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宝遗址
白金宝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西部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属北方青铜文化遗址,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白金堡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是松嫩平原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标志地,是中国北方民族的发祥地,也是该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起始点。1981年白金堡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白金宝遗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带有显著特点的“白金宝文化”。
中文名:白金宝遗址
外文名:BaiJinbaosite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西部肇源县城西50公里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堡屯
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
1、简介
白金宝遗址
白金宝遗址位于嫩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东距大庙村委会所在地2公里,北距民意乡*所在地6公里,南距嫩江主干道2公里,西边岗下是一望无际的嫩江滩。白金宝屯的南侧是宽阔的嫩江河床滩地,北侧是嫩江左岸的二级阶地。阶地面高出嫩江水面约30米,西北较高,向东南渐趋平缓,那上面竖起了一方标志石碑,这里是白金宝遗址的核心地带。时至今日,在耕地的表面仍然裸露着很多陶片、蚌片和一些古动物遗骨,足无空踏,俯拾皆是。特别是在遗址南端水冲沟的剖面上,明显暴露着较厚的化石层堆积。
白金宝遗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地理位置独特,风光旑旎。从大兴安岭伊勒乎里山奔涌而来的嫩江和从长白山天池飞流而下的第二松花江在肇源大地上亲密的拥抱,鬼斧神工般的雕琢出自然奇观“三岔河”,并从此汇聚成润泽千里的松花江干流。这三条大江的交汇与碰撞,在广袤的松嫩平原上创造了史前人类不朽的文明。
2、发现遗址
白金宝遗址
1964年,黑龙江省博物馆来到了发现文物的嫩江左岸地区,到附近村屯村民家中调查线索,深入野外进行考古调查,终于在肇源县发现了白金宝遗址。但由于“*”到来和经济条件制约,挖掘工作并没有开展。
“白金宝遗址”一直是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专家的“念想”,他们组织了人力、物力、财力,于1974年8月对其进行了首次发掘。发掘中,共开25平米探方6个,总面积150平方米,并发现了房屋、窖穴、窖址和大批较为典型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先民遗物。经专家考证,此处是一个典型的青铜文化遗址。由于白金宝是松嫩平原第一次正式科学发掘的青铜文化遗址,对进一步研究认证嫩江中下游和松花江中上游等地区青铜文化的特征、分期及其分布和属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翔实佐证,所以,考古界将起着断代作用的白金宝遗址中所出土文物定名为“白金宝文化”。
1980年,省考古队进行第二次发掘,又获得新进展。
3、遗址规模
多次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3处,窖穴(灰坑)40多处,陶窖1处,出土大量陶器及石、骨、蚌器等。房址为园角长方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为4.4×8或4×4米。有门道,呈斜坡形,长1.3米,宽1米。地面经过夯打,厚约5厘米。室中正中有灶坑,椭园形。有柱洞,木柱当是支撑屋顶的支柱。室内西北侧有土台,可能用于放置生活用品。西侧有窖穴,有园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少不小,可能是放置粮食、果品的。灰沟(防护沟)很长,东西向呈半园形,宽深各1米,沟壁斜直,用于防护和守卫,是白金堡文化重要遗迹之一。
4、出土文物
出土陶器1000余件,有鬲、罐、钵、壶、盆、碗、杯、网坠等。陶器多是泥制褐陶和夹沙褐陶,上面的文饰又多以绳纹、动物纹、集合纹为主,而且制作工艺还颇为先进。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坚硬,色泽纯正。从房址的建筑看,当地先民已过着安定生活;从蚌刀、蚌镰的出土看,已有了早期的农业;精致的骨鱼镖和土层中大量鱼骨的堆集,说明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陶器上动物纹(羊纹、鹿纹、骆驼纹)的出现,反映了畜牧业也有了发展。遗址的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下层时间较早,相当于商代末期,上层时间较晚,相当于西周末年。经碳-14测定,距今分别为3260±70及2900±100年。
在白金宝遗址发现两座房址,均为半地穴式。遗址里的陶窑呈椭圆形,长1米,宽0.8米,有二层台,窑底为椭圆形,大小与窑口相等。窑的纵剖面为袋状。出土的陶器装饰艺术的特点是,用细腻的蓖纹组成多样而且有规律的几何图案,有仿动物的羊、鹿、驼、蛙纹,有仿黄河流域商周青铜器的雷纹和蝉纹。其中陶鬲文物特征突出,发现较多,是具有断代价值的典型陶器。它带来松嫩平原和黄河流域文化联系的信息。
5、文化特征
白金堡遗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积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丰富1处典型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对研究松嫩平原以及整个东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学术界认为这里的先民已进入文明时期。白金宝遗址文化堆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鬲、钵、杯多于下层,陶盆、小铜饰只见于上层,反映出它们在文化内涵上的早晚差别。对白金宝遗址的的某一房址进行的碳14同位素年龄测定,其文化层的绝对年龄为距今279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白金宝文化的直口简腹大贷足鬲特征突出,发现较多,是具有断代价值的典型器物,它带来了松嫩平原和中原黄河流域文化联系的信息。陶鬲的出土表明两个地区在炊煮习俗上的一致性。鬲、钵、杯上层富于下层,陶盆和小铜饰只见上层,这些抑或反映出它们在文化内涵上的早晚差别。所以,白金宝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松嫩平原汉代以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的空白,深化了人们对白金宝和汉书二期两种以陶器群为代表的整体文化面貌的认识,推进了松嫩平原汉代以前考古学文化年代框架的形成与谱系结构的建立。
下一篇:富锦五顶山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