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是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清代“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形成的一种独特民间说唱音乐体裁,戏剧作品由淄川方言创作,地域文化和乡土气息浓厚。经典曲目有《玉娥郎》《耍孩儿》《憨头郎》《哭皇天》《叠断桥》等。
1、简介
手抄本
聊斋俚曲的流传地区主要在山东省淄博市,蒲氏家族及后人是其主要传承者。聊斋俚曲是清初大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是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说唱与戏剧作品,其形式类似今天的琴书说唱与地方戏,所用曲调是借用当时流传的几十种曲牌音乐(填词)演唱的(因作品中未附曲谱,仅靠口传,至今只凭录音整理记谱十数首)。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
聊斋俚曲生动地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当代社会中传唱流传,成为山东地区一种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聊斋俚曲以独特的魅力影响了其他姊妹艺术的发展,单以戏曲为例,俚曲故事改编剧本的就有五音戏、柳子戏、川剧、京剧、秦腔、河北梆子等。
2、蒲松龄自创
《聊斋志异》的故事虽然篇篇精彩,可文言文生僻难懂。借着当时在本地流传的俗曲时调,蒲松龄把《聊斋志异》里的数篇经典故事改写成方言土语,给流行曲牌填上白话歌词,乡间百姓喜闻乐见,口口传唱,聊斋俚曲也由此诞生。
聊斋俚曲传承人、蒲松龄第11代世孙蒲章俊告诉记者,聊斋俚曲的魅力就在一个“俗”字,通俗易懂,潜移默化。
从7岁开始,蒲章俊开始陪孤寡的太祖父一起生活,年幼淘气,晚上不听太祖父讲个鬼神故事就吵闹不睡,每每讲完太祖父都会应情地哼唱一曲不知名的小调。
耳濡目染,有次蒲章俊在院子里面玩泥土,玩得开心了就不由自主地唱起太祖父晚上常哼的小曲。“哩溜子唻,唻溜子哩,恼人就是春月里,春月里好可怜,才郎不中入了山……”
听着讲完故事后的“片尾曲”,蒲章俊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十几首,直到三年级用学会的曲子参加学校的文艺比赛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所唱的就是蒲家庄的瑰宝——聊斋俚曲。
俗,就是为了能老少皆懂,口口传唱。三百多年来,聊斋俚曲一直就是蒲家庄特有的文化标志,蒲章俊回忆说,过去农闲时日,蒲家庄户户都会在门楼铺上凉席,或是喝茶或是下棋,就连在大树下忙着纳鞋底的村妇口里都时不时地哼唱着俚曲。
聊斋俚曲常表现的是乡里百姓的日常生活,家长里短、婆媳关系、兄弟亲友等。曲中所涉及的神话、历史故事和传奇轶闻等,多取自《聊斋志异》,用大白话及方言土语唱出来,没文化的农村汉子也能听明白,加之广采当地俚俗民谚、歇后语,形成了一种诙谐幽默、生动风趣的风格。蒲章俊认为,聊斋俚曲本质上就是取材于民,娱乐于民的庄户艺术。
3、历史溯源
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流布地区之一。蒲松龄坐馆三十余年的西铺毕家是豪门贵族,一直就有编写演唱俚曲的传统,这给蒲松龄编写俚曲故事准备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蒲松龄集一生之阅历,汇明清俗曲之精华,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成曲,于完成了15部俚曲的创作。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音乐方面,这些俚曲均具有极高的价值。聊斋俚曲曲目有《耍孩儿》、《玉娥郎》、《粉红莲》、《叠断桥》等。
从写作时间看,除较短的几种写于作者中年外,其余多作于暮年。从写作动机看,作者是为"参破村庸之迷,而大醒市媪之梦",用以劝善惩恶,移风易俗。大多数作品写于西铺的直接动因,是为取悦于毕际有的孀妻王老夫人(王渔洋的从姑母)。
从写作形式看,聊斋俚曲经历了一个从短篇到长篇的发展过程,更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的琴书说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戏演变进程,如最后完成的《禳妒咒》、《磨难曲》与《墙头记》。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进而转化为与大众同悲同喜的最高境界。
4、艺术特色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自清代至今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每逢正月十五扮玩,蒲家庄一带的村民便将俚曲的片段作为"扮玩"的唱词,有的还装扮成俚曲中的大怪、二怪、王银匠、仙姑彩鸾、狐精施舜华等,到城区、乡镇演出。至于蒲松龄以"耍孩儿"、"呀呀油"、"玉娥郎"、"哭皇天''等常用曲牌写成的俚曲,在田间路途、街头巷尾,更是老少尽晓,随处可闻。
聊斋俚曲,按蒲松龄墓碑原载为14种,其中《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作为一种计算,实际上应作两种,共15种。当年路大荒在整理《聊斋俚曲集》时未收入《琴瑟乐》一种。聊斋俚曲所用的曲牌有耍孩儿、银纽丝、叠断桥、呀呀油、劈破玉、跌落金钱、倒板浆、房四娘、皂罗袍、黄莺儿等45个。
从作品内容看,其中半数改编自《聊斋志异:《姑妇曲》即《珊瑚》,《慈悲曲》即《张诚》,《翻魇殃》即《仇大娘》,《禳妒咒》即《江城》,《富贵神仙》与《磨难曲》即《张鸿渐》,《寒森曲》即《商三官》与《席方平》。作品大都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如婆媳(《姑妇曲》)、夫妻(《禳妒咒》)、后母与儿子、兄弟(《慈悲曲》)、父子(《墙头记》)关系等,到街坊邻里关系(如《翻魇殃》)到社会不公问题(如《富贵神仙》、《磨难曲》、《寒森曲》),直至朝廷的昏庸荒诞(如《增补幸云曲》)。除少数游戏笔墨外,无不浸透了作者的救世婆心与良苦用意。部分作品至今仍富教化作用。
从艺术效果看,作品的取材与方言俗语的运用,深受当地听众、观众与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如《墙头记》等作为地方戏,至今盛演不衰。
通俗性即是俚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在总体上的特点。其通俗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生活化,二是语言的大众化,三是声腔的世俗化。俚曲所表现的内容,大部分是写农家百姓日常生活,而且是人们所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所以它贴近时代又切入生活,为平民百姓所关心所理解。其他即使是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爱情故事、传奇轶闻等,也大都是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其二,十五部俚曲全都是运用白话及方言口语讲唱故事的。语言取自街谈巷议,明白易解,听来十分亲切,加之广采俚俗民谚、歇后语,形成了一种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风格,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百姓而写作的文艺作品。其三,用于演唱的曲牌是风靡当时社会的时调俗曲。本来这种形式活泼的有说有唱就足以吸引人了。这些时调俗曲又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俚曲一改过去用南北曲作剧的传统而以时调俗曲入戏,使人们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为人们喜闻乐见,成了广泛传唱于街衢里巷的传世之作。
5、传承
传承人
聊斋俚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松龄先生第11代世孙蒲章俊,日前在济南正式收邹錡为徒。
聊斋俚曲是流传在山东省淄川区一带的民俗时调,是明清俗曲的精华,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聊斋俚曲被国务院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蒲松龄第11代孙蒲章俊出生在蒲家庄村,曾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松龄纪念馆副馆长,是*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以“景”融“情”,以“情”融“境”,使民间俗曲聊斋俚曲洋溢着浓郁而娇痴的聊斋风味。
邹錡数十年来痴情于聊斋俚曲传唱,足迹踏遍全国,是聊斋俚曲的“痴迷者”。这次,蒲章俊收邹錡为徒,将更好地传承聊斋俚曲,传唱聊斋俚曲。
“收徒传艺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必由之路,通过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实现非遗传承发展。”淄川区文化馆馆长袁爱琴说。
手抄本
现存聊斋俚曲手抄本15种(原著佚失),均已整理、出版。遗存较原始曲牌五十余支,1962年搜集十余首,近年从古籍文献中查寻、翻译三十多首,尚有部分失传曲牌有待查找。现在会唱俚曲的人已渐衰老,俚曲研究者也寥若晨星,有必要加以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