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在南极建设固定翼机场
梁与《大白鲨》。
(记者张航)目前,各国已经进入南极考察的高峰期。中国已经建立了四个南极探索站,但是没有自己的固定翼机场。人们通过海路运输,这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的能力。记者今天上午获悉,中国将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建造自己的固定翼机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机器人将于周四前往南极,在机场现场勘测冰盖。
今天上午,中国南极研究机器人队第31次远征仪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在仪式上,北航送来的科研飞行机器人“大白鲨”正式亮相。技术人员称,“大白鲨”翼展为5.4米,只需要一条100米长的积雪跑道就能起飞,最大速度为130公里。它可以携带不少于18公斤的设备,包括航空摄影设备,冰皮温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并具有接收北斗导航信号和全球定位系统的能力。“虽然它很大,但因为它采用了三级设计,一个1.8米长、0.85平方米的盒子就可以放进去。”参与“大白鲨”研发的北航机械研究所副教授梁告诉记者。
梁是“大白鲨”任务的领导者。周四,他将乘坐“雪龙”号研究船把“大白鲨”从上海带到南极。身着突击服的他告诉记者,预计他要到12月中旬才能到达中山站附近的海域,“然后他将乘坐雪地车或直升机到达中山站。”
记者了解到,“大白鲨”考察队将首次承担特定的研究任务——为中国在南极大陆的第一个固定翼机场选址。梁表示,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运输机可以在南极洲腹地起降,但我国没有自己的固定翼机场。“由于冰的融化,租赁机场的使用效率降低,绝大多数人员和材料只能通过海上运输。”他透露了“大白鲨”调查机场选址的任务。他们将带着“大白鲨”离开中山站,深入南极大陆约40公里。接着,“大白鲨”号起飞,在3×10公里范围内对冰盖进行了一次梳状路线勘测,主要是为了获得冰盖坡度和粗糙度的数据,“这对机场的建设非常重要”
记者了解到,这是北航第四次向南极派遣机器人。在前三次检查中,北航的“雪雁”、“贼鸥”和“极地漫游者”机器人成功完成了获取南极地区图像和温度数据的任务,“雪龙”冰探测等任务,实现了卫星网络通信下的国内直接遥控实验任务。
此次访问期间,北航首次推出“智能南极”网络平台。梁将在网站上以日记的形式公布对南极考察的观察情况,包括文字和图片,使公众能够第一次了解南极考察的真实情况。(原标题:中国将在南极建设机场;北航飞行机器人参与选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