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镜头里的动物世界——“科普•摄影•百科”青少年科普摄影巡展在北京动物园馆启动
2019年7月1日,《科普摄影百科》问答中的一大挑战——科普摄影展(动物主题)在北京动物园科普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经历了“一拍两记三问四答”。总共有50件作品被层层筛选,并收到了科普专家的回复。这些作品最终在北京动物园展出。
“科普摄影百科”问答比赛是由北京市科委、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和北京科普基地联盟共同赞助的科普项目。其目的是振兴科普基地资源,提高科普服务质量和覆盖面,增强科普服务的影响力和普及度。
每个科普基地都是一部百科全书。每一双好奇的眼睛都是探索世界的镜头!“科普摄影百科”问答比赛鼓励年轻人用镜头探索科学世界,用问题探索未知空间,参加科普基地的“问答比赛”,挑战科普大师的冠军。
在“一个镜头、两个笔记、三个问题和四个答案”的活动设计中,首先鼓励参与者举起相机(手机)拍摄令人惊叹的科学图像,然后从科学角度记录和描述他们拍摄的图像。“三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最大特色,要求参与者不要满足于摄影本身,而是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影像探索摄影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提出“百科不知道”的创造性问题。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选择将由科普基地的权威专家回答。
2017年,中国“十大科学传播者”和本次活动的大使北京广播电台的小宇姐妹介绍说,许多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对“提问”感到非常新奇。虽然在照片上增加一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要问出值得专家回答的有价值和创造性的问题真的不容易。首先,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会提出各种关于未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在自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解决。最后,总会有无法通过各种渠道回答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百科全书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
学习需要学会提问。只学会“回答”,而不是“知识”(李政道)。“一拍两记三问四答”的过程,正是年轻人自我探索、发现和提炼新知识的过程。这也是本次活动的目的。因此,年轻人在提问中成长,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好问题比阅读百科全书要好。如何让中国儿童“学会提问”是科普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自活动启动以来,全国青少年科普摄影得到了热烈响应,数以千计的作品被陆续收藏。在年轻人、老师和家长的强烈要求下,组委会不断提高参赛年龄。丰富多彩的摄影作品和富有创意的创意问题赢得了各领域科普专家的赞誉,吸引了各种科技媒体的关注,并纷纷设立专栏,连载青少年与专家之间精彩的问答。
摄影师张仪嘉
北京动物博物馆科学馆馆长周娜表示,由于空间的限制,只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和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才能展出,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对动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项工作包括青少年可以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种类的鸟类、动物、鱼类和昆虫。拍摄的主题和视角非常新颖,带有浓厚的儿童气息。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拍摄功能的增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吸引随时随地在身边寻找小动物,拍摄的照片也非常专业。特别是,问答环节的设置使孩子们不仅可以随意“拍和玩”,还能让摄影作品更深入地探索,对科普更有意义。一些参赛者拍了一张螳螂的照片(一张照片)。他们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它的学名、形式和习惯(两个注释)。最后,他们问:为什么雌螳螂吃雄螳螂?(3)参加活动的科普专家小组从国家动物博物馆购买了国庆节老师——一位昆虫专家,他仔细查阅了数据,并从螳螂的食性、观察记录和实验研究的角度回答了参赛者的问题(4个答案)。它还为孩子们逐步探索增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
北京动物园副园长张对“科普、摄影、百科全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作为科普基地,北京动物园通过活动激活了许多宝贵的资源:运动员参加比赛,到动物园拍照和采集风,激活了动物展览资源,电影展览激活了场馆资源,参赛者提问和科普讲座激活了动物专家资源,参赛者前来观看电影展览,也增加了动物园特别是科普馆的游客流量。北京动物园将进一步与活动组委会合作,继续开展“镜头中的动物园”等一系列科普活动。
北京市窦甸中心小学蜜蜂陈子胥指导员林海
北京少年宫国鑫赠猴师陈雪
李强,王佳禾在北京第十一中学的旅游指导老师
东城少年宫沈水母导师
付雪小学教师李泰林和放弃教师职业的教师叶蓉。
人大附小京西校区徐悦清晨游泳指导员岳影
据悉,本次活动的作品征集和评选工作正在进行中,获奖作品和著名艺术家的问答将被汇编成作品集。为了方便全国青少年关注活动趋势,组委会设立了“百科不知道”微信公众号和一个微型网站,用指尖探索科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