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糍粑
艾糍粑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团,香糯可口。南方的艾糍粑煮做好后成墨绿色,可以清蒸也可以油炸,味道都鲜美。
1、发展
清明时节,正是艾草最嫩的时候,因为艾草有着凉血平气的功效,许多两广等客家地区的老百姓爱采摘其来做成美食。艾糍粑正是其中经典,相传很久以前,艾糍粑一般用来在扫墓路上充饥的,因为扫墓的过程时间比较久,不方便带其他食物,因此,粽子大小的艾糍粑就成为了主要携带食物,如今许多广西的人民仍保留着这一习惯、
2、原料
田艾(清明菜)、豆沙、糯米粉。根据个人口味需要还可以添加柚子叶、芝麻等等。
3、做法
第一步:煮艾草
用大锅把水烧开,加少许碱,放入洗净的艾草,不要加锅盖,中小火保持水微开,用筷子稍翻动艾草,使其均匀受热,煮至叶子变得青黝黝的,用手掐艾梗,绵软至一捏就断即可关火。煮制过程中盖锅盖会导致煮出来的艾草发黄,色泽不鲜亮。放碱是为了去除艾草中的苦味。
第二步:浸泡煮好的艾草
将煮好的艾草捞出泡入凉水中,漂去苦味,泡差不多12小时,期间最好换两三次水,以便苦味充分渗出。
第三步:剁
泡好后,捞出艾草挤掉水份,剁碎,剁到没什么茎就可以了,这样最后吃的时候口感才会细腻,不会在吃的时候吃出一根草来。
第四步:炒
剁好的艾草放入干净锅中用中火炒一会,闻到香味即可,也可加入少许色拉油,这步据说是起到提香的作用,但跟老妈之前做的没炒过的相比,没感觉出有什么区别,本吃客觉得可省略。
第五步:和面团
炒好的艾草,加入糯米粉、白糖,倒入刚烧开的水,边倒先用筷子将其充分搅拌,等温度降下来后,用手揉和成艾草团。一定要用很热的水,使糯米粉遇热变成粘性,和的时候才好成团,包馅的时候更好操作,成品的外形和口感更好。加糖量别太多,和好后面团有微甜味即可,因为馅料也是甜的,糖多太腻。
第六步:包
取一小块和好的艾团,捏成小碗形,放在手心包入馅料,封口,整成圆球状,再压扁一点,在底面抹点油,放在一张柚子叶上,也可以在包之前在手心里抹油。艾草米团不像面团那么有延展性,做的时候要靠按、压、捏的劲儿,不能在手心里揉搓,不然就散开漏馅了。
第七步:蒸
做好后上,冷水架锅蒸,水开之后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