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扬州大学以导师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普小知识2022-07-10 18:47:32
...

■我们的记者,陈彬记者张璐和姚凤华

"老师,如果长时间培养这种细菌,它的特性和功效会改变吗?"不久前,在扬州大学生物科技学院的实验室里,一个大二的本科生问了他的导师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老师帮助他建立了一个实验,并开始了一些新的研究。

如今,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多数熟悉高等教育的人来说不再是一个“新名词”,但近年来大多数人都知道这种模式。然而,早在上世纪末,扬州大学生物科技学院就开始了这种新型的本科生导师制,即各年级的本科生打破年级限制,自主选择导师研究课题。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创新,本科生导师制在该校走上了正轨,产生了自己的特色,结出了累累硕果。

更深入的理解

你可以说,扬州大学生物科技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可以说是中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先驱”。

"我们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谈及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时,学院团委副书记蒋跃兴表示,当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更多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地点固定在三英尺平台上的限制,这样学生可以与教授面对面交流,便于学生立即提出疑问。然而,经过20年的发展,教师现在对本科生导师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现在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学会用创新的方式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让他们自己获得知识。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江悦兴说道。

据了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扬州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各方面都有所创新,满足了各个时代学生的需求。目前,在这所大学里,学生,不管年级,只要他们对自己的方向感感感兴趣,就可以和教授“结对”。这种改革的目的是让所有年级的学生打破年级限制,*讨论。针对提出的问题,导师给出实验建议,并允许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获得结果。

“虽然教科书和互联网上有问题的答案,但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用于自己的目的、打破年级限制、让高年级学生使用自己的知识、让低年级学生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发展自己的特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获取的效果,这些都远远不够。”在采访中,医院人畜共患病实验室的教授黄金林对这种方法大加赞赏。

“分级实施”的措施

尽管学生可以“跨年级”选择导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打破年级界限”培养不同年级的学生。

就在去年,黄金林和他的几个同事和学生发表了一篇关于学院导师制的专题论文。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同年级导师制的特点和方法。

“刚进大学的新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无知而好奇。在此期间,应正确引导。”因此,黄金林表示,学院在导师配置上采取“1+2”培养模式,即本科生配备在职教师、学生党员或学生*。主要职责是帮助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大学计划,并监督其实施。

进入大二后,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在个人发展目标方面也将面临困惑。因此,教程系统也将相应地调整其方向。它主要在巩固专业思想、发展个人能力和建立个人毕业目标等方面教育学生黄金林说,在此期间,每个学生都跟随一名老师和一名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导师主要注重个人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和科研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的初、高中阶段,导师制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毕业指导。特别是在高年级,当学生即将面临毕业选择时,个人导师的构成又回到“1+2”模式,即本科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一名行政导师。“专业教员及其研究生助理负责对学生进行四年的学术指导;行政导师负责为在就业、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和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学生回答问题、提出建议和推荐工作,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尽快和最好地融入社会。”黄锦林说道。

从导师制在学生四年期间的调整方向不难看出,除了第一阶段,科研意识和能力一直是导师制和其他内容关注的焦点。那么,这种设置有效吗?

勇敢竞争的精神

对大学生来说,评价科研意识和能力水平的一个非常直接的标准是在各种科研竞赛中取得的成绩。

扬州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本科生导师制于20年前正式实施。在这20年中,研究所连续18年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竞赛,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和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第六届“挑战杯”龙类最佳产品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竞赛二等奖(二),以及八项国家奖和二十一项省级科研创新奖。 共青团*、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发布 ...

“当然,在这个富有成果的结果背后一定有许多困难。学生不能发现问题,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蒋跃兴回忆道:“幸运的是,我们的本科生导师制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知识大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科研和创新精神。”

经过知识获取和精神锻炼,竞争精神自然形成。“竞争是大学的内在灵魂,对科学和技术的竞争是每个学生都在努力争取的。为期18年的科技学院竞赛鼓励我们参与,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院学生会主席文天义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人才培养之外,在本科生导师制和科学创新竞赛中,学院的许多科研成果都得到了实践应用。据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与一些企业和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以解决实际问题,减少生物损失,并提供更多的社会保护。

“我们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服务社会,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把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将来,我们培养的学生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生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夏泽清说。

中国科学新闻(第六版,2017-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