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中文名:城市化
外文名:urbanisation/urbanization
别称:城镇化
提出者:Dr.Newton
提出时间:18世纪
应用学科: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
适用领域:范围城市规划、地理学、社会学
中国城市化率:>50%
1、写入*工作报告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工作报告。*在作*工作报告时说,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要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使人人都有公平发展机会,让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
2、历史
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
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
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
城镇化
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3、特征
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
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
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4、过程
早在6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一批原始的居民点,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传说中的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济县西)就是原始社会的遗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这一地区较早地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17世纪,黄河流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奴隶主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便于统治(主要是镇压奴隶),开始修筑城池,这些城池便成为我国城市的早期雏形。夏末商初,人们已有能力兴建较大规模的城市了。距今3600年前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周长约7100米,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约2000米,面积约320万平方米,城内有两处较大规模的铸铜工场,一处陶器工场和酿造工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根据自己的政治和军事需要,极力扩建旧城和修筑新城,大大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人口规模随之扩大。其中,齐国都城临淄当时有7万户约20万余人,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在其后长达2300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我国当时不少城市人口规模世界屈指可数。宋朝都城汴梁人口100多万,成为10-12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明代全国共有大中城市100个,小城镇2000多个,农村集镇4000-6000个,仅上海境内就出现了210余座工商业城镇。然而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和限制,当时根本谈不上城镇化发展,只是少数城市的畸形繁荣。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资本入侵,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新技术和大机器生产的浪潮也波及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然而由于我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世界水平。据美国学者斯金纳研究,1843年我国城镇人口2070万,城镇化率约为5.1%(不包括边远地区)。1843-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由2070万增加到5765万,人口城镇化率由5.1%增加到10.6%,而当时世界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28%。1900年世界人口城市化率13.6%,比我国1949年城镇化水平还高出3个百分点。
按照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大致分为五大阶段:
城镇化发展的启动阶段(1949-195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6%。1957年末,城市已发展到176个,比1949年增长了33.3%;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4%,比1949年增加了4.8个百分点。1949-1957年,除1955年城镇化率低于上年0.2个百分点外,其余年份城镇化率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城镇化发展的波动阶段(1958-1965)
1958年,我国开展了“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运动、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政策的实施带来城镇人口的盲目增长。1959年全国总人口比1958年增加了1213万,而市镇人口却增加了1650万;1958-1959年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6.2%飙升至18.4%。1957-1960年市镇人口由9949万猛增到13073万,增加了3124万,增长了31.4%,平均每年增加1041万人,年递增率达到9.53%,特别是1959年比1958年猛增1650万人,增长率达到15.3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的一年。
“*”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与自然灾害的发生祸不单行,为缓解1959-1961年国民经济所遭遇的严重困难,自1961年1月至1965年底,**对国民经济进行政策调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国民经济调整中精简城镇人口、调整市镇建制等措施的实施对城镇化发展带来较大抑制。
城镇化发展的下滑与停滞阶段(1966-1978)
1966-1976年,我国进入长达十年的“*”时期。动乱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全面重创,城镇化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对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峻,全国开始了备战备荒的三线建设,工业布局上提出了“山、散、洞”方针,城镇建设不考虑自然、交通等条件,一味强调分散;为保持高积累率,再次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大规模压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大搞“干打垒”工程。这一阶段城镇建制工作基本陷于停顿,新设市极少,建制镇也减少了,加上数以千万计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下放,城镇化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1966-1972年,城镇化水平甚至一路下滑,直至跌落到17.1%,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谷底”。1972年以后,城镇化发展虽然有所提高,但较为缓慢。1972-1978年的六年间,城镇化率总共提高了0.8个百分点。截至1978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才回升到1966年的水平(17.9%)。
城镇化的回复发展阶段(1979-1992)
自1978年底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现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伴而生,对城镇化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力;与此对应,商品经济发展,投资渠道多元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就业渠道的拓宽吸引大量农民工进城,对城镇化发展产生拉力。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93-2009)
以1992年春天*南巡讲话以及“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时期。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1993-2009年,城镇人口由33173万增加到62186万,年均增长4.3%,城镇化率由28.0%提高到46.6%,年均增长3.5%,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
5、任务
城市化
2013年12月12日,*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有序实现市民化为首要任务,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任务:
第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
第二,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划定生态红线。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第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城镇化总体布局做了安排,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第五,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第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各地区要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意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和管理城市。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改革,加快规划立法工作。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城市规划要保持连续性。
6、数据
2016年
2016年4月20日,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在城乡人口方面,公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6750万人,占55.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0599万人,占44.12%。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0193万人,乡村人口减少681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20个百分点。
这里的统计口径是居住在城镇或乡村的人,而不是根据户籍。所以,这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专家表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比55.88%,这无疑为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打下很好的基础。
五年来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1.89%
公报还关注了人口流动的情况: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为29247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4650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4597万人。
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增加3108万人,增长11.89%。
人户分离人口增长为何如此迅速?专家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年轻人的流动。此外,随着服务业占比扩大,近年来,除了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多的中年女性人口也转移出来,这也增加了流动人口的数量。
专家分析,“其实近两年来,流动人口增加放缓,甚至有所减少,但从最近5年时间来看,流动人口还是增加了3108万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以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
2017年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一般认为,城镇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过程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再考虑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中包括了1亿左右的常住城镇的农民工,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质量、人均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等因素,我国城镇化进程所蕴含的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大。
7、试点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明确的各项试点任务总体要求,试点地区将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坚持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绿色智能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地方文化保护传承、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根据批复的各试点城市(镇)《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任务,结合本地发展实际,重点突破薄弱环节,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在试点过程中,各地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保护耕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控制城镇用地无序扩展,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建设功能好、交通畅、环境优、形象美的新型城镇。
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
北京市顺义区、延庆区、平谷区金海湖镇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静海区大邱庄镇、静海区团泊镇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秦皇岛市卢龙县、邯郸市涉县、邢台市南和县
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吕梁市交城县、太原市古交市马兰镇、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大杨树镇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本溪市本溪县、鞍山市台安县桑林镇、锦州市北镇市沟帮子镇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延边州敦化市、四平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延边州珲春市敬信镇
黑龙江省伊春市、黑河市北安市、黑河市逊克县、绥化市绥棱县
上海市奉贤区、宝山区罗店镇、青浦区重固镇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漳州市长泰县、龙岩市上杭县、宁德市古田县,江西省萍乡市、赣州市、抚州市、吉安市井冈山市
山东省济南市、淄博市、烟台市、聊城市、潍坊市诸城市、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南省鹤壁市、郑州市新密市、郑州市登封市、许昌市长葛市,湖北省荆门市、随州市、宜昌市长阳县、黄石市大冶市、襄阳市老河口市
湖南省湘潭市、郴州市、永州市祁阳县、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
广东省韶关市、潮州市、肇庆市四会市、梅州市丰顺县阝留隍镇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钦州市浦北县、百色市靖西市、南宁市横县六景镇
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保亭县三道镇、琼中县湾岭镇
重庆市永川区、璧山区、潼南区
四川省遂宁市、达州市、自贡市富顺县、巴中市南江县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黔西南州兴义市、黔东南州凯里市、黔南州独山县、三都县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楚雄州楚雄市、德宏州瑞丽市、大理州剑川县沙溪镇
*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
陕西省延安市、榆林市神木县、商洛市山阳县、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天水市麦积区、庆阳市华池县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海南州贵德县、果洛州玛沁县、海东市循化县街子镇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盐池县、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
*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吐鲁番市鄯善县鲁克沁镇、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冲乎尔镇
*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
第二批73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名单:
59个城市(镇):
北京市房山区、天津市东丽区、天津市中北镇、河北省威县、河北省白沟镇、山西省孝义市、山西省巴公镇、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内蒙古自治区元宝山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辽宁省新民市、辽宁省前阳镇、吉林省梨树县、吉林省抚松县、吉林省林海镇、黑龙江省同江市、黑龙江省青冈县、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地区)、浙江省台州市、福建省永安市、福建省邵武市、江西省南昌高新区、江西省艾城镇、山东省章丘市、山东省龙口市、山东省邹城市、山东省义堂镇、河南省濮阳市、湖北省宜都市、湖北省松滋市、湖南省津市市—澧县、湖南省芷江县、广东省茂名市、广东省狮山镇、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海南省琼海市、海南省演丰镇、重庆市綦江区、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绵阳市、四川省眉山市、贵州省贵安新区、贵州省遵义县、贵州省玉屏县、云南省红河州、云南省板桥镇、*自治区八一镇、*自治区泽当镇、陕西省西咸新区、陕西省韩城市、甘肃省敦煌市、甘肃省高台县、青海省西宁市、青海省门源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镇、**自治区榆树沟镇、**自治区北泉镇
14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北京市大兴区、山西省泽州县、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黑龙江省安达市、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德清县、河南省长垣县、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广西自治区北流市、海南省文昌市、重庆市大足区、贵州省湄潭县、*自治区曲水县、甘肃省陇西县
第一批64个试点地区
名单:
两个省,即江苏和安徽;3个计划单列市,即宁波、大连和青岛;7个省会城市,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武汉、长沙、广州和重庆主城九区;25个地级市(区、县),即北京通州区、天津蓟县、吉林省吉林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牡丹江市、上海金山区、浙江嘉兴市、福建莆田市、江西鹰潭市、山东威海市、山东德州市、河南洛阳市、湖北孝感市、湖南株洲市、广东东莞市、广东惠州市、深圳市光明新区、广西柳州市、广西来宾市、四川泸州市、贵州安顺市、云南曲靖市、甘肃金昌市、青海海东市、宁夏固原市。
试点地区还包括25个县级市(区、县),即河北定州市、河北张北县、山西介休市、内蒙古扎兰屯市、辽宁海城市、吉林延吉市、浙江义乌市、福建晋江市、江西樟树市、山东郓城县、河南禹州市、河南新郑市、河南兰考县、湖北仙桃市、湖北宜城市、湖南资兴市、海南儋州市、四川阆中县、贵州都匀市、云南大理市、*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陕西高陵县、青海格尔木市、*伊宁市、*阿拉尔市;2个建制镇,即浙江苍南县龙港镇和吉林安图县二道白河镇。
8、地方
10省份城镇化率超60%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是加速城市化的时期,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80%左右。
城镇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
各地的城镇化发展情况如何?根据各省份发布的统计公报梳理发现,目前我国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57.35%),有10个省份超过60%,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过80%,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京津沪超过80%
上海以87.6%的城镇化率位居榜首,北京仅次于上海,达到了86.5%,天津则为82.93%。这三大直辖市作为城市经济体,经济发展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农业和农业人口在全市所占的比重已然很小。
除了这三大直辖市,其他省份均低于70%。与它们相比,其他省份作为省域经济体,地理面积比较大,农业和农业人口都占据相当的比例。因此城镇化率自然也就与这三个直辖市的差距较大。
位居第四的广东,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69.2%。尽管城镇化率较高,但由于广东的区域经济发展悬殊,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城镇化差距较大。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分区域看,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84.85%、60.02%、42.68%和47.85%。
也就是说,在珠三角比肩京沪的同时,粤西粤北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之相应的是,粤西粤北的人均GDP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分析,提升粤东西北的吸引力,除了要加大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投入,还要提升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相应的产业进入,这样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
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7.7%,位居第五。不过与广东相似,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江苏各区域的城镇化率也相差甚远,苏南远远领先于苏北地区。
10省份超60%
东北省份辽宁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7.37%,排在第六位。目前,辽宁在直辖市外的省份中位居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作为“*长子”,辽宁聚集了大量的重工业,城镇化进程启动较早。
“(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去辽宁做生意时,当地的城镇化水平也好、生活水平也好,比我们福建都高太多了。”来自福建泉州、80年代末到辽宁锦州等地从事水暖生意的谢先生说。不过,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今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难题。
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市场化最高的地区,浙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居第三,仅次于京沪,城镇化率也达到了67%。不过,浙江的户籍城镇化率却不高,2014年,浙江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2.52%,位列全国第21位,成为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最大的省份。这主要是因为浙江是我国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企业类型以民营企业为主,不少地方农村户口要比城镇户口更具吸引力。
此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的还有福建、重庆和内蒙古。再加上黑龙江、山东和湖北,共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人口大省潜力大
重庆、内蒙古、湖北等省份的城镇化率之所以能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比较靠前,也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有关。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东三省以及武汉、重庆等城市布置了大量的大型重工业项目。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沉淀也造就了当地的城镇化基础。
湖北之后,有18个省份的城镇化率低于57.35%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除了海南和河北,其他省份均位于中西部地区。有8个省份的城镇化率低于50%,主要位于西南和西北地区。
不过,较低的城镇化率,也意味着这些地方未来有较大的投资发展空间。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省,比如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省份,未来几年城镇化加速,大量人口将进入到郑州、成都、合肥、长沙等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将备受关注。
以河南为例,其全省的总人口接近1亿,城镇化率较低,省会郑州又是该省的单极核心城市,在河南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有大量人口流入郑州,因此郑州未来有望发展成为中心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
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城镇化率已经比较高,按照城镇化三阶段论,超过60%的城镇化率,意味着这些地方已迈入城镇化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未来的城镇化一大特点是人口从中小城市流向中心大城市,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需要说明的是,上海的数据为2015年的数据。因为上海的统计公报,并未有城镇化率的相关数据。根据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年上海市城镇化率最高为87.6%。
9、发展
我国城镇化进程将开启3.0版。我国城镇化已从资源、要素、产业向城镇集中的1.0,城市病显现的2.0,进入城市功能疏解的3.0时代,并将通过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城市化多政策、多手段实现。
据权威人士透露,我国城镇化发展路径正在转向城市资源产业要素向外扩散。“城镇化1.0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初始阶段,资源、要素、产业都向城镇集聚。随后,城市数量增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同时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接踵而至,城镇化进入2.0时期。”
上述人士表示,城市病对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抵消作用,这也意味着城镇化路径必须改变。“城镇化将从过去一味向城市集中,转向将城镇集中的功能向周边扩散,向小城镇、小城市扩散,这也成为城镇化3.0的重要表现。”
具体来看,城镇化不再仅仅是农民上楼、入城这一单一手段,而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为主要抓手。其中,乡村振兴将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农”问题影响深远,既是农村产业的振兴,又重在农业的振兴。特色小镇,则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总思想引导下,成为城乡融合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石。
“特色小镇是乡村之头、城镇之尾,处于中间位置,同时其也处于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中间。因此,特色小镇将成为城镇化3.0中承接功能转移的重要载体。”上述人士说。
上一篇:社会抚养费
下一篇:不服不起诉决定申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