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知识之外,什么更重要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2:50:19
...

我们的记者吴仪记者温彩飞

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的统计,用人单位已经连续三年反映出实践创新能力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因素。

高校对此也有看法: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在企业的工程实践只是一种形式和认知的实践。

一方面,国民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剪发摘子摘头"。江苏大学材料学院的“全面质量链”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这一矛盾。学院、大学和企业同心协力培养紧缺的毕业生。

教学转移到工厂前线。

1月15日,在江苏宜兴银豹特种钢管有限公司展厅,总经理朱海涛向江苏大学材料学院97名大三学生讲述了钢管的故事。在银豹,大学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进行半天的参观和半天的讲座。材料学院的大学生对进入企业、进步会议和博物馆并不陌生。

中国是一个真正的高等工程教育国家。江苏大学材料科学带头人程晓农认为,从高等工程教育大国到强国,企业必须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如何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呢?关键是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基础。

以银豹为例。该乡镇企业创建于1992年,从生产普通锅炉开始,发展成为国内三家能够生产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管道的企业之一,正是因为它与江苏大学材料学院有着十年的合作关系。

有了稳定的合作基础,校企联合培养进入了“蜜月期”。本科生进入企业参观实习,完成毕业设计,研究生进入企业工作站,开展项目研究,校企联合培养,使学生在巩固理论基础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面对工程一线,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更多的感受和兴趣。

从前,朱海涛也有过这样的烦恼。制造企业无法招收大学生,一些学生很快就离开了工作岗位。联合培训的经历促使江苏大学10多名硕士研究生选择留在企业。由于这种无缝连接,他们在短短三四年内迅速成长为企业技术部门的核心骨干。

第一行内容进入教室。

在传统意义上,当谈到热处理时,人们会想到“四火”。随着知识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专业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编写基础理论与工程知识相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材是重要的一步。

在这里,生产、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产生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被纳入教材。锻造余热淬火工艺已成为《金属材料科学》、《金属学》和《热处理》等教材中的经典工艺。开发的热处理炉已成为《热处理设备》和《热处理技术》等教材的教学内容。其中,《材料设计基础》和《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是我国最早的教材之一。相关教材已被四川大学、扬州大学等十余所大学选用。

“教材的编写应该沉淀和积累。新思想、新内容必须符合学科发展教授的水平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材料学院的戴启勋教授退休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材的编写上,他的感受尤其深刻。

《热处理设备》是一门对教师工程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因为没有老师和教材,许多学院和大学停止开设或提供选修课。然而,企业急需熟悉热处理设备的人才。面对这种需求,江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坚持将“热处理设备”作为必修课,用现代手段让“老树”绽放“新花”。

去年,年轻的袁治中老师带着摄像机来到沈阳天星公司,拍摄车间现场布氏硬度计和洛氏硬度计的运行情况。这样的图片被整合到大规模的开放在线课程中,大学生只能在网上看到生产线上的视频。“教科书编写总是有滞后效应。我们使用微格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还会在课堂上及时更新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看不到的新技术和新方向。”袁治中说。

提升创新能力

说起他带来的大学生滕赛南,材料学院的邵老师非常自豪。"她已经做了一些研究生做不到的实验。"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滕赛南不仅参与了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创新培训项目,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金奖大赛。由于他的杰出成就和创新能力,滕赛南被护送到东南大学深造。

2007年,江苏大学材料学院被国际授权(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批准为“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基地,合格率稳定在85%以上。2010年,它还被国家热处理研究所批准为“培训材料热处理工程师”的培训基地。每年,92%以上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获得证书。"这种认证使学生有资格在就业前与行业联系。"据学院党委书记杨娟介绍,对于大学生来说,所有的考试内容都在这门课里教授。

“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引入和多工程实践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和较高的工程能力。然而,为了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一个人必须经历竞争的经验和改进。

2017年,和钟携“超高强度超长寿命多元合金铸铁活塞环”项目获得全国大学生热处理创新竞赛特别奖。这是江苏仪征ASICO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的一个技术难题,企业导师张柏成带领他们进行了实验和企业运行。通过技术创新,合金铸铁活塞环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该项目还获得了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特别奖。

"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识字比能力更重要."程晓农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并不难。难点在于学习动机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点还是放在学生身上,高校和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中国科学新闻(2018-01-30,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