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科普小知识2021-09-13 21:13:50
...

2018年1月1日,由医学、中国科学、科学网络和科学新闻杂志主办的“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步/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

2017年,我国医学领域充满了明星和成就。我们关注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也关注默默付出这些成就的医务工作者。本次评选活动希望评选出推动我国医学发展、促进全民健康、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年度医学进步和医学新闻人物。

在整理信息、展示网络平台、征求专家意见后,2017年中国医学领域的重大科技进步、突破性临床发现或应用,以及对医疗行业和人类健康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最终评选出“2017年中国十大医学进步/新闻人物”。

2017年中国十大医学发展

基本研究

发现病毒免疫逃逸和复制的新途径

2017年10月30日,《科学》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据报道,由新发现的病毒感染诱导的lncRNA可以通过调节宿主细胞的代谢状态以反馈方式促进病毒免疫逃逸和病毒复制。该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细胞代谢和病毒感染之间新的调控网络,为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和病毒免疫逃逸的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段淑敏团队共同开展了研究。围绕脑缺血后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失衡、结构和功能变化及相关调节机制,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电耦合。它为确立胶质细胞在大脑高级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证据,并为预防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治疗靶点。

中药和天然药物中三萜和皂苷的研究与应用

暨南大学叶团队和中国药科大学王光基团队的联合研究,对60多种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澄清了上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创新了三萜皂苷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为三萜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以及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人类血细胞分子图谱研究联盟成立

2017年9月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血液医院(血液研究所)的支持下,率先建立了人类血细胞分子图谱研究联盟,以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创新资源数据共享机制,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应用,为中国医学做出贡献,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揭示中药苏木的新目标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涂鹏飞的团队的研究揭示,IMPDH2是苏木精A的直接靶蛋白,苏木精A是中药苏木精的抗神经炎症活性成分。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个新的针对IMPDH2蛋白的药物作用位点,对今后设计和开发针对IMPDH2蛋白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临床应用

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科学院汇力健团队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家合作,突破“肝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开发出生物人工肝系统。生物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可在短时间内替代肝功能,促进肝功能衰竭患者自身肝功能的恢复。

与此同时,中国首条人源化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也已在嘉定区建成,预计该产品将在3至5年内投放市场。

肺癌分子靶向精确治疗模型的建立和推广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团队在成立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肺癌分子分型和精确靶向治疗的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在收集8000多份肺癌标本和发明多基因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该团队建立了肺癌的驱动基因谱,为肺癌的精确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成功研制中国首台超声微泡造影成像系列设备

Xi交通大学的万明·Xi团队成功开发了中国首个超声微泡造影成像实验系统和样机。推出了国内首台超声微泡造影成像和灌注参数成像产品设备,形成了两大系列14款产品设备,产品设备获得了国际行业认证。除了主要用于常规疾病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外,还可用于肿瘤检测、心血管疾病、早期小肿瘤的定性分类检测和边界确定,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前沿科学研究。

红斑狼疮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陆前进团队,经过19年对红斑狼疮诊疗难题的共同研究,突破了现有的诊断瓶颈,解决了临床关键问题,共同开发了一种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诊断技术。红斑狼疮的临床诊疗水平总体提高。

研究并建立一种新的戊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王友春的团队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研究,并与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河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等单位携手解决关键问题。世界上首次报道了HEV4和兔HEV。围绕这两种新型戊型肝炎病毒,在病毒结构、致病性、传播因素、流行特征、动物模型和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获奖进度没有顺序)

2017年中国十大医学新闻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蒋立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家心血管中心副主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蒋立新团队参与了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大规模人群调查。2017年10月,《柳叶刀》发表了两篇由蒋立新团队撰写的关于中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的文章。研究表明,中国375岁年龄组中约有1/3是高血压患者,但只有6%得到控制。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广泛和最大的两项高血压管理调查。这些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各项政策的细化和深化提供了目标。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Jorge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巧姐已经在前线工作了30年,并且已经为中国的PCOS制定了诊断标准。改进的技术显著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并首次在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分析了DNA甲基化调控网络。4月,巧姐带领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大学团队共同揭示了人类胚胎生殖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结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该研究为生殖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靶点。

2017年,荣获“贺李奖”和“2017年第二届中原生命医学奖”。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夏宁邵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夏宁韶在疫苗和传染病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他带领团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戊型肝炎疫苗,其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国外宫颈癌疫苗,开辟了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的新途径。他已获得57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戊型肝炎诊断试剂已成为国际金标准。他研制的艾滋病诊断试剂已成为中国领先的艾滋病诊断试剂。

2017年,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高峰奖发布会上,夏宁韶荣获“首届全国创新高峰奖”。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姚玉峰

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学三科眼科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姚玉峰自20世纪80年代成为眼科医生以来,一直致力于角膜疾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2017年,他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原创性的“姚角膜移植术”,解决了由来已久的排斥问题。这一成就已经写入美国医学教科书,新闻网连续两天报道。

2017年,在全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表彰大会上,姚玉峰获得了白求恩奖章,这是全国卫生行业的最高荣誉奖。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廖新波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曾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

2004年,廖新波被任命为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当时,廖新波是第一批开通博客和微博的官员之一。他写了2000多个博客和近20000个实名微博,称自己为“博姿医生哥哥”。他密切关注医疗政策和热点问题,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观点敏锐而真诚。他的博客拥有约1700万访客,新浪微博拥有336.5万粉丝。

在网上用真名说话的官员中,廖新波因直言不讳的言论被评为“最杰出”的官员。它树立了一个敢于亮剑的新时代第一人的官员形象。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刘玉村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

2006年至2016年,刘玉村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强调医院发展必须“先文化后经济”。北京大学医院有一枚铜牌,上面写着刘玉村的一封信:亲爱的新来者,无论是什么风把你们吹到北京大学医院,你们都是我们的贵宾,应该受到礼遇。他说这是有体温的医院应该有的态度。

2016年,刘玉村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内科和外科学院荣誉研究员。“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医院已经成为中国医生培训的领导者和国家的楷模,”获奖感言说。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罗康贤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性内科主任,中国著名传染病学家。

在66年的医疗服务中,罗康先从未发生过医患纠纷,也几乎没有假期。86岁时,他仍然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甚至支付2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不仅如此,罗康贤还开始从零开始学习电脑,并开设了一个名为“罗康贤乙肝频道”的博客。自从他开始写博客以来,十多年来,他坚持每周更新文章。目前,博客访问量已经超过1300万,罗康贤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医生”。

罗康贤说,如果你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的人生就完整了。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徐根宝

江西省皮肤病医院麻醉预防科主任、江西省皮肤病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从1989年开始,徐根宝已经当了28年的“麻风医生”。他也是康复中心里唯一坚持超过15年的人。在高峰期,康复中心有280多人,但现在只有77人,平均年龄为73岁。徐根宝在老人临终时陪伴他们。

几十年来,徐根宝带领团队到江西省60多个市县,筛查7万余人,会诊治疗麻风病人4000余人,提高了基层麻风病的诊治水平,减少了麻风肢体残疾的发生。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刘海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北京迎海脊柱健康基金会主任。

2001年,刘海英成立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迄今已完成手术15000余例,是中国单工具手术量最高的脊柱外科医生。2011年,他创办了北京迎海脊柱健康基金会。在过去的七年里,该基金会深入中西部地区,帮助诊断了4000多名脊柱疾病患者,并培训了150多名基层医生,其中几十人已经成长为学术带头人。

2017年,由刘海英发起的公益救济活动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映。世界之窗的中国公益新闻成为网民的热门话题。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揭晓

苗仲容与何宜舟

苗仲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内科主任。何宜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

2016年,苗仲容和漫画爱好者何宜舟结成联盟,共同为微信公众号“小博士漫画”创作内容。苗仲容写了这篇稿子的故事。何宜舟将文字转化为漫画,将粗糙的医学知识形象化。公共数字长期以来一直在健康科普公共数字阅读量的前三名。目前,粉丝数量超过30万,一篇文章的最大阅读量超过200万。截至2017年11月,“100,000以上”的文章总数超过30篇。

2017年,《小医生卡通》获得“今日头条金处方奖”。

(获奖者排名不分先后)

阅读更多

2017中国十大医学发展/候选新闻人物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