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牡丹江医学院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11:20:38
...

牡丹江医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资产总值6.08亿元。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中文名:牡丹江医学院

英文名: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

简称:牡医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医药

属性:省属本科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现任校长:关利新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教育厅

校训:立德立行、唯实唯新

校歌:《牡丹江医学院校歌》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街3号

1、学院简介


牡丹江医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了校名。1962年因国民经济调整改为牡丹江卫生学校,1978年升格为牡丹江医学专科学校,1986年恢复为牡丹江医学院。1997年一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良好。2010年被列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8亿元,资产总值6.08亿元。

学校秉承“立德立行、唯实唯新”的校训,弘扬“执着、爱校、求实、合作、创新、奉献”的牡医精神,坚持“人本、厚德、尚能、强技”的办学理念,突出“以德为先,注重人文,强化实践,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医学、药学等专业毕业生5万余人,他们活跃在祖国的医药卫生战线,大部分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为黑龙江省和全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办学规模


校园风光

学校本科招生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381人。学校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20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学是省级重点专业,医学影像学是省级一类特色专业、*一类特色建设专业和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口腔医学专业列为本科一表招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和护理学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内科学和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药学和外科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和诊断学为省级精品课程。

3、师资队伍

截至2015年7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464人,其中专任教师433名。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0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97人,分别占专任教师24.25%和22.40%;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52人、博士学位教师7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58.20%和16.40%;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特殊津贴1人;有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0人;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教学能手1人、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有省教学团队2个、省教育科学研究团队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有100余名教师担任*学会理事、省级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4、教学资源


校园风光

学校建设有先进的教学与科研基地,现有2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抗纤维化生物治疗实验室、麻醉与危重病学实验室),2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组织损伤与修复实验室、肿瘤疾病防治实验室);依托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牡丹江市北药开发实验基地等科研平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和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五年,学校教师参加教材编写230部,其中主编教材69部;承担*科研课题4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1项;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8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9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5489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72篇。2009年,合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牡丹江医学院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119万册,校园网“千兆(1Gbps)为主干,百兆到桌面”,运行3个校级网络应用系统(教务、网络教学、办公网)、1个学校门户网站和42个二级网站,教研室、教室、实验室终端与学校网络中心宽带互连,实现了资源共享。

5、国际交流

学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韩国建阳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英国贝德福德大学、菲律宾法蒂玛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6、现任领导

*牡丹江医学院党委书记

金秀东,男,朝鲜族,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1955年2月生,1974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7月加入中国*。曾任牡丹江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副主任、基础部副主任、红旗医院院长、牡丹江医学院副院长兼红旗医院院长,2003年6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0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书记。

牡丹江医学院院长

关利新,男,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硕士生导师。1960年7月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国*。曾任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副主任、基础部副主任、基础教学党委书记兼基础部第一副主任、基础教学党委书记兼药学系主任,2007年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14年5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周健生,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教授级高级政工师。1955年3月生,1972年4月参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国*。曾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数学系团总支书记、办公室主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牡丹江医学院后勤党总支书记,红旗医院党委书记,牡丹江医学院工会副主席,牡丹江医学院工会副主席兼学生处处长,牡丹江医学院工会主席,2007年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11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牡丹江医学院副院长 

顾长虹,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教授。1964年9月生,1986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曾任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科长、科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2007年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12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常委。

牡丹江医学院纪委书记

谷桂菊,女,汉族,教授,1956年9月生,大学本科学历。1973年9月参加工作,1977年2月加入中国*。曾任牡丹江医学院宣传部干事,思想品德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社科部副主任,社科部主任兼德育教研室主任,组织部部长兼社科部主任,组织部部长兼品德教研室主任,组织部部长兼学工委副书记,2008年1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2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常委。

牡丹江医学院工会主席

张德才,男,1967年9月出生,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国*。曾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务处师资科副科长、教务科科长;教务处副处长兼评估办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兼申硕办主任、政法办主任;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2010年6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工会主席。2012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常委。

牡丹江医学院副院长

张晓莉,女,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硕士生导师。1959年1月生,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77年8月加入中国*。曾任牡丹江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基础部副主任、基础部主任、基础教学党委副书记,基础医学院院长。2011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12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党委常委。

牡丹江医学院副院长

柳耀环,女,汉族,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主任医师。1959年7月生,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加入民盟,2000年7月加入中国*。曾任牡丹江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妇产科主任,牡丹江市妇产儿童医院副院长,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副院长兼妇儿中心主任、党委委员,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1年12月任牡丹江医学院副院长。

7、期刊资源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杂志于1980*,国内统一刊号CN23-1270/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7550。现已被多家网站及大型数据库收录,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3年装帧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封面制作更加新颖、美观,突出了学术性的主题;内容上亦严格把关,由编辑部初审、到专家审稿,层层审核,以确保在医学领域内的先进性;发排工作愈加完善,出版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细致到位。创刊至今,《学报》质量步步提高;稿源及发行范围已覆盖全国;国内知名度和在同类杂志中的地位提升迅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总结经验、交流学术的园地,为科研立项积累了丰富的原始材料,目前已成为科研成果的一块基石,在牡丹江地区的医疗卫生、科研发展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8、图书馆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和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已发展成具有自身馆藏特色及较为完备的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医学图书馆。2011年,我院图书馆正式开通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馆际互借服务,为我院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全面的文献保障。从2012年开始,我馆与哈尔滨医科大学暨黑龙江省医学文献信息中心合作,开展科技查新工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代查代检工作。

截至2015年4月16日,馆舍总面积18432平方米,一楼是文献集藏区和自习区,包括集藏书库,过刊库,综合服务处,公共自习室。二楼是文献借阅区,设有医学借阅室2间,文史图书借阅室和综合图书借阅室,同时设有副馆长室、办公室、采编室、各1间,三楼是文献阅览区,设有医学期刊阅览室、社科期刊阅览室各1间,参考书阅览室1间,电子阅览室2间及馆长室,四楼是应考服务区,设有考研自习室5间,技能培训厅和学术报告厅。可提供阅览自习座位达到2288个。全馆收藏文献总量超过119万册,其中纸制图书文献65.50万册,54余万册电子文献资料。

图书馆下设办公室、流通部、期刊部、采编部、技术部、参考咨询部、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5人,馆员17人,助理馆员1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48%,本科以上学历占36%。已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人员队伍。

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根据学院发展、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馆藏资源建设,通过有计划多途径,有重点的采集国内外书刊资料,建设特色馆藏,专业图书已基本覆盖国内医学基本文献,馆藏医学专业文献约占文献总量35%。目前,有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全文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SPRINGER、外文医学信息资源等中外文数据库10余个;购买了超星电子图书、多媒体医学课件和VCD/DVD视听教材、影视资料等多种载体资源,经过多年建设我馆逐步形成了多载体、重学科、有特色的馆藏体系。引进超星移动图书馆、电子读报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等软件平台与设备,满足读者随时随地使用信息资源的需求。采取“一站式”全开架管理模式,藏阅结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使用。

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紧跟学院发展建设步伐,打造学习型馆员团队,凭借文献资源服务、专业技术服务、馆员素养服务以及环境设施服务,创建我省东南部地区医学领域教学、科研、医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知识交流中心。

9、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

校旗


校旗

校训

立德立行、唯实唯新

校风

团结勤奋、严谨务实

学风

刻苦钻研、文明向上

教风

学高身正、敬业育人

牡医精神

心系牡医、荣辱与共的爱校精神,

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

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求实精神,

齐心协力、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顾全大局、勇于付出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