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首届灾害风险科学研讨会举办

科普小知识2023-01-01 19:03:48
...

2019年是联合国全球减灾活动30周年。12月20日,“首届灾害风险科学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在北京召开。来自*部门和科教界的近300人讨论了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

原教育部部长、第十三届CPPCC国家教育、科学、教育、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袁贵仁、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原民政部副部长李江、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与综合减灾司司长尹本杰等出席会议。

郑国光在会议报告中说,自应急管理部成立以来,党*、国务院在全国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现代化面临的挑战,要完善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大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夯实应急管理科技和人才基础,加强应急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他说,要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道路,不断提高我国应急管理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尹本杰在讲话中强调,他希望未来的科研机构能够集中精力应对综合减灾中的综合风险和科学问题,通过机制和制度的调整,更好地把研究成果落到实处,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土壤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在会议报告中回顾了黄河流域水问题的由来,从区域降水、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了黄河流域水问题的核心,从治水、治沙、调水调沙的角度阐述了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战略方针。他说,黄河流域洪涝灾害问题的根本解决是流域水资源的综合管理。通过了解家庭背景,合理配置,有序行动,建立流域“自然-社会”双重水循环模拟调控的科技体系,实现“除虫增效”。

教育部应急管理司减灾应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石回顾了30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灾害风险科学学科在科研、人才培养、国家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从未来国家和国际减少灾害风险的需求出发,他总结了学科发展的不足和挑战,并对未来学科发展进行了展望。

据报道,30年前,为了积极应对国际行动和国家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国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研究室”,开始了减少灾害风险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与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区域地理教学与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教育部应急管理司减灾应急管理研究所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