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首壶
鸡首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是西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瓷壶。西晋时器形较小,圆腹,肩部贴一鸡首,小而无颈。壶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壶肩部有系,小平底。东晋时,其主体也是圆腹盘口壶,但鸡首下有短颈,喙由尖变圆,冠加高,鸡尾消失,柄的上端高于口沿,肩带桥形方系。至南朝时,壶身整体加高,鸡颈较前期加长,盘口加深,柄也加高,肩部系多为双系。隋代壶身更高,鸡颈不仅更长,而且作仰首啼鸣状,鸡尾柄变塑贴龙首柄,系的开关也更加复杂。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初年,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所替代,逐渐消亡。
中文名:鸡首壶
名称:得自壶嘴流部的鸡首形装饰
出土:中国东部浙江省德清县的东晋时期
最早出现:西晋时期
1、历史
见证南北瓷器大融合
鸡首壶
鸡首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是西晋至唐初流行的一种瓷壶。鸡首壶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公元265年~316年),由浙江地区的越窑首先创制。到东晋时,鸡首部分的作用逐渐由装饰性变为实用性,鸡首与壶腹相通,成为可以出水的流部。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初年,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所替代,逐渐消亡。
鸡首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纷纷南下,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制瓷工艺逐步提高,我国制瓷业从此形成南北两大系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在南方,以瓷器制造为主的手工业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奠基于东汉的青瓷烧造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东南沿海的江、浙、闽,长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赣都相继设立瓷窑,著名的越窑、德清窑、洪州窑、瓯窑、婺州窑、岳州窑等先后出现。
这一时期的瓷器种类也不断增多,除罐、樽、壶、碗、盘、洗、耳杯等外,还有鸡首壶、香熏、唾盂、虎子、砚台、镇墓兽、莲花樽、猪圈、鸡笼、灶、多格盒、水注等。装饰内容也更为丰富,堆塑、贴花、模印、刻划、镂孔、施彩等工艺的运用,使得瓷器造型生动,样式繁多。有的将整个器形做成动物形状,如卧羊形、蛙形等,有的则捏塑动物头部,如鸡头、羊头、虎头等为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后者占了动物类装饰内容的绝大部分,鸡首壶即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
2、发展
鸡首壶除在江苏、浙江大量出土外,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也都有发现,范围很广泛。在从出现到逐渐消亡的过程中,鸡首壶因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成为我们进行断代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按时代顺序,来说说它的发展特征。
鸡首壶
西晋鸡首壶,以小件为主,肩部贴塑鸡首,鸡首无颈,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鸡尾,肩部其他两面有弧形双系。鸡首状的流不通壶腹,不能用于倾注。
东晋鸡首壶,器形比西晋时高大,壶颈部比西晋时要高。鸡首也有很大变化,鸡冠加高竖挺,鸡首下有颈,双目圆睁,鸡口圆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上端与盘口粘接,下端装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于盘口,更宜实用。肩部有桥形系。
黑釉鸡首壶,的造型与青釉鸡首壶基本相同,釉色匀润,器形规整,为德清窑之精品。德清窑主要分布在浙江德清县东郊的焦山和西南郊的戴家山、陈山、丁山等处,以生产黑瓷为主,亦兼烧青瓷。黑釉瓷器使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配制釉料,当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上釉时再特意加厚釉层,经高温烧制即可达到纯黑的效果。德清窑从东晋开始烧造,到南朝初期结束,100多年时间,产品运销到浙江、江苏,甚至远达四川。鸡首壶为当时德清窑的常见器形。南朝时期的鸡首壶,壶颈加长,器腹加深,变得瘦长。乌冠高耸,引颈作呜叫状。壶柄的弧度减少而长度增高,更高于壶口。从东晋晚期开始,部分壶柄与盘口的连接处设计为龙首。肩部仍有桥形系。有的壶身还以莲瓣纹、龙纹作装饰,造型更加挺拔秀丽。从东晋开始,还出现了一部分双首、双柄的鸡首壶。至此,作为日常生活用器,鸡首壶的制作趋于规范,器形修长瘦削,线条流畅,曲线优美。隋朝鸡首壶,壶颈细长,中间饰以弦纹。器身上腹较圆鼓,下腹瘦长,显得更为纤细修长。鸡头雄健,鸡颈粗壮,造型趋向写实。壶柄弧度减小,衔龙造型也更为生动。肩部的系多为复式系。
白瓷是在青瓷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晚期,如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元年(570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但白瓷真正烧制成功是在隋代。西安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共出土瓷器17件,其中白瓷6件,胎釉已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呈现象牙白的质感。传统的鸡首壶也在隋代穿上了白色的“新衣”。
总之,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器的一个重要类别,鸡首壶在当时非常流行,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繁荣经济的渴望。
3、烧制
烧制鸡首壶的瓷窑主要有越窑、瓯窑,壶的造型与盘口壶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侧安鸡首,另一侧是鸡尾,前后对称。鸡首有空心、实心之分,前者多为实用,后者是冥器。三国末年的器皿较为少见。西晋时期的鸡首壶特点是壶身、壶颈比较矮,鸡首多无颈,鸡尾甚小。
东晋壶体略高,鸡首有了颈部,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于壶口的圆股形曲柄。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饰龙首和熊纹,器形优美。1972年江苏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时称此类器形为罂。南北朝时期,壶体修长,鸡首的冠部较大,颈部细长,盘口增高。浙江绍兴南池乡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鸡首壶,碗形口,下接细长的弦纹颈,肩部前有圆嘴的鸡首,后贴上翘的鸡尾,壶下有承盘,湖南曾出土龙柄三足壶,装饰与上述南朝墓鸡首壶相似。
隋代的壶鸡首趋于写实,作昂首曲颈打鸣状,壶柄贴塑龙形饰。此外,还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隋代以后。鸡首壶几乎匿迹。清代康熙时期,宜兴陶艺大师陈鸣远制有紫砂天鸡壶,直口,长颈,丰肩.肩—侧设鸡首形流,其风格与上述鸡首壶相似,是仿古作用。
4、相关介绍
黑釉鸡首壶
年代:东晋
高:17厘米
口径:7厘米
浙江省德清县出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杭州历史博物馆
由装饰到实用
鸡首壶,因器身饰鸡头得名,最早出现于西晋,由越窑首创。东晋时,鸡头由装饰性变为实用性,鸡颈与腹相通可出水,短尾变成曲柄,以便捏拿,之后,鸡首壶的器形多次变化,在唐初时被执壶代替。此器是其中的代表。
昂首鸡鸣
壶的造型为盘口细颈圆腹平底。肩的一侧凸起鸡首形流,另一侧为曲形把手,连接口肩,并稍高于壶口,流与把手之间有一对挢形系,以拴绳系挂。此器造型别致新颖,特别是鸡首上昂引颈远眺,与把手一高一低,遥相呼应,既庄重古朴,又增加了外形曲线的生动性。
漆器色泽
壶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它的釉色,东晋时浙江的德清窑以烧制黑釉瓷器闻名,此壶算是一件精品。通体施黑釉,釉层丰厚,釉面滋润,匀净无瑕,其乌黑发亮的色泽颇具漆器的艺术效果,让人刮目相看。
吉之梦想
人们喜欢鸡首壶,还因为“鸡”与“吉”谐音,寓意吉祥安宁,是那个战乱年代的一种梦想。
福建出土完整鸡首壶
将乐县博物馆昨日消息,该县一处工地日前挖出一座古墓,出土4件青瓷器。经专家鉴定,证实古墓年代为东晋(公元316年至420年),其中一件东晋时期完整的鸡首壶,还是首次在三明地区发现。
将乐县博物馆馆长郜骅介绍,10月27日下午3时许,古镛镇龟山新村安置房建设工地在挖土时,挖掘机挖掘到古墓。工地负责人立即向文化部门反映,县文体局闻讯后立即组织博物馆人员赶到现场察看。墓室后壁被挖掘机挖出一个洞口。从洞内可看到古墓是一座砖式墓,砖头呈红褐色。古墓的地面上堆积着厚厚的淤泥。
郜骅说,该墓系长方形砖室墓,坐西北朝东南,由墓室、甬道两部分组成,平面呈长“刀”字形,全长5米,全部用印有同心圆纹的花纹砖砌筑。
墓壁的砌法是错缝平铺,墓壁的厚度正好是一块砖的宽度。长方形墓砖长35厘米、宽14厘米、厚8厘米;楔形砖长、宽及厚的一侧与长方形砖相同,薄的一侧厚5厘米。甬道长1.5米、宽0.8米、高1.43米,在左右两壁高1.1米处,以长方形砖和楔形砖向上发券至顶。墓室长3.5米、宽1.45米、高1.8米,在距墓底0.85米处用长方形砖和楔形砖相间起券至墓顶。
在墓室靠近甬道处,清理出了青釉鸡首壶等4件随葬品。分别为鸡首壶、带盖四系罐、带盖双系罐、青瓷碗。
郜骅说,将乐是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闽越地(福建省)早期建县的七个文明古县之一。以往的考古发现中,东晋的墓比较少见,这件鸡首壶是东晋至唐代流行的样式,在各地这一时期的古墓中均有发现,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
出土的这件青釉鸡首壶(左三)形体典雅,主体是圆腹盘口壶,到两耳。鸡首下有颈,双目圆睁,鸡口圆张。鸡尾演变成弧形柄,上端与盘口粘接,下端装在肩部,且柄上端略高于盘口。轻轻提起鸡首壶,水可以从鸡嘴处流出来,十分巧妙,也很实用。
李静训墓中的白瓷龙柄鸡首壶
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逐步改进对原料的筛选、淘洗,降低胎、釉中含铁量而烧成的。白瓷最早出现在北朝时期。入隋,白瓷工艺技术改进,质量提高。河南、陕西、安徽等地隋墓中出土白瓷的胎、釉已少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痕迹,色调稳定。其中,以此次展出的1957年出土于西安郊区玉祥门外隋大业四年(608年)李静训墓中的白瓷龙柄鸡首壶最为精美。
该壶高27.4厘米,口径7.1厘米,洗式口沿外撇,束腰式细长颈起弦纹两道,鼓腹下收敛,近底处外撇,平底。肩一侧置昂首啼鸣的鸡首流,胸上划点羽毛,与之对称的一侧,有直体曲颈伏首衔沿式龙柄。流柄间置环式双耳,肩、腹部划弦纹。通体以片纹白釉装饰,近底处无釉露胎。
鸡首壶因器身置鸡头,习称鸡头壶。始见于三国末年,早期鸡头壶器身较小,器肩两侧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鸡头为实心。东晋时,壶身变大,体圆阔,小鸡头由装饰性变为实用性的张口、引颈、高冠的鸡首流,可以出水,短尾变成弯曲的圆股形长柄,是一种实用美观的酒器。东晋中晚期,壶的曲柄中出现了龙首柄,有的柄上端饰熊纹,还有双鸡首流壶,新颖别致。1972年,南京东晋墓出土了一件青瓷鸡头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铭,说明这类器物晋时称作“罂”,即小口大腹的酒器。南朝时,鸡头壶由圆浑变为瘦长,鸡颈加高,鸡冠高耸,龙首曲柄加长。唐以后,鸡头壶逐渐消失。
李静训墓内的白瓷殉葬品还有白瓷龙柄双身瓶、小扁瓶、小盆、小罐、小瓶等,皆与龙柄鸡首壶及玻璃器和贵重的金银器一起,放置在墓主人头部两侧。墓主李静训,陇西城纪人,由外祖母周皇太后养育,大业四年(608年)死于汾源之宫,年仅9岁,葬于长安县休养里万善道场之内。其墓葬相当豪奢,白瓷制品都秀巧精致,展现了隋白瓷的烧制水平。
辽代鸡首壶
鸡首壶,盛行于西晋至唐代,是我国古陶瓷中最具有特色的器型之一,因此历来为众多收藏高手及名人所青睐。顾名思义,这种壶的流是用鸡首作装饰的,而且各时期在鸡首的造型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鸡首或昂或平或正或侧,与壶身特别是扳的比例变化亦多,所以该类型的壶对审美来说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
近见沪上资深收藏名家胡先生所藏黑釉窑变鸡首壶,高26厘米,口径12厘米,扳与口沿齐平,鸡首高昂。整器施黑釉并加入其他色釉,釉层甚厚且多缩釉孔,窑变呈现出乳白、天蓝色,灯光映射下光色绚丽,变幻莫测,令人叹羡不止。据胡先生介绍,此器在多位专家一致看好下业经国内著名古陶瓷鉴定大师维莲先生上手鉴赏,定名为辽代鸡首壶,历经千年传承,值得名家珍藏。
从文献中得知,辽代的瓷器烧造既继承了汉民族技艺又具有契丹游牧民族特色,因此终辽一朝,其瓷器上取得的成就也是可圈可点。但此类壶在辽代无论从造型还是釉色来说都罕见于文献记载,何况该壶保存得如此完美无损,因此其珍贵程度确实难以言表。我认为这件鸡首壶应该属于花釉类瓷器,虽然文献记载花釉瓷器烧制于唐至五代,但从历年出土实物来说我们还是可以了解到这类瓷器在北宋时期仍有烧制,鉴于鸡首的型制和花釉瓷特点,我们把此器的年代定在辽代前期应该是比较妥当的。
花釉瓷器的源头一般认为是在唐初。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河南禹州市浅井乡横山村曾发现下葬于元和五年(810)唐代阳翟镇遏兵马使郭超岸的墓地,从中出土了三件花釉双系罐,审其彩斑色泽之美观,工艺绝非初创,因此花釉的创烧至少在唐元和五年之前。花釉瓷在初期多用于乐器,一种名“羯鼓”的打击乐器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唐南卓《羯鼓录》称此鼓“不是青州石,即是鲁山花瓷”,打击时用二杖敲击,也可用手拍击。唐代中期后始多烧制壶、盘等物,产量较大,工艺更为考究,与唐三彩相比较,花釉瓷虽不及唐三彩诸色备陈,但其釉色的绚丽中自有一股神秘的气氛集聚,因此即使在当时,以鲁山窑为代表的花釉产品仍然是人们珍视的尤物,被后世称为“唐钧”。
花釉瓷器至唐末五代趋于衰微,这是由于时代变迁引起工艺及审美情趣改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但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的伟大成就无疑得益于花釉工艺的开拓,而疆域广袤雄踞北方与北宋、西夏鼎立的辽朝也在瓷器的制造上传承发展,这件黑釉窑变鸡首壶的发现可使我们想见辽代瓷器文化的绚烂奇丽和雄浑博大。
东晋青釉褐色点彩鸡首壶
高16.2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7.5厘米。
盘口,圆腹,平底内凹,长柄上端衔接盘口,下端连于器肩,肩置高冠引颈鸡首及对称桥形系,鸡首高昂,生动逼真。胎质坚细,灰白色。施黄绿色釉,釉层均匀,釉质润泽,周身点褐彩连珠纹,酷似鸡笼状,是目前瓯窑青瓷中最精美的鸡首壶之一。据报道现已出土3个,其中一个藏于温州市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史上最早“有嘴”的壶
肥西县文管所所长席为群:与北方各地出土的鸡首壶不同,肥西出土的这件鸡首壶的“鸡首”并不那么“写实”,而是用一个小三角形“抽象”而成。他说,这样一来,使整个壶身显得更加协调,更加古朴。该文物出土于肥西县刘河乡(现严店乡)。
据介绍,鸡首壶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据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嘴”的壶。值得一提的是,壶上鸡首最初是实心的,也就是无法出水,从东晋起,鸡首才被打通,连通至壶内。同时,造型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有写实、有夸张,千姿百态;同时,壶的把手则逐渐伸长,由条形变为龙形(齐、梁、陈);形体由扁矮圆硕到修长瘦削,轮廓从刻板的圆弧到富于变化的优美曲线;釉面由单一的青色到加以褐斑点彩,并出现了黑釉鸡首壶。从东晋到南朝,其造型的演变一脉相承,并为后世唐宋执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古人为何会选择“鸡”的造型呢?其实,选择鸡的造型,从汉代便开始出现了。在古代,鸡被称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两晋的墓葬中,就有大量陶瓷鸡和鸡舍出土,说明在那时鸡就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动物。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就提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同时,“鸡”与“吉”谐音,鸡首壶延续使用了数百年,反映出在那段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