学院;2000年11月28日,我校在珠明山新校园隆重举行了“黄冈师范学院”的挂牌庆典,标志着我校的发展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在全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率先通过了这项评估。12月25日至30日,教育部专家组莅临我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过6天的认真评估,专家组认为我校定位准确,办学思想正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重视制度建设,教学管理日趋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快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风校风优良,社会声誉良好。  

至此,历经百年耕耘,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教、农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师范院校。学校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学术氛围浓郁,师资队伍力量雄厚。  

进入“十一五”,黄冈师范学院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今天,在“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全校15000名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齐心协力,“攀层次、创特色、上水平”。我们深信,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黄冈师范学院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明天,新的辉煌!  

3、办学成果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1个;生物资源研究所、不确定系统研究所等20个研究机构。

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参与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项目40项,湖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项目7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含)奖励39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


黄冈师范学院

学校国际交流广泛。学校与美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聘请了1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派遣100余人赴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200余人次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多位师生赴国外进行汉语教学。2010年,学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项,2011年起与日本吉备国际大学合办动画本科专业,2014年起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学校毕业生始终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部分院系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50%。在学校培养的历届毕业生中,一大批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和骨干: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黄冈中学前三任校长、黄冈所属十县市区80%以上的中学校长、副校长都是我校的毕业生。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感慨地说:“黄冈中学和黄冈的基础教育是个谜,谜底就在黄冈师范学院”。

近年来,我校获得“*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校农校对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高校绿化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2014年,武冈城铁开通,把黄冈与武汉的时空距离缩短至28分钟,实现了黄冈与长三角高速轨道交通的无缝对接,与新丝绸之路的亲密牵手,黄冈与大武汉一起,同构水、陆、空一体交通大枢纽,同建中部产业、物流新兴大市场,同筑长江中游城市群,黄冈与武汉正式进入了拥抱同城新时代,为我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时空元素。

当前,全校师生正按照第二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与“两转两改”的发展要求,坚持“文化引领、内涵提升、特色发展、改革转型、服务社会、依法依规”的发展思路,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推进转型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黄冈“双强双兴”战略、加快“大别山老区革命振兴发展规划”建设进程,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4、现任领导(截至2015年7月)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张盛仁同志主持学校党委工作。

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兴荣同志主持学校行政工作,分管学校办公室,审计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教务处。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金奇同志分管纪委、监察处,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工会,离退休工作处;完成党委、行政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系教学单位:美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校长刘焕彬同志分管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基本建设处,继续教育工作处、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产业集团;完成党委、行政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系教学单位: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化工学院、建筑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彭锦同志分管科学技术与开发处、社会服务办公室,研究生处,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图书馆;完成党委、行政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系教学单位:外国语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交通学院。


校长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芹同志分管学工部(处)、校团委、武装部,人事处,招生与就业处,保卫部(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完成党委、行政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系教学单位:文学院、音乐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

副校级*陈年友同志分管招投标中心,信息化建设办公室、教育技术服务中心,校友会办公室;完成党委、行政交办的其他工作。联系教学单位: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汪晓凌同志协助校长分管两校资源整合工作,校地、校企(行业)合作工作,学校更名工作,本、专科教学工作;完成党委、行政交办的其他工作。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王*。

5、组织机构

职能部门

学校办公室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校纪委、监察处

财务处

组织部、统战部

国有资产管理处

宣传部

后勤保障处

学工部(处)、团委、武装部

基本建设处

工会

保卫部(处)、综治办

离退休工作处

招投标中心

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审计处

人事处

学报编辑部

教务处(语委办)

继续教育工作处

招生与就业处

图书馆

科学技术与开发处、社会服务办公室

信息化建设管理办公室、教育技术服务中心

研究生处

后勤产业集团

学院设置

文学院

体育学院

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商学院

旅游文化与地理科学学院

美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音乐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

数理学院

建筑学院

计算机学院

交通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6、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9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7人,博士、硕士677人。现有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3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2006年开始,学校先后与长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现已联合培养100多名博、硕士研究生。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批准,学校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独立招收与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引进(2015)

一·招聘对象

第一类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主要负责人;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可视同上述同等级水平的人才。

第二类

“973”、“863”课题项目负责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可视同上述同等级水平的人才。

第三类

省部级有关人才工程人选(含聘为我校的楚天学者、百人计划人选);省级教学名师等。

第四类

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授。

第五类

博士(含博士后出站人员)。

第六类

硕士研究生。

二·基本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二)年龄要求:第三类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第四类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博士须具备学历学位双证,且年龄不超过40周岁;*高层次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学术造诣深,熟悉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本学科或某一方向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具有较大的影响;

(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能力强,能独立担任专业主干课程讲授任务;

(六)身心健康;

(七)除第一、二类人才外,引进人才须全职在岗工作;

(八)首聘服务期须满8年。

7、科学研究

实验室介绍

“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湖北省重点学科“农业资源利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动物学”和“分析化学”,黄冈师范学院“农业资源利用”创新学术团队、生物资源研究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等相关技术平台为核心组建,具备良好的学科团队和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

实验室用房和仪器主要设备依托黄冈师院生物学和化学两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两中心建筑面积12000m2,供重点实验室使用42间,面积3200m2(其中实验室2000?m2,工作室1000m2,学术报告厅200m2),仪器设备2346台套件,总值达2136万元,划归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专用仪器设备172台套,价值580万元,其它为教学科研共用仪器设备;林木加工专用仪器设备、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依托湖北省林科院。

实验室形成了经济林种质资源评价、利用与改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经济林创新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三个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4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9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21人。仪器设备2346台套件,总值达2136万元。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符合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特色鲜明,成果较突出,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

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经济林木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

科研基地: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

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

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

学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黄冈师范学院主办的文、理综合版学术理论期刊。1981*,1989年公开发行,1998年第4期起用现名,刊期为双月刊。我们的办刊宗旨是:立足本校研究和教学实践,根植于鄂东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时坚持面向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共同促进学术繁荣、科技创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始终把加强学报的特色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立足本地、本院的实际,根据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办好特色栏目,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塑造学报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性。为此,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设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鄂东文史”专栏,和具有我校学科优势的“教育论坛”和“文艺研究”等强势栏目,学报自然科学版将“数学研究”栏目作为优势栏目建设。

截至到2009年底,《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是CJF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WI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是CAJC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先后荣获“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第三、四、五、六、七届“优秀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和“优秀栏目策划学报”、《CAJ-CD》首届执行优秀期刊,“鄂东文史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教育论坛”栏目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

8、学科建设

省级重点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

教育学(一级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二级学科)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二级学科)

校级重点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数学

教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音乐学

美术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物理学

外国语言文学

体育学

专业学位(领域)

9、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

校徽标志释义:

1、本标志的整体造型传承了天圆地方之构架,象征着黄冈师范学院的博大精深。

2、标志整体基调为稳重大气的深蓝色,象征大海,象征了学院海纳百川、开放为学的优良传统,重视交流与合作的胸怀和气度。

3、内部主体沿用了篆体,借用楚文化纹样形式将“黄冈”2字变形成古代召集上课的工具“木铎”。含有木铎金声,金声玉振之意,又表示了学院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又给学院的学生以亲切感和归属感。

4、外圈的英文“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是黄冈师范学院的英文释意,数字“1905”指明了黄冈师范学院创办于1905年。

5、标志整体稳重、浓厚、大气、亲切。

校训


校训

办学理念

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至上

黄师精神

“尚师表、勇担当、秉诚朴、图自强”

“尚师表”是对黄师百年教师教育传统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黄师精神的基石。

“勇担当”是黄师人责任意识和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黄师精神的核心。

“秉诚朴”揭示了黄师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处事风格,是黄师精神的特质。

“图自强”凸显了黄师人顽强、刚毅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意志,是黄师精神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