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原名北京林学院,是北京学院路八大学院之一。学校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创办于1952年10月16日,是*的重点大学之一,亦是*教育部直属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农林类高等学校。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41所大学之一。北京林业大学被称为中国林业和生态环境的最高学府,在中国林业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该校2001年被列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的22所高校之一。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中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再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1年与北京十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中文名:北京林业大学
英文名: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简称:北林,林大
创办时间:1952年10月16日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农林
属性:211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主管部门:*教育部
1、学校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0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经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一流建设学科位居A+档位。学校现有15个学院,6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一级)、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5名两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专家和管理人才,他们为我国林业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在校生27657人,其中本科生13233人,全日制研究生5717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908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7799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884人,其中专任教师1195人,包括正教授310人、副教授55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7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863”首席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入选者1人,北京市高创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50人,北京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4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1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获得*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优秀奖1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2项。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53人次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IFLA-UNESCO)、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获得金奖。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4%以上。
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实力雄厚、成果丰硕。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台共42个。其中,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1个、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1个、林业生物质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林业局质检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野外观测研究站6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十二五”以来,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被SCI收录3734篇,EI收录2045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获得科研经费14.16亿元。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自2005年起,每年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培养了大批发展中国家林业领域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40余项。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美国、法国等国高校开展多个联合培养项目。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办公室在学校设立,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搭建了新平台。2016年,学校成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与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了伙伴关系。学校是中国*奖学金、商务部援外学历项目奖学金、北京市*奖学金、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以及亚太森林组织奖学金项目院校。目前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在校进行本科、硕士、博士、汉语学习,其中学历生的比例约占98%。截至2017年底,学校累计培养外国留学生2100多人。
校本部现有校园面积696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学校总占地面积13176亩。图书馆建筑面积23400平方米,藏书188.1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册,数据库68种。建成了“万兆骨干、部分千兆到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为建设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而努力奋斗。(各类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
2、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该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今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今河北农业大学)合并,正式成立北京林学院,临时过渡院址设在西山大觉寺。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北京林学院。
1960年,被列为中国63所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前后
1964年,园林专业因园林教育革命影响受到批判。1965年,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宣布停办,园林系被撤销。
1969年*期间,*发出战备疏散的一号命令,北京林学院开始迁往云南。学院北京原址分别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等单位占用。北京林学院虽名为搬迁,但实为解散,后经*国务院过问免于撤销,全校于1970年集中丽江,更名为丽江林学院,后转迁至下关市,并再次更名为云南林业学院(今西南林业大学)。
1973年,搬迁至昆明市安宁县楸木园,同时,云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并入云南林业学院(今西南林业大学)。*结束后,学院在多方努力后于1979年返京复校,复名北京林学院。并收回部分原有土地,但总面积减少了40.5%,校内科研基地植物园被毁(现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77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恢复。
改革开放
1979年,改革开放后,学院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1984年,时任**军事委员会主席*为学院题写校名。
1985年,经*林业部批准,北京林学院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1996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
2001年,*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协商决定,与北京林业大学实行共建。
2005年,北京林业大学被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
2009年,进入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行列。
2010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
2011年,与10所行业特色高校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2012年,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撤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工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和信息学院的动画系,设立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3、院系设置
学院名 | 系与专业名 |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 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生态学,草业科学,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结构工程学,自然地理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学,旅游管理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林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 |
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学,工商管理学,金融学 | |
物业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学 | |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森林工程,车辆工程,设计学(工业设计) | |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包装工程,林产化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工程方向) |
木材科学与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作方向) | |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生态文化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俄语,翻译 |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物联网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 | |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 |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工科) |
林学院是我校具有鲜明特色、科研教学型的学院,也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科方向明确,研究成果丰硕。
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学院为研究教学型学院,始建于1952年,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理论与高新技术研究中心、高层次水土保持人才培养中心、高水平科研成果集成转化和示范推广中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中心。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生物科学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肩负着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设有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3个*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微生物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细胞生物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总理基金研究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高新技术“863”、国外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引进“948”、国际科技合作、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基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园林学院
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教学与科研力量最强、人才培养质量最高的园林教育基地,现有本科专业五个:风景园林、园林、城市规划、观赏园艺、旅游管理;具有硕士授予权的学科五个:风景园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旅游管理;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两个: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具有风景园林学、林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拥有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和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7年,起源于1959年设立的林业经济专业。学院的特色学科林业经济管理2007年成为该学科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院现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林业经济管理和农业经济管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林业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农林经济管理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10个硕士授权点在招,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个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是北京市经济管理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目前学院拥有在校生三千余人,是北京林业大学学生数最多的学院。
工学院
工学院创建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能力的、具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近10年来,学院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主,同时逐年扩大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紧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宽基础、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应用型工科人才。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工业设计5个本科专业,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森林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森林工程、林业装备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及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方向)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森林工程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工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实习中心,其中力学、机械测试、机构设计创新、电子技术、电工学、工业控制、车辆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型制作等实验室和现代制造及加工中心、林业工程装备中心、人机环境工程试验室、测试技术试验室和木材无算监测试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近年来,学院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节能车设计大赛等全国科技类竞赛,并获得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等重要奖项。
全院有教职员工84人,其中专职教师61人,教授13人(其中博导8人),副教授28人。其中,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担任二级学会、协会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理事长和副秘书长以上学术职务5人。近10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948”、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林业部重点、森林防火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百余项,总经费约3300余万元。在森林火灾监测与扑救技术装备、造林机械、森林抚育与采伐自动化装备、园林机械、木材及其制品无损检测、林业人机环境工程、森林生物质能源转化装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木材无损检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材料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北京林学院森林工业系,2002年11月在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基础上组建成立。目前,学院设有木材科学与工程(含家具设计方向)、林产化工(含制浆造纸工程方向)、包装工程5个本科专业与专业方向,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点,2个硕士点及1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是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院。学院主持承担了“973”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948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在木质材料加工利用、家具设计、林产品化学加工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奖励。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学院承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人文素质类选修课为辅的全校公共课教学任务。学院设有法学和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设有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理论、应用心理学、行政管理六个硕士点;设有生态文化研究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模拟法庭、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综合实验室等研究、实习实践机构。同时开展心理大专、物业管理专升本、物业管理高自考、公关员及心理咨询师培训等多层次办学并设立法学和公共关系两个辅修专业。学院以“立德、立言、立功”为院训,近10年,院内教师共主编、参编专著、教材达200余部,有多名教师分别担任有关学术研究会的会长、主任、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在国内生态文化的研究方面,正成为一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力量。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承担全校的外语教学任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视听、多媒体设备齐全,能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设有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科点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授权点,成人教育设有夜大学英语专业。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曾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国外学习、进修、访问和考察,并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关系。
信息学院
信息学院下设数字媒体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网络教研室、信息教研室、动画教研室、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单位及团委、行政办公室两个行政单位。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拥有设备先进的网络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软件综合实验室、嵌入式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以及面向全校的公共实验室。目前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网络工程6个本科专业;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森林经理学信息管理方向、艺术设计学景观动画方向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森林经理学信息管理方向、林业装备工程数字林业方向博士学位授予权。另具有工程硕士(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农业推广(林业信息化方向)、艺术设计学位硕士授予权。
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20人、高级实验师2人。学院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和横向课题数十项,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被国际三大索引(SCI、EI、ISTP)收录的科研论文近70余篇。
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近年来共主编、参编教材83余部,其中4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被评为*精品教材;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9部,主持和参加教改课题共计55余项,获北京市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
为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采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学术活动、各种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ACM编程大赛、“创e杯”、“电脑节”等系列活动。2004年全国大学生电影节,《Shebelongstome》荣获了“动画短片最受评委欢迎奖”,《毕业》荣获“故事短片鼓励奖”。2005年在中国青年软件振兴计划“阿拉神灯杯”中国青年实用软件设计大赛中,粘土动画《笨虫死党》获“设计之星铜奖”。另有6件作品获“最佳创意奖”。2006年,在ACM编程大赛清华赛点比赛中,我院学生获得“第31届ACM/ICPC亚洲区决赛(北京)暨Google杯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邀请赛优胜奖”。在2006年的ACM编程大赛亚洲区决赛上海赛点的比赛以及2008年北京赛点和杭州赛点比赛中,我院学生获得“HonorableMention”(荣誉提名)奖。2009年,我院学生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2010年,我院学生获第三届中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国优秀游戏制作人评选大赛(CGDA)非专业“最佳游戏创意奖”优胜团队;首届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首届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二等奖。
学院先后在校内外建立十多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学院充分利用地处中关村开发区的地理优势,鼓励学生参加周边学校和高新企业的学术与科技活动,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强调多学科交叉、厚基础、重实践,为各行各业培养信息化需要的专业人才。
理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承担着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类课程的教学任务,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本科专业;设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40%以上为正、副教授,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人次获得过宝钢、霍英东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多名教师多次在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院有数学、物理、化学、电子和生物物理5个大型试验室,总面积2500平方米,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开设实验项目近180个,并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学院现有本科生和研究生500余人,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并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理学院师生正在按照北京林业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按照理科学科建设的规划以及理科学生的培养计划,努力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创新,为国家输送优质的理科人才。面对机遇与挑战,理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正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自然保护区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成立于2004年12月,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培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门人才的学院。学院现有“自然保护区学”学科,拥有农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也可依托林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学院开设一个本科专业,即“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学院已形成博士后、博士、硕士(包括农业推广硕士)、本科、留学生、进修生等构成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湿地保护与利用、保护经济与政策、自然资本评估与管理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Engineering)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培养国家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专门人才为己任,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同时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生态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年富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教师中有多人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其中包括: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北京科技新星6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国家需求,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给水排水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重大水专项和其它各类课题近80余项,并取得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5项,获准国家发明专利40项。
学院拥有“污染水体源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污染水体源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保证了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高层次教学和科研训练的需要。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由“环境设计系、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艺术系、造型基础部”四系一部构成,开设有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工科)、产品设计本科专业。目前有1个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动画艺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在籍本科生745名,硕士研究生174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8人,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具有3个月以上国外留学和研修经历的教师13人,其中10人为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3人为国外攻读学位。我院教师中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6名,教育部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多名教师取得了设计师称号。学院已有和正在筹建的实验室有视觉与平面媒介实验室、装饰工艺制作实验室、陶艺雕塑实验室、模型数控加工中心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动画实验室、摄影工作实验室。
学校自1999年开办艺术专业至今,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师出版个人专著(画集)及教材90余册。参加全国美展及国际重要学术展15次,参加其它美术知名展览106次。获得*、省部级及各专业委员会比赛荣誉172项。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7篇;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2篇,发表作品187件;在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6篇,发表作品168件。
继续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自1956年开始招生,在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学校提出的“质量、结构、特色、效益”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包括以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形式为基础的本、专科多层次的学历教育。
国际学院
AsoneofthekeynationaluniversitiesdirectlyundertheMinistryofEducationinChina,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FU)isacomprehensiveuniversitycharacterizedbyforestry,biologyandforestryengineering,withwell-coordinatedmulti-disciplinesofscience,engineering,management,economics,lawandliberalarts.Thereare50specialtiesforundergraduates,55forMastercandidates,and33forDoctoralcandidates,aswellas4post-doctoralresearchcenters.Thereare20000full-timestudentsintheuniversityin2005.Thereareaboutonethousandinternationalstudentsfrom22countrieshavegraduatedfromtheuniversityby2005.TheuniversityprovideswarmandfriendlyatmosphereforstudentsfromallovertheworldtofeeltheChineseculture,makefriendsandstudy.
体育教学部
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自建校起,承担着全校本科生体育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全校教职工群体活动的组织、培训、裁判工作,全校业余学生代表队的训练和比赛工作,高水平运动队的申请、建设、管理与发展工作。现有教职工37人,教师34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1人;教授6名,副教授13人;*裁判6人,一级裁判员16人。在建校至今的60年中,体育教学部在体育教学场地设施较差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从自我做起,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拼搏向上;在此过程中进行5次体育教育整体改革,从而使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育形成了体育教学先进、代表队训练成绩突出、科研队伍强大成果显著的集教学、科研、训练为一体的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的新面貌、新格局。
4、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洪元
党委副书记:谢学文
党委副书记:全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涛
副校长:骆有庆
副校长:王玉杰
副校长:张闯
副校长:李雄
校长助理(挂职):李永和
5、组织机构
党群部门
党政办公室、纪检、组织部(党校)、宣传部、统战部、保卫部、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研究生工作部、机关党委(机关工会)、团委、工会、离退休工作处。
行政机构
党政办公室、新闻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监察处、保卫部、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人事处、基建房产处、国际交流与合作、招生就业处、离退休工作处、总务与产业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信息中心。
教辅机构
实验林场、图书馆、信息中心、校医院、校友会、期刊编辑部、高教研究所、后勤服务总公司、北京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计划生育办公室、林大附小、社区居委会、公共分析测试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苗圃和树木园管理办公室。
挂靠单位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6、科研成果
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建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研发中心、1个国家科技示范园、1个国家野外台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十一五规划以来,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105篇,工程索引收录964篇,继续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获得科研经费12.43亿元。
在树木抗逆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抗逆植物材料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花卉新品种选育、栽培与应用,林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技术,森林生物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形成了优势、特色研究领域。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林产精细化工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正巩固发展。毛白杨产业受到中国*总理和*总理等**的重视和关怀,对三倍体毛白杨科研、推广示范等工作做了具体批示,并给予专项拨款。
7、所授荣誉
学校共获得*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0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7项,优秀奖1项。*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教学团队5个,*精品课9门,*视频公开课5门,*资源共享课3门,*精品教材5种,*规划教材5种,*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4种。北京市教学名师17名,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精品课17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8种,有2种教材获*优秀教材一等奖,20种教材获省部级优秀教材奖。
十一五以来,学校学生在国际及亚太地区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中,获10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5人获特等奖,55人获一等奖。在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24人获全国二等奖。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3%以上。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8、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学校先后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自2005年始,每年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培养大批发展中国家林业管理高级人才和技术骨干。2005年以来,共举办了40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
从2003年开始,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草业科学本科合作办学项目,2013年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以及生物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
截至2014年,有100多名留学生在校进行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学习,其中学历生的比例为75%,生源国来自48个国家。截至2013年底,学校累计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2011年,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协调办公室设在北京林业大学,为走向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学校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