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走近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科普小知识2021-12-11 10:27:15
...

走近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1月18日,郑哲民院士(左)与王院士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交谈。新华社

走近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1978年,郑哲民(右二)与科技人员讨论工作。新华社

走近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王在工作。信息照片

走近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王正在拉二胡。信息照片

爆炸力学创始人郑哲民;

及时给予帮助,不要锦上添花。

[人物传记]

郑哲民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52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自1955年回国后,他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目前是该所学术委员会的名誉主任。他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创始人和先驱之一,也是著名的机械师。他解释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规律,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并带领团队解决了穿甲和穿甲相似律等一系列问题。

2013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民院士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

今年,他89岁,为祖国的机械事业奉献了58年。

对于获奖,郑坦言自己的心情非常复杂,“有了这个荣誉,就有了沉重的责任。以我的年龄,我还能做多少?所以总有一种缺失的感觉。”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郑先生多次提到“责任”这个词,对于国家,对于力学,对于学生...他用他的一生来履行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责任超过泰山。

不拒绝为国家服务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受教育的机会直接或间接地归功于整个国家的劳动."

1943年,19岁的郑哲民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的联合大学)。一年前,他和他哥哥一样被电气工程系录取了。在这里,郑哲民第一次开始深入思考国家的未来和命运以及自己的责任。

我们怎样才能富国强民?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索,对名利不感兴趣、对政治不感兴趣的郑哲民决定投身于科学救国。

因为我觉得和哥哥一起学习不同的专业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结果,在大学的第二年,郑哲民从电气系转到了机械系。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学校迁回原地,郑哲民的工程学院回到了北京的清华校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任教。在班上,大四学生郑哲民第一次接触到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现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谨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走上了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通过国家选拔获得“扶轮国际奖学金”的郑哲民去加州理工学院留学。在那里,郑哲民在一年内获得硕士学位后,跟随世界闻名的钱学森攻读博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他深受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现代应用力学学派的影响:注重重大实际问题,注重严密的推理、清晰的表达和创新的理论,从而开拓新的技术和产业,成为郑哲民晚年坚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风格。

出国留学是为了回国服务国家。郑哲民“从未想过不回来”。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生返回美国受阻。毕业后,郑哲民不得不暂时留在加州理工学院当助教。然而,他仍然觉得自己像一棵浮萍,无法生根,总是担心自己的祖国。

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美国移民局取消了对一群海外学生出国的限制。那年9月,郑哲民先生从纽约乘船离开美国,六年半后回到祖国。郑哲民先生在《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分配登记表》中写道:“回国是我们一贯倡导的。我们接受教育的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全国人民的劳动。因此,我们有责任不拒绝回去服务。与此同时,如果一个人不是为了大众的利益而工作,那么生活就毫无意义。”

承担建立爆炸力学学科的重要任务

“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我当然有义务满足国家的需求。”

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篮球场发生了一次小爆炸。当噪音、烟尘消散后,一个由薄铁板制成的小碗出现在人群面前。钱学森兴奋地拿着这个小碗,绕场一周,向公众展示。他知道一个他寄予厚望的新专业即将诞生,他最喜欢的学生郑哲民是创建这个专业的最佳人选。

同年,爆炸力学的新学科诞生了。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开设了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他开设了爆炸力学专业,郑哲民负责该专业的具体事宜。与此同时,郑哲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也把爆炸力学作为自己的主要学科。

“爆炸”这个强有力的词与郑哲民无关。在回家之前,他甚至从未听说过炸药和雷管。

“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国家现在需要我去做,所以我当然有责任。”郑哲民说道。

经过30多年的努力,郑哲民及其团队在流体弹塑性模型等爆炸力学基础理论以及核爆炸效应、穿甲机理、防护工程、爆炸加工、爆炸安全、水下软基爆炸处理、瓦斯突出机理等爆炸力学主要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们对爆炸力学学科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

郑哲民在探索和发展爆炸力学学科的同时,也一直关注着整个力学学科的发展。他长期担任中国力学相关组织和学术机构的主要领导,参与并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力学学科和相关科学计划。

"郑先生也为提升中国力学的国际学术地位做出了巨大努力."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杨亚正说:“1988年,我陪同郑先生到澳大利亚申办世界力学大会。直到2008年我们才中标。在此期间,郑先生一直带领大家持之以恒。他在2008年申请投标时已经84岁了。在我的印象中,郑先生在飞行的时候,还带了一个氧气吸入器,以防不舒服。”

2012年,世界力学大会如期在北京举行。这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大会。“当时有1700多人,交流的效果也很好。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机械研究成果表示认可,这让郑先生非常高兴杨雅正说道。

培养年轻的力学人才是我们的职责。

"我们应该致力于研究,减少社交活动,减少商业氛围."

郑哲民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始终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责。

“我很高兴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好老师。他们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希望我能为学生做同样的事情。”郑哲民说道。

李世海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研究员。1984年,他开始和郑哲民一起写博士论文。他说,郑先生不仅指导了他的科学研究,而且在他的人生选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说:“郑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致力于研究,少参加社交活动,少做事。”

熟悉郑哲民的人都知道,他“只给予及时的帮助,而不是锦上添花”。“郑先生始终以国家的重大迫切需要为选题方向,以对科学规律的深入理解和系统的实践检验为标准,做‘攀登工作’和‘出汗工作’。”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范静说。

他不仅这样问自己,而且这样教育他的学生。"要做国家需要的事情,努力工作,啃硬骨头。"

“大约在1998年,我们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创新。那时,西部地区刚刚开发。郑先生建议开发西部,进行地质灾害研究。我主动要求打仗,郑先生很支持,但同时他告诉我,这是很困难的,必须准备持久战。在接下来的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郑先生一直在鼓励和支持我进行这个项目的研究。让我们去现场做,向工程地质专家学习。随后,在每次会议上,郑先生都亲自到场指导。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现在取得了一些良好的进展。”李世海说。

如今,近90岁的郑哲民仍然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一直关注着当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他说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压力很大,但他仍然希望他们能看得更远,做更多实际的事情,而不是过于担心暂时的得失。

中国预警飞机之父王;

生活有低潮,情绪也从未如此低落。

[人物传记]

王,1938年生于上海金山,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是我国著名的雷达专家,预警飞机行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他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他先后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三坐标雷达和一系列世界先进雷达。

王率先开发国内预警飞机设备,建立了预警飞机设备开发体系,主持开发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国内预警飞机行业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他是“自力更生、创新、合作和顽强奋斗”精神的象征。

在国庆阅兵60周年之际,一架载有大型雷达盘——空军2000——的预警飞机带着庞大的机队飞越*广场。那一刻,一位老人在游行台上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就是中国预警飞机行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1月18日,他站在2012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上。

预警飞机是指机身上装有一整套远程预警雷达系统的飞机,用于搜索和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并指挥和引导自己的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它的功能相当于“空中指挥”。

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中国第一台三坐标雷达,第一台优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低空雷达,制造了中国自己的预警飞机,制造了3型雷达,并将雷达“移动”到飞机上...总结他70多年的生活很简单,但每一个字都刷新了中国国防的新坐标。

“我们必须为呼吸而战。”

“国内预警飞机的探测灵敏度就像一个人可以看到20公里外的火柴点燃的火焰。”

中国的预警飞机有一个绰号,叫做“辉煌的飞机”,为国家和国防而战。20世纪80年代末,50多岁的王在争议和质疑中坚持攀登预警飞机的高峰。尽管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中国早期预警系统之父”,但人们总是愿意这样称呼他。

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中国与外国签署了一项合同,共同开发一种面向发展的预警飞机。王担任中国首席设计师。这是一项高度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研发能力。然而,在2000年,在美国的压力下,合作伙伴单方面终止了合作开发预警飞机的合同。

面对严峻的形势,王向上级建议“自主研发国产预警飞机!”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定是一台“聪明的机器”。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由王率领的团队在地面上完成了样机。又过了一年,原型飞上了天空。后来,他们打破了从研究原型到成功开发至少需要10年的预测,而这仅仅需要5年。

“中国使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飞机领先美国e-3c整整一代!”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评论道。最终,国产两型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第9个,成为世界上最有远见、最实用、最复杂的有记录的信息武器装备。

“国产预警机的探测灵敏度就像一个人可以看到20公里外的一根火柴点燃的火焰。它的定位精度不亚于每次击中靶心。”王是的得意门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以陆军为例。

在研制三坐标雷达的过程中,王不止一次感叹“由于外国对我们的技术*,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也正因为如此,他骄傲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以地面防空雷达为标志,我国已经真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是世界先进的总体水平。"

“我们必须为呼吸而战,”口号仍然挂在预警飞机库的墙上。

“人民是第一战斗力量”

培养年轻的战斗力就是要压下沉重的负担,“不要忽视,不要全权负责”

人是第一战斗力量。这一理念贯穿了王的整个科研生活。实践这个概念,王对做了大量的“抵抗”。

在研制预警机的过程中,王不得不在飞机上安装厕所,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一个厕所重200公斤,增加了很大的负担。王坚持说:“预警飞机不同于普通运输机。飞行试验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必须增加厕所。”最终,王承担了额外的200公斤,并设法“削减”了他的设备相当大的重量。

这不是他第一次争论了。他领导的三坐标雷达是第一个关注人机环境的雷达。“以前,雷达车上没有空调。在40到50摄氏度的高温下,你可以看到一颗颗汗珠冒出来。”经常呆在车里做实验的王也有自己的经历。他提议在雷达机器上安装空调,但是当他反对时,他认为“人是第一战斗力量,没有人能做到。这些设备有什么用?”最后,专门耐高温的军用空调首次出现在雷达机上。

人是第一战斗力量。在招贤纳士的时候,王把这个想法贯彻得比较彻底。20世纪80年代,王用40万元“买”回了7名学生,陆军是其中之一。当时,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的七名学生都是专门从事定向培训的,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他们还必须服从学校分配。为了接近这七个人,王咬紧牙关,在他当时的主管、中国38电力局资金最困难的时候拿出了这笔钱。“现在看看这七个人,都有很大的出息”。

在人才培养方面,王经常做不可思议的事情。让刚毕业的陆军担任该项目的总设计师,然后甚至决定让38岁的曹琛担任预警指挥系统的总工程师,让当时只有30岁的曹琛担任某类预警指挥系统的副总工程师。这些曾经被询问过的“孩子”最终没有达到他们导师的期望,而是承担了艰巨的任务,成为预警飞机领域的骨干人员。

让这样一个年轻的学生当教导员,那时你真的没有烦恼吗?面对王的疑问,哈哈一笑:“我心里有个底。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会立即告诉他们。”

要培养这些比他年轻40岁的年轻武将,王的绝活就是压着沉重的担子,“不要忽视或不要全权负责”。

做一个项目就像玩一个好游戏。

唱京剧和建雷达是相通的。

"我喜欢梅兰芳的戏剧,我最喜欢《宇宙风》. "王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几乎开始了艺术生涯。然而,他的命运却没有这样的安排。经过短暂的犹豫,他选择了上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国防科技工业,成为了一名院士。王觉得唱京剧和建雷达是相通的。当总设计师胜任时,他作为京剧团团长的经历也值得称道。做一个项目就像演一出戏,安排灯光、演员和乐队。这就像组织一个数百人的研发团队。"首先,想出一个好主意,然后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追随你的目标."

即使在人生的低潮期,他仍然“表演”出一幕幕精彩而艰难的人生戏剧。在1966年的政治风暴中,王被授予“反动学术权威”的称号,并被送进研究所的计算机室管理计算机。他在电脑房的空调冷却池游泳,下棋,用电脑唱歌。两年后,当他从计算机房“释放”出来时,他已经是一名计算机专家了。过去两年的计算机经验已被应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中国第一台三坐标雷达。

在某型预警机研制的最关键时刻,王第一次遭遇车祸,更坏的消息是在他康复之后。他被诊断患有淋巴瘤。当时,王面对坦言:“我这辈子没有后悔过。我做我想做的,去我想去的地方。国家给了我足够的荣誉。我应该感到满意。”

在他的病房里,传来了北京和胡的声音,以及与AWACS设计者的讨论。自称“无事可做,整天躺在病床上”,王还提出了下一代预警飞机的发展战略。他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他说:“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不仅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还要立足于领先世界水平。”

六个月后,王奇迹般地康复并回到了试验现场。他对每个人说,“我又活过来了。”

如今的王,带着坚定的笑容和低沉的声音,看不出任何病容。他仍然没有空,带着博士生,开着会,花时间锻炼。“本来计划70岁后停止工作,找一群老票持有者来练习京剧,组织一个京剧俱乐部……”

他今年74岁了,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他默默地把时针拨回到80岁来实现他的愿望。我想知道他那时是否真的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