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研究揭示大气颗粒物形成新机制

科普小知识2021-11-02 11:34:54
...

(记者黄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林团队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中国典型城市上海大气中硫酸、二甲胺和水的三元成核现象,从而揭示了新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化学机制,为制定中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该结果发表在7月20日的《科学》杂志上。

从2014年3月到2016年2月,王林的团队在上海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大气观测。王林说,他们和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合作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收集到的大量数据。研究表明,在上海新大气粒子的形成过程中,气态硫酸分子和二甲胺分子随机碰撞,通过氢键形成稳定的分子团。随后,分子簇通过与其他硫酸分子、二甲胺分子或其他硫酸-二甲胺簇的碰撞继续生长。达到一定尺寸后,其他物种(如挥发性很低的有机化合物)开始加入这一过程,并最终形成新的大气粒子。

王林对这一发现做了一个比喻:“这相当于从地球人口的133倍中发现了两个最关键的分子,一个是硫酸,另一个是二甲胺。当它们相遇时,大气中可能会形成新的粒子。”

王林说,在我国典型的城市环境中,除了加强对污染物一次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外,对污染物二次形成也应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由于本研究提出的化学机理,新大气颗粒物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化学物种将得到更具体的控制,这有望有效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减少我国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同时,将这一机制应用于全球气候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全球大气颗粒物甚至云凝结核的数量,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

中国科学新闻(2018-07-23,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