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雀舌
金坛雀舌产于金坛市方麓茶场,是金坛市的地理标志产品。金坛雀舌为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之一,以其形如雀舌而得名,属扁形炒青绿茶。金坛雀舌成品条索匀整,状如雀舌,干茶色泽绿润,扁平挺直;冲泡后香气清高,色泽绿润,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明亮。内含成份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
中文名:金坛雀舌
类型:茶叶
隶属:绿茶
外形:形如雀舌
特点:色泽绿润,滋味鲜爽,汤色明亮
产地: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方麓茶场
1、简介
金坛雀舌
金坛雀舌产江苏省金坛市方麓茶场。以其形如雀舌而得名,属扁形炒青绿茶。为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之一。金坛雀舌成品条索匀整,状如雀舌,干茶色泽绿润,扁平挺直;冲泡后香气清高,色泽绿润,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明亮。内含成份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
金坛雀舌主要分布于金坛市西部方山、茅山东麓的丘陵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苍松翠竹连绵,森林覆盖率达30%,水库塘坝密布,山青水秀,景色秀丽。茶园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5~6,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茶树生长。
2、历史
金坛产茶历史悠久。据县志第一卷“舆地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1923年“金坛县志”记载:“茶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1982年,金坛县有关科研人员在总结传统茶叶和名茶采制经验基础上研制成“金坛雀舌”茶。根据当时的金坛县名和茶叶形状,命名为“金坛雀舌”。金坛雀舌研制成功后,在多次名茶评比会上获奖,并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3、特点
金坛雀舌茶以其形如雀舌的精巧造型、翠绿的色泽和鲜爽的嫩香屡获好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金坛市引进名优茶机械,进行金坛雀舌茶机制试验,克服了手工炒制费工多、成本高、质量不够稳定等缺陷。通过试验,还探明了机制金坛雀舌茶的适制品种,以及各炒制阶段的适宜温度。
4、品种
槠叶、鸠坑、浙农113等适宜加工金坛雀舌的树种为毫毛较少、芽头肥壮、叶形中等、氨基酸含量较高的中小叶茶树良种。
5、制作工艺
金坛雀舌
采摘
雀舌茶采于谷雨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3厘米以下,通常加工500克特级雀舌茶需采4.0~4.5万个芽叶。要求芽叶嫩度匀整,色泽一致。不采紫芽叶、雨水叶,防止芽叶红变。采回的芽叶进厂后均匀摊在竹匾上,经3~5小时的摊放,方可炒制。其炒制工艺分杀青、摊凉、整形三道工序,运用搭、抖、捞、压、抓等手法交替进行加工而成。
起锅
炒制雀舌茶用双手在洁净光滑的铁锅内进行,当锅温达80~90℃时,在锅面涂上少许乌柏油,特青烟消失后,投入250~300克摊放叶,采用抖、捞手法,将茶叶捞起抖散,散发部分水分后,锅温降至60~50℃,开始采用以搭为主结合抖、捞的手法做形。当芽叶形呈扁直,稍有触手感,含水量约25~30%时,起锅摊凉回潮约1小时左右,进行整形。
杀青
采用6CSF-30D滚筒杀青机,杀青时掌握15kg/h的投叶速度,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以100℃杀青叶质量最优,杀青均匀,无焦边。
整形
选用6CDM-42型多功能机,以每次1.25~1.50kg的投叶量,槽温控制在90℃左右。以90℃处理的整形叶质量最优,整形叶扁平,色泽翠绿,香气纯正
辉干
将6CDM-42型多功能机的摆动频率调整为130次/min,槽温控制在80℃左右。所制金坛雀舌茶干茶色泽翠绿,香气鲜嫩,品质优良。
6、冲泡
金坛雀舌
冲泡时,水温要求在80度左右最为适宜,水要先烧开再冷却。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透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喝的时候不要等到茶水完全喝完采取加水,要等到喝了三分之二时,就去加水,不然的话会降低茶水溶度,如果茶水溶度太低则影响了口感,最终白白浪费了茶叶。
7、功效
金坛雀舌茶具有可消食,化积,行气,壮阳,减肥的功效与作用。
8、荣誉
金坛雀舌茶是我省最早研制开发的地方名茶之一,1985年6月通过技术鉴定,先后获省农业科技进步奖、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和商业部全国名茶称号等。金坛雀舌还多次荣获中茶杯、省陆羽杯特等奖,并通过省无公害认定及有机茶茶认证,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