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别镇
石别镇位于宜州市南面,镇*驻地距宜州市区27公里。全镇地域176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8263人。石别镇境内有石别、清潭、屯蒙3个农贸市场,是宜州市唯一拥有3个集贸市场的乡镇。石别镇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国道(323线)、省道、县道穿镇而过。通讯方面设有电讯信号接收塔,可使用移动电话及传呼机,有直拔国内外程控电话800门。石别镇物产资源丰富。工业资源有煤、锰、白泥、铝土、石灰石等。农业资源盛产稻谷、玉米、糖蔗、桑蚕、生姜、水果,以及各种禽、畜、山羊、鱼等,是宜州市糖蔗、桑蚕、水果、生姜主产区。宜州市是广西桑蚕主产县(市),石别更是宜州的养蚕之乡(镇)。
中文名称:石别镇
行政代码:451281105
身份证前6位:451281
长途区号:0778
邮政编码:547000
隶属政区:宜州市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桂M
辖区面积:176km2
人口数量:约2.9万人
人口密度:165人/km2
1、地方简介
石别镇位于宜州市区南部23公里,东与忻城县交界,南与福龙乡,西南与北山镇及北牙乡,北与庆远镇相邻。
石别镇名由来,因街北面有一石似鳖,故名"石鳖",后惯写为"石别"。
石别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区南部23公里,东与忻城县交界,南与福龙乡,西南与北山镇及北牙乡,北与庆远镇相邻。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39645亩,其中,水田18319亩,旱地21326亩。
全镇共辖石别社区和板围、清潭、拉弄、土桥、雁山、永定、三寨、四合、屯蒙、拉并10个村委会107个自然屯(村民小组)。
镇区供水、排水管网完善,有日供水能力为6万立方米的土桥水库供水工程,总库容为3318万立方米,是河池市最大的水库。
因街北面有一石似鳖,故名"石鳖",后惯写为"石别"。清代属宜山县归善乡上里地,民国初期划为宜山县第四区,民国22年改称石别区,民国31年撤区划为石别乡。
2、历史沿革
石别镇
因街北面有一石似鳖,故名"石鳖",后惯写为"石别"。清代属宜山县归善乡上里地,民国初期划为宜山县第四区,民国22年改称石别区,民国31年撤区划为石别乡。解放后,最初为里苗区石别乡,1950年划为宜山县第五区(石别区),1955年石别区属的同意、宜州、翁同、龙候、京口、金满、板磨、大宿、塘怀9个乡划归都安瑶族自治县。1957年撤区并乡为石别乡。1958年成立先锋(石别)人民公社,1962年北山公社并入石别公社,同年秋改为石别区,1966年仍为石别公社。1984年改为石别乡。1987年分出部分村屯成立北山乡。1998年撤乡建镇为石别镇。2005年宜州市撤并乡镇后拉并村委并入石别镇。现石别镇辖1个社区,10个村委,107个自然屯。
3、经济发展
石别镇物产资源丰富。工业资源有煤、锰、白泥、铝土、石灰石等。农业资源盛产稻谷、玉米、糖蔗、桑蚕、生姜、水果,以及各种禽、畜、山羊、鱼等,是宜州市糖蔗、桑蚕、水果、生姜主产区。宜州市是广西桑蚕主产县(市),石别更是宜州的养蚕之乡(镇)。1999年全镇桑园面积已扩大到5846亩,年产鲜茧760.7吨,产值1217.2万元,居全区乡镇之首,2000年全镇建有烤房10个,年烤茧量达900吨。中英合资制糖企业广西博庆食品有限公司地处境内,为该镇发展甘蔗生产提供有利条件。石别土桥水库的水果;石别、屯蒙等村的西瓜;永定、拉弄等村的生姜久负盛名。1999年,全镇财政收入17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36元。
4、城镇建设
石别镇
2001年,石别镇被列为宜州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乡镇,成立了镇建设管理站,城镇建设的配套设施初具规模,美化、硬化、亮化了街道。目前,镇区街道总长2.5公里,其中1公里街道已安装路灯,街道中心安装有高杆灯。石别镇以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无限商机,2000年,石别镇地价高达4000元/平方米,创河池乃至全区乡镇之最,且供不应求。现已兴建了石别五泵400米长新街道,接通宜忻二级公路,实施"三通一平"工程。五泵新街道两旁以联排商贸模式统一装修、统一规划建设,打造宜州市乡镇"第一街"形象。石别镇还是宜州市唯一拥有三个农村集贸市场(石别街、清潭街、屯蒙街)的乡镇。清潭街人杰地灵,早在明清时代,这里就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商、贾集散地,现有宜州市交警大队清潭中队驻扎清潭街。
5、行政区划
石别镇区划
451281105001121石别社区
451281105201220板围村
45128105202220清潭村
451281105203220拉弄村
451281105204220土桥村
451281105205220雁山村
451281105206220永定村
451281105207220三寨村
451281105208220四合村
451281105209220屯蒙村
451281105210220拉并村
6、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5801
男13344
女12457
家庭户户数7478
家庭户总人口(总)25723
家庭户男13299
家庭户女12424
0-14岁(总)5463
0-14岁男2757
0-14岁女2706
15-64岁(总)18489
15-64岁男9782
15-64岁女8707
65岁及以上(总)1849
65岁及以上男805
65岁及以上女104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5238
7、城镇动态
石别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关爱工作
日前,为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石别镇认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关爱工作。
今年以来,该镇镇党委、*将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工作议程,制定了《石别镇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关爱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全镇11个村的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关爱工作的责任人,通过询问农户家庭成员、走访农户亲戚和邻居等方式,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实际监护情况、联系帮扶情况、家庭经济来源等详细资料进行登记造册,以村为单位建立台账,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力抓好跟踪督查和落实长效机制,建立“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
该镇还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纳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实行“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保障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指导督促各村、社区和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具体落实联系帮扶制度,建立村委*、社区*、党员、学校教师联系帮扶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制度,落实联系帮扶责任,定期走访,了解帮扶家庭的动态变化,帮助帮扶对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隐患化解在萌牙状态。
该镇还通过广播、板报、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尊老爱幼文体活动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人、空巢老人的赡养人的普法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此项工作当中,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该镇共调查了508名留守儿童,147名空巢老人的情况。--2015.7.16
8、附近景点
下枧河风光
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大书法家、诗人黄庭坚,于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被贬到宜州羁管。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9月30日,黄山谷病逝于宜州的南楼。宜州人民非常敬仰黄山谷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问,在他逝世以后,人民给他建祠纪念。八百多年来,宜州的黄山祠,迭经兴废。从1105年始建,到1986年重建,期间重修或重建达15次之多。
黄山谷病逝当年,宜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即在南楼建起一间简陋的祠堂,这是宜州建祠崇祀山谷之始。只是祠堂很小,没有祠名,只有平湖张安国所书“豫章先生”四字匾嵌,悬于祠堂门上。
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宜州太守韩璧在城外建山谷祠,有房6间。祠内供山谷先生的木刻肖像一尊,另外建造亭阁一座,名叫“清风阁”,阁内藏有山谷先生的书法手迹。几十年后圮废,遗址至今无法考据。
下枧河风光
下枧河位于宜州市城北四公里处。河水碧绿,清澈透底,全程水路十二公里。河岸崖壁上留有一根扁担和一方手帕模样的石叶,相传是壮族歌仙刘三姐打柴的“扁担”和“汗巾”。崖前有个对歌台,由此上溯圣古龙,沿岸峰峦重迭,翠竹依依,奇峰怪洞,尽收眼底。下至三江岔口汇入柳江,沿途翠竹躬迎山歌悠扬,各景点都留下歌仙遗迹:传歌台、定情树、手巾岩、望妹石等。
下枧河湾水面宽阔,夹有平坦狭长的沙洲,卵石金黄,光彩夺目,游人可撑排泛舟,拾级探胜,绿洲寻趣。由下枧桥上溯二百米,水如压浪飞瀑,中枧大坝溢流,蔚为壮观。下枧河风光特点是水碧、竹翠、洞怪、峰奇,并且包含着刘三姐的传奇色彩。它是拍摄电影《刘三姐》的主要外景地。
沿着下枧河,游人还可以参观河两岸的流河寨、莫府山庄、三姐庙、以及三姐、阿牛、媒婆等故居,参与诸如碰蛋、背新娘、喝交杯酒、对歌等民俗活动。“碰蛋”是壮族男女青年定情的一种风俗活动,壮家男女若有情意,先对歌定情,如不会对歌,则双双到寨子的祠堂碰蛋。两蛋相碰,男女定姻缘。两破有缘有情,单破有情无缘,不破无缘无情,二只完好无缺,三年后再做理论。
凡是来到刘三姐故乡的游客,都有幸与寨中的“三姐”碰蛋定情。“背新娘”和“喝交杯酒”也是游人乐于参与的旅游项目,它可以让您领略到壮家人娶亲的那份“情趣”和“甜蜜”。“对歌”是让游人扮作陶李罗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再现了电影《刘三姐》中的情景,其乐无穷,风趣万分。
刘三姐故居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传说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广西(中国南部)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长的也非常漂亮,天生丽质又聪明,什么活都不用学,一看就会。在三妹17岁这年在对歌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青年,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个唱歌能手,在对歌当中,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于是就私定了终身。可是好景不长,村里的一个恶霸,对三妹垂涎多时,见三妹与小伙子情投意合,大发雷霆,决意把三妹抢到手。一天晚上,月光皎洁。三妹正和小伙子坐在柳河边的岩石上看月亮,倾诉衷肠。忽然火把晃动,人声鼎沸,原来是恶霸抢人来了,三妹和小伙子望望无路可走的山,又望望柳河。两人决定要生在一起,死在一道,不求今生,只求来世,于是手拉着手双双跳进柳河那滚滚的波涛里。
刘三姐故居风景区有一颗大榕树,已有1500年的历史,如今更是枝叶茂密、英姿飒爽,被当地人视为“神树”。古时候农家患病无钱医治到此烧香许愿、便会保平安,此树还是“情树”,凡在此树前诚心许愿,求贤婿美女的都能如愿以偿。当年壮族歌仙刘三姐与其情人阿牛哥的定情处。大榕树旁边,河水明净如镜逶迤曲折,其上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在此精彩、体验竹筏漂流和跟随现代刘三姐对上几句山歌。
9、地方特产
龙捧·红豆腐
“五香熏鱼”是弄场瑶家传统的腌制鱼,是一种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的奇特菜肴。
客人光临,朴实好客的主人从小缸中捡出一两尾沾满糟辣碴子,带着浓郁的姜、蒜、酒、芬芳的金黄鱼干。上桌后,主人从厨房里拿来刀子和砧板,切掉鱼的头尾,然后按几人共桌(连主人在内),每人一份切成数块,送到各人的碗里让客人品尝。因为鱼肉已经是熟的,不需再煮,可直接人口。此腌鱼肉呈棕色,极似腊品,但并不干枯,因为它已“吸饱”了糟辣汁,人口后松、软、韧、香、辣俱全,鱼肉亦酥脆爽口,可放心嚼食。细细品尝其中滋味,令人回味无穷,不忍马上吞下,但又仅此一块,主人绝不添加,说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每次招待客人,只能每人吃一块,如果谁贪吃一块,鱼骨会变硬刺破喉咙,“无药可救”。当然,这都是主人家故弄的玄虚,故意让客人牵肠挂肚,经久不能释怀,回味无穷。
为了弄清这种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的“五香熏鱼”制作,好不容易待主家酒足饭饱后才侃了出来:选料时挑选一斤左右重的鲤鱼,青鱼、鲫鱼也行,不需刮鳞,从背脊下刀把鱼破开,留下肚皮相连,去鳃,除内脏,用小竹片把它撑开撑平,再用盐、酒、蒜、姜、五香粉、酱油,腌一天。然后放在铁筛上用温火慢慢的烘烤,使它慢慢的烘干水分,至烘熟但又不能烘焦.待整块鱼全都色泽金黄即可装缸。装缸前先在缸底铺上一层生盐,然后铺上一层姜丝、剁碎的红辣椒、老蒜、35度以上的米酒、拌过甜酒药后的糯米饭.再铺上一层烘烤好的鱼块,依此顺序一层佐料一层鱼,一直铺至缸口,最上层用生盐铺上一寸多厚封面,盖上一层布,用木盖把缸盖好,最后用石灰膏把缸口全都封紧。两个月后可食,一般可保存一年。
“五香熏鱼”不知始于何代,还是由别的民族传了进来?但它已在宜州山弄里瑶、壮人家世代相传,成了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肴。
龙捧·红豆腐
壮乡,不论是猪、牛、羊等家畜以及鸡、鸭、鹅等家畜的鲜血都被视为美味佳肴,备受人们青睐。
宜州人自古以来对血不直呼其名,而称“红”,如牛红、猪红,鸡红、鸭红。民间还有传说:“‘红’可以‘绞灰尘’。从事灰尘作业的人必需经常吃它,帮‘绞’肚里的灰尘。”这种祖传的“食疗法”,更增加了人们对动物血的兴趣,促使了它的身价倍增。
宜州人吃动物血的吃法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有“红豆腐”。杀猪宰牛时,用盆子盛少量水,加入少许食盐,将屠宰的猪、羊之血接入水中搅匀。由于水中有盐,不久鲜血就会凝结,用刀划为手掌大的血块,放入砂眼水里“胆”(宜州方言,借用汉字.即烫一烫)一下,血块即成豆腐般的软块,再用刀划为手指大的小块,用辣椒、番茄、葱、蒜、芹菜加少许酸醋、肉松在锅里翻炒片刻,仅熟过心即可。这样的血块滑嫩柔软,爽嘴好吃;如果炒、煮太久,血块“老”了,硬而粗糙,很难吃,所以要炒到恰到火候即可。冬天,亦可作为下“火锅”的菜,仅用筷条夹着,在汤锅里烫几烫,蘸上酸辣的盐碟汁,酸辣嫩滑,令人胃口大开,其味比豆腐胜十倍。因为它有似豆腐的外形,宜州人除了叫它为牛红、猪红之外,俗称为红豆腐。
壮家人最普遍最爱吃的血制品当数龙捧(“捧”为壮语,译读bóng)。在乡间,不管哪家杀猪,都要灌龙捧:用煮熟的糯饭、葱、蒜、姜丝一起加入生猪血中,拌匀,用漏斗(宜州人叫“灌筒”)把它们一起灌人猪小肠内,用禾草扎紧两头.则得一条直径约一寸多的长“蛇”,盘起放人汤锅里煮熟,即可切为三四寸长小截用手拿吃。龙捧不是桌上菜,只是老人小孩吃玩耍的零食。壮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论哪家杀猪,要灌龙捧,并将煮好的龙捧分成小段给上门来玩的老人小孩吃,还分发到左邻右舍、亲友的家中。如果谁家不舍得灌龙捧分给亲友邻舍,则被视为“利未”鬼(宜州方言即吝啬鬼),不懂人情世故。一截短短的龙捧,在壮乡里却蕴藏着壮家人朴实的深情厚意。
更有趣的是龙头、拉浪、白土(今属河池)的山里壮家人,喜欢吃“水龙捧”。制作拌猪血的不是糯饭,而是稀稀的米浆,灌人猪小肠后把它截断为一掐长一段,用禾草扎紧两端,煮熟后不是硬心的龙捧,而似一支支软管包装的“血浆饮料”。吃时必须非常小心,咬紧一端,一手抓稳“软管”,另一手细心的解开嘴边的草结,一口气把管中的血浆吸完。否则,血浆就会溢溅嘴脸衣服,异常狼狈,引起哄堂大笑。此“水龙捧”味道比龙捧鲜美,但在别的乡村并不见吃,可能是不便携带,吃时不小心还容易出丑闹笑话。
宜州的壮家人中,还有吃生猪血的习惯。最为常见的是猪毛刮光后,开膛破肚时,人们用锑瓢直接舀取猪心窝处还冒热气的鲜血,趁热喝下。他们都说味道鲜美,很甜。不吃过的人无不瞠目。这是近乎“野蛮”的吃法,较为文明的吃生猪血的制作是:盆里装清水,不加盐,把血接人水里之后,用筷不断地搅动,不让它凝结,一直搅到血浆表面全是泡沫。另外的人把猪肺、气管、舌、肾、油碴、少量肉松放人锅中炒、煮,再加姜丝、蒜白、火麻仁、花生油,炒到全都熟了,装入一只只碗再用瓢子舀生血入碗,拌匀即可吃。菜是熟的.血是生的,食者满嘴鲜红.令人望而生畏,其时,吃者无不赞叹不绝,吃得津津有味。
千百年来,各种动物鲜血与宜州壮家人结下不解之缘,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乡饮食文化”。
豆腐瑶
当你走进宜州,无论去到哪个乡哪个村,尤其是到远离圩市的峒场人家作客,热情好客的山里壮家人,都会有粥有酒招待你。在满桌丰盛的菜肴中,还有一只大品碗装的“糊糊”,淡黄色的糊里,碧绿的菜叶上凝结着一朵朵、一串串“恋枝不舍的桂花”。这碗“糊糊”,壮家人叫它“豆腐瑶”。由于汉、壮语言的语序有别,城里人称为“瑶豆腐”,即是“瑶家人的豆腐”。
关于“瑶豆腐”的来源,在宜州壮家人中有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候,瑶、壮本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后来大家都长大成人了,树大分枝,崽大分家,兄弟俩一个走北一个走南,各自成家,繁衍了各自的子孙,才形成了两个族群。由于生息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也逐渐不同,渐渐地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语言也不同。壮家的先祖莫一大王深深地感到兄弟们忙于生活,天各一方,但亲骨肉的感情,不能疏远,必须经常走往才对。于是,他带领了十多个子孙,不远千里,到如今广西和湖南交界瑶家聚居的“千家峒”去看望兄弟。瑶王一见莫一大王的到来,异常高兴,兄弟久别重逢,少不了隆重设宴招待老弟及侄子侄孙。桌上鸡鸭鱼肉自不必说,其中还有一只大海碗装夹着碧绿菜叶的淡黄“糊糊”。莫一大王一见,禁不住笑道:“瑶兄,一别几十年,真想不到你们在千家峒里拿玉米洋当菜吃。”瑶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壮老弟呀,你眼睛老花了,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呢?”说完他用木勺舀一勺到莫一大王的碗里,和声劝道:“壮老弟,你尝尝看,是玉米洋还是什么?”莫一大王一尝,的确不是玉米洋,而是有着浓郁的黄豆原汁原味的芬芳,柔滑而又有嚼头的“糊糊”。“好!的确好!”莫一大王连连夸赞后,问道:“瑶兄,你们煮的这东西怎么煮得比我们的‘洋’好吃呢?”“壮老弟,这不是玉米粉捣的‘洋’,而是我们瑶山用黄豆粉做的豆腐,瑶家豆腐。”莫一大王央求兄长教他做这种瑶家豆腐,回到南方好好的传授给子孙,这也是对兄弟亲情的惦念。于是,瑶王把做“瑶豆腐”的方法传给莫一大王。他回到南方后又传给自己的于孙,并告诫子孙:往后凡是贵客上门,必须用“豆腐瑶”招待,不忘瑶兄的亲情。从此,“豆腐瑶”作为一道壮家招待客人家庭菜,一传了几千年。
“瑶豆腐”的制作并不像汉人制作豆腐那么复杂。古时没有电,加工粮食在壮家瑶寨里主要靠“碓”。用一只脚一下一下的踩,“碓嘴”在石坎中慢慢的一下又一下舂,把玉米、谷子、黄豆的颗粒倒入石坎中重新再舂,如此来回数次,才能舂好。宜州旧时民谣:“妹呀妹”嫁到北山背。手攀墙,脚舂碓。哥哥骑马去接妹,家公家婆不给回,扯起围裙抹眼泪。”由此可见“手攀墙,脚舂碓”这种繁忙笨重的体力劳动千百年来压得壮家妇女喘不过气来。她们周而复始的天天舂,舂谷子、舂玉米、舂黄豆,保证全家人一天的食用。做“瑶豆腐”的基本原料也是用碓舂出来的。经过来回几次舂筛之后,得出很细的黄豆粉,架锅、装水、生火,一只手拿筷条慢慢运搅动,另一只手抓黄豆粉均匀地洒入锅中,不能让豆粉在水中“结子”,越搅得均匀越好,直到沸腾,仍然继续搅动。锅里的水渐渐由稀变稠,说明黄豆粉已熟八成,此时把切碎了的任何一种蔬菜的叶子加人“糊”中,仍不停地搅动,使之混合均匀,等到菜叶熟了,加人葱花、辣椒,少许米醋,最后放盐,再搅匀后,盖上锅盖,退火。不久,黄豆粉就会凝结在锅边和菜叶上,像一朵朵、一串串的“桂花”,即可吃。经济宽裕的人家加叶的同时,加入肉松,其味更甜滑、口感更好。这就是散发着黄豆原汁原味芬芳的“瑶豆腐”。
如今时代进步了,发达的科技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碓”,这一古老笨重的粮食加工工具,除了极少数还无法拉电的边远山区峒场仍使用外,农村里已基本绝迹了,都用电动的粉碎机加工粮食,黄豆打粉就是小事一桩,而且菜市场里天天有人卖“瑶豆腐粉”,做“瑶豆腐”方便得多了。但是,老一辈的宜州人却认为机器打出来的黄豆粉比不得碓春出来的好吃,真令从未见过碓的年轻人将信将疑。
虽然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荷包里有钱,市面上物质丰富,餐桌上中外古今、南北风味,不同档次的各种名菜多的是,低档次的瑶豆腐,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作为壮乡里瑶壮人家古老品种的传统菜肴,因其花钱不多,容易煮,口味鲜,营养丰富,依然在千万瑶壮人家餐桌上吐放芳馨,备受青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