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介于南京、芜湖之间,紧倚并隶属于钢城马鞍山。总面积1364平方千米,总人口65万人(2010年末)(2012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当涂县面积人口数据有待更新)。辖8个镇、3个乡:姑孰镇、黄池镇、乌溪镇、石桥镇、塘南镇、护河镇、太白镇、年陡镇、大陇乡、江心乡、湖阳乡。县*驻姑孰镇。处长江下游平原,除中部、东北部有小片丘陵外,大部分为河渠纵横、平坦开阔的圩区。东部的石臼湖为皖、苏界湖。姑溪河纳南来支流,青山河西注长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70毫米,矿藏有金、银、铜、铁、硫等。宁铜铁路、宁芜高速、205国道、314省道穿境而过。内河可航且与长江相通。景点有太白墓、金柱塔等。
中文名称:当涂县
英文名称:DangtuCounty
行政级别:市辖县
所属地区:安徽省马鞍山市
下辖地区:辖8镇3乡和三个省级开发区
*驻地:姑孰镇
行政代码:340521
电话区号:0555
邮政编码:243100
地理位置: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
面积:1002平方公里
人口:47.3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皖E
GDP:243.5亿元
1、当涂县概况
城区鸟瞰图
当涂县位于安徽东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交汇处,介于马鞍山和芜湖之间,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全县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总人口47.3万人,下辖8镇3乡和三个省级开发区。
当涂文化底蕴深厚。当涂有2200多年置县史,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定名当涂。县城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南朝大诗人谢朓称之“山水都”;诗仙李白七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56首千古绝唱,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首传唱千年的经典诗词。南朝周兴嗣世居当涂,并著蒙学经典《千字文》。
当涂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当涂县委、县*团结全县人民围绕“全省争第一、中部争十强、全国争百强”目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14.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十年保持全省县级第一。当涂连续四年跻身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连续七年跨入全国中部百强县行列,连续九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前列。入选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今年1—6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财政收入21.4亿元,居全省十强县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居全省十强县第2位。在全省县级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当涂社会和谐稳定。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地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平安畅通县、全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先进县、全省文明县城、全省综治模范县等光荣称号。
2、历史沿革
建县前隶属关系
西周时当涂属吴国。春秋战国先后为越、楚属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推行郡县制,置丹阳县(治今当涂丹阳镇),属会稽郡。秦末或楚汉之际改属鄣郡。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以淮南50县置荆国,丹阳县属之。十年(前197),易荆国为吴国。景帝三年(前154)改吴国为江都国,丹阳县先后属吴国、江都国。武帝元朔元年(前128),析江都国置丹阳、秣棱、湖熟等侯国,丹阳县属丹阳国。元封二年(前109),国除,隶丹阳郡。五年(前106),置十三州刺史部,丹阳郡隶扬州刺史部。
新莽天凤元年(14),并丹阳、秣棱二郡置宣亭郡,更始元年(23)复为旧制。
东汉建武六年(30),丹阳郡移治宛陵(今宣州),丹阳县属之,仍隶扬州。建安三
年(198),孙策封吴侯,丹阳郡为吴领地。.
西晋太康二年(281),分丹阳县为二,置于湖县(今当涂城东南38里处)。·
东晋咸和四年(329),江淮间战乱,民多南渡。于江南侨立当涂县及淮南郡,以置流民。当涂县置名源于古涂山氏国,《尚书·益稷篇》有禹取涂山氏女的记载。后国除为县。县名取地处临淮涂山之意。义熙九年(413),割丹阳郡于湖县属淮南郡,分于湖县南为当涂境(今宣城、南陵有其地,但非今县幅员)。至是,侨置淮南郡,当涂县始有实南朝宋、齐、梁、陈间,丹阳县属丹阳郡,于湖县属淮南郡。
建县后沿革
隋唐5代
隋开皇九年(589),省丹阳郡置蒋州;废淮南郡,并襄垣、于湖、繁昌及西安4县更置当涂,徙县治姑孰,属蒋州,自是姑孰之当涂县始定;又并侨置当涂、浚遒等县置宣城县,属宣州。十一年(591),废丹阳县,以其地及溧阳县一部置溧水县,隶蒋州,大业三年(607),复改蒋州为丹阳郡,辖当涂、江宁、溧水3县。
唐武德元年(618),当涂县改属宣州。三年(620),复丹阳县,属扬州。贞观元年(627),设江南道,宣州属之;后又废丹阳县,以其地入当淤,为属镇。开元二十一年(733),江南道分设东、西两道,宣州属江南西道。乾元元年(758),割宣州之当涂县属升州。上元二年(761),复归宣州。大顺元年(890),合宣、歙2州为宁国军,当涂改属升州。天佑四年(907),割当涂县南境5乡、宣城西境2乡立芜湖县,隶宣州。
五代吴武义二年(920),改升州为江宁府,领10县,当涂县属之。南唐升元元年(937),改当涂县为建平军,保大末年又改作雄远军。
宋元明清
当涂城郭图
宋开宝八年(975),改雄远军为平南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升平南军为太平州,立当涂为附郭,隶建康府路。三年,割宣州之芜湖、繁昌2县属太平州。至道间(995~997),改属江南路。天圣八年(1030),分江南路为东、西2路,属江南东路。南宋时州县如故。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太平州为太平路,隶江浙行中书省,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太平路隶江东建康道。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采石渡江取太平路,改路为府。
明洪武四年(1371),以太平府直隶京师。永乐十八年(1420),改京师为南京,称南直隶,府县隶属如故。
清顺治二年(1645),改南直隶为江南省,设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属之。十八年,分设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司治江宁,太平府属之。康熙六年(1667),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仍治江宁,太平府屑之。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移治安庆,府县均未变。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废太平府,当涂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设芜湖道,当涂县属之。民国17年8月道废,复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0月,划属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6年12月,日军侵占当涂,县政瘫痪。翌年10月,于县境大官圩恢复县政,屑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9年8月,县*寄驻宣城县沈村,改屑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1年8月,新四军在横山地区组建当涂、江宁、溧水三县行政委员会,翌年冬改为横山县。民国34年9月,县*迁回县城。同年11月,新四军北撤,横山县废。
*
1949年4月,当涂解放。8月,析当涂县城置当涂市,县、市同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专署驻当涂市。1950年5月,撤当涂市入当涂县,为第一区。不久,芜当专区撤销,当涂县改属宣城专区。1952年2月,划属芜湖专区。1971年3月,芜湖专区更名芜湖地区,县隶属关系不变。1980年1月,芜湖地区行政公署更名宣城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由芜湖迁宣城,当涂县属之。1983年7月,大桥公社全部划归芜湖市,当涂改为马鞍山市属县。
3、区划人口
当涂县地处安徽东部、长江下游东岸。东临马鞍山市博望区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与南京市溧水、高淳两区交界;西濒长江,与马鞍山市和县隔江相望;南与芜湖市郊、芜湖县及宣城市接壤;北与马鞍山市雨山区毗连。全县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总人口47.3万人,辖8镇(姑孰镇、太白镇、石桥镇、护河镇、黄池镇、乌溪镇、塘南镇、年陡镇)、3乡(湖阳乡、大陇乡、江心乡)、3个开发园区(省级当涂经济开发区、省级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区、青山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18个村、25个(社区)居委会,2152个村民小组。其中,年陡镇托管给马鞍山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县城所在地为姑孰镇。
4、自然风貌
荷花
当涂自然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51.98万亩,水面38万亩,可养水面12万亩,是全国粮棉生产大县、全国河蟹生产强县、全省水产大县。当涂大闸蟹金脚红毛,古代为皇室贡品,被誉为中华“三只蟹”之一,畅销海内外。水产生态养殖模式被国内水产专家誉为“当涂模式”,在全国推广,并被誉为“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当涂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全县探明的各类矿产地123处,具有开采价值的铁、钒、金、铜等10多种矿藏资源约10亿吨,尤以铁最为丰富,储量达5亿吨。
当涂县地处长江下游的河、湖交汇地区,境内以平原为主,主要有冲击平原、冲击湖积平原和湖积平原,海拔在10—20米以下,地势坦荡,由粘质砂土、砂质粘土等组成。另外,分布于境内的北部丘陵、低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受轻度抬升影响,原系河流或湖泊阶地,再被抬升,并经流水切割,形成地势高亢和起伏不平的台地。除此以外,境内还有低山、丘陵,虽然海拔最高的都不超过500米,但是风景秀丽别有一番味道。
当涂县在气候上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风鲜明、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春、秋季短,冬、夏季长,且冬夏温差较显著。当涂地处中纬度,日照季节性变化显著,一年中夏季长约14小时,冬季约10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8.4千卡每平方厘米,高于皖南山区,低于淮北。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最高气温16.7℃,最低15.1℃。平均无霜期233天。年平均降水量1087.6毫米,年际变化极大,最多的1652.4毫米,最好的470.9毫米,相差约3.5倍。年内降水季节依夏、春、秋、冬一次递减,呈现雨热同步的规律。
当涂县地处长江下游水网地区,多河流、湖泊,属长江水系。长江纵贯县境西部,湖泊横卧东缘,中部广大地区的河流多呈西北流向或西流注入长江,境内有长江当涂段、姑溪河、青山河、黄池河、运粮河、博望河、外桥河、扁担河、襄城河。另有石臼湖、丹阳湖两大湖泊。地下水由于境内沿江河湖圩区,均属冲击、湖积底层,故非常丰富。
县境属同一生物气候带,水平地带性土壤均属黄棕壤土类,主要有石质土、粗骨土、黄棕土、潮土、水稻土,在这样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县境植被种类繁多,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
5、经济发展
当涂经济开发区
2010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9357元,比上年增加6212元;按人民币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4336美元,比上年增加974美元。
分三次产业看,一产完成增加值25.1亿元,增长4%;二产完成增加值125.9亿元,增长25.4%;三产完成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7.4%。三次产业比重为13.1:65.7:21.2,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8亿元,增长33.2%。投资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继续优化。一产投资得到加强,总量为8.7亿元,增长51.9%;二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量为138.1亿元,增幅为31.1%,其中:工业投资137.1亿元,增幅为31.1%;三产投资活跃,全年完成85.1亿元,增长35.1%。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投资22.6亿元,增长22.2%,速度明显放缓。79个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58个市考核重点推进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0.5亿元;176个县考核的“三定四包”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9.17亿元。
全年财政收入22.1亿元,增长2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25%。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分别增长19.1%和22.3%。当涂亿元园区、乡镇总数达到6家,其中,当涂经济开发区超过4.9亿元,姑孰、太白、博望三镇超过2亿元,丹阳、新市财政收入首次过亿。全年财政收入相当于GDP的11.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较快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20.6亿元,增长21.4%,全年50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6.2亿元。
农业
全县农业总产值为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为14.3亿元,比上年增长0.5%,林业产值为0.3亿元,比上年增长0.1%,牧业产值为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渔业产值为17.8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县农业增加值为25.1亿元,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43.4万吨,水产品产量6.7万吨,其中河蟹产量1.3万吨。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6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8%。
工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406.1亿元,增长34.8%。全年规模工业用电量15.3亿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8.9%。新发展规模企业60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2家,总数分别达到410家、53家。工业经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69.7%,拉动GDP增长13.8个百分点。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85.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95.8亿元,比上年增长43.4%,其中:冶金压延113.3亿元,比上年增长61.4%;机械制造88.6亿元,比上年增长36.3%;能源电力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16%,比上年提升10.2个百分点。
服务业
全县服务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17.4%,增幅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七大服务业行业普增,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5.8亿元,同比增长12.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2.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亿元,增长15.2%;金融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15.9%;房地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0.7%;营业性服务业增加值11.0亿元,增长40.0%;非营业性服务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9.3%。
6、非物遗产
当涂民歌
当涂民歌是流行于皖东长江两岸的各类民歌的统称。早在六朝时期(220-589)就有当涂民歌的记载,刘宋皇帝刘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当涂民歌演唱之一脉。长期生活在当涂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吟唱都属于民歌范畴。清代当涂人黄钺以当地风俗民情为主要内容的五十多首《于湖竹枝词》代表了当时当涂民歌的最高艺术水平。1949年以后,当涂人民创作民歌、传唱民歌形成了热潮,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至鼎盛阶段。
当涂民歌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平原、圩区、丘陵山区的民歌异彩纷呈,形成多种体裁。流行于当涂大公圩一带的是号子、牛歌、舞调,流行于博望、湖阳、新市一带的是船歌、渔歌、灯歌,流行于沿江采石、霍里、新桥一带的是秧歌、对歌、门歌等。当涂民歌语言丰富,结构完整,曲调多样,唱法独特,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代表曲目有《打麦歌》、《放牛歌》和《姐在田里薅豆棵》等。
当涂民歌是当涂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典型代表,经过历代文化人的艺术加工后,更具有了高度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
太平府铜壶技艺
太平府铜壶
当涂县制作紫铜壶起始于唐中期,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自采石渡江取太平路(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后,当涂紫铜壶即冠以“太平府”三字,称“太平府铜壶”。
“太平府铜壶”历史久远,且种类多,其中尤以“火烧心”为*。制作工艺为手工制作,制作工具为大小铁锤、铁砧、剪刀等。“太平府铜壶”工艺独特,将七、八厘米厚的铜板凭千锤万锤打成不足0.3厘米厚的薄铜片,轻、重都要求十分严格。根据图样裁剪、成型,一丝不苟,烧焊、抛光都非常精彩。“太平府铜壶”既可制成容量达百公斤以上的特大件,也可制成玩于股掌之间的袖珍型,规格和造型可随心所欲。
当涂素以盛产紫铜壶而闻名于世。民国初年,江南芜湖举办铜壶展评,“太平府铜壶”凭其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雄居榜首。具有烧水快、无异味、使用寿命长、可收藏观赏的特点,其纯手工制作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阳《打水浒》
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湖阳《打〈水浒〉”》,实际上是一种既是武术又是舞蹈,集健身和娱乐功能于一身的民间表演形式。
该项目作为民间表演形式之初,上场表演人员均须依照章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化妆登场表演,故取名《打〈水浒〉》,后逐渐减化为头扎头巾、身穿球衣裤、脚蹬虎头靴表演,但人们仍可以从表演者所持枪、刀、戟、铲等兵械中分辨出林冲、关胜、吕方、鲁达等人物形象。
《打〈水浒〉》参演人员众多,包括打杂人员在内,一般都在60人以上,有的超过100人,这就要视村庄大小而定。上场表演人员必须是20到30岁之间的男性,因为表演中所用兵器均是铁制真品,具有危险性,而且需要力量。
表演形式一般分徒手单练、徒手对练、徒手连场练、徒手众场练和器械单练、器械对练、器械连场练、器械众场练。所用兵械有长枪、刀、长棍、戟、叉、板凳、划桨、九节鞭、三节棍、拐子等。
湖阳《打〈水浒〉》还有专用“锣鼓经”,整个表演在锣鼓和“吹尖”声的烘托下越来越快,高潮迭起,惊险刺激。
《打〈水浒〉》在湖阳地区以集体表演形式出现是在元末明初施耐庵的章回小说《水浒传》问世不久,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而要追溯其源头,当在两晋时期大量战乱难民南迁湖阳地区定居的时候,至今则更已有1600年上下的岁月。
7、旅游景点
李白墓园
李白墓园
安徽当涂山青水秀,物华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翠峰嵌崎的青山脚下,长眠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701—762)。李白一生倾情当涂,钟爱青山,他在六十二年的颠沛流离的生命旅程中,热情讴歌当涂,为这方山水留下五十多篇诗文。
李白墓园枕着郁郁葱葱的大青山,面对奔流不息的青山河,位于马鞍山市和芜湖市之间,距离205国道7公里,距马芜高速100米,与南京市相距40公里,与采石矶、天门山形成李白文化旅游线路。李白墓园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为主题而开发的文化旅游景点,现占地100亩,分前、中、后三个景区,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太白碑林和李白墓冢两个景点为景区核心景点。李白墓园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娱乐、欣赏李白诗文和书法作品、观光园林艺术和凭吊诗仙李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李白墓完整的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的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内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作者有*、鲁迅、郭沫若、于佑任、沙孟海、林散之、楚图南、启功、陈立夫、沈鹏等,太白碑林将诗歌、书法、建筑艺术溶于一炉,是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李白墓园
李白墓园依林傍水,环境幽静,苍松翠柏掩映着粉壁黛瓦。走进李白墓园,春看杜鹃、夏赏青莲、秋闻金桂、冬品腊梅,亭台楼阁、竹木流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魂背枕的青山,山清水碧,林壑优美、鸟道纡曲、百鸟鸣啁,由南远眺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由北遥望若朝天双阙,直入云宵。
现今的李白墓园是江南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30万人次左右。2006年李白墓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市、当涂县文明创建单位。
参观指南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
【邮编】243181
【电话】0555-6683504(兼传真)
【电子邮箱】yangshaohua220@163.com
【开放时间】8:00—17:30(全年对外开放)
【票价】门票30元/人导游40元/次
甄山禅林
甄山禅林
甄山禅林最初建于唐代,是一座禅宗派系丛林式的寺院,有房屋99间半,是当涂远近闻名的十大古寺之一。
目前,寺院的范围已扩大到1.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寺内建设有佛殿、斋堂、客房等房屋70余间,其中佛殿9座,请供佛像100尊。由苏南香客资助建造的妈祖阁,别具特色,使甄山禅林成为我省第一座祭祀妈祖女神的寺庙。在市领导的重视下,寺内外的环境建设也相继建成,水电及通讯设施,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100余人就餐;新建了由314省道通往寺院的砂石公路及停车场,交通便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地来此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
甄山禅林现为当涂县*批准的开发寺院,马鞍山市将其列入市级旅游景点之一。
甄山禅林隶属当涂县宗教局,由甄山禅林管委会管理。
二十一世纪千禧伊始,甄山禅林投资200万元,建设新的大雄宝殿,2002年4破土动工,于2004年4月落成。大殿高18米,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气势恢宏、巍峨壮观,是马鞍山地区目前最大的一座大殿。现在,甄山禅林的规模和气派,已经超过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未来的甄山禅林已规划出可行性建设蓝图,在新建的大雄宝殿左、右计划建设宏大的大愿宝殿、大悲宝殿。再顺山后延伸建设法堂、弥陀宝殿、万佛塔等宏伟建筑。万佛塔初步设计为9层、高30米。不久的将来,甄山禅林将以一个崭新的禅宗法系坛丛林的英姿,迎接祖国各地八方香客,为弘扬佛法做出新的贡献。
甄山禅林常设的活动项目有“敲钟”、“朝拜”、“观音会”、“念佛”、“打佛七”等。
青山风景区
荷花节
金柱塔
金柱塔
金柱塔位于当涂县姑孰镇宝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长江口的南岸,距县城2.5公里,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该塔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旧如旧,恢复明代古塔原貌”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8年元月,维修竣工。金柱塔砖石构成,通体高37米,底径9米,八角七层,各层檐口以砖仿斗拱,塔基由青石叠砌。塔体双筒结构,外筒为梯道,内筒为各层塔心室,各室均为穹隆顶,顶沿下口镶佛像砖,内设佛龛,各层各面均开塔门,门两侧筑灯龛。清康熙六年(1677)重修,并建一堂一亭于塔下,周围植花竹,现堂亭俱废。金柱塔制作精细,气势磅礴,集宗教、风水、航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但不繁杂,体态稳重大方,塔的倚柱、佛龛建造精美,双杪华拱、鸳鸯交手拱制作精细,佛像砖地藏菩萨形象刻画细腻,灯龛设计巧妙,在一座明塔上同时溶入这些结构,在省内古塔中为孤例。
金柱塔是当涂县乃至马鞍山标志性古建筑之一,气势磅礴,当涂有句古语:“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现三塔尚存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已于1911年倒塌,现正在新建中)。登塔远眺,可观赏大江东去,天门山和采石矶的雄姿。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8年),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9年),重修。
以上历代维修均引自乾隆十四年《当涂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当涂县志》。
2004年,经安徽省人民*批准,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9月,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旧如旧,恢复明代古塔原貌”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8年元月维修竣工。
凌云塔
凌云塔
“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这是一直流传在当涂县群众中的一句口头禅。三塔指的是城北的黄山塔、城西的金柱塔和城东的凌云塔。黄山塔和金柱塔目前仍巍然矗立,而凌云塔在上世纪初毁于风雨。凌云塔原址位于当涂县城东的凌云山顶,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初为石塔,名文峰塔,后因塔基不牢固而倒塌。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命名凌云塔。凌云塔砖质,塔中窒实,不能登蹑。凌云塔与城北的黄山塔、城西的金柱塔“鼎峙三垣,形家谓作镇乾方,为三邑之主星”。清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毁于暴风雨。
恢复凌云塔是当涂人民多年的心愿,当涂三塔两浮桥既是当涂历史悠久的见证,又是当涂人心目中的骄傲。一座古城之郊,三座古塔于一城之周鼎足而立,不仅为安徽所罕见,即使在全国亦属少见。清初荷兰赴华使团成员尼荷夫所著《荷使朝华录》,就以三塔作为太平府城的标志物,重建凌云塔将恢复当涂县“三塔鼎峙三垣”的壮美。
凌云塔重建工作,经2009年8月县发改委立项。邀请省古建专家方咸达教授以明塔风格设计后征求了多方面专家的意见,由马鞍山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工程施工设计。建设单位: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施工单位:安徽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姑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整个重建工程从2009年11月进场开工至2011年1月竣工历经14个月。该塔采用明塔建筑风格;七层八角;钢筋混凝土仿木楼阁式;内阶梯,可上七层,附外廊;总高35.4米,可绕塔望。总投资约260万元。
叶家桥
叶家桥
明代桥梁,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横跨丹阳河,连接新市、丹阳两镇,在当博公路修建之前,是当涂至溧水官道上的重要桥梁。桥为青石结构5孔拱桥,长44米,高8.5米,桥面中部作花轿顶状。建于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清代和民国年间曾重修3次,工艺精细,气势磅礴,有“当涂第一桥”之称。
保护范围:桥面及桥端各10米。
建设控制地带:桥两端各20米。
8、当涂特产
金脚红毛蟹
金脚红毛蟹
九孔十三节贡藕
九孔十三节藕,产于黄池仇塘,乾隆年间奉为皇帝贡品而扬名四方。藕身肥大,肉质嫩,水分多,甜而香,质清鲜、无渣滓。用其加工成藕粉,质地细腻,色泽美观,食用简便,营养丰富。尤其适用于老幼病弱者,是一种清血安神的滋补品。
石臼湖红心咸鸭蛋
石臼湖红心咸鸭蛋,是湖阳禽工贸有限公司“石臼湖”牌系列产品之一。石臼湖水域宽广,无公害,无污染源,夏涨冬落,贯注长江。水质明净清澈,微甜呈中性;水草丰美,鱼、虾、螺、蚯蚓众多……*放养的湖阳麻鸭,以此天然水生物为食,得其养份精华,故蛋心自然鲜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石臼湖红心咸鸭蛋采用百年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经八道工序精制而成,风味独特,爽口开胃,营养极为丰富,是百姓餐桌、工作快餐、喜庆宴席、馈增亲友之美味佳品。
当涂布锦画
当涂布锦画
当涂布锦画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并荣获世博产品“最佳创新奖”,被誉为“画报上的动漫”。本幅画作当涂县经典历史文化主题“三塔两浮桥”-作者周世华被邀请在世博会上现场创作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