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杨振宁讲他的故事

科普小知识2022-07-15 13:15:58
...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在知识界和普通人中间广为人知。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如此受欢迎,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另一位获奖者是李政道教授,他也是一位美籍华人学者),而且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回国的华裔杰出学者。合肥男孩从厦门进入清华校园

2001年10月29日下午,应上海海外协会邀请,杨振宁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发表了题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演讲,随后又发表了题为《80度阅读》的即兴演讲。他以友好的语气对每个人说:“根据中国的旧日历,我今天80岁了!”

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在他不到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杨武之先生被美国录取,公费出国留学,并去著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六年来,他没有见过他的父亲,甚至不认识他。

六年后,我父亲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受雇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母亲和家人从合肥老家出发,前往厦门与父亲团聚。他们从海路和陆路一路旅行,途经上海。当站在东方大都市上海的主干道上,生平第一次看到来往穿梭的汽车时,他的惊愕绝不亚于曾祖父吴在《子夜》中从乡下到上海的那种惊愕。后来,在他的酒店房间里,他第一次看到了当他的手指被按下时会涌出水的马桶。这个富有想象力的孩子第一次模糊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无与伦比的力量。

我父亲任教的厦门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住的小楼位于海边。在那些美好的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和大海无尽的变化,以及浩瀚宇宙无尽的秘密。在杨振宁的心中,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孕育了对大自然、祖国的河流和山脉的热爱,以及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无尽兴趣。

后来,我父亲在清华大学工作,全家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校园生活了8年,这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年时期。杨振宁多次提到清华校园的八年给他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个世纪后,20世纪70年代后,他欣然申请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的职位。近年来,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他更加关注清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改进和发展。

当然,在这八年中,杨振宁像所有中国人一样,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东北三省的侵略和震惊中外的Xi事件。对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令人难忘。

卢沟桥事变两周后,杨振宁带着家人回到了合肥。我以为日本人会像上海“一·二八”事件后那样撤退。然而,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本飞机开始了大规模轰炸,回到北平的梦想成了泡影。

西南联合大学的情感链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残酷血腥的“南京大*”。这是一段给杨振宁和整个中华民族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耻历史。

战争年代,父亲带着家人从合肥经汉口等地来到昆明。杨振宁进入了那里的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所战时享有盛誉的大学。父亲也在那所大学教书。

西南联合大学是在战前由中国最负盛名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的,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了4年,然后从1942年到1944年完成了他的研究生学业。

杨振宁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物理。当时,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的大多数教授都是从欧洲和美国留学回来的年轻医生。他坦言,最成功的数学系是西南联大,给他印象最深的三位数教授是、华和许。

说到物理老师,杨振宁的眉宇间充满了不可抗拒的怀旧之情。那些当年亲自把他介绍到科学殿堂的专业工程师,都是中国物理学中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喜欢过去和珍惜感情的人。对他来说,史恩永远不会忘记。他非常尊敬已故的赵宗耀教授。20世纪80年代,他与国内物理学界的同仁联名撰文,赞扬了赵在物理研究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还有吴大猷教授和王竹溪教授。在杨振宁看来,这两位老师的教育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杨振宁大学四年级时,他向吴大猷教授征求关于他毕业论文的建议。吴大猷当时给了他一个题目:“群论在分子光谱学中的应用”,当时分子光谱学属于吴大猷自己的研究范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杨振宁完成了这篇论文。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杨振宁第一次进入了群论研究的魔谷。群论在未来物理学研究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和群论所展现的惊人而奇特的美给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杨振宁一生中所做的几乎所有研究都与群论有关。

王竹溪,上海出生的教授,从美国回来,从事统计力学的研究。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杨振宁一生中三分之一的研究是统计力学。

韩愈说老师不应该比学生差,学生不应该比老师差。我听说有不同的学习课程,也有专门的学习课程。历史证明,杨振宁后来的职业生涯比他的老师们更好。然而,对他来说,没有这些愿意成为人类阶梯的优秀教师,就不会有今天的杨振宁。石恩永远不会忘记!http://www.zxskj.com中学生科技网络

1944年,杨振宁获得西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同年,清华大学公费回到美国,杨振宁榜上有名。

来回办理护照、签证和其他事情,为期一年。尽管他的父亲是一名教授,但由于战争期间持续的通货膨胀,他无法维持生活。迫于生活所迫,杨振宁在等待出国的这一年里成了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教师。自然,他没有想到今年的教学工作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幸福。

今天我们都同意她先看到我。

杨振宁说他非常感激那一年中学老师的生活,因为那种生活让他真正了解了中学生和老师的生活。特别是,在他任教的班级里,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当时是学生杜致礼。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杨振宁决定带一艘军舰去印度加尔各答的美国。等了两个月后,我终于有了一张床。然后,穿过地中海、红海和直布罗陀海峡...终于抵达美国。

"着陆至今已有56年了。"2001年10月,在浦东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演讲厅,他怀着巨大的感情对成千上万的听众和同胞说了这句话。

像他的父亲一样,杨振宁也选择了芝加哥大学。他希望著名的物理大师费尔米能成为他的导师,结果果然如此。http://www.zxskj.com中学生科技网络

当时,费尔米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出了一流的工作。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学习了两年半,并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留在学校,又教了一年书。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的力学老师是泰勒教授,当时他不到40岁。泰勒后来被誉为氢弹之父。杨振宁记得泰勒有一个非常非传统的性格。有时候,他会把你抱在走廊里,兴高采烈地谈论他刚刚想出的一个新主意。不久,他无畏地纠正了自己。也许泰勒的10个新想法中有9.5个是错误的。然而,这对杨振宁的终身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科学研究,发现和揭示真相,确实需要非凡的坦率和勇气,而在这种勇气中,当然也包括承认和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勇气。

离开芝加哥大学后,杨振宁去了普林斯顿研究所。这个独立的研究机构有20多名全职教授,没有学生,还有1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呆了17年。这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17年,在那里他遇到了在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教书的学生,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杜致礼。

这是1949年的一次意外相遇。

"今天我们都同意她先来看我。"杨振宁说。也许妻子不在身边,当她说这话时,她看起来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

会议在普林斯顿酒店举行。

“杨小姐,你还认识我吗?”那一天,杜致礼突然出现在杨振宁面前,双眼含笑,问道:

生活中的变化有时始于一句不再普通或简单的普通问候。

像所有命中注定的朋友一样,这对年轻夫妇很快坠入爱河。八个月后,他们喜结连理。

普林斯顿研究所学术圣地上最著名的人物是爱因斯坦,他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的骄傲,还有奥本海默,一位同样让世界充满敬意的科学大师。

在普林斯顿研究所的绿色草坪上,年轻的杨振宁经常可以看到爱因斯坦步行过来。他从来不开车。陪同他的是他杰出的助手戈登。

与伟大的先辈们同饮一池水,将使杨振宁享受到“开光”的好处和终身受益。

1957年,36岁的杨振宁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这一重要理论,与中国驻美国大使李政道博士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跻身世界一流科学家之列。

在普林斯顿生活了17年后,杨振宁收到了来自纽约的邀请函。纽约州正准备建立一所新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这所大学的校长淮广南愿意参加这个盛大的仪式,并热情邀请杨振宁加入,帮助他为新大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杨振宁很高兴被录用,并去西施分校就职。今年是1961年。

乒乓外交开启回归中国之门

1971年,在中美关系史上,*邀请他的老朋友、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广场进行震惊中外的“乒乓外交”。这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美关系将很快解冻。

自1949年以来,杨振宁一直与他在上海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保持联系。他在瑞士、日内瓦和香港与家人见过四次面。面对这些世界著名城市如画的风景,与家人团聚的喜悦时刻无法消除长期分离的苦涩悲伤。

当他得知“乒乓外交”的消息后,他立即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要求回国探亲。我父亲战战兢兢地向有关方面报告了这件事,请求指示。不久,杨武之教授收到了国务院的回复:“欢迎您!让你的儿子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申请签证。”当时,中美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之间的许多重大外交谈判都在巴黎举行。

就这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成为1949年*成立后第一位回国的华裔美国科学家,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杨振宁在上海华山医院遇见了他的父亲杨武之。当时,他的父亲因疾病住院,但他看起来很好,尤其是当他看到爱子回来时,他喜出望外。

两年后,杨武之教授在华山医院去世。老人离开时的心情应该是平和舒适的,因为他为社会、祖国和世界奉献了一个优秀的儿子。而且,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终于可以在祖国的大洋彼岸见到他的儿子了。

大面包店的“食品券风暴”

杨振宁于1971年首次回到中国。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他住在锦江饭店。

第二天一大早,他住进了旅馆,被宣传喇叭吵醒了。他拿起相机走出酒店。他看见街对面有一家面包店。多甜蜜啊!大蛋糕、油条、豆浆和饭团。有多少童年的快乐和多少青春的记忆?他走到油条摊前,把手伸进裤兜,裤兜里装着他弟弟杨韩震前天晚上给他的一些零钱。他看见一个中年妇女在舀豆浆。

"一碗豆浆多少钱?"

“两美分。”

付钱吧。伸手去拿豆浆。

“同志,粮票——”

“粮票,什么粮票?”

他看上去很震惊。对方一脸疑惑。

他一想到就转身离开了。豆浆也顺带着。

他继续漫无目的地走着,有点不安。突然,他瞥见前方不远处一长排修剪整齐的法国梧桐树中间有一个小男孩。它一定是碰到知了了——它真的像我的童年!那时,杨振宁非常天真。他举起相机,想记住这感人的一幕。

“别动!”

突然,他听到一声呜咽。他的手颤抖着,照相机几乎掉了下来。

抬头望去,是一张警觉的脸。非常严肃,非常执着。对方示意他站住。

那是一个许多人对许多事情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面前的是一位公民,他的阶级斗争之线绷得紧紧的。

那个人叫了一个解放军在茂名路执勤。中国人民解放军懂得纪律。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

“有一个误会。这是我们的客人!”

幸运的是,锦江大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看着杨振宁从酒店门口走出去。看到他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他走出酒店,环顾四周,不想减轻杨振宁。

虚惊一场。

暴风雨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他的弟弟和哥哥呆在一起,以防止任何奇怪的事情发生。

他读了10天*的诗。

那年,杨振宁回到家,去了许多地方。他发现,尽管当时中国落后,城市居民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但他们生活在自信之中。

在北京,杨振宁重游故地,并停留了10天。

他住在长安街上的北京饭店。在他房间的墙上,刻有水印和木刻的*主席的墨水写道:“我敢教太阳和月亮为了祭祀而改变天空。”

杨振宁看着这两首诗,想了很多。他的孩子是美国人,他本人和他的父母是中国人。他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非常现实和敏感的问题。他不得不面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问题。

他一再认为中美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何,将尽最大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改善。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回到美国后,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各地发表了许多演讲,并为改善中美关系进行了认真的宣传。

1973年夏天,已届晚年的*主席在*会见了杨振宁。

在这次会议上,杨振宁非常惊讶地发现,经验丰富的*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那天,他和杨振宁饶有兴趣地讨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

*走近杨振宁,兴奋地笑了笑,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告诉对方:在中国,那些古代哲学家也试图解释物质结构。这位聪明的老人还机智地引用了一些经典作品,引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极大兴趣。

*伸出手指,比划着问杨振宁,“在你的领域里,你如何使用‘理论’和‘思想’这个词?”

杨振宁显然很困惑。他从未考虑过这两个词的区别。他停顿了一会儿,给了对方一个他不满意的答复。后来,话题转到了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把它们放到具体的物理领域进行比较,以便找到这两个词之间微妙的区别。杨振宁认为,关于“理论”和“思想”含义的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结论,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期待十年后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于1971年首次回归中国,至今已有30年。

2001年的金秋时节,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轻轻地掀开了南窗的窗帘,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情感:短短几年,上海已经成为一座所有认识她的人都认不出她的城市!

杨振宁已经七八年没去过上海了。他想看看这座城市,回忆起许多年前的记忆,但他找不到这座城市给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崭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经是一个新中国了。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迅速,并将继续保持这种进步。再过30到40年,中国一定能够走在世界科技的前列。

当谈到那一年父母的教育时,杨振宁坦率地承认他们的父母在教育方面非常明智。他小时候擅长数学,但他父亲没有刻意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他还在最后一所学校的第一天和第二天,请了一位著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杨振宁对青年留学现象的看法是非常辩证的:一个人的目标是取得学术和科学成就,最好的办法是为国内好的高中和大学的研究生出国留学。如果你在寻找未来更好的生活,那么年轻时出国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他还认为中国比外国有更多的机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我不是随口说的,但我真的想过。中国的学生人数是美国的四倍,而中国的大学数量远远少于美国。所以我说哈佛学生的水平不能和清华相比。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一开始就有缺点。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系统过于注重稳定和稳定。结果,学生们几乎没有勇气。一开始,他们不能放开手脚。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它们会适应并移动得更快。”

当谈到中国科学家何时将在国内获得诺贝尔奖时,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自信地回答道:“20年是好的,10年也很有希望!”

他说,晚年他完全同意冯友兰的“旧国家新生活”理论。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是21世纪的一个新国家,一个从旧国家成长起来的新国家。这对21世纪的世界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