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高校的机遇何在
李
科学研究工作是一个从0到1到无穷的连续接力过程,但“从0到1”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为它意味着什么,什么也没有,也意味着原始的创新。但是,高校开展基础研究从0到1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缺乏大胆的假设和推测。基础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应该敢于做出假设和推测。大胆的猜想、仔细的验证和结论是“从0到1”三部曲。我甚至无法思考或猜测,“0比1”是不可能的。从我国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进行了更多的验证性研究,更多的是跟随和模仿,并且善于用一生的精力去验证别人的假设和猜想,而不是自己去问问题和创造理论。这是“从0到1”的最大问题。
其次,深入研究是不够的。要做基础研究,必须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对破案充满激情和执着,才能一层层地接近真理,无限地接近本质。如果是为了热门话题、难以发表的文章、对专业头衔的快速评价以及出名与否,就很难深入下去。很容易忘记科学研究的最初核心,很容易走样,很容易忘记学习,因此很难取得“0比1”的结果。
最后,跨学科整合仍然是肤浅的。一般来说,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有更多的并联和更少的串联。似乎有更多的交叉点和更少的真正的整合。有更多的“物理现象”和更少的“化学反应”。众所周知,上世纪初建立的相对论、量子力学、DNA双螺旋结构和信息论等四大基本科学理论支撑了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从那以后就没有重大的理论发现和突破。它们主要是由像摩尔定律这样的持续技术进步支持的。现在,重要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新科学理论的出现越来越离不开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生活+等等包含从0到1的巨大机会。特别是“电子信息+”是金山银山,是未来科技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近日,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起草了《促进高校加强“0-1”基础研究行动计划》,提出了优化高校原始创新环境、组织实施长期原始创新项目、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始导向等措施,为解决我国基础研究“0-1”原始成果匮乏问题提供了现实路径。
因此,大学应该鼓励更多*和深入的研究。基础研究需要更高级的研究。关键在于瞄准一个方向和一个目标,而不是发散或多目标。磨一把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科学家黄坤曾经说过,大多数开创性的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复杂。关键是要有几个精确的目标。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高校设立一个以一个方向(不是一个领域)为重点的前沿科学中心,以一个方向为目标,不断开展基础研究,鼓励“一生一件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一些大学设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并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基础研究成果。我曾经去过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这所学校不是美国的一流大学。然而,国家科学基金会在这个学校有一个原子和分子物理研究中心,专门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早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产生了许多诺贝尔级的成就。这个中心的老师和学生都集中在一个方向。原则上,没有必要申请其他*资助的科技项目,这种状况将持续120年甚至更长时间。
高校需要引导跨学科整合。要真正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必须不断打破学科界限,让不同学科在更大程度上相互渗透和交叉。这需要有组织的行为和协调机制、综合研究和大型跨学科团队的形成。大学,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现在,教育部的“综合研究大平台”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更好方式。
“从0到1”,关键在于人。最根本的是让人们冷静下来,冷静下来。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我们迫切需要净化学术生态,创造一个环境,让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能够安下心来进行深入思考和沉思,进行真正的研究,做真正的知识,做出真正的贡献,而不是在肤浅的思考和浮躁中进行似是而非和浪费的青年研究。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建立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机制。例如,对于35岁左右的年轻学者,他们能否主要考察他们的代表性作品,特别是他们与国际同行合作的水平和深度等。优秀的人可以在十年内免检。这不是帽子,而是荣誉。具有免试资格的青年学者不得担任行政职务。雇主可以为他们提供专门的行政秘书等。
(作者是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新闻(2019-04-08,第一版集锦)
上一篇:穆荣平: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