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评论:不唯论文论英雄

科普小知识2022-07-24 14:05:21
...

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最直接的载体。研究人员在专业期刊和杂志上发表论文,并与同行交换意见。这原本是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做法。大多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也认识到,论文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真实的学术水平。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清点论文”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评估方法——所有这些因素使得论文成为科研评估的重要指标。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科技人员连续两年发表和引用的国际论文数量居世界第四位,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五位。2014年,三大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自然》和《细胞》发表了177篇中文论文,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五。许多人认为这些标志着中国科研实力的增强。

然而,如果科学研究评估,包括论文,成为一个真正的“指挥棒”,它将有点陈旧。可以说,研究人员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或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如果他们头上有一根看不见的“指挥棒”,就有可能偏离科学研究的初衷。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支“指挥棒”实际上在现实中有着压倒性的优势,甚至还有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只在论文上讨论英雄,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崇拜论文和迷信等等。

尤其是当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成为与职称评定、奖金等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指标时,论文与学术的关系开始疏远,甚至出现“颠倒”现象——科学研究是为了论文还是为了科学突破?在混乱中,有些人忙于写论文,无法区分愚蠢和愚蠢,而另一些人假装困惑,因为他们是有利可图的。

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行政干预学术事务的因素太多了。一位科学家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测量塔高度的任务。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立即登上*测量高度。普林斯顿的学生首先要证明这座塔是否存在,只有当它存在时,它才能有一个高度。哈佛大学经济系的学生给了塔经理10美元,并询问了塔的高度。一方面,这个故事说,不同学科的人才应该有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也表明一门学科不能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但是,目前科研评估的量化指标太重,甚至“一刀切”的现象也很明显,这说明行政部门作为评估者没有完全遵循科研规律,没有达到对相关科研进展的必要认识。

事实上,科学研究人员并不拒绝评估,某些压力也能激发士气。然而,科学研究往往需要更大的*,不同学科、不受欢迎的研究和热门领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基础研究的论文数量往往低于应用研究。如果用论文的数量来竞争职称,基础研究的研究者就没有优势了。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估期应该更长。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应该更加重视技术专利和创造的市场价值。

作为一种考虑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评价方法,“指挥棒”应该更加科学。否则,这种手段将成为目的,把科技人员引向错误的方向和道路,浪费宝贵的科研经费,耽误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原标题:不仅是英雄论文(记者笔记))

阅读更多

《人民日报》:为什么科学家忙着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