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世界经济论坛

科普小知识2022-02-16 17:59:39
...

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论坛会员是遵守论坛“致力于改善全球状况”宗旨,并影响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1000多家*公司。2015年1月21~24日,第45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全球新局势”(TheNewGlobalContext)。应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邀请,国家主席*2017年1月17日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1月23日至26日在瑞士东部小镇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

中文名:世界经济论坛

外文名:WorldEconomicForum

简称:WEF

总部:瑞士日内瓦

:官网http://www.weforum.org/

官网:http://www.weforum.org/

1、论坛起源


世界经济论坛

达沃斯位于瑞士东部兰德瓦瑟河畔。每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都会在此召开,故又称“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素有“经济联合国”和“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

论坛前身为1971年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该论坛是由时任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倡议而创建,1987年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

2、运行模式

论坛以基金会形式在瑞士联邦内政部注册,并受其监督。论坛在日内瓦、纽约、北京和东京设有4个办公室,正式员工有550多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基金董事会是论坛的最高领导机构,由大约25人组成,负责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执行董事会是常设机构,一般由6至8人组成,主要负责落实基金董事会的相关战略安排以及论坛的日常运营。

论坛每年还在非洲、中东、拉美、东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地举办地区和国别性会议。自2007年起,论坛每年9月在中国大连或天津交替举办“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

3、论坛成员

论坛主要由会员与合作伙伴组成。会员是论坛的核心要素。目前,论坛拥有1000个会员,全部是世界知名企业和公司。论坛还有100家战略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均是论坛精心挑选的会员或企业组织。而全球成长型公司,即“新领军者”,是论坛推出的一种新型会员形式,主要是指那些正在快速成长、具备成为未来行业领袖并推动社会和经济变革的公司或企业。

此外,论坛还有各种性质的会员制组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传媒和学术等领域。论坛每年还与若干国家的*或企业联合主办各种国际经济研讨会。

4、议题探讨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达沃斯论坛所探讨的议题逐渐突破了纯经济领域,许多双边和地区性问题以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政治、军事、安全和社会事件等也成为论坛讨论的内容。2016年论坛年会还首次邀请安全专家参与对话与讨论。

本届论坛聚焦的是2017年面临的五大挑战:如何紧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如何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包容性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恢复全球经济增长;如何改革资本主义市场,恢复商业和社会之间的契约;如何解决因传统规范受到侵蚀而造成的普遍身份危机,以消除人们的悲观主义、消极主义和愤世嫉俗的状态等。

5、论坛与中国

中国与达沃斯论坛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1979年以来,中国多次应邀派团参加论坛年会。2005年,论坛主席施瓦布提出“中国夏季达沃斯”的设想。2006年,论坛在北京设立代表处。2007年9月,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在中国大连举行。

随着中国对论坛参与的日益广泛,论坛对中国话题的讨论也不断深入。达沃斯见证了中国从倾听世界到同时被世界倾听的历史进程。

自1979年以来,中国一直与世界经济论坛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先后多次出席年会并发表讲话。1992年至2000年,*总理、*副总理、李岚清副总理、吴邦国副总理先后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讲话。2005年至2010年,黄菊副总理、曾培炎副总理、华建敏国务委员、*总理和*副总理分别与会并致辞。

自1993年起,中国还多次派团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举办的地区经济峰会。1981年至2006年,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企业联合会每年联合在华举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国际研讨会”(1996年起更名为“中国企业高峰会”),2007年起因在中国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而暂停。

通常在每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都要在达沃斯召开年会,因此世界经济论坛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提出了“中国夏季达沃斯”的设想。2006年6月,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成立。这是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设立的首家代表机构。

世界经济论坛于2007年开始每年在中国举办世界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的目的是为“全球成长型公司”创造一个与成熟企业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的平台。

此外,世界经济论坛还积极开展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至2009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企业会员超过60家。

2005年1月29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年会全体会议并发表题为《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特别致辞。黄菊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策措施,全面阐述了中国*关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主张。

2006年1月2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年会全体会议并发表题为《开拓创新把握未来》的特别致辞。曾培炎在致辞中指出,创新是中国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中国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自主创新,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2007年1月25日,中国国务委员华建敏出席年会全体会议并发表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特别致辞。华建敏在致辞中介绍了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阐述了中国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主张。

2008年1月2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与会并发表题为《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特别致辞。曾培炎在致辞中围绕“协同创新的力量”这一主题,就世界经济与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阐述了观点。

2009年1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出席年会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在致辞中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世界金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以及采取的政策举措,表示中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克时艰。

2010年1月2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了《合作包容共创未来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和持续发展》的特别致辞。

2014年1月22日,在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之际,国务院总理*向世界经济论坛发来《在改革、开放与合作中重塑世界经济》特别致辞。

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总理*赴瑞士出席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并对瑞士进行工作访问。

2016年6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天津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体已经处于世界经济体前列,与发达国家的一样的阶段,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6、主要活动

每年1月末、2月初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简称“达沃斯会议”,每年均有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千余位政界、企业界和新闻机构的领袖人物与会。论坛自2007年起每年在中国举办“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

7、历届年会

2004年1月21日至25日,第34届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2005年1月26日至30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年会,年会共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黄菊副总理应邀出席本届年会,并在年会全体会议上发表特别致辞。

2007年1月24日至28日,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论坛年会以“变化中的力量格局”为主题,来自约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要和各界人士就2007年世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进行研讨。

2008年年会于1月23日至27日在达沃斯举行,年会的主题是“合作创新的力量”。

2009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在达沃斯举行,年会以“构建危机后的世界”为主题。*总理出席并发表特别致辞。2500多名与会者就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充分关注了气候变化、能源、粮食和水资源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以及中东地区局势等热点问题。

2010年1月27日至31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改善世界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与会各界人士就全球经济恢复前景、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海地重建等一系列全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副总理出席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2011年1月26日至30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全球政商界精英围绕“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这一主题热议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经格局之变,而中国继续成为焦点。

2012年1月25日至29日,第42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主题为“大转型:塑造新模式”。

2013年1月23日至27日,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年会以“为持久发展注入活力”为主题。围绕全球经济风险、重建经济活力、增强社会抵御风险的韧性等三大议题进行250余场研讨会。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政商精英齐聚一堂,商讨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及应对之策。

2014年1月22日至25日,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本次年会主题为“重塑世界格局对政治、商业和社会的影响”。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人参加,包括40多名*首脑、25名国际组织*、1500多名商界领袖,还有学术界和非*组织代表以及数百名全球各地的媒体记者。

2015年1月20到24日,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全球新局势”。有超过1500名企业*和40位国家首脑出席。中国国务院总理*出席达沃斯论坛2015年年会,并对瑞士进行访问。

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冬季达沃斯)1月20日在瑞士达沃斯开幕。本次年会会期为2016年1月20日至23日,以“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主题的论坛,将聚焦全球增长“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型、科技进步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安全和环境问题等四大热点问题。

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于2017年1月17日至20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与会者围绕“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这一主题展开对话。

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于1月23日至26日在瑞士东部小镇达沃斯举行。本年度论坛会议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

8、历届要点

2017年主旨演讲

2017年1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应以洛伊特哈德为主席的瑞士联邦委员会邀请,国家主席*将于1月15日至18日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

其间,应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邀请,国家主席*将于1月17日出席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应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邀请,国家主席*将于1月18日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奥委会。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达沃斯方面确认,*将在2017年1月17日的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国家主席*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发展。

当地时间上午11时许,*和夫人彭丽媛在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夫妇的陪同下步入全会厅,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施瓦布主持开幕式,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在开幕式上致辞,感谢*主席莅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重要演讲。

*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强调,当前,世界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此,我们一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二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三要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四要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指出,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强调,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这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中国人民深知,想发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实干。观察中国发展,要看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收获,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什么辛劳;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这才是全面的看法。

*强调,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人民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适应、把握、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中国将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

*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宣布,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最后强调,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类就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再大的困难,都不可能阻挡人类前行的步伐。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向着未来前进。

演讲中,全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

施瓦布表示,在当今世界充满复杂因素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主席这次到访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发表演讲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主席的演讲表明,中国将继续作为增长的关键力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引领作用,并致力于推进战略性的改革进程;展示了中国将继续推进全球治理改革,致力于推进全球化。*主席的演讲向世界传递了重要信息,注入了正能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令人鼓舞的信心。中国梦和世界梦是相通的。各利益攸关方也应团结起来,共同承担起改善世界的责任,为实现更加健康、绿色、富足、和平的目标而努力。

演讲全文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17年1月17日,达沃斯)

*主席 *

尊敬的洛伊特哈德主席和豪森先生,

尊敬的各国元首、*首脑、副元首和夫人,

尊敬的国际组织负责人,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和夫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达沃斯。达沃斯虽然只是阿尔卑斯山上的一个小镇,却是一个观察世界经济的重要窗口。大家从四面八方会聚这里,各种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以较少的投入获得了很高的产出。我看这个现象可以称作“施瓦布经济学”。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对此,许多人感到困惑,世界到底怎么了?

要解决这个困惑,首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今天,我想从经济全球化问题切入,谈谈我对世界经济的看法。

我想说的是,困扰世界的很多问题,并不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比如,过去几年来,源自中东、北非的难民潮牵动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颠沛流离,甚至不少年幼的孩子在路途中葬身大海,让我们痛心疾首。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战乱、冲突、地区动荡。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谋求和平、推动和解、恢复稳定。再比如,国际金融危机也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金融资本过度逐利、金融监管严重缺失的结果。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从哲学上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当年,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也有过疑虑,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过忐忑。但是,我们认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如果永远不敢到大海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总有一天会在大海中溺水而亡。所以,中国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但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这是正确的战略抉择。

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去年年底,我在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上提出,要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我们要顺应大势、结合国情,正确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路径和节奏;我们要讲求效率、注重公平,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应有的担当,更是各国人民对我们的期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究其根源,是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世界经济增速处于7年来最低水平,全球贸易增速继续低于经济增速。短期性政策刺激效果不佳,深层次结构性改革尚在推进。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传统增长引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技术虽然不断涌现,但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世界经济仍然未能开辟出一条新路。

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前不久,拉加德女士告诉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日益形成,而贸易和投资规则未能跟上新形势,机制封闭化、规则碎片化十分突出。全球金融市场需要增强抗风险能力,而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未能适应新需求,难以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资产泡沫积聚等问题。

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施瓦布先生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写道,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会加剧不平等,特别是有可能扩大资本回报和劳动力回报的差距。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这些问题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存在必须解决的问题。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杜楠说过:“真正的敌人不是我们的邻国,而是饥饿、贫穷、无知、迷信和偏见。”我们既要有分析问题的智慧,更要有采取行动的勇气。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增长动力不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

二十国集团*在杭州峰会上达成重要共识,要以创新为重要抓手,挖掘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我们要创新发展理念,超越财政刺激多一点还是货币宽松多一点的争论,树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思路。我们要创新政策手段,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增长创造空间、增加后劲。我们要创新增长方式,把握好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既应对好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挑战,也化解掉信息化、自动化等给就业带来的冲击,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注意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让各国人民重拾信心和希望。

第二,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不能一遇到风浪就退回到港湾中去,那是永远不能到达彼岸的。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紧迫性越来越突出,国际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全球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新要求,才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已经生效,这一势头应该保持下去。要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权威性和有效性。要践行承诺、遵守规则,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取舍或选择。《巴黎协定》符合全球发展大方向,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共同坚守,不能轻言放弃。这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必须担负的责任!

第四,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

我们要倡导勤劳俭朴、努力奋进的社会风气,让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要着力解决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照顾好弱势人群的关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经过38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

这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中国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大力推进减贫事业,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快步前进。

这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中国坚持通过改革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破除妨碍发展的*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近4年来,我们在之前30多年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又推出了1200多项改革举措,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

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这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中国人民深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想发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实干,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世界上也没有谁有这样的能力。

观察中国发展,要看中国人民得到了什么收获,更要看中国人民付出了什么辛劳;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这才是全面的看法。

1950年至2016年,中国在自身长期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7万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这些数字,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不会犯“红眼病”,不会抱怨他人从中国发展中得到了巨大机遇和丰厚回报。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多人都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16年,在世界经济疲弱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预计增长6.7%,依然处于世界前列。现在,中国经济的体量已不能同过去同日而语,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中国居民消费和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1%。居民收入和就业实现稳定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如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前进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现象,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正在着力加以解决,并不断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坚定向前发展的决心不会动摇。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13亿多人口,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我们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适应、把握、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国将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培育增长新动能,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实体经济升级,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扩大有效需求,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更好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将不断激发增长动力和市场活力,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牵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

——中国将积极营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建设高标准*贸易试验区,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让中国市场更加透明、更加规范。预计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更充足资本、更丰富产品、更宝贵合作契机。对各国工商界而言,中国发展仍然是大家的机遇。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我们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中国将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推进亚太*贸易区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构建面向全球的*贸易区网络。中国一贯主张建设开放透明、互利共赢的区域*贸易安排,而不是搞排他性、碎片化的小圈子。中国无意通过人民币贬值提升贸易竞争力,更不会主动打货币战。

3年多前,我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让“一带一路”建设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世界历史发展告诉我们,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人类就是在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再大的困难,都不可能阻挡人类前行的步伐。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向着未来前进!

谢谢大家。

*再谈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会见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Guterres),并发表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

他就中国与联合国的合作与古特雷斯深入交换意见,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水平,传递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信号。

当天早上*先拜访了位于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并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陪同下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在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背景下,此行也是传达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事业和人类体育文明发展的支持。

*表示,北京是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筹办北京冬季奥运会是中国今后几年一项重大工作。巴赫表示,国际奥委会同国际社会一样,高度关注中国改革发展事业,相信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将取得更大发展。国际社会期待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际奥委会愿继续同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共同努力,扎实推进筹备工作,确保举办一届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并助力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

*还拜访了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见证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推进“一带一路”项目落地,拓展合作新领域,打造合作新亮点。

*是历史上第一位到访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奥委会的中国最高*,外界期待通过此访,将推动中国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更加深入务实。

达沃斯热议中产危机

2017年1月18日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第二天,如何解决发达经济体的中产阶级危机、解决欧洲分歧以及加速与气候变化做斗争成为当天论坛热议的焦点。


拉加德

达沃斯会议分论坛的主办者彭博社,将发达经济体的中流砥柱——中产阶级描述为一群“遭受压榨、怒气冲冲”的人。就业前景堪忧,收入增长缓慢,民粹主义抬头,究竟是决策者忽略了这些趋势,还是没有采取充分措施来纠正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做才能恢复中产阶层的收入增长,并重拾社会对未来的信心?

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ChristineLagarde)看来,发达经济体的中产阶级现在陷入了危机,必须采取紧急行动,解决方案不是反对全球化,而是采取一系列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并确保增长的果实能被更均匀地分配。

拉加德引述了乐施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其中显示,全球最富有的8个人拥有的财富数量相当于全球最贫穷的一半人口、也即36亿人的财富总和。

从全球范围来看,因为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的人数仍在增长,整体而言中产阶级人口从占全球人口的7%增长到13%;但在美国,中产人口从占总人口约60%萎缩到50%,更多的财富流向金字塔顶部最富裕的人群。

拉加德指出,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加剧的危险在四年前就已提出,但却被忽视。政策制定者必须真正考虑如何解决公众的不满,政策反应需要细化,需要针对区域性差别,需要关注人们从中真正能得到什么,也需要更多的重新分配。

“这意味着财政和结构改革,以及有效的货币政策,包括更好地重新分配财富。”拉加德说。她还指出,全球化需要一个新的转向。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创始人达里奥(RayDalio)认为,民粹主义现在是全球经济中最大的问题,超越了*银行的问题。他警告说,随着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全球化的时代可能正在结束。

在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LarrySummers)看来,中产阶级选民的不满情绪集中在认为*没有为他们工作。“他们觉得自己的声音没有被听到,所以通过英国脱欧公投、意大利宪法公投和美国大选来表达(不满)。”

萨默斯认为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政策并不会起效,把更多公司转移回美国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与因美元升值所造成的就业损失相比,前者将相形见绌。

他尖锐地指出,那些以关照低收入和中产阶级人民诉求的名义提供的政策,最终反而会让他们成为民粹主义政策的受害者。

同场参加讨论的意大利财政部长帕多安(PierCarloPadoan)则提醒决策者,需要认真对待民粹主义者,不能只是把他们描画成坏人:“通常他们也是真正关心未来的好人。”他强调并无捷径来解决导致当前民粹主义崛起的经济问题,解决方案很复杂。

在稍后另一场演讲中,即将卸任的美国副总统拜登(JoeBiden)说,全球化和新技术实际上“掏空了”作为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传统引擎的中产阶级。

“我们不能消除也不应尝试消除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变化,但我们可以且必须采取行动,缓解在许多先进经济体引起动荡的经济趋势。”他说。他提出的方案是采用“渐进税制”,以促进公平。

不过,软件巨头CATechnologies的首席执行官格雷瓜尔(MikeGregoire)说,那些简单地认为对1%最富的人征税将解决经济问题的人显然错了,关键是要面向未来,投资于更多的科技、工程和数学技能培训,帮助人们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2018年

2018年1月23-26日,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本届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

本届年会参会的全球领袖人数达历年之最。**政治局委员、*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将应邀出席年会。刘鹤将在当地时间1月24日10:50-11:15出席论坛“中国的经济政策”并作特别致辞。

作为*的核心经济智囊,刘鹤曾参与多个“五年计划”制定,他此行备受国内外关注。

除刘鹤以外,*高层如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将参与分论坛并发言。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将于当时时间1月23日9:45参与论坛“下一轮金融危机?”,会议将探讨“对杠杆和流动性的担忧、被动投资的影响和改革金融服务模式”,讨论嘉宾还包括凯雷集团、花旗、巴克莱、M&G高层和哈佛学者。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将出席当地时间1月24日15:00-16:00举行的论坛环节“新时代的中国机遇”,讨论“中国步入‘新时代’将对地区和全球产生什么影响?”

同日,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将参与上午9:15举行的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

当天还有12:30举行的分论坛“中国:开放与繁荣”聚集了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和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等嘉宾。

企业家方面,马云、刘强东、张亚勤、李开复等将有发言或对话环节。

世界经济向好伴随风险走高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声明,本届达沃斯年会希望在各国地缘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重申国际合作的意义,引导全球共同探讨具有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推动全球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

本届年会将举办400多场会议,主要围绕四大主题进行,一是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应对理念多样化、力量多极化的世界;三是消除社会分歧;四是塑造灵活的技术治理制度。通过对上述主题的思辨与研讨,达沃斯年会力求巩固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确保多方利益相关者通过包容性增长恢复社会契约,同时缓解国家之间和社会内部的撕裂与分化。

世界经济论坛此前在伦敦发布了《2018年全球风险报告》。这份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将为各国*提供黄金机遇,以解决全球在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环境等复杂体系中存在的重大薄弱环节。近1000人参与了2018年风险意见调查,59%的受访者认为风险会增加,仅有7%的人认为会下降。报告指出,地缘政治状况恶化是导致产生上述悲观预测的部分原因,环境问题也引发广泛担忧,此外网络威胁风险也日益突出。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10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他曾预测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会接踵而来。目前“我们正在走出金融和经济危机,可是我们仍被困于社会危机之中”。施瓦布坦言,在当今世界,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可能独自应对国际舞台上的各项挑战,而是需要通力合作;与此同时,无论国际、地区还是行业问题,都不可能孤立地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制定“系统性方案”。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数字,包括超过60位国家元首或*首脑和38位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出席年会。

印度总理莫迪将在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莫迪*计划在论坛上推动印度成为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在2016-2017财政年度,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601亿美元,外国资金一直在买入股票和更多的债券,它们相信印度在今后几年将保持增长。

金融危机十周年,热议金融风险

从2018年1月23日到26日,达沃斯论坛安排了400多场大小会议,主题涵盖各个领域,其中,23日上午的一场讨论会颇受关注,主题是“下一场金融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距今十周年。随着全球金融市场持续上涨,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上周再创历史新高,担心过热的市场是否正奔向下一次金融危机,并非多虑。

与达沃斯企业俱乐部的乐观情绪相对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2日在达沃斯发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时,虽然上调了普遍经济增长预测,却警告下一次经济衰退“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而且应对危机的“弹药”会比以前更少。

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布斯特菲尔德(MauriceObstfeld)称,目前的全球经济好转并非偶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宽松,因此,当前的好转不可能是一个新常态。他建议各国有必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如何提高经济效率?怎样避免经济下滑的结局?如何确定是否有能力应对下一次经济衰退?

“我们仍处于从上一轮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的阶段。”这场危机讨论的现场嘉宾、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KennethRogoff)说,“我不会告诉你不会有另一场(危机),但是我对全球经济现状感到乐观。”

凯雷集团共同创始人兼联席执行主席鲁宾斯坦(DavidM.Rubenstein)却没有那么乐观,他称,乐极常生悲,他担心*债务问题,也担心出乎意料的“黑天鹅”事件,比如无法预料的地缘政治冲突、恐怖袭击或全球传播的疾病。

M&GInvestments首席执行官理查兹(AnneRichards)则担心技术问题,在她看来,地缘政治危机不会导致牛市崩溃,因为毕竟市场一直在面对和消化地缘政治风险,而一场毁灭性的IT崩溃可能会真正导致下一场金融危机。

她警告决策者有可能忽视市场投资者对技术依赖的威胁,以及在关键系统崩溃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损害。她认为,新技术和云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可能引发一场足以改变当今市场的严重事件。

在巴克莱银行(Barclays)首席执行官斯特利(JesStaley)看来,未来可能会出现另一场危机,但银行系统的情况与上次经济衰退前已大不同。如果发生崩溃,不会是来自银行系统。斯特利还建议,监管机构、银行和学术界应该加强联手合作,考虑如何来避免下一场危机。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该分论坛上表示,虽然当前全球经济整体向好,但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常警剔任何金融危机出现的风险。中国经济体量很大,如果出现任何负面冲击,全球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各界对中国的担忧可以理解。

方星海称,中国有能力防控金融风险,一直致力于坚决阻止任何程度的金融崩溃出现。如果有一些机构希望通过做空中国来牟利,恐怕是行不通的,中国系统的属性决定了中国能够防治金融崩溃,因为“监管层采取行动的速度很快”。

“我们会快速抑制风险,确保恐慌情绪不会传播到整个体系,”他说,“如果能抑制风险、恐慌不蔓延,整个金融体系就会更稳健。央行可以介入,健康的大型金融机构对中小机构伸出援手,整个体系仍能正常运转,中国会一直这么做,一旦问题变得太大,即便快速反应也可能很难处置,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会尽早采取行动来抑制整个金融系统风险,我们已经取得进步。”

方星海举例称,监管机构注意到宏观债务率、非金融企业负债很高后,在两年前开始采取措施,债务率首次在去年停止上升,截至2017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2%,比名义GDP增长率还要低2个百分点。

方星海也表示,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有必要不断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中国也会持续推动这一进程。

在这场讨论会之外,身在达沃斯的瑞士联合银行董事长韦伯(AxelWeber)也对下一场金融危机的风险忧心忡忡。他认为当前市场情绪“过于活跃”,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与经济的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差距”。

“投资者正在冒险,”韦伯说,“有时候,(经济)要停下来就停下来,到2019年达沃斯峰会时,市场可能会处于更加困难的位置。”

莫迪首亮相

今年的冬季达沃斯,“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是焦点之一,不过技术进步导致岗位流失以及气候变化和不平等加剧给这个世界带来的风险,是更重要的议题。

首次在达沃斯亮相的印度总理莫迪无疑是大会首日最受关注的发言者,在1月23日的开幕演讲中,他呼吁采取措施消除分歧和差异,实现人类美好的共同未来的梦想。

为了欢迎二十年来第一位到访世界经济论坛的印度总理,参会者们注意到今年与印度有关的讨论会明显增多,22日晚的开幕式也包含更多印度元素,侍者着装印度风,连开幕式结束后招待酒会上的菜肴都飘着咖喱气息。

莫迪在演讲中称,当前世界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气候变化。他批评发达经济体*没有表现出更多团结,每个人都在谈论减少气候排放问题,但很少有国家愿意用自己的资源来帮助发展中国家采用适当技术。

二是*。他强调*危险,但同样危险的是人为区分“好的”和“坏的”*,他也希望世界能够找到解决青年激化的办法。

三是保护主义*抬头,反对全球化。他称当今世界正面临新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风险,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已经到了一种停滞状态。

莫迪还表示,印度将在未来几年实现强劲经济增长,鼓励企业到印度投资,他称为了使经济更具竞争力,印度*已经取消和修改了多项法律法规。

“我们没有繁文缛节,而是给你(铺)一张红地毯。”他对台下的全球企业家说,“我们承诺会修改许可证制度,消除一切官僚主义,欢迎大家对我们开放式的经济进行直接投资,我们90%的投资领域都可以得到自动批准。”

莫迪呼吁达沃斯精英推动三个优先事项:世界经济必须更具包容性;决策者必须坚持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改革与政治、经济和安全有关的世界主要机构。

在达沃斯会议正式开幕之前,慈善组织乐施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不平等差距在过去一年持续扩大:42个全球最富有的人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全球最贫穷的一半人口(37亿人)所拥有财富的总和。

这份报告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每两天诞生一个亿万富翁,但处于世界底端的50%人口财富没有增加;2017年新增的全球财富中,有82%属于最富有的1%人口。乐施会称这一结果是“不可接受、不可持续”的,它呼吁世界各国*把改变不平等的言辞转化为应对偷税漏税和提高工人待遇的政策。

刘鹤阐述中国经济的顶层设计

2018年1月24日,*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在“2018冬季达沃斯论坛”解读了中国的经济政策。刘鹤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目标是将人均GDP提高到1万美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继续努力,经济结构改革和转型要从“很好”到“更好”,3年左右使杠杆率到一个合适的水平。


刘鹤

刘鹤表示,中国经济的转型已经在发生,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8%,比5年前有很大提高。同时,能源占经济比重大幅下降。目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侧还不能与需求相适应,结构性错位还存在,因此,中国强调去库存、降杠杆、补短板,尤其在公共服务上。

刘鹤强调,中国会继续加强开放实现增长,而增长需要改革来实现。“过去40年为改革奠定了基础,我们将进一步改进经济增长机制,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与国际贸易*融合,开放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吸引更多投资,以制度化方式来进行开放,从而与其他国家实现一体化”。

刘鹤指出,2016年来,中国已经减少1.4亿吨的过剩产能,通过市场出清等方式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目前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一是防风险,二是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三是调结构。

刘鹤还表示,中国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国际秩序维护者。中国经济实力在提高,但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在努力办好自己事情的情况下,与国际社会一同努力,维护多边贸易*,推动共同进步。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施瓦布先生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本次达沃斯论坛。去年这个时候,*主席在这里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演讲,坚决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重申*主席主张

一年来,中国积极落实*主席的倡议,反对各种保护主义,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进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用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未来中国经济政策顶层设计

施瓦布主席希望我借这个机会介绍*十九大和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政策,我做一个简要回应。*十九大确立了以*主席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把*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作为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050年分两步走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

*十九大报告是一份透明度很高的施政纲领,里面提的每件事都是向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都必须要做到。而做到这些事,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如果想了解中国的未来政策,我建议大家阅读一下这份报告。

中国未来经济: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三大攻坚战

中国未来几年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是围绕上述目标而制定的,关键就是要实施好“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和“三大攻坚战”。“一个总要求”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后几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都将围绕这个总要求展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正处于从人均收入8000多美元向1万美元、进而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这是在开放状态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将为诸多新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比如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与新型城市化相关的节能建筑、智能交通、新能源等诸多绿色低碳产业,这些不仅为中国,而且为全球企业创造着新机会。当然,实际关联的产业远远不止这些。

事实上,转变已经发生。中国经济内需稳步扩大,目前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比5年前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比5年前提高了5个多百分点。过去5年,又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同时,能耗强度已经下降23.9%。

“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体系难以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供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需要及时调整。因此,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在生产过剩的领域“去产能”,在房地产领域去掉多余的库存,降低过高的杠杆率,在全社会降低成本,在整个经济结构中补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制度性短板,全面提升供给体系的适应力和创新性。

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以来,中国已减少钢铁产能超过1.15亿吨,取缔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减少煤炭产能超过5亿吨。我们通过市场出清调整了供求关系,带动了部分领域的价格回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在2016年出现了由降转升的拐点,这件事已经产生全球的正面外溢效应。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未来三年中国重点:金融风险环境精准脱贫

“三大攻坚战”,就是中国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按照“木桶原理”,“三大攻坚战”就是补齐我们发展中的三个最突出的短板,从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我们对打赢这场战役充满信心,思路也非常明确。从战略上看,我们要坚持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从战术上看,我们要抓住突出矛盾,解决重点问题。

我们有诸多有利条件: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态势,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未来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既包括城市化的潜能,也包括改造传统产业和创新发展的潜能等;中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全,储蓄率较高。我们已经开始妥善处置一系列风险因素,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有所下降,这是个好迹象。

另外,各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正在强化,“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变,这对我们防控金融风险创造了重要的心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金融风险的形成有特定的国际背景,其应对也与外部市场变化密切相关,化解金融风险是稳定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国际社会的参与和合作。

二是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过去五年,在*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打响了力度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约1亿人减少到3000万左右。未来三年,我们的任务是基本消灭绝对贫困,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我们将减少1000万绝对贫困人口,其中包括实现易地搬迁减贫的280万人。我们认为,这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中国*观的具体体现,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新贡献。

中国将防治污染列入三年议程

三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调整。未来三年,我们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资源消耗强度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事实上,我们所做的这件事,就是在采取具体行动信守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落实好《巴黎协定》。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这件事做下去,也希望和国际社会全面加强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毫无疑问,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加快改革开放。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我们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突出矛盾,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我们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我们坚信,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要素有序*流动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

承诺金融业更加开放

我们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突出矛盾,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我们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我们坚信,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要素有序*流动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世界有重要贡献

我们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与各国扩大双向投资和贸易往来,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相信这个4亿人左右而且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开放市场,将对全球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我们要通过打造互联互通的物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扩大全球有效需求,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全球经济短期关注大国货币政策外溢性,金融市场变化,中期应关注储蓄及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女士们、先生们!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当前,世界经济回暖上行,主要经济体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首次实现同步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走出低谷,世界经济有望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当然,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近期我们要高度关注大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和债市、股市、大宗商品市场变化,中期要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和大国储蓄率的变化。

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还面临债务高企资产泡沫、保护主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升级等多重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想应对这些挑战,巩固发展势头,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的增长,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和努力。

在人类发展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历史或以不同的方式重演,或把我们带到似曾相识的十字路口。在这种情况面前,慎重、理性和正确的选择十分关键。面对气候变化、技术进步双刃剑和*等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我们应当跳出局限性,加强战略思维,增进相互谅解、包容、信任,更加理性务实地进行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繁荣的彼岸。

正如*主席在去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经济实力有了定的变化,但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将在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下,与国际社会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支持多边贸易*,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

感谢诸位的倾听,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