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理工科见长高校在沪研讨文科发展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科技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第二类是科学、技术和文学的交叉,以促进新学科的发展。第三类是文科辅助工程的发展模式,文科的发展侧重于应用学科。”11月23日,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石景寰在第二届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研讨会上说。
当天,由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学院和文学院主办的会议在同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相关专家以及教育部相关部门的领导,就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还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同济大学副校长姜波说:“如何加强文科建设,对于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科技类高校应加快自身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不少理工科大学都把“世界一流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目标。可以说,文科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在史景寰看来,这也是这些大学大力发展文科的法律基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庆森指出,新文科的核心是新的“创新”,而不是新的“旧”和旧的“新”。文科的专业发展有其特定的特点和规律。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变化与不变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价值与科学的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以有序推进新文科建设。
对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越虹也认为,理工科大学发展新文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基本上是具有跨文化特色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的新文科。“一是走一条小而精的道路,而不是追求规模;二是优先满足新文科通识教育的需求。第三,更加注重课程和专业建设,而不是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南大等实力雄厚的文科大学那样,注重文科学科建设。
对于陈越虹提出的“新文科要优先满足通识教育的需要”的观点,石景寰指出,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首先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是其核心取向。没有好的文科,就没有好的通识教育。
同样,中国科技大学历史与科技考古系主任史云力也认为,理工科大学文科的发展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内生需求。因此,“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科技、科技、人文、应用社会科学的结合是可能的。”
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贤军特别强调了分阶段发展的战略思想。他认为,每所专攻科学技术的大学都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学科结构和水平,而文科则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学科发展方向、目标和策略也应进行适应性调整,科技大学文科的发展应分阶段进行战略把握。
此外,会议还安排了两次圆桌会议:"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理工科大学文科学科的布局和发展"和"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战略"。
上一篇:理工科大学怎么办文科教育
下一篇:画一个小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