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纲要中多个项目与航天直接相关 代表委员热议
在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许多项目与空间直接相关,引起了航天行业代表的热烈讨论。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将在太空中做这些伟大的事情。
“两室一厅”空间站建设
“十三五”期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完成一系列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系统总设计师张柏南代表表示,中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和天州一号货运飞船,它们将相继与天宫二号对接。实验核心舱将于2018年左右发射,基本舱将是一个20吨的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委员会成员周建平说,将要建造的空间站将包括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整体呈“T”形。
除了“两室一厅”的结构,核心舱的五个对接端口还可以与一艘货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一个供宇航员移出舱外的出口舱对接。
绕着月亮的背面走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嫦娥五号和嫦娥四号将相继飞往月球。
月球探测项目第三阶段的总设计师胡浩的代表透露,嫦娥五号将在年内完成最终组装测试,预计将于2017年发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叶培建说,嫦娥五号预计将实现中国航天飞行的四个“第一”:第一次月球表面自动采样;第一次从月球上起飞;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月球土壤第一次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返回地球。
国防科工局近日宣布,探月领导小组已决定启动嫦娥四号任务实施计划,即“月球背面着陆器和火星车软着陆,进行定位和巡逻探测,并在地球和月球的L2点增加中继通信中继卫星”。它将在2018年6月发射中继卫星,并在同年年底发射登陆器和火星车。
这项任务最大的困难是人类不能直接与地球上的月球背面交流。叶培建说,利用中继卫星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通信是中国人民的一项创举。这就像在离月球80,000公里的地方建立一个通信站来维持与地球的全天候通信。
火星探索一次实现“轨道、坠落和旅行”
2011年,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虫1号”的旅程不太可靠。它是在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内发射的,由于轨道改变失败而在太空中丢失。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被搁置了一段时间,以至于印度的漫游者获得了“亚洲首次成功探测火星”的称号。
最近,叶培建说,中国可能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经过几个月的飞行后到达火星。
叶培建说,虽然中国不是第一个实现火星探测的亚洲国家,但它的起点和水平都很高。与仅围绕火星赤道运行且只能看到火星“带”的曼·加里安不同,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将围绕火星运行,并对火星进行全球探测。之后,它还将在火星上着陆,允许漫游者在火星表面行走。
北斗导航实现高精度全球覆盖
"北斗全球联网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开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启透露。
从2015年3月到今年2月,北斗项目发射了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对新的导航信号和星间链路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并及时进入网络提供服务。迄今为止,北斗已经朝着全球覆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中国今年还将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作为现有卫星的备份和保障。”冉承启说,“如果18颗新的北斗卫星能在2018年前发射,它们将构成世界的基本星座。”
根据该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8年向“一带一路”沿岸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到2020年左右,将建成一个由5颗地球静止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全世界提供高精度、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构建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
今年1月5日,高芬4号卫星发回了一幅图像。图像质量优越,达到了预期目标。
"高芬4号意义重大,不亚于C919 . "叶培建说,这颗卫星在赤道上空盘旋,轨道长3.6万公里,覆盖中国周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分辨率不到50米。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发射了“高分一号”和“高芬二号”卫星,它们的数据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超过1000个单位。目前,高分项目已经在21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数据和应用中心。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中国计划于今年8月发射1米分辨率的雷达遥感卫星高芬3号。其他得分高的卫星也将在2020年前发射。高芬系列卫星覆盖范围广泛,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从光学到雷达,从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等等。并将形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地球观测系统。
新一代运载火箭提升大梁
今年,中国新一代高姿态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将亮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前党委书记梁晓红表示,长征7号火箭已经进入总装阶段,预计将于今年6月首次发射。它将来可以用来发射货船。长征五号火箭定于今年九月首次发射,这将使中国的火箭运载能力与世界主流相当。
胡浩说,长征五号将为中国的月球探测三期工程提供动力。
2015年9月,中国的另外两个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6号和长征11号成功完成了首次飞行。长征6号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下了中国发射多支箭的新纪录。长征11号能够满足不同任务载荷和不同轨道的不同发射要求,能够在24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工作,对于提高快速进入太空的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梁晓红还透露,中国的重型运载火箭已经完成进一步演示,预计将在15年内进行首次飞行。它的运载能力将达到中国现有火箭的五倍,能够满足载人登月和火星取样返回等任务的需要。(原标题:“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将在太空中做这些伟大的事情)
(北京,3月9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