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2-12-23 13:07:45
...

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是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18.92万平方米。

1、学校简介

中文名

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

所属地区

马鞍山市

创办时间

1958年

学校属性

高等专科学校

占地面积

18.92万平方米

2、办学格局

1971年到2003年间曾落址于马鞍山市湖东中路60号,2003年8月整体搬迁至现址——马鞍山市湖西南路369号,地处马鞍山市城南新区,坐落于马鞍市国家经济开发区内。


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

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5月学校升格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校本部全日制在校生6158人,专业36个。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两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单位,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文明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市园林化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安徽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安徽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马鞍山市旅游培训基地、马鞍山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五十三年来,学校已向社会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03万人,初步形成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融为一体,全日制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统筹兼顾,自主发展与对外合作相结合的综合发展办学格局。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马鞍山市师范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公办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以优秀等次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2016年相继获准立项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着眼于“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实施“一体两翼”(高职教育与教师教育两翼并行发展)、“同城错位”(与马鞍山其他职业院校错位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全员育人、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备,“集群发展、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全程实施、多样成才”的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特色彰显。经过近6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3、基本建设

学校占地面积18.92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1.8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6.96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27.06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各类纸质专业期刊695种,电子期刊4200种。


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69.32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150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7110座,校内实验实训室51个。拥有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学生报告厅、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的教学设施,校内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浴室等基本生活设施,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学校现设置人文系、理工系、外语系、艺术系和基础部5个教学系部,设置学校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监察审计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部)、总务财务处、保卫处(武装部)、工会和团委9个行政教辅机构,以及1个教辅机构图书馆信息中心。

4、专业建设


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

学校现有专业36个,9个教师教育专业和27个高职教育专业。学校2007年提出“巩固教师教育专业,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通过相互借鉴——教师教育借鉴高职教育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借鉴教师教育严谨的教育管理模式,相互支撑——构建以系为单位的内部教育资源建设与分享平台,构建跨系管理的学校教育资源建设与分享平台,实现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资源的流通实用,形成了“两翼齐展”、“共襄共荣”的局面。

5、师资队伍

通过“培、引、聘”等途径,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工325人,专任教师265人,兼课教师11人,聘请外籍教师1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10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41人,专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教师12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3%。学校按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原则,不断做好队伍稳定工作。通过明确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岗位职责分工,建立和实行岗位聘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6、发展思路


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工作为先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坚持服务地方、开放办学,坚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与升级、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应用型高等院校。

7、现任领导

工作分工


学院领导

领导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联系旅游与外语系。

工作简历

喻长志,男,汉族,中*员,1964年9月出生,安徽和县人,1981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1978年10月至1981年6月,和县师范学校数学专业(中专)学习;

1981年7月至1988年8月,和县高关中学任数学教师、理科组长、校务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

1988年9月至1989年1月,任马鞍山市第九中学校团委负责人;

1989年1月至1992年6月,任马鞍山市教委办公室科员、副科级秘书;

1992年6月至1993年4月,任马鞍山市教委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1993年4月至1995年4月,任马鞍山市市教委办公室主任、机关总支副书记、行政党支部书记;

1995年4月至2000年3月,任马鞍山市第八中学校长;

2000年4月至2004年5月,任马鞍山市师范学校校长;

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任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

2008年5月至今,任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8、相关报道

学校举办首届主题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据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教务处2014年12月15日报,10月27日至12月19日,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新教学竞赛载体,激活职教课堂潜力,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首届(校系)主题性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旨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对职业教育及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和团队合作氛围,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本次教学竞赛在往年基础上引入了“主题性”这一全新的教学概念,把教师教学中的改革思路、创新做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主题”创新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课堂内容之余添加了“主题”性元素: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现实,教学设计能否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是否符合课程特点;与专业课程的契合度高不高。其中,教师课堂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占总分的百分之七十,“主题”性内容则占总分的百分之三十。

本次竞赛共分系部级竞赛(10月27日—12月5日)和学校级竞赛(12月8日—12月19日)两个阶段。12月8日,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角逐,学校五个系部共有17名教师代表参与校级竞赛。

本次主题性教学竞赛活动具有开放性、针对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学校层面不限定主题,各专业或课程团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自主确定,形成自身特色,可以是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各专业、课程团队可以根据本团队的实际需要,确定研究主题或改革方案,通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来深化认识、检验成效、推进改革或进行经验总结;针对性则要求教学竞赛必须有明确主题,可以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可以是学习情境或教学设计的优化,还可以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的创新,有明确的指向性;探索性表明教学竞赛活动具有教改导向性,可以尝试、探索,通过互赛、互评、互学,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最终效果。

各系部具*定并组织实施教学竞赛方案,以专业或公共课程团队为基本的竞赛单位,结合本专业或课程特点,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课堂教学规律要求的研究主题或改革方案,以专业或公共课程团队为基本单位学习研究相关的政策理论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提出课堂教学研究主题或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马鞍山师专国学馆参加“第三届中华文化本根教育论坛”

据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院教务处2017年4月27日报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推进中华文化本根教育有效实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与大连金普新区社会事业局于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合作举办“第三届中华文化本根教育论坛”暨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协调会,我校国学馆馆长李智作为安徽省首个加盟单位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来自中、韩、法等国的与会代表围绕会议议题展开了历时两天的激烈讨论: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到“宇商文化”的提出,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到分学段推进国学教育的模式,从国家教育到全球教育,代表们对这些问题一一探讨并交流看法。

在大会代表深入交流看法后,中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研究中心主任于建福教授和韩国金镇奭理事长分别作总结发言,他们对前两届论坛精彩内容进行了回顾,同时对2018年第四届论坛寄予期望。

2017年4月21日下午,第三届中华文化本根教育论坛暨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协调会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篇:湘乡市第三中学

下一篇:蓝黑果荚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