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药物研发现状堪忧
“在这么大的国家里,没有重型海洋药物。这怎么能说得过去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史大勇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后感到失望和无助。4月19日,他现场与数百名科技系统专家和官员分享了一组数据,作为山东智库高端人才培训班和山东省科协主办的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峰会上问题的注脚:
“在欧洲,有13种国际海洋药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或EMEA批准上市,用于抗肿瘤、抗病毒和止痛目的。我们国家什么都没有。”
“发达国家不惜一切代价投资海洋药物研发。例如,日本每年花费超过3亿美元,欧洲共同体海洋科学中心每年花费超过4亿美元,而中国只有5000万元人民币,约800万美元。”
“艰难的胜利”
海洋生物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特殊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为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遗传资源和复合资源。
"“ET-743”是一种从加勒比海鞘中分离出来的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的药物."史大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以“ET-743”为例,从研究之初到获得欧盟和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历经38年的艰辛历程,耗资近20亿美元。“这代表着海洋药物历史上的一场“艰难的胜利”。
与基准“ET-743”相比,我国许多队正在迎头赶上。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医学研究所耿美玉教授的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这个团队对海洋碳水化合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经过17年的努力,其海洋药物“971”已进入三期临床研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针对β分子的抗老年痴呆症寡糖药物。如果能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或EMEA的批准,它有望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走向国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
外界不知道的是,耿美玉的项目起源于基础研究,在项目开始时非常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当时,它在国际学术界仍是一个新兴的前沿领域。
“中国对海洋生物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史大勇说,“新药研发难度大,海洋药物研发难度更大。”
生产、教学和研究中的“拧成绳”
《科技日报》记者曾先后访问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寻找答案:海洋药物开发的难点在于解决药物来源的难点。史大勇表示赞同:“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特殊而复杂,含量也很少。由于海洋生物的种类、生境和季节不同,它们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变化,这增加了难度。”
记者获得的《1961-2014年国际发展13种海洋药物清单》显示,在2000年之前的40年里,共有5种海洋药物被列入清单。在2000年后的14年里,8种新的海洋药物被列入名单。
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史大勇说:“第一是重点。不仅需要人们集中注意力,还要为他们集中注意力创造条件。中国的海洋生物医学人员占不到1%,远远落后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什么?从基础研究到中试放大再到工业化,有些人已经做了一辈子。在目前的论文评估机制下,由于技术的商业保密性,科研人员无法撰写大量论文,导致论文在系统中被忽视。”
“第二,生产、教学和研究需要‘拧成一根绳子’。海洋药物涉及许多学科。大多数时候,人们“分享同一个话题”或在类似的话题上竞争“老死,彼此不交流”。迫切需要*穿针引线,建立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技术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建立“*、行业、科研、使用”的长效合作机制。"
(济南,4月19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