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丹巴古石碉楼

科普小知识2022-12-26 23:50:52
...

被誉为“美人谷”的丹巴,位于四川西部、甘孜州东部,距康定跑马山137公里,距四姑娘山120公里,距成都365公里。县城海拔1860米,是大渡河第一城。丹巴历史悠久,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光秀美,风情殊异。

1、历史沿革


碉楼

据史书记载,丹巴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一个多部落的民族长期生存繁衍于此。遍布于丹巴境内的古碉便是这里世居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碉楼远在汉代就开始在羌族地区发展盛行,至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所建。在南北朝时期,丹巴就已经碉楼林立到五代以后,碉楼建筑技术就已经成熟。丹巴碉楼现有260座,据说全盛时有近万座之多,这没有大量的人力、财力是无法完成的。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羌语称碉楼为“邓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2、技术工艺


丹巴古石碉楼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挂骼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

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O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芜人的血汗和智慧。淳厚的古遗风悠久的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

3、形成原因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据考,羌人祖先在甘肃、青海一带。中国历史上众多举足轻重的人物皆为羌人,如炎帝、大禹、夏启、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等。今所见羌族则为秦汉时迁至岷江上游,并由游牧生活转为农耕定居,从此世代繁衍。羌族有语言而少文字,其民族文化多通过口头传承世代相袭。羌人好集结而居,数家连为一片,形成羌寨,每寨必有十数米高的羌式碉楼,既可登临了望,又可防守御敌,有易守难攻之势。传说以前嘉绒藏区,凡有男孩的家庭必须修一座碉楼,此风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千碉之国”。其实,古时藏民为了保护村寨不受侵犯,对付部落之间的战争才是古雕群形成的真正原因。

4、功能分类

从现存的碉楼看,功能约有4种,即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

要隘碉往往筑于悬崖险道之上,或者横挡于要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烽火碉筑于山头,传递信息;

寨碉是为保护村寨或者部落而修建的战争工具,一般伫立于村头;家碉多与楼房相连,平时作为贮藏室,遇有战事,也可用于战争。所有碉楼的楼门都开在一两丈高的地方,门前放有独木梯,一旦敌人来犯,只要退入碉楼,抽掉楼梯,关上楼门,极难进入。况且楼内设有箭眼,远则箭射,近则滚木?石,易守难攻。经过铁索桥入村寨,近观碉楼,皆为片石砌成。高者十余丈,低也有五六丈。碉堡基础宽有丈余,一般为巨石砌成。碉身多为四边形,也有五角形、六角形的,最多的一个碉楼有13只角。虽然皆由片石砌成,但墙体表面光滑,缝隙紧密,棱角笔直,可见建筑师具有高超的设计能力和工艺水平。战争用途

高碉居高临下,俯视敌人,远则箭射枪击,近则滚木擂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敌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坚碉之中,以逸待劳,以守待攻,侍机而动。碉楼在历史上确实与战争有密切的关系。丹巴地处大渡河谷,气候温和、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部落战争和冤家械斗。唐朝反对吐蕃东扩曾经在此发生过战争。西夏王朝败落之后,其中一部顺金川河谷南下丹巴,曾经遭到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故而兵败西行。可见碉楼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乾隆年间大小金川土司两次*,朝廷两次用兵,由于土司踞碉固守,“其扼要处必有战碉,于墙垣间以枪石外击,旁既无路,进兵必须从枪石中过,故一碉不过数十人,万夫皆阻。”因此清军经历大小战争百余场,耗时长达8年、费银7000万两,方才平定。

随着历史的发展,刀光剑影皆成为过去,但那一座座碉楼,以其伟岸的身躯依然在默默述说着遥远的故事。

碉楼作为嘉绒藏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正被人们不断认识,无论对于史学研究,对于建筑学、民俗学、军事学,对于旅游开发,都有着重要意义。我随意走进几户藏民家中,说起碉楼,他们无不露出自豪的神情。许多村民在规划着,维修碉楼、添置床铺、整修道路,好让更多的人走进碉楼,体验嘉绒藏民的生活,来追寻古老碉楼的沧桑。

5、地理位置

丹巴位于甘孜州东部。北纬30°29'~31°29',东经101°17'~102°12'。东与阿坝州小金县接壤,东南和南部与康定县交界,西与道孚县毗邻,北和东北面与阿坝州金川县相连。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的美称,全县现存古碉数量种类之多、建筑之奇,堪称全国之最,世界罕见。碉楼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尤以尤以梭坡、中路、蒲角顶三处的古石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古碉保存完整,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

6、相关传说

关于碉楼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大渡河河谷之中有凶猛的妖魔,专门摄取男童的灵魂,为了保佑孩子成长,谁家生了男孩,便要修筑高碉,以御妖魔。孩子每长一岁,高碉就要加修一层,而且要打炼一坨毛铁。孩子长到18岁的时候,碉楼修到了十八层,毛铁也打炼成了钢刀,此时将钢刀赐予男孩作成人礼物,鼓励他勇敢战斗,克敌降妖。出丹巴县城沿大渡河而下,行大约7公里,只见河对岸山坡上,数十座碉楼拔地而起,或三五一群,或独立山头,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依山成势,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高十余丈……状似浮图。”这便是著名的丹巴碉楼。丹巴的碉楼是由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嘉绒藏族所建。据考证,早在公元前1700年前,生活在大渡河流域的嘉绒藏族同胞就掌握了片石筑墙的工艺,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为了防御野兽和战争,修筑高碉成为川西北河谷地带嘉绒藏族典型的文化特点。

7、建筑特征


丹巴姑娘

丹巴的碉楼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性别,性别是通过木梁的位置来区别,女性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发黑,所以女性碉楼的楼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男性碉楼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所以没有痕迹。

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古碉大多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也有单独筑立于平地、山谷之中的。

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

其碉楼形状各异,层高六至十层,碉基结实,基宽越高越窄,碉体用片石砌成,砌艺精湛。这种碉楼是丹巴独具特色的建筑,在丹巴全县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或三五个一群,或独立于山头,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依山成势;
集中的地方,目力所及,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在众多碉楼群落中,尤以梭坡乡境内碉楼群最具特点。
碉楼一般建于沿河谷高山或半坡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结合地形,利用有限的平台,纯用石头筑成平顶。一般分成二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高二三丈,称为"邛笼";高的可有十三层,达十余丈,称为碉。碉楼由羌族专门的砌石匠修建,原料为乱石,用泥土粘合,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砌成。
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其坚固程度则可在川西这个地震多发区耸立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经历数次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有的已偏倚却不倒,有的弯曲为弓,自称成风景。

8、历史地位

古碉楼是嘉绒藏族建筑的杰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碉的建筑年代为唐代至清代,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技艺高超,具有极高的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文化学价值。它们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极为珍贵的建筑文化艺术遗存。与西方国家古代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便是采用木结构体系。因此在距今2000年以前,在横断山脉中就有其存在的古石碉就显得弥足珍贵。可以说这种古石碉建筑是世界最杰出的建筑之一,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又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大宗,不研究它们,就没有完整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9、旅游信息

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

成都-丹巴的班车很方便,票价大约120元/人,行车约9小时。康定-丹巴的班车比较多,票价大约55元/人。丹巴县城通往梭坡的桥还没有修好(大约到2011年上半年竣工),所以从县城租车大约10元/辆(可坐4人),到梭坡乡旁下车,然后步行道梭坡乡,总共需要半小时时间。

住宿:

梭坡乡有民居提供住宿,住宿价位在几十块钱;返回丹巴县城住宿比较方便,还可以一线游玩其它景点,县城内的住宿价位在70-100元/间。

周边景区:中路藏寨甲居藏寨牦牛谷墨尔多神山党岭丹巴美人谷

上一篇:王志才

下一篇:诸城黄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