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
韩春雨,男,1974年1月出生,石家庄人,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韩春雨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媒体报道称,其研究将会给基因技术和产业带来巨大变化,有可能成为冲击诺贝尔奖的热门。
中文名:韩春雨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4年1月
籍贯:河北石家庄
身份:基因科学家
就职院校: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称:副教授
成就:NgAgo-gDNA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
1、人物简介
1974年出生的韩春雨,个头儿不高,偏瘦,一身运动装,留着圆寸头,手上戴着电子表,说起话来清晰缓慢,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
韩春雨是典型的“三无副教授”——非名校(就职于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非名人(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无行政职位)。
一个从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副教授,偏安河北科技大学,却一鸣惊人地发表了一项“诺贝尔奖级”的实验成果,而他自己也因此成为了“网红”科学家。
2、研究成果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CRISPR-Cas9被认为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些年来一直是争夺诺贝尔奖的热门。在一些人看来,韩春雨团队发明的新技术可以堪称“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
《自然》杂志网站称,这项研究5月初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很快成为阅读量最高的新文章之一。
“如果说此前的技术是一个菜市场,我们就是发现了另一个菜市场,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而这个菜市场究竟好不好有待全世界的科学家去验证,当然我也会进一步探究。”对于这项新技术将会替代原有技术而成为最实用技术的粗暴说法,韩春雨团队目前比较谨慎。
有评论认为,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这项技术让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精准、简单操作,可大幅降低基因编辑门槛,未来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
3、社会关注
2016年5月2日,文章在线发表,几个小时之后,学术圈朋友的祝贺电话陆续打来了。很快,韩春雨和他的新发现出现在了大洋彼岸MIT(麻省理工学院)的BBS讨论区里。
泡在实验室的安静日子一下子被打破了。韩春雨收到的邮件每天翻倍增加,第一天收到十几封邮件,第三天就上百封了,这些从美国、瑞典、法国等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邮件,有谈学术的,也有谈合作的,其中夹杂着一些向他抛出橄榄枝的研究机构。这些天,他接电话接到耳朵疼,其中有亲自打给他谈实验室谈合作的院士,不少人都是他仰视的行业前辈。在学术圈收获这样的反响,倒是完全在韩春雨的预料之中。
“科学家关注是我预料之中的,但火到了圈外,一下子成了‘网红’,这个我完全没有准备好。”面对接连不断的媒体采访邀约,韩春雨表示自己实在应对不过来。
5月13日,论文发表十多天之后,下午4点,韩春雨准时出现在实验室。电视台、广播、平面媒体的记者,以及前来围观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实验室。
韩春雨如今是河北科技大学的名人,除了全校师生,食堂打扫卫生的阿姨和学校的门卫师傅都知道了,“韩春雨老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们这样判断。
4、成长经历
小时候,韩春雨就喜欢“折腾”,他经常会把自行车和钟表拆掉再组装;喜欢去煤堆里找化石,有时候一天都在煤堆里玩耍。高中时,他看《侏罗纪公园》,科学家用蚊子的血液,提取出恐龙的基因信息,借此培育和繁殖恐龙。他第一次感受到科学的力量。
他和几个同学组织了一个走廊沙龙,经常讨论诸如宇宙等高深的东西,总是闹哄哄,遭到了班主任的“嫌弃”。他们只能转战厕所,走廊沙龙改名厕所沙龙。那会儿他并不理解科学,只是对生命充满兴趣。但实际上他的生物成绩并不够优秀,父母给他找了辅导老师。老师给他出过一道题,韩春雨向记者回忆起这道题,脱口而出。
“大肠杆菌每8分钟就能翻一倍的数量,但后来发现它的DNA完全复制一次需要24分钟。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几分钟后,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图,解释他的答案,受到了老师极高的称赞,这让当时的韩春雨觉得自己可能真有这方面的天赋。考大学的时候,他便选择了生物系。后来他以超出本科线2分的成绩,带着点儿惊险,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他也不怎么安分,有时候听课实在听得无聊,就从窗户跳出去,看电影,或者逛鸟市。考试前,他先找书,然后一边考试一边理解书中的内容。
5、学习经历
没有海外留学背景,却做出了世界一流的原创技术。这一点,让很多人对韩春雨又佩服又好奇。
韩春雨后来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强伯勤院士和袁建刚教授,接触到当时如火如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当时世界科研的最前沿。
初到协和,韩春雨遇到了石家庄老乡、院士沈岩。聊天中他得知,沈岩当年上山下乡回来后,被分配到协和技术所,开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十五年后,成了院士。这给了韩春雨莫大的鼓舞,由此他也认定了一个道理,科学家一定是边实践边思考,要在实验室做实验。“一个不爱做实验的人,不可能是科学家。”
“如果没有那几年的培养,我绝不可能做一名科学家。”韩春雨称,那个时候他开始学习如何从文献中汲取营养。
2003年博士毕业后,韩春雨没有立即另谋高就,而是选择留在协和实验室继续做研究。
6、科研经历
2006年,韩春雨进入河北科技大学,属于引进人才。学校一开始就给了这个“青年才俊”25万元的学科建设经费。不久后,他又申请了17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上后来15万元的青年基金以及他通过参与重大专项获得的资金。
自2006年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开始,至今十年,其间韩春雨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河北科技大学几乎从未给过他诸如发表论文篇数以及评职称的压力,这才让他有条件泡在实验室专注实验本身。就像当初选择来这里一样,未来他还会继续留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外界把他的实验室称之为“小作坊”,他觉得,能做出事情来,就挺好。
2014年前,有很多科学家在质疑Ago家族(韩春雨团队所发现的基因编辑新技术)是否能作为基因编辑工作研究。韩春雨当时就断定,他如今这篇文章的发表会刺激很多具备科学敏感的科学家。
而在此之前,他曾有过两次失败的跟风。他很早就开始关注基因编辑这一前沿科学领域。CRISPR-Cas9技术出现后,韩春雨也备受鼓舞。他的团队曾使用这一技术变异了一些植物,当他们准备把这一过程梳理成型时,国外*学术杂志连续推出了两篇同类文章。韩春雨不得不改变计划,接下来,他的团队试图通过设计对该技术进行改进,随后,他们的研究想法又被别人抢先发表。
经历过这两次失败后,韩春雨发现他们的研究速度难以赶超别人。他决定不再跟风,要做原创,这也更符合他作为科学家的身份认同。2014年年初的两篇文献,促使韩春雨把这一想法转化成行动,他开始着手研究这项新发表的技术。
他发现,自己的实验室与国内外顶尖实验室相比有差距,按既定路径其研究速度难以赶超。于是,他决心做原创,要“比国外同行更原创,实现弯道超车。”经过两年多研究,他终于取得了一流的独创性成果——NgAgo-gDNA。此外,他手里还有两项科研成果有待发表。
取得世界性的研究成果,韩春雨仍然保持着冷静。他认为,NgAgo-gDNA技术与美国科学家的CRISPR-Cas9在技术上各有特点。这一项技术是否有什么不足,还有待同行广泛使用起来检验,他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完善。在科研上,他依然看重“跟随”。“跟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没有跟随就没有原创,但不能一味或者盲目跟随,要在跟随中提升、总结,最终实现原创。”韩春雨说,在信息时代,互联网让他离“国际科研大咖”并不遥远。
7、教学特点
韩春雨给大四的学生带生物信息课,他选择让课堂充满趣味。
“我上课就跟咱们现在聊天一样,聊得挺高兴的。我其实不是那么努力去备课,我觉得也用不着去备课,那些东西在我脑子里,我以前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准备。”韩春雨告诉记者。
韩春雨实验室的另一位研究生姜峰,也参与了本次的新技术。大学本科期间,韩春雨在他所在的学院开了一次讲座,他听了之后,被韩春雨吸引了。“他的想法天马行空,看问题十分透彻,特别有才的样子。”姜峰告诉记者,他感觉韩春雨和其他的老师不一样,不是具体哪一点不一样,是全部不一样。
但大多数学生似乎不怎么追捧这样的老师,韩春雨上课从来不点名,最少的一次,全班就两个人。人多的时候,通常是他谈古琴的时候。
学生们都挺喜欢这样一个幽默、有趣、感觉特别有才的老师。可报考他的研究生也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知道,做韩老师的学生,必须要发自内心热爱科学,这一点若不具备,肯定没戏。
8、生活爱好
家里人也从未干涉过他的任何一次选择,韩春雨一家人,住在58平方米的房屋内,这是他主动申请调换的。学校原来给他安排了130多平方米的住房,但他选择了现在这个离实验室更近的“蜗居”——骑自行车只需5分钟。
在他堆满瓶瓶罐罐的实验室里,一张掉漆而略显斑驳的茶桌,摆在屋子中间,桌上是不太精致的茶具,还有一把烧水壶……这些与实验室“混搭”在一起。实验间隙,韩春雨常和团队成员一边喝茶放松,一边碰撞思想,“让自己静下来,*思考很重要。”韩春雨说。
即使十年来从未发表过轰动性的论文,韩春雨依然坚守自己“科学家”的身份。“我常说科学家要有自我修养。什么是自我修养,就是对自己的坚守,对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放弃一些东西,而不是别人告诉你或要求你。”韩春雨说。
韩春雨并不认为科学家都是“苦哈哈”的人。他兴趣很多:喝茶、养鱼、养盆栽、谈古琴、运动健身……他还非常喜欢读《论语》,“孔子也是很有性格的人。”他说,这部古籍给自己带来诸多启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是实践,要知行合一,就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反复探索。”
韩春雨认为,科研是发现、设想、再用实验证明自己此前的猜想,而成功就是“你预想和猜测的东西最后都实现了”。“这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快乐。”
“如果说梦想,就是了解更多未知的世界。我这人胆儿比较小,真要去自然界探险的话,我有点儿怕,所以选择在科学上探险。”
“其实比起很多我以往交流过的青年才俊,我不是那么刻苦。我只不过是想得特别仔细,考虑好了才去做。”韩春雨向记者坦言,“思考也是勤奋的一部分啊,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
“你是穿阿迪达斯或者耐克,还是穿解放鞋,走路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穿的是解放鞋。”在韩春雨看来,穿解放鞋并不等同于艰苦。
“我从来不做冒险的事情,我胆儿小。我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可能是具有偶然性,但之后取得这个成绩是必然的,我向来都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韩春雨说,十年来他能够坚持、不忘初心,是自己“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我一直在做可控的事。”他说,不评职称和不发论文这类看似不利的事,“我都有信心化解。”
9、媒体评论
新华每日电讯:“韩春雨式创新”是一场及时春雨
千万别只看到韩春雨背后身份符号的冲突,更应关注其生成路径,尤其是大学对其展示出的宽容与支持。韩春雨提供了一个可被复制的样本
最近,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因为一项“诺贝尔奖级别”的实验成果,一夜间火遍全国。韩春雨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媒体报道称,其研究将会给基因技术和产业带来巨大变化,有可能成为冲击诺贝尔奖的热门。后续报道还显示,韩春雨是典型的“三无副教授”——非名校(就职于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非名人(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无行政职位)。
一名副教授一夜之间成为“诺奖级”科学家,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在一所二本大学,竟然有人研发出了“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这项打破国际基因编辑技术垄断的重大突破,竟然只是由韩春雨带领的5人小组完成的;在这所二本院校的研究小组中,不仅有“三本”层次的学生参加,领头的副教授韩春雨更是“三无副教授”……几乎所有关于韩春雨的报道,都包含着冲突,他想不火都难。
不过在我看来,最值得放大与思考的不是那些冲突,而是这样一个细节——韩春雨2006年开始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十年,他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期间,河北科技大学几乎从未给过他发表论文篇数、评职称等压力,这让他有条件泡在实验室里专注于实验本身。这个细节,既解释了韩春雨和其团队成功的部分缘由,更提供了一个可以被复制的样本——告别曾经的“唯论文观”需要大学的自觉,而这种宽容与包容的态度,能够加速重大科研成果的出现。
从常识而论,要求大学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本是一种正常的考核机制。然而在现实中,这一考核要求被异化、被加码了,几乎所有大学与科研机构都对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论文发表刊物的“层次”有着异常严苛的要求。这种考核机制,既使得部分大学教师与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也导致了“有偿论文”乱象的出现。恰缘于此,“唯论文观”必须被打破,如此才能让科研工作者从繁重的论文发表中抽身,真正将精力用于科研。
“唯论文观”如何打破?一方面,这需要顶层设计的纠偏与修复。譬如在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强调,科技工作者不准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也即禁止所谓的“有偿论文”,这无疑是一种倒逼。另一方面,大学对“唯论文观”的主动打破是不可或缺的。或许,要求大学一刀切地取消相关的论文考核,并不现实,但大学至少可以对韩春雨副教授这样的特定人才,主动地放宽论文考核的要求。
千万别只看到韩春雨背后身份符号的冲突,我们更应关注其生成路径,尤其是大学对其展示出的特别宽容与支持。从这个视角审视韩春雨,与其说他是一个传奇,不如说他的故事给大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对待科研,大学管理还是应该回到遵从其规律和内涵的原点。既然河北科技大学能对副教授韩春雨分外宽容,其他大学与科研机构为什么不能积极跟进,让相关人员的考核也逐渐与论文脱钩?
创新是科教的生命。韩春雨横空出世,给中国科教界带来了一场及时的春雨。好好珍惜这场春雨,创新的春天就不会太远。
广州日报:宽容韩春雨也是科技生产力
因为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从一个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跃成为“网红”科学家。这些日子以来,无论学界还是公众,都惊讶于这位“隐身”地方高校十年、期间未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青年科学家,因何一鸣惊人。
你可以不知道基因编辑技术是什么,也可以不了解《自然·生物技术》在国际学术界的江湖地位,但不能不佩服韩春雨,仅就科学家的工匠精神。如果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一种定力,“板凳一坐十年冷”“衣带渐宽终不悔”则是一种境界。从容、淡定、坚毅、自信,冷板凳也有坐热的一天,韩春雨的“中国故事”充满正能量。
感动一番并脑补一通基因知识之余,许多人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国内比韩春雨名气大得多、科研条件好得多的专家教授不知凡几,成功女神为何垂青“非著名大学”里的“非著名”副教授——韩春雨?个人修为之外,河北科技大学功不可没。韩春雨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河北科技大学给予的科研环境是非常宽松的,很多人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有过一篇不错的论文之后10年没有论文,正是河北科技大学宽松的环境才能容忍我这样。”作为科学家,能够邂逅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大学,是非常幸运的。假如,换个地点,能否容忍一位副教授十年不发论文,还给独立实验室和较为充裕的科研经费?
谁都知道,科研成果与论文是高校评价系统中的硬杠杠,直接关乎一位教授的待遇、荣誉、地位,以及所能获得的科研资源。唯才是举,用科研成果说话,这本身没有问题,亦是国际通行规则,问题出在操作方式上。其中,量化考核到了什么职级、多长时间内要出多少成果、多少论文的地步,未免太僵化,与科研规律相背悖。以致一些人为职称而论文、为论文而论文,论文“含水量”可想而知。国家每年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却因评价机制掣肘而影响产出质量,实在很可惜。屠呦呦之后,韩春雨再度揭示,一个容得下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何其重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韩春雨与河北科技大的故事昭示,教授与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一场双赢。大学为教授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充裕的科研资源、宽容的学术氛围、体面的生活待遇,有利于教授静下心来搞科研,尽快出成果、出大成果;教授功成名就之后,以感恩的心回馈大学,大学因此成为最大赢家。比如韩春雨在接受采访时,对河北科技大学赞誉有加,还表示“会继续留在河北科大”。
提及科研机制与学术环境,人们容易将责任泛化,在大背景、大环境上宏大叙事,从外部环境着眼、说事。河北科技大学的作为告诉我们,在理顺科研机制、重构学术环境上,大学并非不能为,而是可以为、有作为。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高校也比过去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包括自主招生、人才评聘、学术评估、经费使用等等。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一年多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顶层设计对大学内部治理创新持鼓励态度。大学应该抓住机遇,大胆创新,给教授更多学术自主权,而不仅仅把自主权用在招生上。
韩春雨为科学界带来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但愿各方都能从中获得应有启迪与滋润。
10、遭质疑事件
《自然》介入调查
韩春雨论文发表后,有多国科学家表示无法重复实验结果。针对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介入并公布韩春雨论文原始数据一事,《自然-生物技术》发言人于2016年8月回应称: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根据流程,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
2016年5月,世界知名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论文《NgAgo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该论文引发强烈关注,甚至有媒体称其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不过,没有实验室宣布能够完全成功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因实验无法重复,韩春雨的论文受到质疑。多国科学家要求《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介入调查,并要求韩春雨公开原始数据。
根据既定流程,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韩春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对能重复实验结果充满信心。
公开实验方法
2016年8月8日,韩春雨向非盈利共享信息库Addgene提交新版的详细实验方法,并补充了数项应当注意的问题。
新版实验方法分为细胞培养、质粒/gDNA共转染、基因组提取三个部分,一些实验细节与其在《自然-生命科学》中发表的论文有所不同。
据“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的微信公众号“科普圈”介绍,新实验步骤有几处改变,其中包括“血清品牌由Hyclone变更为Gibco”,“溶解和稀释质粒及gDNA的缓冲液变更为水(pH8.0)”,“建议在质粒/gDNA共转染的8小时、12小时或24小时后,补转一次gDNA(旧版方法中只提及了‘24小时’)”等内容。
此外,韩春雨还在新版实验方法中列出了4项注意事项,其中包括“NgAgo/gDNA系统对细胞中胞内菌和支原体感染敏感,在实验前要仔细确认所使用的细胞株未被污染或污染已被彻底清除”等细节。
在Addgene网站上,一名英国爱丁堡再生医学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家普然·得瓦瑞(PooranDewari)发表一篇博客,对此事进行了一次在线调查。据不完整统计,有9人声称在应用NgAgo系统后观察到了基因剪切迹象,100人声称无法观察到基因剪切,84人表示需要进一步实验;9人声称观察到基因插入迹象,47人声称无法观察到基因插入,137人称还需进一步实验。
韩春雨公开回应
2016年10月11日,身处舆论中心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再次接受科技日报采访,并对此作出回应。对于13个科研人员实名公布无法重复实验,他依然认为细胞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至于谁重复出了实验,他暂不方便透露。“请求大家再有一点耐心。我还是之前的说法,很快将会有新的消息。”韩春雨说。
他表示,此前他也考虑过假阳性的可能,但目前来就他掌握的信息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他同时表示,科学是渐进的。“目前关于Ago的基础研究太少了,它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机制,很多机制不明可能是重复性差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界应该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使它变得更好,这是我特别想说明的。希望实名公布的科学家一起参与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有科学家建议他公开重复实验过程和数据的要求,他表示,愿意和前来沟通的科学家交流。
专利“被视为撤回”2017年1月11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2017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通知书”。
该专利的核心内容是韩春雨课题组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期刊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因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有一家实验室宣布能重复NgAgo实验,技术的可重复性备受争议。
2016年11月29日,《自然-生物技术》就该篇论文发表“编辑部关注”,提醒读者人们对原论文结果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此外《自然-生物技术》还发布声明称,将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对韩春雨论文的调查。目前,该调查仍在进行中。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和“视为撤回通知书”的提示,韩春雨和沈啸可在两个月内提交恢复权利请求书,说明理由,并办理权利丧失前应当办理的相应手续。当事人因其他正当理由延误期限而请求恢复权利的,还应当缴纳恢复权利请求费1000元。如果在规定的两个月内不进行上述操作,该专利申请将失效。
韩春雨和沈啸二人2017年1月12日“声明”中称:“关于以Argonaute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我们已经聘请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国际一流专利代理机构来进行专利保护的全球化布局。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角度,我们选择采取国际专利向中国递交的方式来保护中国国内专利。第一个专利的PCT文本已于2016年提交,并已包括原申请的中国专利内容。”
论文被撤回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论文撤回,是韩春雨主动申请撤回。《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表示:“我们现在确信韩春雨的撤稿决定是维护已发表科研记录完整性的最好做法。”
Nat.Biotechnol.34,768-773(2016);2016年5月2日在线发表,论文进入印刷版后2016年11月28日在线发表补编;2017年8月2日撤稿;doi:10.1038/nbt.3547
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在该图中,我们报告说,利用5′磷酸化单链DNA作为引导,NgAgo(NatronobacteriumgregoryiArgonaute)能够有效引起双链断裂,并对人体细胞基因组进行编辑。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ProteinCell7,913-915,2016;Nat.Biotechnol.35,17-18,2017;CellRes.26,1349-1352,2016;PLOSOne12,e0177444,2017),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自然-生物技术》在发表社论的同时,发布了韩春雨的撤稿声明。韩春雨在撤稿声明中表示,他们“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上一篇: 显性基因
下一篇: 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