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15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科普小知识2022-08-01 16:45:08
...

12日,来自中国海洋与湖泊学会的消息称,2015年中国海洋与湖泊十大科技进步奖正式公布。本次评选由中国海洋与湖泊学会主办。自2013年以来,它每年都被选中。由国家海洋与湖泊研究所和大学推荐,该领域专家共同推荐,中国海洋与湖泊学会理事选举产生。

2015年中国海洋与湖泊科学十大科技进展最终入选:

深海勘探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深海勘探与研究平台体系建设历时10年,完成了中国新一代科研船、深海装备体系、技术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构建了国际一流的深海勘探与研究综合平台,突破了中国深海勘探与研究领域的技术装备瓶颈。 使中国深海勘探研究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引领中国新一代科研船建设,推动中国海洋装备技术体系发展。 在其完成后的三年里,“科学”号进行了640多天的海洋科学研究,航行了76000海里,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多学科调查数据。该发现已成功进行了56次潜水,获得了高精度深海极端环境信息、地质和生物样品等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并成功开展了深海原位观测和现场研究,为中国深海勘探和研究进入国际前沿和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荣获*电视台和七大部委联合组织的“科技创新团队”称号,以及中国科学院2015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

从西太平洋到东印度洋的大型深海海底浮标观测阵列的成功建造,标志着中国已经独立建立了从热带西太平洋到东印度洋的科学研究观测网络。它是目前世界上针对特定海域最大的综合海底浮标观测网络。确立了中国在世界西太平洋至东印度洋观测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为中国海洋观测网的建设和运行发挥了示范作用。该网络为中国海洋科学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持续的数据支持,并将显著提高中国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预测能力。

基于这一海底观测网络,中国在太平洋西部边界流的观测和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2015年,《自然》杂志邀请中国发表一篇关于太平洋西部边界流研究的评论文章。这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史上第一次在该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反映了中国在西太平洋海洋观测和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观测研究网多学科观测系统的建设与科学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近海海洋科学观测研究网多学科观测系统已经初步建成。该观测研究网已建立了四个观测研究站,即黄海、东海、南海和西沙群岛。观测和研究站主要由观测浮标系统、组合海底标记系统、自动气象站、岛屿和珊瑚礁外缘的水位计、岛屿上的自动气象站、岛屿实验室、岛屿外缘的坐底观测单元、上层和深层海洋环境观测单元和多学科观测单元组成。2015年,东海观测研究站成功实时记录了台风“灿鸿”中心区移动期间的风、浪、环境等参数。记录的数据为上海、浙江两省的防台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为我国台风预报模式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根据西沙站的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首次发现南海深海涡旋,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了表征。对南海西部春季暖涡、2010年西沙异常暖涡和南海西部边界流的变化等中尺度涡旋旋转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动力诊断。利用潜在资料研究了近惯性振荡在流涡和风场影响下的变化特征。与海洋地质学家合作,在海底沉积物观测和反射地震剖面观测的基础上,对西沙海底沉积物和底流系统的分布进行了深入的描述。

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科学报告”、“地球物理学杂志”上。“海洋”、“深海研究一”和“海洋地质学”。

*架划界的关键科技研究和应用关系到国家海洋主权权益、资源利益和国家安全,已成为全球沿海国家争夺海洋权益的新焦点。通过联合研究,弧后盆地大陆架划界地质理论相继建立,三大类20个亚类的大陆架划界地质模型已经建立。建立了大陆坡脚点的自动识别方法,建立了基于海底地形多维网格的边界点识别模型,有效解决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大陆架外部边界点的确定问题,克服了虚假地形改正的国际难题。通过整合大陆架划界数据,建立了大陆架划界分析与决策信息系统,自*成立以来,已高精度处理了200万公里的实测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数据,为*架划界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该项目成果对促进中国海洋权益保护、拓展战略空间和新资源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该项目的成果已应用于尼日利亚大陆架的划界,并被外交部广泛用于评估其他国家的大陆架划界计划。它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科技软实力和话语权。

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率的自然模式是全球气候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这项研究首次发现,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极端拉尼娜事件的频率几乎是过去20世纪气候情况下的两倍,而且事件的频率从每23年一次变为每13年一次,几乎75%的增长频率发生在极端厄尔尼诺事件之后。人们认为,极端拉尼娜事件频率的增加是由于海洋大陆迅速变暖和上层海洋垂直温度梯度的相应增强。与此同时,极端厄尔尼诺事件频率的增加也会诱发极端拉尼娜事件的发展。

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的《自然气候变化》网络版上。

深海资源与环境综合调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揭示了全球热液活动输出的稀土元素总量,为计算氦和热通量提供了新方法,进一步明确了热液活动在全球海洋热输出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评价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潜力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支持。首次在印度洋发现大面积富含稀土的沉积物,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获取亚米级manus热液区深海高分辨率地形图,发现2个世界上未见报道的新热液区;首次利用自行研制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针对马努斯盆地热液喷口进行原位测量,提出了热液喷口流体原位酸碱度反演的新方法。热液-冷泉-海山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发现了1个新科、3个新属和23个新种。为了实现深海生物的原位培养,我国首次在1800-2000米的热液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深海原位培养和环境胁迫试验。

研究结果发表在《化学地理学》和《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系统》上。

海参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开展了海参生殖发育生物学研究。证明了刺参生殖周期、生物学零度和性成熟的有效积温。证明了刺参个体发生和幼虫发育阶段的生态习性。加快刺参品种成熟、高密度培育幼参、大规格苗种培育、冬季陆地培育、复合饵料和专用附着基地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已经完成,一套完整的刺参苗种生产技术已经在刺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刺参养殖设施开发、养殖环境调控、健康养殖模式建立等技术研究,形成了刺参健康养殖技术。通过对刺参的遗传研究,开展了刺参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培育,培育并大规模推广了生长快、品质优的刺参新品种和抗逆性新品系。针对刺参病害,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了刺参常见病害和流行规律,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和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刺参免疫应答和调控研究,建立了刺参病害预警系统,建立了养殖刺参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研究成果已授权32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195篇(SCI收录31篇);出版了9部专著和2部科普书籍。相关成果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深海可控源电磁勘探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针对深海油气资源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目标,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可控源电磁勘探系统,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开发的海底电磁采集站在中国南方水深4000米海域成功完成了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试验,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空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第四个能够在水深3000米以上海域进行海洋电磁场测量和研究的国家。自主研发的水下电流逆变器系统突破了1000A大功率电流发射,并已成功测试,标志着我国海洋电磁设备的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黄海和东海水母的数量分布格局、种群动态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关系沙水母是黄海和东海最重要的致灾水母种。其数量分布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可以指示生态系统的演变。基于水母生活史策略,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海洋学角度系统揭示了水母种群动态过程与气候变化、富营养化和食物网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水母分布的关键区域的底层水温在冬季有下降的趋势,而冬季海底低温期的延长有利于水螅的生长和水母数量的增加。水母高发区的富营养化加剧。营养物浓度和结构的变化导致浮游食物网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有利于甲藻或鞭毛藻浮游植物的生长,使浮游动物小型化。水母对这种环境的高度耐受性有利于其大规模生长。同时,摄入大型水母会导致能量从微型食物网转移到低营养水平。水母爆发期间,浮游动物生物量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群落组成发生变化。情景预测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流向鱼类*捕食者的能量流被截断,表明可能发生生态灾难。

该研究成果已在《水生生物学》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36篇论文,并已被《自然与科学》杂志审阅。

我国海洋工程设施腐蚀研究和防护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船舶、码头、桥梁、平台、管道以及在交通、能源、工业、水、公共和市政设施等各个领域运行的其他设施和设备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腐蚀是影响这些设施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海洋钢结构设施中海洋喷涂飞溅区和异形部位成功开发的多层矿脂涂层防腐技术和氧化聚合涂层防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重要设施关键部位的防腐。在大量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批准了四项国家标准和三项地方标准,出版了三部专著,并颁发了一项省级科技发明一等奖。中国正在5个主要领域对30多个行业的腐蚀状况和控制策略进行全国性研究。

鉴于我国材料腐蚀数据调查、收集、共享和应用的重要性,相关专家提出了“腐蚀大数据”的概念,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