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简称“湘大”,座落在*同志的故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唯一的教育部共建大学、湖南省唯一一所没有经过大规模合并的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期入选高校,湖南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南省首批招收留学生和国防生的高校,历年来全国一本招生高校。学校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医、经、管、法、艺等10大门类,形成了一批特色比较突出、优势比较明显的学科专业群体。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10个二级学科排全国前10%,25个学科排全国前20%,66个学科排全国前50%。
中文名:湘潭大学
英文名:XiangtanUniversity
简称:湘大(XTU)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性
属性:全国重点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湘潭市
现任校长:黄云清
主管部门:湖南省人民*
1、办学历史
湘潭大学
*同志一生心忧天下,从不过问家乡的具体事项,但唯一关心的是湘潭大学的建设和发展。1958年9月10日,*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并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后因故停办。但*同志始终惦记着湘潭大学,在1974年10月最后一次回湖南时,再次指示要把湘潭大学“恢复起来,再办起来”。
*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同志1974年亲自批准恢复湘潭大学,并定位为文、理、工综合性大学。1978年,国务院确定湘潭大学为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1981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同志心系湘潭大学的建设和发展,1998年亲笔为学校题词:“办好湘潭大学,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作出新贡献”。2005年,教育部、湖南省人民*签署协议,共同重点支持湘潭大学建设。
多年来,湘潭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还得到了*许多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国家部委、湖南省委省*的重点支持。2001年,*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努力办好湘潭大学”。2007年,**为学校题词:“办一流大学、育一流人才”。2008年,贺国强同志写信勉励学校:“以办好湘潭大学的优异成绩告慰*同志”。2009年,刘延东同志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明确指示:“党*、国务院,对*家乡的大学,一定会大力支持,全力支持!”2012年,学校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100所高校行列。2013年,湖南省人民*、国家国防科工局签署协议,共建湘潭大学。2014年9月3日,刘延东同志再次就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湘潭大学是*同志倡导创办的学校,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绩。希望你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改革,以复校40周年为契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办成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大学”。
2、人才培养
湘潭大学
学校是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近五年在校学生参加“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获*奖励1000余项,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生中涌现出了全国双百人物、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八大党代表文花枝,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十六届团*委员杨怀保,“舍身救火英雄”夏形义,世界残运会冠军扶婷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被《光明日报》、*电视台等*媒体誉为“湘大群模”现象。
学校是湖南省唯一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公共课教学改革等积极推进。近年来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提名3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明显,《教育部简报》2011年第19期刊载《湘潭大学积极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推介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效果和成功经验。
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毕业生以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并富有艰苦创业、开拓精神而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达到92%和45%;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1%以上,学生考研蔚然成风,不少学院、班级学生考研录取率达45%以上。建校以来,学校已累计培养23万余名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向宇,世界知名数学家、美国宾州大学计算中心主任许进超,国际三维打印制造领域知名专家、“SLS(选择性激光粉末烧结)之父”、1996年度世界100位应用科学领域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许小曙、著名电视策划人王鲁湘等,都是湘潭大学的校友。
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的地方大学,分别被广州军区、解放军总参谋部61046部队列为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和研究生选拔培养基地,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成为湘潭大学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3、学科专业
校园风景
近年来获得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11个(其中国家二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精品教材、国家规划教材14种;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校园卡标准化研究所1个、湖南省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地)2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2个;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1个、*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9个、*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
学校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医、经、管、法、艺等10大门类,形成了一批特色比较突出、优势比较明显的学科专业群体。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10个二级学科排全国前10%,25个学科排全国前20%,66个学科排全国前50%;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中国哲学、诉讼法学、政治经济学、比较文学、行政管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等一批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还首创于我校,并走向全国。
4、科学研究
校园风景
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中长期规划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承担国家863、973(子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等*项目近500项,省部级项目120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加。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冯康科学计算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湖南省人文社科一等奖等高层次奖励10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00多篇,出版专著1000多部。被SCI、EI收录论文数和论文国际被引用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均稳定在70名左右。近五年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项,申请专利800余件,科研成果转化率居湖南省高校前列。
湘潭大学出版社自2007年成立以来,先后出版了国家大型出版项目——《红藏》和《*粮食报告》、《走进*遗物馆》、《新中国粮食工作六十年》等一批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书籍。《湘潭大学学报》(分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分别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双百期刊”,其中社科学报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百强学报。以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为依托创办的《消费经济》、《*研究》、《中国韵文学刊》、《湘江法律评论》、《曾国藩研究》、《湘学》等刊物,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5、师资队伍
复校时,国务院号召全国支持湘潭大学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近90所名校向我校输送了622名优秀教师。高水平教师及先进的办学理念与治学精神,为学校高起点办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42人(另有外聘教师537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68%;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达到25%;先后从美、英、法、日等国家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拥有正高职称人员318人,副高职称人员65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万人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含培育团队1个),*教学团队4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居湖南高校首位),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计划人选3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9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百人计划”人选11人,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8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7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6人,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近年来463人次进入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三批“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3人、湖南省委改革攻坚献策重大决策智囊团专家1人、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选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行列。
6、国际交流
近年来,湘潭大学在国际国内的影响日益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学校先后与美、英、俄、日、澳、法、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广泛深入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与西班牙莱昂大学合作共建了“孔子学院”,与乌干达马凯累累大学合作申办的孔子学院已获国家汉办批准设立。2009年,学校成为“中国*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2010年,学校成为“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方院校;2011年10月,学校与西班牙莱昂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时任西班牙首相亲自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2012年,学校与莱昂大学申报的国内首个中西合作办学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2014年12月,校党委书记章兢率团出席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孔子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学校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法国萨瓦大学、西班牙莱昂大学等国外大学构建了“2+2”、“3+1”国际人才培养模式,达到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中外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知名大学互派交换生。
学校构建起了语言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多层次留学生教育,生源遍布欧、美、亚、非等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7、校园环境
校园风景
近年来,学校立足“生态校园、数字校园、文化校园”的建设目标,切实加强校园规划与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设施齐备,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科研的理想殿堂。学校校园绿地率已达到52%,绿化覆盖率达到55%,基本形成了以三个广场为核心,四山、三园、三泉等景点为主体,画眉潭、荷花池、琴湖等水体为纽带的山水生态校园体系;学生公寓的规模、管理达全国一流水平。
学校是教育部高校信息化试点单位。主干万兆的校园有线网络覆盖了所有教学、办公区域、学生公寓区和部分学生宿舍,无线网络覆盖所有教学、办公区域和学生公寓、宿舍区域和主要室外公共场所。
8、图书馆
湘潭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是全国先进图书馆,总、分馆建筑面积总计达30804平方米,其中总馆面积为21663平方米。馆藏印本文献291万余册,现刊3424种;数字资源数据库79个,其中自建数据库6个、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数据库22个,电子图书119.3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5.5万种;存储设备总容量100TB。建有*研究文献特藏室、湘大人文库等特色书厅;自建*数字图书馆、湘潭大学学术仓储、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藏有清代康熙至雍正年间武英殿版《钦定古今图书集成》522函6117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类书,是全国高校唯一的全本;藏有《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四库全书》(影印本)等一批贵重古籍。
9、现任领导
校党委书记章兢
- 姓名:章兢
- 职位:校党委书记
- 分工: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工作。主管部处为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章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1月生,湖南韶山人,中*员,现任*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9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授予优秀教师奖章。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自动化专业,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1984年10月起在湖南大学任教,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自1995年起,先后任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等。2002年7月至2013年5月,任湖南大学副校长。2013年5月起任湘潭大学党委书记。主讲本科生课程: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国家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主讲研究生课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与设计、复杂系统计算机控制(博)等。在工业自动化、复杂系统计算机控制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最优控制、模糊控制、仿人智能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方面出版《数据挖掘算法及其工程应用》等专著4部,在《自动化学报》、IEEETran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承担过部、省攻关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引导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二);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多项。在大学文化与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实践,承担教育部和省级课题多项,编著《从书院到大学――湖南大学文化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1项。
校长黄云清
- 姓名:黄云清
- 职位:校长
- 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审计工作,分管日常行政、省部共建、学校信息化工作。主管部处为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北京研究院、对外联络处、审计处、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黄云清,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12月出生,湖南澧县人,中*员,现任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湘潭大学“计算数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学工程计算与数值仿真”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精品课程“数值计算方法”负责人。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数理学部委员、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数学会理事长,AAMM(SCI收录)主编、NMTMA、《计算数学》和《高校计算数学学报》编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湖南省优秀教师并立二等功、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2年7月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1984年12月获硕士学位,1987年4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到湘潭大学数学系任教,1993年3月评聘为教授。自1992年起,先后任湘潭大学数学所副所长、所长、计算与应用数学所常务副所长、数学系主任等,2002年5月至2004年5月任湘潭大学副校长,2004年5月起任湘潭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13年12月起,任湘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从事科学工程计算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专著二部、教材二部,主编文集二部,主编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值计算方法》;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等部省级以上项目10余项;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先后在荷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著名高校从事学术访问和合作科研。获第六届“冯康科学计算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第二届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
10、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马邵湖(1958.9-1959.7)
张勇(1977.4-1984.9)
刘聘(1984.9-1988.10)
陈信(1988.10-1990.8)
郑曾铨(1990.8-1991.11)
胡学军(1991.11-1994.9)
周惠恒(1994.9-1997.12)
石耀焜(1997.12-2002.4)
彭国甫(2002.4-2009.4)
肖国安(2009.4-2013.5)
章兢(2013.5-至今)
历任校长
王三明(1958.9-1959.7)
李振军(1977.7-1978.5)
张勇(1978.5-1981.12)
左维(1981.9-1984.10)
杨向群(1984.10-1990.8)
胡学军(1990.8-1994.12)
潘长良(1994.12-2000.4)
李树丞(2000.5-2004.8)
罗和安(2004.8-2013.12)
黄云清(2013.12-至今
11、发展愿景
指导思想
高举*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始终抓住改革、提高、质量、特色的发展主题,立足省部共建平台,切实提高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大学而努力奋斗。
发展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学校的奋斗目标是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大学。
办学结构定位:巩固提高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
人才培养定位:秉承“博学笃行、盛德日新”的校训,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科结构定位: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着力夯实基础学科,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重点扶持具有比较优势以及与湖南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把学校建设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工作方针
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注重质量,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品牌(特色),不断创新;
厘清思路,把握要求,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实现“方式、轨迹、动力”三个转变,做到“质量、特色、软件”三个注重,合理定位,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
把握重点,深化改革,有效保障内涵式发展。通过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工作思路
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
坚持人才为本、育人为本、质量为本;
坚持改革发展、创新发展、稳健发展;
坚持整体建设、优势建设、基础建设。
12、学校校徽
湘潭大学校徽
校徽释义:
湘潭大学校徽共有红色、黑色、蓝色三款。红色代表喜庆、黑色代表庄重、蓝色则代表了理性。总体设计简约而不简单。1958年,根据*主席“想在家乡办一所大学”的愿望,湘潭大学得以创办。所以校徽上的1958是为了纪念湘潭大学的建立这个特殊的年份。而三道拱门是湘大的标志性建筑,这也在校徽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道拱形门相互连接、却又上不封顶。这种设计整体融合了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气息,简约而不乏宏伟之气势,质朴而不失现代之灵光。蕴含着道生一而三生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意蕴,隐含着学术*、平等博爱、追求无限的理性思辨,也是湘潭大学作为文、理、工综合性大学的身份标志,彰显着知行合一、德才兼备、情理互融的育人理念。
单看每一道拱门像汉字“人”,三道拱门代表三人成众、众志成城;整体看三道拱门像汉字“山”,象征着不断进取、勇登高峰。1958年*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并嘱咐“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在学校建校50周年之际,湘潭大学在三道拱门前敬立*铜像并建立铜像广场,以铭记领袖关爱之情,担当伟人所嘱之责,激励师生兴校之志。
如今,湘大人充满信心地走进三道拱门,学成后再满怀激情地跨出三道拱门,以智慧、勇气回报社会。无论来自江南塞北,无论去往繁华宁静,一进一出中,每个湘大人挥之不去的,就是这拱门情结。湘潭大学校徽便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寓意激励着每一位在胸前佩戴它的学子奋勇向前、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