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天目青顶

科普小知识 2024-04-16 15:39:07
...

天目青顶,又称天目云雾茶,天目青顶条紧略扁,开似雀舌,叶质肥厚,银亮隐露,色泽绿润,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色、香、味俱佳。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中文名:天目青顶

别名:天目青顶茶

类型:绿茶

特点:挺直成条、叶质肥厚、色泽深绿

产地:浙江临安天目山

1、简介


天目青顶

天目青顶,又称天目云雾茶,产于浙江临安天目山,这里古木参天,山峰灵秀,属国家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天目山山高地带气候温湿,森林茂密,树叶落地,形成灰化棕色森林土,腐植质厚达二十厘米左右,土壤疏松,色黑,呈酸性反应。终年云雾笼罩,山上雾日多,年平均有二百五十天以上。茶树多分布在海拔一千二百米以下,六百米以上的自然良好的山坞中。

天目山是我国重点产茶区,天目山茶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代已很有名,经久不衰,据载,明代不断有天目山茶入贡,天目青顶茶一直作为外销有机茶,并在欧洲茶叶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目前国内市场仅张一元公司独家销售。

2、特点

天目青顶茶的品质特色为:茶叶挺直成条,叶质肥厚,芽毫显露,色泽深绿。滋味鲜醇爽口,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冲泡三次,色、香、味犹存。

3、历史

天目山是我国古代老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载有“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由此可见,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中叶,天目山茶已是闻名于世的上品名茶了。明代天目青顶茶已被列为贡品。明代文震享《长物志》载“龙井天目,山中早寒,冬来多雪,故茶之萌发较晚,采焙得法,亦可与天池并。”清宣统《临安县志》载“天目云雾,天目各乡俱产,惟天目山者最佳”。

4、工艺


天目青顶

天目青顶茶的采摘时间较晚。依采摘时间、标准及焙制方法不同,分为顶谷、雨前、梅尖、梅白、小春5个品级;亦有分为顶谷、毛峰、细幼青、中幼青和粗幼青5个品级的。顶谷、雨前属春茶,称“青顶”,茶芽最幼嫩纤细,色绿味美。梅尖、梅白称“毛峰”;小春则属高级绿茶。天目青顶茶鲜叶采摘要求甚高,一般均要求在晴天上午茶树上露水收干后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即“雀舌”状。

天目青顶茶制作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摊凉、揉捻、炒二青和烘干6道工序。所用炒茶用具要求极为洁净,制茶燃料均用干燥的树枝,不用硬柴和枝叶,防止火温过高过低等弊病。杀青用竹筷在锅中翻炒,炒得透;揉捻方法也甚特殊,放在粗麻布上轻轻搓揉,茶汁不得揉出。搓揉后再经初炒和烘干。

5、烘干

采用竹制平顶烘笼,选用无生柴头青炭,烧红后盖上一层薄灰以控制火温,笼顶盖上一块洁净白布,每次上烘量为300克二青叶,笼顶温度控制在70℃左右,在烘干过程中要经常用双手将衬托茶叶的布角折拢,使茶叶翻动均匀,摊平再烘至足干为止。

6、规模

天目青顶茶,云雾地带茶园一万多亩,现已形成批量生产,年产量可达5吨左右。从1989年至1994年,除内销外,先后销往荷兰、加拿大、德国、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

7、区域

天目青顶产于临安县东天目山的太子庙、龙须庵、溪里、小岭坑、朱家村及森罗坪等地。

8、荣誉

天目青顶茶,重新研制开发成功引起了茶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1986年5月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优质名茶之一并获得荣誉证书,1987、1988年先后在浙江省茶叶学会斗茶会上和省农业局名茶品评会上,天目青顶被评为优秀名茶和名茶一类产品,1988年11月临安县科委在杭州召开了天目青顶鉴定会,由浙江省茶学界等十七个单位的专家学者一致通过了名茶标准鉴定书,同年又获临安县1988年度科学进步一等奖,在1991年中国杭州国际文化节上,天目青顶被评为“中国文化名茶”并颁发给奖杯和奖状,同年5月浙江省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当代茶叶科学家庄晚芳为天目青顶题词:天目俯视山景美,青顶云雾翠茶香。

上一篇: 缙云黄茶

下一篇: 千岛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