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质量:如何脱下“皇帝的新装”
这位是记者文彩飞
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高校通过自我评估发布的就业数据仍然是好消息,但不是坏消息。“近100%的就业率相当于世界上高校的最高就业率”,这是不令人信服的。
人们经常把取得的优异成绩描述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每个人都渴望成就。然而,当你看到学院和大学的就业率经常超过90%,但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随处可见时,你有什么感觉?
中国的高校现在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由高校自己发表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粉饰了就业率高、办学质量好的“和平”,但事实上,就业难已成为许多高校无法掩盖的事实。
最近,针对教育部直属高校2015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合规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以下简称《评价排名》)指出,这些高校存在统计标准不一、可比性差、就业质量和就业趋势分析不足、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缺失、信息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
就业报告缺乏可信度。
在高校中,虚报就业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泄露的秘密”。
由于就业率与大学的入学率和声誉有关,从校长到院长,从校长到辅导员,在第一级就“签署”了“责任表”。
“许多年前,学生没有签署就业协议,没有回信,也没有颁发毕业证书。多年来,虽然有一些趋同,但仍然普遍找到一个单位签署协议,没有真正的就业机会。因此,大学公布的就业率永远是“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河南省一所大学的辅导员王甲告诉《中国科学新闻》记者。
就业率和打包工作的质量已经被公众广泛讨论,不能再作为候选人和家长选择学校的参考。
2013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高校按规定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并对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就业趋势等进行统计分析。每所学校的毕业生。
但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高校通过自我评估发布的就业数据仍然是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近100%的就业率可与世界上最高的高校就业率相媲美”,这是不令人信服的。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毕敦荣表示,这份报告缺乏可信度,原因在于就业统计没有严格标准化。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只计算当年6月30日前的就业率。不同于计划经济*下的一揽子分配办法,所有学生不可能在6月30日毕业后立即就业,所以“高”是不可信的。6月30日以后的工作不包括在内,这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低”也是不可信的
关于就业率的计算也有很多文章。例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如果*美术学院采用“非失业率”的概念,根据如此大规模的统计,每所学校的就业率接近100%。然而,事实上,公众甚至期望看到一个纯粹的就业率,即签约率。与此同时,他们还希望大学报告各类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出国、灵活就业和暂停就业的比例。
“仍然缺乏第三方评估(教育部的75所大学使用第三方组织的数据:2013年11所,2014年15所,2015年20所)。大学的自我对话也是公众不信服的一个重要原因。”熊丙奇说。
高校如何做好自我评价
不得不说,长期以来,国内的大学大多采用*评估,但由于过多的行政色彩干预,他们诉诸欺诈和形式主义。从*评估到大学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发展代表了一种进步。
然而,目前高校在初始阶段的自我评价并不理想。“评估排名”显示,2013年部属高校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未达到总体标准,只得56.8分。2014年报告的总平均分是60.2分。2015年,该指数为63.3点,但仍停留在低点。
那么,在就业问题上,大学应该如何善用自己的权力和自我评价呢?
熊丙奇说,首先,标准化需要得到保证。就业数据的统计要有明确的公式,就业统计时间也要统一。如果每个大学的公式和统计时间不同,就没有可比性。
更重要的是,高校必须加强就业质量分析。“评估排名”揭示出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就业趋势分析,或者笼统地介绍行业发展特点、国家当前就业形势,缺乏基于自身就业数据的学校就业趋势统计分析。
熊丙奇建议大学在准备就业质量报告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有更多反映就业质量的数据,而不是非常简单的数据。前者包括学生毕业后几年的工资情况、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毕业生对学校经营的影响等。"跟踪就业质量."
如何利用好自我评价的力量,在毕敦荣看来,高校需要在就业上更加努力,而不是在就业统计上花费太多的精力,“因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解决培训问题,更加重视就业,更加重视教育教学”。
“评价排名”反映了在教育教学反馈部分,许多学校只是简单地提到了它。他们既没有数据支持,也没有具体的解释。描述过于模板化,如“对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毕敦荣表示,这表明许多高校编写就业质量报告只是为了完成统计任务,而不是以教学为导向。“就业和教学是两回事。这两个部门各自做统计工作,缺乏合作。要打破这种局面,高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要把统计当成统计,而要把与教学相关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作为就业质量报告的第一读者,从而发挥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如何善用第三方
在就业质量报告中遇到的信任危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高校的自言自语。邀请第三方组织参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然而,“评估排名”显示,70%的教育部直属大学不使用第三方评估数据。
不久前,《高等教育法》修订后增加了一条新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事实上,大学被鼓励引入第三方组织进行评估。
“一方面,从教学改革的进程来看,第三方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现在许多高校要么没有采用第三方数据,要么第三方数据只从互联网上收集,没有权威来源。”熊丙奇说。
毕敦荣补充说,为了省事,一些高校会给第三方一笔钱,然后用他们的评估结果来讲故事,这在高校里很常见。“但事实上,充分利用第三方并不是简单地给钱,而是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真正要求第三方从改进学校工作的角度提交咨询报告,以便取得成效。”
一位不具名的高等教育官员告诉记者,该大学对第三方组织的态度可以描述为“爱与恐惧”。第三方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的专业性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但如果高校自身的就业状况不好,引入第三方会暴露其不足。"大学缺乏揭露问题和改进问题的勇气。"
反例偶尔会出现。2012年,上海大学与第三方机构马科斯数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明确指出了需要改进的五个问题。这种暴露缺点和自我压力的方式赢得了同龄人的称赞。然而,当高校就业质量报告敢于揭露其不足之处时,仍然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第三方机构自身的不成熟也成为制约大学选择其参与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处于初始阶段的第三方,混有好人和坏人,对大学排行榜的评价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因此,是否按照办学规则做出专业评价,是否保持组织的独立性做出客观评价,也关系到第三方的数据是否真实可用。一方面,大学应该注意使用第三方;另一方面,大学应该改善对第三方的歧视。”熊丙奇说。
主管部门的“做”与“不做”
高校从行政评价向自我评价和专业评价的转变源于主管部门的分权和晋升。高校完成就业质量评估后,主管部门将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据悉,2015年,教育部继续在通知中提出“2016年1月底前检查各地区、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发布情况”。由于前几年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公开,这使人们怀疑信息监测机制去了哪里。
从官方角度来看,就业质量报告的完成程度尚不清楚。然而,从某些方面来说,它也揭示了“不可言说的”。教育部要求学校尽快制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很少在其年度报告中明确提出就业评价指标体系。
主管部门应该扮演什么样的信息监管角色?
熊丙奇认为,从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有必要检查高校是否按照自己的要求编写就业质量报告,并对高校完成就业质量报告的情况进行总体评价,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问高校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难道邓荣补充说,主管部门应该尽量不要过多干预。一旦行政部门出面,高校将不可避免地注入水来应对检查。“说大学没有足够的自主权,而要求*在出现问题时进行干预,这是不符合逻辑的。高校应该面向社会,接受社会和公众的问责和评价。行政部门只需要指导高校完成他们的工作。”
《中国科学日报》(第五版《大学周刊》,2016年2月25日)
上一篇:陆垕简介及代表作
下一篇:专家称中国畜牧业亟待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