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人民日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科普小知识2022-10-17 21:09:44
...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目标高度一致,符合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世界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主题的应有之义。

科技力量是现代力量的主要标志。科技创新既是“硬力量”,也是“软实力”。它不仅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力”,也是提升国家长期发展能力的“远力”。*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国家的锐利武器。国家依靠他们变得强大,企业依靠他们赢得胜利,人民的生活依靠他们变得美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地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是否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充分展示了从科技强国到经济强国和强国的基本路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改写了世界经济地图和政治结构。一些欧洲和美国国家抓住了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世界经济中心已经转移了几次。一条清晰的线索是,科学技术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将转移到领先技术出现的地方和尖端人才流动的地方。

*同志提出了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使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领先的创新型国家,到新中国成立10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与“两百年”的目标高度一致,使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方位创新

坚持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创新必须置于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发展基点必须是创新。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规划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主要考虑因素,成为评价地区、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成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内容。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模仿的轨迹越来越窄,利用后发优势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造后发优势。中国经济已经达到目前的规模,科技创新不能完全依赖外国。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维护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核心,制度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来协调和支撑。我们不仅要发动强大的科技创新引擎,还要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同时,要打破制约科技创新的意识形态壁垒和制度壁垒,从整体上推进科技、经济和*治理的*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

加强科技创新重大部署的实施

优化重大科技布局,加快重要战略能力培育。培育战略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以及一批强有力的创新基地,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一方面,加快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启动长期的“科技创新——2030年重大项目”,形成两者融合、传承的格局。另一方面,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建设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形成突破、领先、平台整合的大型综合研究基地,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力量。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基础前沿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提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力争在更重要的领域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开辟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在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提出和领导国际重大科学项目和重大科学项目的组织,提出我国的计划,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科学问题贡献我国的力量。

建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拥有先进、适用、自控的现代工业技术体系是世界科技力量的重要体现。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础,推动各领域新兴技术的跨境创新。加强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等重点领域的研发和部署,通过群体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深化*机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率。推进科技等领域整体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和政策体系。例如,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创新型企业,建立协作高效的创新网络;完善有效的资源整体配置机制,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的创新格局。等等。

坚持人才发展优先,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立足世界科技前沿,培养一批科学家、领军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和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培育创新创业的沃土。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氛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是科技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