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小学新生午餐

科普小知识2021-07-10 09:44:38
...

在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的小学,出现了小学一年级新生对午餐是否适应的话题。小一新生午餐不适应,其深层原因是家庭教育问题。

1、小朋友用餐遇“难题”

不会吃整个鸡腿


小学一年级新生容易出现不适应学校午餐的问题,较高年级的小学生适应力会好很多

有家长发现,开学第一天,学校午餐是鸡腿、炒青菜、番茄炒蛋和汤。在班级群里老师发来的照片上发现,不少小朋友都举着鸡腿啃得挺香,但也有“不知道怎么吃”的小朋友。原因在于有家长因听说鸡肉可能激素比较多,所以平时很少给孩子吃鸡肉,即便偶尔吃鸡肉,也是把鸡肉拆一点下来吃。所以小朋友见到学校午餐里的鸡腿,一下子觉得无从下手。

汤不好喝

有小朋友觉得学校的汤喝着像白水一样。从小吃惯了家里的腌笃鲜,突然换成了学校只飘着几片番茄和一点蛋皮的“番茄蛋汤”,马上就觉得不习惯了,直呼“太难喝啦”。甚至因此不想上学。

“剥虾”,“白饭”

“小一新生刚开学确实会有个别人对午餐不适应,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剥虾”现象和“白饭”现象。”有小学班主任表示,每到小一新生入学季,总会有部分学生不适应,原因大致是挑食或动手能力差。比如,每次只要吃虾,全班几乎会有近一半的虾完好未动。原因是这些孩子平时在家吃虾、吃蟹、吃鱼等需要剥壳吐刺的食物时,都是家长把壳剥好、刺去掉、肉挑出来夹到碗里的,到学校轮到自己动手就不会了。这位班主任还透露,大多数小朋友都喜欢吃鸡蛋,但如果某天的午餐里有黄瓜炒鸡蛋,个别小朋友不吃黄瓜,他们很可能就直接“无视”这道菜了,甚至都想不到把鸡蛋挑拣出来吃。因为菜品不合口味,有些孩子宁可光吃白饭,或者把饭浸泡到汤里吃。“出现‘白饭’现象,则说明孩子在生活上的适应性相对来说弱。”这名班主任表示。

2、家长的“特殊要求”

有些小学班主任提出,接到过小一新生家长对孩子午餐问题的“特殊要求”。

“我们曾经遇到过学生直接问能不能让外婆到厨房里帮他烧午饭,童言无忌可以理解,但个别家长也会提出类似的要求。”一名班主任透露,开学后,不止一名家长在微信上私下问她“孩子平时有点挑食,能否家里直接带菜来给孩子吃”,还有家长建议学校:“不要给孩子吃鸡,有激素”;“不要吃咖喱,有刺激性”;“不要吃小番茄,现在很多小番茄都不安全”;“不要吃煎炸的,对孩子身体不好”;“不要放香菜,孩子不喜欢”……对此,另一位班主任表示,“其实学校会考虑配餐的丰富性和营养性,在采购时也会确保食材的安全优质,家长们不必太多担心。”

此外,有些家长虽然一再表示“会配合孩子解决午餐不适应问题”,但放学时总是拎着许多零食或糕点让孩子大吃一顿,客观上也在传递“午餐吃不下没关系,家里有好吃的”的观念给孩子。

3、教师观点

“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幼小衔接,但幼小衔接除了学习上的衔接,生活能力上也要做好衔接。”杨浦小学心理老师管霁表示,个别学生对学校午餐的不适应,其深层原因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如果家长忽视,会养成孩子更不好的习惯。

“有些孩子从小精细喂养,这样反而更容易挑食偏食;还有些孩子即便在家有些挑食,但在学校都吃得特别香,因为他们觉得和同学一起吃饭很热闹、很有意思。”管霁表示,一开始不适应的小一新生,经过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引导,也能很快适应,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放手”,培养孩子的适应力和动手能力,也是让孩子顺利进行幼小衔接的重要环节。

华师大心理咨询师陈默认为:“学校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味道欠缺是完全可能的。家长首先不要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例如当面讨论学校的饭菜多么难吃,多么不好,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她建议家长告诉孩子,学校的大锅饭肯定不如家里的小锅菜好吃,但是营养是可以保证的,给予孩子正面的暗示,更多的给予鼓励。毕竟孩子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家里吃饭,总会去外面吃饭。如果学校饭菜实在太难吃,应该通过家委会跟学校协商。适应学校生活,包括饭菜,都是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的。

4、校方举措

不少学校为了解决小学新生不适应午餐的问题,在营养、菜单上下足功夫。与此同时,为小朋友们创造轻松愉快的用餐氛围也是有效的方法。

上一篇:家风

下一篇: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