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腐败亚文化

科普小知识2021-09-09 21:08:15
...

腐败亚文化,指在腐败群体乃至全社会,盛行的各类容易引发腐败的潜规则及各种腐朽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种“文化”倡导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价值观念,奉行潜规则,其直接表现就是将权力等同于特权,并默认*者所享受的特殊待遇,甚至一有机会就亲身实践。

1、介绍

腐败亚文化,是由社会学中“亚文化”这一概念衍生而来,特指腐败群体乃至全社会在对待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畸形的、扭曲的、反主流的判断、认知以及价值观等等。

腐败亚文化从性质上讲属于一种反主流文化,也就是说,它的价值判断与社会应有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种亚文化以自私自利为核心,以特权思想为载体,以享乐主义为表现,其外在的行为是认同和支持腐败行为及腐败现象,甚至亲身“实践”腐败,最终的结果是损害国家、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满足个人暂时的私欲。

2、原因


腐败亚文化

1、中国的腐败亚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是独特的,具有传承性,这既与中国漫长的封建史有关,也与中国的人文特征有关。

中国人民历来是一个善于克己让人的民族,这种心态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发展态势估计不足,得过且过的意识较为强烈,在对待官员职务犯罪的态度上,先是认为一两个腐败者未必能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等到发现它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时,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2、中国长期的小农经济也培养了人们自私自利的心理习性。

对于职务犯罪主体而言,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其他人而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侵犯到自己头上,即使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也与自己无关,将反腐败与预防打击职务犯罪完全看成是纪委、检察院和*局的责任。这样的心态客观上助长了职务犯罪者的嚣张气焰。

在职务犯罪这件事上,人们对于腐败现象的容忍客观上构成了一个纵容甚至鼓励职务犯罪的情境,而受害人对于职务犯罪的忍气吞声则进一步激发了犯罪主体的侵害性。在腐败亚文化的影响之下,人们普遍地将“权力”等同于“特权”,并且默认了*者可以享受特殊的待遇,这样的社会认知难免会助长某些*的特权意识。

3、规律

腐败亚文化在中国具有久远的历史,历史学家吴晗说:“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贪污腐败史。”腐败亚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之下产生发展起来,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腐败亚文化圈的形成

如果一个社会腐败亚文化盛行,也就是说人民普遍默认了腐败者拥有特权,并为他们能顺利地行使其特权推波助澜,则这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以腐败者为核心的特殊的利益群体。这一群体中的人也会自然地分成许多层次:下一级的人尽其所能地向上攀登以便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上一级的人则视其亲疏远近分配给下级不等量的权力,最终这一群体将结成相当牢固的同盟,如果可能,他们会将特权传给自己的子女。

在特权不得世袭的制约下,各人则将自己的权力移交给自认为最靠得住的人,或者干脆“易子而官”,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变相的承继关系。由此,这个圈内就形成了其特定的腐败亚文化。

1、外边的人如果想进入具有腐败亚文化的关系圈内获得一定的职位,首先要认可并遵循它固有的游戏规则,从而使得腐败亚文化越来越具有稳定性。

2、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得越紧密,也就意味着它离人民的利益和意愿越来越远,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人民最终会将这一不合格的权力掌控群体抛弃,选择更加合适的政权取而代之。

这样的规律,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和已经解体的前苏联政权也可以证明。在苏共解散以前,有关机构曾经做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发现,仅有不到3%的苏联人民认为苏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却有75%以上的人认为苏共代表“官僚集团的利益”。这从一个角度证明苏共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的严重脱离群众而并非其他。

4、表现


腐败亚文化

1、官商勾结,官黑勾结。

将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用作为官、为商、为黑牟私利的工具。

2、用人不当。

在选人用人上大搞任人唯亲,任人唯钱,任人唯上,任人唯背景,大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裙带选官,亲信选官,唯上级意志选官,不按或假按程序和规定选官。

3、作风不正。

在圈子内拉帮结派,结成利益同盟,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无视人民群众的利益,无视党纪国法,胡作非为。

4、大吃大喝。

将公款大吃大喝视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将公款大吃大喝作为构造人际关系网的工具,极少数人惯于极度奢靡,挥霍浪费,暴殄天物。

5、排斥忠良。

腐败亚文化的内在核心是自私自利,接受腐败亚文化的人认为,腐败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认为搞腐败“没什么大不了的”,搞腐败“也是为了工作”,“搞腐败可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要在一个腐败亚文化盛行的社会生存下去,就必须承认并接受它所宣扬的行为和观念,否则就会被排挤和打击,不但改变不了现实,就连自身的安全和稳定也难保。

6、学不守正。

极少数人将学习不是放在正道、正途上,对诸如官场关系学、官场勾心斗角斗争学以及其他形形色色品味低级、粗鄙的“厚黑学”极感兴趣,奉为“知识的精华”,沉湎其间,边学边用。极少数还时不时研究一些色情、下流、淫秽的学说。

7、玩弄女人。

一些人认为“当官就要玩女人”,“有权不玩,过期作废”,“玩女人正常,不玩是傻瓜,是变态”“男人哪有不玩女人的,玩女人符合天理人性”、“玩女人的男人时尚”。这些粗鄙、腐朽、低俗的思想认识,导致一些官员包二奶、养情人,参与卖淫嫖娼在极少数地方愈演愈盛。

5、危害

1、扩大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

潜规则的流行,使一些人认可一些腐败行为,比如习惯于请客送礼,认为民求官办事,送钱理所应当,官为民办事,收钱合情合理。

2、降低腐败的道德羞耻感。

在腐败文化的持续熏陶下,人们腐败的心理冲动会逐渐演变为一种习惯,甚至演化为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助长腐败之风。在腐败者看来,在项目中捞点好处就是官场潜规则,不存在捞与不捞,只是捞多捞少,自己没有狮子大开口,贪得无厌,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3、对社会具有侵蚀性。

腐败亚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会一点一滴地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腐败亚文化所支持的行为必然是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来满足少数人的私利,职务犯罪尤其如此。犯罪主体贪污敛财的行为,不仅仅使得其所在组织的利益被极大地损害,也使得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聚集到少数人的手中,社会的经济秩序受到干扰和破坏,而*官员所代表的执政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大为下降,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而腐败亚文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偏斜,产生“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好”之类的想法,从心底里羡慕那些还未曾受到法律惩处的腐败分子。

6、治理

1、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对腐败“零容忍”的廉洁价值观,挤压“腐败亚文化”的生存空间。

2、建立起持久有效的权力控制机制,保证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3、必须对腐败分子进行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这可以极大增加腐败的风险和成本,起到必要的震慑作用。官方必须以减少腐败作为吏治的最大目标。

上一篇:黄昏散

下一篇:涉外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