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
“供给侧”,这个词在2015年官方语言中出现的频次开始增多,并成为观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一个新角度。所谓“供给侧”,即供给方面。一些信息说明,“供给侧”的改革正被放到一个突出位置上,其目标是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变革的重点正在发生转变。
1、提出
2015年11月10日,*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在会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简单五个字,透露的信号却很重大。它显示高层的经济判断和治理思路出现调整。有分析人士认为,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提法正逐渐从官方话语体系淡化,“供给侧改革”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
2、解释
*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通俗解释一下这个新概念。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
2015年10月10日,*财经办公室主任刘鹤到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11月初,民生证券管清友和朱振鑫在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八条对策》,明确提出解决当下经济的问题,要“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
从民间到官方,“供给侧改革”出现的频率在增加,甚至成为最高经济决策机构的新思路,期间透露的信号是很丰富的。
3、理论话语
2015年11月10日,*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11月7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新供给“2049战略圆桌”第六期论坛上,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如果细读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就会发现其中贯穿了新供给经济学的思想。”《建议》突出“创新”的作用,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本源,整篇《建议》体现的都是怎么从“供给侧”这个角度观察和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比如制度供给、构建发展新*。我们是要通过创新引领,来推动过去强调“后发优势”,现在更多依靠“先发优势”的发展。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秘书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也在该论坛上表示,现在中国经济下行中的最主要矛盾,是大家已经在担心的通货紧缩。在这个阶段,只有特别注意区别对待的有效供给,才能增强中国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的后劲。所以,必须把供给管理摆在长期视野中,更多地加以强调和优化。通过创新来构建“新动力”、通过改善“供给侧”环境和机制来激发活力以及实现更好发展。
11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吴敬琏在一个论坛上发表讲话时,针对当前经济增速下降、诸多行业面临周期性衰退等新常态下的宏观政策的确立,该从速见成效的需求侧入手,还是立足长远倚重供给侧的问题发表观点称,需求侧是重要的,但是更多是短期问题,属于凯恩斯主义。短期的问题仍要立足长期,要从“供给侧”下手。
10月8日至10日,*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说,要按照*要求,大力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把增强企业活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重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商业法制,切实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着力营造扶商、安商、惠商的良好市场环境。
“供给侧”这一理念来自于中国的“新供给”,“新供给”是中国式“供给学派”的简称,是**所倚重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新一套理论话语。
2014年4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形成共识,要“着力增加有效供给”。这次会议旨在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并听取2014年经济*改革重点的会议,其新的表述立刻引起舆论关注。在“新供给”这个智库平台上,有一批认同此理念的学者官员参与,其中不乏来自*财经领导小组、*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的官员。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思路的转型从那时官方表述中即可见端倪,人们预料“增加有效供给”可能会成为政策高频词。
4、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24日,*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一新的提法,也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近段时间以来,各方围绕“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多数观点认为,管理工作已从需求端转向了供给端,从总需求管理转向了总供给管理。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如何解决好供给侧的问题了。
从表面看,确实如此。既然提出“供给侧改革”,那不正是说明供给侧存在问题吗?工作的重点,自然也要转向供给端了。关键在于,当下的需求端,也不是完美无暇,也不是可以置之不管。对供给侧进行改革,决不是就供给论供给,把需求置之一边,而是要通过改革,改善供求关系,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对中国来说,只有供求关系平衡了,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新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行的是需求引导供给、供给改善需求的发展策略。原因就在于,物资的长期短缺,为以需求为核心的供求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钢铁、水泥等与建设关系密切的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必须以举国之力发展的行业。因此,改革开放后建设的第一个影响最大的企业,也是钢铁企业。但是,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物资短缺矛盾的不断缓解,市场供求关系也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多数领域已经不再存在物资短缺问题,慢慢地,供求关系也达到了平衡状态。有的行业,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形成新的供求关系不平衡。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样的不平衡现象就更加严重、更加突出了。
为什么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那么来势汹汹,中国却能够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从容应对,甚至挽救了整个亚洲经济,就在于那时的市场供求关系是平衡的,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我国生产的产品是需求比较旺的。即便供给侧存在矛盾和问题,也被需求端的旺盛所掩盖了,未能爆发。但是,供给侧存在的高产能、低效率、低质量、低效益问题,对需求端提出了太高的要求,更何况,需求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也进入了增长的瓶颈期,根本满足不了供给侧超生产能力的供应。这样,供求矛盾就越来越突出了。
所以,提出对供给侧进行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现状的。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自然也应该是产能过剩、结构失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质量和品牌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而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对*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如何制定好改革的规则,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的作用,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和竞争要求作出选择、作出改变。如何仍然采用行政干预和组织的方式,就必然会形成*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企业之间的冲突,使改革的阻力增大。特别是地方*,会为了自身利益,强行阻挠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阻挠“供给侧改革”。因为,“供给侧改革”很大程度上需要对块块利益进行调整,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只有让市场对“供给侧改革”更多的发挥作用,让企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供给侧改革”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5、改革方案五大方向
从*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表明这项改革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如此,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8个工作方案思路的汇报。
专家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涉及5个部门,至少与解决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的财政支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房地产去库存、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等改革主要任务密切相关。“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
会议明确了做好改革方案的五大方向:
——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
——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
——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
——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政策措施要符合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让地方和相关部门知道怎么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摸清情况是前提,明确目的是基础,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实际上是强调改革方案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明明白白写清楚*和各相关部门要做什么,如果没做到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改革措施有力、有效、有持续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持久战,但如果畏首畏尾,拖延不决,只会贻误战机,留下历史遗憾。正如*总书记在会上所指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
6、目的
*提出“供给侧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能否平衡,仅有“供给侧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在强调“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应当统筹兼顾,协调运行,抓好需求端的改革,重点在疏通流通环节、消除各种障碍、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从而使供给和需求能够基本平衡。
7、经济信号
信号之一:经济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供需不匹配”,是理解“供给侧改革”最基本的背景。
当下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
一方面,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如衣服鞋帽玩具等消化不了,价格持续下滑;而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马桶盖也要奔赴日本购买。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从生存性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而当前中国人均GDP已达到7800美元,可是供给侧远远尚未对发展型消费升级做好准备。
“供需错位”已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民生证券管清友和朱振鑫认为“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是当下最大的问题:
一是供给不足。
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供给依然严重不足,很多人为了购买一份心仪的体检产品或一个马桶盖而远赴海外,但也有很多城市却每每在暴雨之后成为水城。
二是需求不足。
传统工业的产能过剩依然严重,PPI已经连续43个月负增长,煤炭、钢铁、水泥等企业苦不堪言。产能过剩的实质仍然是产需不匹配,这种过剩也不可能单纯依靠里根经济学从供给端去解决。我们需要平衡需求侧扩张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关系,一手扩张不足之需求,一手改善不足之供给。
“供需不匹配”的经济新矛盾是我们理解“供给侧改革”的一把钥匙。
信号之二:消化过剩产能会提速
刘鹤在2015年10月份调研广东时提“供给侧改革”,主要就是针对消化过剩产能而言的。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它可能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在财经会上也明确“要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
有分析者指出,未来去产能主要有三大路径:
1.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2.扩大出口,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等开辟新的市场,从需求端加快去产能;
3.加快产能输出,将工厂迁移至中亚、非洲等国家,在供给端消化产能;
目前房地产行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即“库存过多”,而房地产行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柱。在这样情势下,*才强调“要化解房地产库存”。
信号之三是: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到来
“供需错位”的矛盾格局下,“供给侧改革”根本上有两大任务,一是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的、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二是为提供中高端消费服务的“朝阳产业”输送更多的劳动力、资金、金融和技术。产业结构大变迁,意味着服务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当下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不是需求不足,恰恰是供给不足。在教育、医疗、金融、旅游等领域,一方面国内抱怨声不断,另一方面大批消费者源源不断地到国外消费。究其缘由,这跟国内服务业供给侧的乏力有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加大力度扶持服务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首富王健林以体育产业为例,说明服务业在中国的巨大空间:
体育产业在中国只有两三百亿美金的收入,要做到美国现在的规模,还有几十倍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人都追求健康、长寿,体育产业绝对有大前途。你如果能学会体育营销、体育经济、体育传媒等等,那一定不愁找工作,我们现在找这样的人都找不到。
王健林称,文化、体育和旅游等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和投资的机会,这三个行业,起码今后十年之内,收入都会处在大幅增长的阶段,进入这三大行业就有大钱赚。
从“三架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逼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转型能够平稳落地。
8、影响
“十三五”规划将决定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这是一次艰难跃升,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最重要历程。
作为“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贾康认为必须从“供给端”破解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
当前中国很多深层次改革仍未全面开展和取得积极性成果,如资源型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新一轮价税财改革、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垄断的改革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等。这些改革都能够帮助企业对冲成本上升的压力,增加总供给,从而提高经济活力,既有利于控制住物价,又有利于保住增长的可持续性。可以说,以“制度供给”释放“制度红利”,是中国未来10年、20年最需要着力争取的因素,也是超越西方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的偏颇,正确发挥“供给管理”的价值,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条件。
新供给学派为“十三五”规划提供了新的思想供给、新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个新的思想来提供新的制度供给。
新供给经济学近几年取得不断发展。2012年,在十八大之前,这一学派向高层提报了《中国需要构建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这篇文章。2013年6月,他们给习总书记、李总理提交了建议稿《以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改革中加快实现“中国梦”进程的政策建议》。
2014年12月,该学派向发改委规划司呈报了《中国“十三五”及中长期经济发展新动力研究》《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这两份报告。在此过程中,姚余栋在《重燃中国梦想》里也对“中国公元1年到公元2049年”做了大历史跨度的分析和展望。贾康也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认为重要的是五年规划与四十年规划并重,把“十三五”和“2049”放在一起来考虑。
新供给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新供给是一个学派,还是一个理论发展方向,或是一个群体?姚余栋认为,可以把“新供给”比作法国当时的印象学派,虽然它开始时不一定是主流,不一定是最有影响的智库,却一定会是最有历史穿透力的智库,它将会长期影响到我们经济思考的方式、研究方法,最终成为政策制定的着眼点。“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姚余栋表示这也是按*指示办的结果。
*2014年10月27日在*深改组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曾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要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项目(TTCSP)”去年发布的《全球智库发展报告2013》列出的全球百强智库中,中国占六席,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及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并不在其中,但“新供给”在为中国官方提供智力资源、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出的贡献,正在使其成为令人瞩目的智库力量。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虽然重视“供给侧”的同时,并非意味着忽略“需求侧”,对二者的结构性改革或将双管齐下,相互结合,而不是相互对立,但“新供给”从提出“供给侧”理念到进入决策、执行层面,前后不过三年,有分析惊叹这堪称奇迹,并预料若中国果真实现了“十三五”确立的各项目标,“新供给”一定可以成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新发展经济学,并载入史册。中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的智库如果吸取日本教训,要求其经济学家群体始终站在理论前沿,这将是一种体现历史担当的高瞻远瞩。
9、首登政治局会议
2015年12月14日的*政治局会议,是*经济工作会之前的最后一次。以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为主题的本次会议,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在给*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从中,可以读出思路,更可以读出趋势。被外界广泛抓取和热议的“化解房地产库存”,其实也在高层的主要思路当中。而要理解这一思路,只需一个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解读
频繁
实际上,这一新鲜的经济学术语,在2015年11月,就已经频繁地出现在高层讲话当中。
2015年11月10日,*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上首提“供给侧改革”,这也是这词首次出现在*级别的会议当中;随后,G20峰会、APEC的演讲中,*也提到这个词,并且将其视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药方;同月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供给侧改革也同样出现。
从*财经领导小组会、国务院常务会到*政治局会,从国内到国际,“供给侧改革”的频繁出现,让人可以推测,在接下来即将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当中,这个词基本上将会没有悬念地出现。
然而,如九三学社前*副主席贺铿所言,这个观点提出来之后,“媒体好像关注不够,经济学家似乎还无动于衷”。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治局会议的新闻稿出来之后,很多媒体抓取的点都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事实上,只要联系前后文就可以知道,在化解房地产前后提到的三点,本就是*财经领导小组会上*谈供给侧改革时说到的四个方面(化解产能、企业减负、防范金融风险)之一。
供给
经过对比,词义可以有更清晰的呈现。
与供给侧相对的是需求侧。其实,这也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管理的主要思路:需求管理。用大家更熟悉的词语表述,那就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实际上都属于需求侧。
无论是“4万亿”的刺激计划,还是降息、降准等宏观调控,都属于需求管理。这一经济管理的思路认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在于需求不足。因此,需要以各种方式刺激需求,拉动经济,这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却不同于此——他们认为,继续单纯通过“三驾马车”的需求侧管理刺激经济,空间有限,必须将目光锁定在供给与生产端,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简单讲就是,只靠刺激不行,得靠结构性改革。
结构
其实,只要看看现实就知道。中国人出国买什么?物质层面,有包包、奶粉、化妆品、药品、马桶盖、电饭锅;非物质层面,则有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这些东西中国有没有?有。但是有没有高端的、赶得上国外品质的?少,甚至没有。
于是,这就出现了深刻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中国早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贸易量也稳坐世界头把交椅;但另一方面,产品的档次不高,低端优势如衣服箱包玩具等大量滞销,还有钢铁等一堆过剩产能;无论是中西部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还是中国人需求强烈的优质产品,都无法得到有效供给。这一情况,放到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同样存在。
而这一切,仅靠投资、出口等因素是很难解决的,近年来中国的进出口下滑、投资增速下滑已经凸现了拐点的到来。而供给侧的潜力则是巨大的:手机出现之前,人们对此没有有效需求;智能手机、苹果出现之后,带动的大量消费需求是世界级的。而互联网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同样属于此类。
因此,关于供给侧改革,标准的提法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换句话说,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双侧入手改革,才是结构性改革。
这一点,在今天同时发出的*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同样有所体现:“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这个结构性改革,就需要供给需求双侧同时发力。
换句话说,十八大以来就一直在提倡的“调结构、促改革”,*把关键点选在了供给侧。
方向
哲学家总是擅长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说了这么多,究竟怎么做?
确实千头万绪。大量的过剩产能、房地产市场的库存都需要消化;东北等地的经济发展缺乏抓手,增长乏力;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现象频发,企业的发展成本高企;7000万贫困人口等待甩掉帽子,社会民生各项服务提升空间也依然巨大。
最关键的点在于,在新常态下,无论是*还是商界,都需要从过去三十多年的传统发展思路中走出,清醒意识到一味地上项目、官商勾肩搭背地“利益共生”、或者是排浪式地追随潮流而动,已经不可能适应这个时代,更遑论引领这个时代。
在这个逻辑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才能被更通顺地理解:激发社会的活力,让资源有效地配给起来,让市场主体去发现市场机会,而不是一味地*主导经济。*真正需要做的,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给出政策,让生产要素往更加需要的地方去流动,正如*在一个多月以前、也是本次会议上提出的重点:化解过剩产能、给企业减负、消化房地产库存、防范金融风险培育健康股票市场。
看上去,这些跟“供给”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直接——他没有直接提到生产高端马桶盖、高端消费品等问题。但是其中的脉络是相通的:化解过剩产能、房地产库存,本身就是从导向上让企业从过剩的行业退出,让市场出清,留下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给企业减负、培育健康金融市场,是在给企业提供保障;余下的潜台词,则是引导企业进入真正存在结构性矛盾、供给不足的行业。
换句话说,这就是真正的趋势,也才是真正需要关注的方向和信号。
10、供给侧改革典型案例
6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审理破产案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案例,而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方面首次通报该类型典型案例,包括:
1.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2.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3.浙江安吉同泰皮革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清算案
4.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5.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合并破产案
6.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7.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8.北京利达海洋生物馆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9.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10.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