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际化:“马太效应”进行时
■我们的记者陈彬
六年前的2013年,徐飞刚刚就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当时,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大学国际化评估研究中心主任闫带领团队编制了中国第一份大学国际化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当名单编制完毕,严月琴邀请徐飞出席记者招待会时,徐飞表示同意。
在接下来的六年里,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学院每年都会发布排名榜,徐飞将毫无例外地出现在会议现场。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不久前,当2018年大学国际化排名(URI-2018)大会如期举行时,徐飞再次出现在媒体面前。
只是这不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列表,在徐飞看来这是一个特别的列表。
几年前,全球化在国际上“流行”,但现在,世界充满了关门主义、保守主义和孤立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排名有着独特的意义。”徐飞说,因为他们知道,虽然全球化目前遭受了一些挫折,但世界上有一个巨大的趋势,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那么,这个“独特”的列表向我们揭示了什么?
“强而有力”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据严介绍,2018年排名将研究样本列为“双一流”建设相关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3所自愿参与的高校,共计139所高校。根据不同领域,排名表分为四类,即“总排名”、“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名”、“学生国际化排名”和“科研国际化排名”。在整体排名中,清华大学在四年后重返榜首,而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继续保持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据2018年统计,中国大学国际化发展呈现出以下现状和特点:基本规律是一流大学的建设优于一流学科的建设;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学比其他地区的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大学比其他城市的好。工程学科占优势的大学通常比其他学科占优势。”在新闻发布会上,严这样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名单中的前20所大学都是原“985工程”大学。在排名前30名的大学中,有7所大学在2013年最初是“211工程”大学。然而,自2014年以来,每年只有四五所前“211工程”大学能够进入前30名。2018年,只有两所一流的学科建设大学(大致相当于最初的“211工程”大学)进入前30名。
换句话说,近年来,在大学国际化问题上,“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并没有减弱,而是呈现出增强的趋势。
对此,严没有否认:“趋势确实越来越集中。”她说,在过去三年里,排名前20位的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大致相当于最初的“985工程”大学)。在36所一流大学中,有33所进入了前40名。“这表明用国家战略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有效的,这也受到了大多数大学的高度重视。”
然而,这种趋势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来说还是一件好事吗?
“最强工程”体现在哪里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在国际交流方面,综合性大学似乎比单学科大学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近年来的国际统计表明,这是一种“幻觉”。
“多年的统计显示,在中国一流大学中,传统上将工程学视为一门强有力学科的大学,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Xi交通大学等。,在大学国际化方面表现出色,排名也很靠前。严月琴说,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排名公布后的六年里,工科大学已经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其中,清华大学已经统治了三年。
除了总体排名之外,工科大学在教师、教学、科研和国际展示等各种一流指标上表现最佳。以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为例,排名前20名的大学中有14所是工程学科很强的大学。即使在工科大学似乎“不擅长”的文化交流中,它们的表现也仅次于语言师范大学。
对此,严月琴表示,这充分证明了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特别是中国成功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大多数工科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国际化发展的主力军,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力军。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徐飞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但在它的背后,我们需要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徐飞说,中国的工程产业和工程产业支持的工程建设现在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目前,在人们认知的三个主要领域——科学、技术和自然方面,世界上最受认可的学术期刊是美国的《科学》和英国的《自然》。然而,在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却缺乏一种可以与前两者相比的权威期刊。
我相信,未来世界上最“牛”的工程领域的学术期刊应该诞生在中国,特别是以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工程”为代表。全世界工程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人才应该自豪地在中国期刊上发表他们的论文。”徐飞说,只有这样,中国工程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
“在中国学习”的缺点是什么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人们判断其国际化水平的最直观的指标似乎是在校园里行走的外国学生的数量。在这方面,我国大学近年来的“成绩”相当不错。
"我国留学生的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严月琴说,目前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已达60万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国家中最大的留学生基地。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大学中海外学生的比例仍然远远低于国外和海外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高校仍然面临着优化中国留学生结构的难题,特别是如何吸引欧美发达国家的学生来中国学习,这对培养了解中国、对中国友好、热爱中国的国际学生非常重要。”
“中国应该成为所有国家留学的地方。我们的政策是鼓励学生在中国学习,为出国学习创造品牌,但外国学生可能不了解我们的科技实力,这要求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阎月琴说道。
对此,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兼校长助理王晓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些外国专家在与她接触时最常问的问题实际上是语言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双方沟通不畅。就生活而言,我们周围的一些环境还没有达到国际化的基本水平。如果这两个问题能够解决,我们的科研力量应该足以吸引一些外国学生。
"我们的一些教学设施不能支持国际人才的培养."严月琴说,比如,国内很少有高校会建立外语版的选课系统,这给外国学生选课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此外,我国外语网站的建设水平相对较低,数量更少。“在决定是否在中国学习之前,外国学生必须首先浏览网站,比较该学科的优势和访问条件。如果我们的许多外语网站达不到基本要求,国际学生和学者将无法通过便捷的窗口了解中国的大学,这也将影响国际学生对中国大学的选择。”阎月琴说道。
中国科学新闻(2019-01-10,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