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天目铁木

科普小知识 2024-04-17 18:40:50
...

天目铁木(学名:Ostryarehderiana)又名:小叶穗子榆、芮氏铁木、浙西铁木。

中文学名:天目铁木

拉丁学名:OstryarehderianaChun

拼音:tianmutiem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壳斗目

科:桦木科

属:铁木属

1、植物简介


天目铁木

属山毛榉目,桦木科乔木。高达18米,胸径达45厘米;叶长椭圆形或矩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1.8-4厘米;果多数,聚生成稀疏的总状;雄花序7月显露,次年4月开放,雌花序随当年生枝伸展而出,4月中叶全展,9月中果熟,11月中落叶。天目铁木是中国濒危物种。

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现仅存5株。

2、物种现状

天目铁木分布极窄,数量极少。仅产浙江西天目山,目前只残存5株,损伤严重,其中胸径达1米的大树主干顶稍已断,另高达18--21米的4株,其中下部侧枝几乎全部砍掉,生境受到破坏,更新能力很弱,幼苗极少,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有灭绝的危险。原母树应严加保护,并注意采收种子,在其它适宜地区大力繁殖。杭州植物园和浙江林业大学校园内都已试种成功。

生存海拔限度

海拔下限(米)170

海拔上限(米)170

3、植物形态

乔木,高达18米,胸径达45厘米;树皮深灰色,粗糙;枝条灰褐色或暗灰色,无毛,皮孔疏生;小枝细瘦,褐色,幼时密被短柔毛,以后渐变疏至几无毛,具条棱,疏生皮孔;芽长卵圆形,长约5毫米,锐尖,芽鳞亮绿色,覆瓦状排列,卵形,渐尖,无毛。叶长椭圆形或矩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1.8-4厘米;顶端渐尖、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锐齿或有时具刺毛状齿;叶上面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绿色,疏被硬毛至几无毛;叶脉在上面微陷,沿中脉密被短柔毛,在下面隆起,疏被短硬毛间或有短柔毛,脉腋间有时具髯毛,侧脉13-16对,脉间相距4-7毫米;叶柄长3-5毫米,密被短柔毛。

雄花序下垂,长5-10厘米,单生或2-3枚簇生;苞鳞宽卵形,顶端骤尖,具条棱,边缘密生短纤毛;花药顶端具长柔毛。果多数,聚生成稀疏的总状;果序轴全长2-3厘米,序梗长1.5-2厘米,密被短硬毛;果苞膜质,膨胀,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2-2.5厘米,最宽处直径6-8毫米,顶端圆,具短尖,基部缢缩呈柄状,上部无毛,基部具长硬毛,网脉显著。小坚果红褐色,卵状披针状,长7-8毫米,直径约2.5毫米,平滑,具不明显的细肋。雄花序7月显露至来年4月开放,雌花序随当年生出的树枝伸展而出,4月中旬树叶全部展开,9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

4、生长环境

分布区平均温约15℃,1月平均温3.3℃,7月平均温28℃,全年降水量1471毫米,6月降水最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土壤为红壤,pH值4.7~5.3。

5、繁殖培育


天目铁木

幼苗培育用有机肥和火烧土及砂来改造较为贫膺而易板结的土壤,pH在6.5~7之间,为防止日晒和雨冲,搭竹帘荫棚,上面覆塑料薄膜。苗床西侧种上一行大叶黄杨、以挡西晒,透光度为全日照的l/3~2/3,土壤保持湿润,7~8月间施尿素和人粪尿各两次,8月中旬,小苗长至30cm左右高时把塑料布揭开,并逐步拆去竹帘,让其日晒雨淋。

扦插繁殖

天目铁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繁殖,但以春季为好。插穗应是1~2年生的,老枝不适用。从扦插到根的出现要50~60天。据2013年统计仅残存5株,幼苗又极少,让扦插繁殖只能成为一种理论。

6、植物保护

濒危情况

天目铁木分布极窄,数量极少。仅产浙江西天目山,残存5株,损伤严重,其中胸径达1米的大树主干顶稍已断,另高达18~21米的4株,其中下部侧枝几乎全部砍掉,生境受到破坏,更新能力弱,幼苗极少。天目铁木趋向濒危的主要原因:一是树种分布区太窄,因遭人为破坏,使个体数量急剧下降。二是植株结实率低而种子萌发和成苗立地条件要求苛刻。

保护价值

天目铁木不仅是中国特有种,而且是该属分布于中国东部的唯一种类。对研究植物区系和铁木属系统分类,以及保存物种等,均具有一定意义。

保护措施

西天目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对本种的保护较为重视,在生于路旁易破坏的大树周围筑有石墙磡。应严禁人畜践踏,让其天然繁殖,并加强采种、育苗,扩大种植。杭州植物园、浙江林学院已引种栽培。

保护级别

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7、相关报道

据凤凰网2011年10月16日报道全球只有5株的天目铁木濒临灭绝


天目铁木

生长在浙江西天目山的5株“天目铁木”正面临无后的危险。“天目铁木”被誉为“地球独生子”,全球只有5株。“株数稀少,繁衍能力弱,环境破坏严重,是它濒危的主要原因。”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周晓丽说,“要让这‘独生子’繁衍,就要培育更多的幼苗,这样的话迁地保护就至关重要。”针对这些极小种群植物的繁衍和保护,浙江省近日出台了《浙江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拯救规划》,对35种极小种群植物进行针对性的拯救。

“天目铁木”是浙江特有物种

“天目铁木”为桦木科铁木植物,是浙江省特有物种,也是濒危物种,现仅存5株,且损伤严重。这5株“天目铁木”,生活在浙江西天目山的周家坦,年龄最大的一株长在公路边上,有300岁了,但主干梢已断,树身也已倾斜。为更好地保护它,天目山*自然保护管理局正在组织施工队伍,对其周围垒石筑坛进行加固保护。“另外4株年龄也很大,百来岁了,如果新培育的幼苗不及时生长,这珍稀的物种将会灭绝。”周晓丽担忧地说。前些日子,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等单位,对“天目铁木”的生存状况,做了一项调查。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天目铁木”的种子发芽率很低,导致了自然更新能力弱。工作人员在树下随机抽取的十几个翅果,就是“天目铁木”结的果子,剥开后发现,只有一两颗是饱满的,其他的都是干瘪或者空的。

近亲繁殖导致“不孕不育”

周晓丽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近亲繁殖”。周晓丽分析,除公路边生长的那株“天目铁木”外,其他4株挨得很近。“如同人类近亲结婚被禁止,近亲生育的子女不健康率大幅增加一样,‘天目铁木’的这种近交也使得其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成活率大大降低。”周晓丽说,“而株数少,生长地挨得近,这才是导致它近交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只能迁地,培育更多的小幼苗。”

她表示,要培育更多小幼苗,迁地保护是至关重要。“地球上它只生长在临安西天目山,这说明它有源生地的一个选择,如土壤、气候、湿度及生态环境等的一个选择。所以我们在培育幼苗,慢慢改变其近交的现象时,就得找一处与西天目山相似的地方,让其慢慢生长。”据介绍,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准备将自然生长的十多株“天目铁木”幼苗移植到杭州植物园、浙江农林大学等地,扩大物种群体。

极小种群植物将被拯救

采访中,周晓丽忧心忡忡。她告诉记者,还有比“天目铁木”更加稀少的珍贵植物,就是一种名为“普陀鹅耳枥”的物种,其生长在海拔高达240米的普陀山上,地球上仅此一棵,被称为“极度濒危”物种。周晓丽说,“它的关注度比‘天目铁木’还来得早,而且因为只有一株,它的繁育难度也就更大。”周晓丽介绍,他们将5000棵以下的物种,称为极小种群植物。这些极小种群植物,稍有不慎就很会濒临灭绝。为此,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拯救规划》,对35种极小种群植物进行针对性的拯救。

上一篇: 普陀鹅耳枥

下一篇: 膝柄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