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至2015年6月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11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3.80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4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312.8万册,电子图书76.6万册,中外期刊1951种,建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体育运动场地21.3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中文名:长沙理工大学
英文名: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
简称:长沙理工(CSUST)
创办时间:1956年(丙申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所属地区:湖南长沙
现任校长:赖明勇
主管部门:湖南省人民*
1、学校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
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至2015年6月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11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1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3.80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4亿元。图书馆纸本藏书312.8万册,电子图书76.6万册,中外期刊1951种,建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体育运动场地21.3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体育场馆3.45万平方米。
2、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发展战略,至2015年6月有专任教师1931人,其中正教授310人,副教授6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0人。拥有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文教类)计划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7人,*教学名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7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12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
学校至2015年6月设有17个教学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依托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3、优势特色
校园风景
学校至2015年6月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资格。拥有*科研平台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36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
学校主持完成的“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混凝土桥梁施工期和使用期安全控制的关键技术”、“混凝土桥梁服役性能与剩余寿命评估方法及应用”、“沥青路面状态设计法与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分别于2006、2011、2012年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十二五”以来,学校主持承担*项目286项,实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历史性突破,并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高端项目资助;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6项,其中主持2项;职务发明专利238项;科研进校经费10亿余元。
4、国际交流
校园风景
5、办学传统
校园风
6、历史沿革
校园风景
长沙交通学院前身为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创办于1956年1月。在近五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校名几经更改,依次为:湖南航务工程学校、湖南省航务学校、湖南交通学院、湖南省交通学校、长沙交通学校。“*”中曾一度停办,1971年学校恢复,又更名为湖南省交通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长沙交通学院,成为直属交通部的一所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实行*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
长沙电力学院前身为电力工业部1956年初筹建的长沙水力发电学校,2001年7月原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2002年5月原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分别并入长沙电力学院。在近五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十易其名,即长沙水力发电学校、长沙地质钻探学校、长沙水力发电学校、湖南水利水电学院、湖南电力学院、长沙水利电力学校、湖南省水利电力学校、湖南省电力学校,1983年,在省属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属电力部部属高校,1994年,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由电力部为主管理。1995年1月起,学院加入华中电力集团,实行部、电力集团共同领导,以电力集团为主的管理*。2001年7月和2002年5月,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和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
7、现任领导
付宏渊—党委书记
赖明勇—校长
洪源渤—党委副书记
李明—副校长
黎正稳—副校长
张建仁—副校长
文先明—副校长
杨伟军—副校长
邹宏如—副校长
叶泽—副校长
谈传生—纪委书记
胡永乐—副校长
甘均良—正校级督导
刘建国—正校级督导
8、校园文化
校徽校名
校训校歌
办学精神
9、图书馆
图书馆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建设、管理、服务和发展水平是学校建设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满足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图书馆在加强纸本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着力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积极拓展信息服务能力。2003年以来,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在现代化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信息服务拓展等方面均取得巨大发展。依托校园网,形成了稳定、高效、安全的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络系统,实现了业务及办公管理、书刊集成管理、数字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统一管理、高效服务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目前,支撑图书馆网站的服务器超过12台、本地化系统平台超过10个、存贮容量超过50TB,实现了全馆纸本图书和期刊的计算机网络化统一订购、验收、编目、典藏和借还管理,形成了覆盖本校学科范围,以中外期刊数据库为重点,包括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文献、重要报纸、法律法规、专题资讯、多媒体学习资源等多种类型数据库,本地镜像和网上包库相结合,自购资源、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共建资源、国内外共享资源为支撑的网络化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让广大师生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通过校园网检索、获取所需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积极参加国内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是教育部CALIS、CASHL的成员馆,是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湖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湖南省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等的核心成员单位。此外,图书馆还不断开拓创新,建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中国电力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工作站,积极优化和拓展全开架借阅、网上预约与续借、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代查代检、科技查新、重点学科导航、定题服务、网上咨询、读者培训、文献检索教学、数字资源检索等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教育活动,全方位、多途径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最大可能地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长沙理工大学全体图书馆人团结一心,以“文明、有序、高效、和谐”为发展理念,以全心全意服务教学科研为价值追求,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宗旨,遵循“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服务理念,凝心聚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踏实前行!
10、学术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期刊中心是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的管理机构,现编辑、出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季刊)、《交通科学与工程》(季刊)、《中外公路》(双月刊)、《食品与机械》(双月刊)、《公路与汽运》(双月刊)、《实验教学与仪器》(月刊)8种正式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食品与机械》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期刊;《实验教学与仪器》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获评“第三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中外公路》、《食品与机械》是全国中文核心和中国科技核心“双核心期刊”,均获评“首届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多次获得“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奖”和“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荣誉,于2008年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扩展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公路与汽运》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中外公路》被评为第四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被评为第五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获评电力报协优秀期刊;《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中外公路》、《食品与机械》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刘玉兰编审任期刊中心主任,陈浩凯教授任副主任。期刊中心下设办公室、4个学报编辑部和4个技术期刊杂志社等部门,现有在岗人员17人(缺编2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9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1人。现有中*员13人,设期刊中心党支部,陈浩凯教授兼任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