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胡乔木

科普小知识2022-04-05 08:53:44
...

胡乔木(1912年6月1日——1992年9月28日),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曾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姓名:胡乔木

别名:胡鼎新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12年6月1日

逝世日期:1992年9月28日

政党:中国*

入党时间:1932年

民族:汉

籍贯:江苏

1、个人履历


胡乔木

胡乔木(1912年6月-1992年9月28日),原名胡鼎新,1912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龙冈镇。

193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扬州中学,1930年至193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历史系,1933年经上海抵达杭州,插班就读于浙江大学外语系二年级,1935年被浙江大学开除。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转入中国*。

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

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

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

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

1941年任*秘书,**政治局秘书。

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

参与起草了第一部《*宪法》(1954年)。

1956年当选为*第八届*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

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

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副秘书长,*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补选为*第十一届*委员。

1980年当选为**书记处书记。

1982年当选为*第十二届*政治局委员。

主持起草了《中国**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

1987年当选为**顾问委员会常委。

曾任**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文献研究室主任。

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著有:《中国*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

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遗体于10月4日火化。

按照生前遗愿,10月26日将骨灰撒在延安地区。

1994年,《回忆胡乔木》、《胡乔木文集》出版发行。

2、生平经历


胡乔木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胡乔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9月28日7时16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胡乔木同志,1912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鞍湖乡。青少年时期,他热爱祖国,勤奋好学,追求进步。1924年至1930年在江苏扬州中学读书时,同*人有了接触。1930年下半年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北平团市委委员、宣传部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与领导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在盐城加入中国*,并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宣传组织活动,主编《海霞》等进步文艺刊物。1933年下半年到1934年底在浙江大学学习时,组织秘密读书会,传播进步的社会科学和马列主义知识,是学生运动的*之一。1935年至1937年在上海参加左翼文化运动和中国*地下组织的领导工作,曾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江苏省委临时委员会宣传部长,是党在上海抗日救亡工作的领导者之一。

胡乔木同志于1937年7月到达延安。在抗日战争初期,先后在*宣传部、战时青年训练班和*青委工作,任青训班负责人、**青委委员、*青年*学校教务长,主编*青委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向奔赴延安的大批进步青年和边区青年进行革命教育。从1941年2月起,任*同志的秘书、**政治局秘书。他担任这个职务,一直继续到1966年6月“*”爆发以前。在延安工作期间,他协助*同志编辑*的高级*学习和研究党史用的《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重要历史文献。1942年全党整风运动开展后,他参与领导文艺界的整风运动,同作家们建立了良好关系。*领导层的整风运动开展后,他列席*政治局的整风会议和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并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同志的领导下,他参加《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为该决议的最后形成作出重要贡献。他还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数十篇社论,积极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抗战胜利后,他作为*同志到重庆参加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的随行人员,同*统治区文化界进步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

解放战争期间,胡乔木同志先在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参加土改,1947年4月中旬起,跟随*同志转战陕北,历经艰险。1948年4月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后,任新华社总编辑和社长、*宣传部副部长。他多次为党*起草重要文件。1948年2月,主要由他起草的《**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受到*同志的赞扬。他为《解放日报》、新华社撰写和修改大量社论、评论和新闻。他撰写的《驳蒋介石》、《无可奈何的供状》等重要社论,在党的宣传斗争中成为犀利的投枪。在党*领导下,由他参与负责组织的新闻宣传战线取得的巨大战果,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1949年3月,他参加*七届二中全会,作关于新闻工作的发言。党*进驻北平后,他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起草,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作了许多工作。

*成立后,胡乔木同志主要在**领导机关任职。1950年至1954年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54年起任**副秘书长,1956年9月后任**书记处候补书记。他在1951年撰写的《中国*的三十年》是新中国第一本具有开创性的简明党史。他先后参加《*选集》第1至4卷的编辑工作,为宣传*思想付出大量心血。他参加起草1954年的《*宪法》和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文件,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在党*政治局主持下撰写的《再论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等文章,在重大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上深刻有力地阐明党*的主张,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他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历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人民*新闻总署署长等职,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撰写过许多重要社论和新闻,为新闻出版队伍的建设作出很大努力。他也是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推进者,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副主任,对于推动上述有关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影响。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的错误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他在党*领导下起草的一些重要文件,对制止和纠正当时已经发现的错误起了一定作用。

在“*”中,胡乔木同志受到“*”的迫害。在逆境中他仍孜孜不倦地阅读大量马列主义着作,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反思。1975年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主任,积极投入*同志领导的全面整顿工作,主持修改《关于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关于科学院工作的《汇报提纲》等重要文件,为坚持贯彻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批判“*”的极左思潮作出艰苦的努力。

粉碎“*”后,胡乔木同志在揭发批判*、*反革命集团罪行的同时,全力支持*同志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进行了坚决而有成效的斗争。他在1978年10月国务院务虚会议上发表的《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讲话,为我国经济*的改革作了初步的理论论证。他列席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负责全会的文件起草工作,为实现历史性转变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这次全会上,他被重新选为*委员会委员,任*副秘书长。在1980年2月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书记处书记。他继续负责*重要文件的起草和对理论工作的指导。1980年至1981年,他在*等同志主持下,负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接着又负责起草十二大的重要文件。在这些重要文件的起草过程中,他日夜操劳,殚精竭虑,为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分清历史是非,否定“*”的理论和实践,肯定*同志和*思想的历史地位,为创立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理论、路线和政策作了大量工作。他对新时期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提出的一些建议,得到*的采纳。十三大以后,他退居二线,仍积极关心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政策的实施,关心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他坚决拥护*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积极支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3、家庭情况


胡乔木

父亲:胡启东(原名胡应庚)

妻子:谷羽(原名李桂英)

儿子:胡石英

女儿:胡木英

4、主要著作

《中国*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主持起草了《中国**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

5、人物贡献

胡乔木同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关于党的文献编纂、党史研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主要*,历任*着作编委会办公室主任、**文献研究室主任、**党史研究室主任。他领导《*选集》第1至4卷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亲自编辑《*诗词选》新编本。他协助*同志审定《*文选》等着作。他不顾体弱多病,为编辑出版老一代革命家的各种着作集付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在纪念建党70周年时,他发表的《中国*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他一生的最后一篇力作。他提议撰写和参与审定的《中国*的七十年》,对推动党史的教学、研究和宣传发生很大影响。

胡乔木同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又先后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章奖金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他十分重视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在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同时,大力倡导贯彻党的的双百方针,既尊重老科学家、知名学者,也关心中青年研究人员的成长。他的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文辞,在社会科学界、宣传文化界受到普遍的推崇。他被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视为良师益友。思想宣传战线的许多骨干人才,都受到过他的亲切培养和熏陶。

胡乔木同志历来关心文艺工作。他积极倡导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服务的方针,鼓励文艺家们认清历史责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繁荣文化艺术的创作。他在1981年8月发表的《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的讲话,对于文学艺术的健康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胡乔木同志是*第八届、十一届、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政治局委员,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著有《胡乔木文集》和他的诗选等。

6、人物逝世

1992年9月28日,胡乔木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顾问委员会发布讣告,称胡乔木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胡乔木生前是**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1992年10月4日,遗体火化;10月26日骨灰撒在延安地区。

7、人物评价

胡乔木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光辉的一生。他一贯努力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他博学深思,勤奋笔耕,经过长时期的刻苦磨练,终于成为才学超群的在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辞章家。对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他积极倡导,身体力行。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化等错误思潮,又不固守某些不符合实际的“条条”、“本本”,能够根据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他具有高度的党性,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一切服从党的安排。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的思想宣传事业,奉献给了党的重要文献的起草和编纂工作。他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完成党所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他始终以*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组织纪律性强,鄙视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1983年8月16日他倡议身后将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以后又提出在他去世以后把角膜捐献出来。他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德是全党学习的榜样。

8、人物纪念

1994年,《回忆胡乔木》、《胡乔木文集》出版发行。

2007年9月5日,“《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全面客观地评价了首任院长胡乔木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设、对发展和繁荣中国社会科学所做的杰出贡献,并对胡乔木一生在理论上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在中*史研究、新闻学研究、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研究、文学艺术研究以及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等方面的理论造诣均有深入而客观的评介,可说是对胡乔木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全面总结。全书30余万字,共三部分,即综述、回忆和文献资料。书中还选取了五幅乔木生前工作照和一幅手迹。

2015年1月,81.5万字的《胡乔木传》上下册面世。

9、未了心愿


胡乔木

1992年9月28日,*著名的政治理论家胡乔木在解放军301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0岁。他曾被*戏称为“靠乔木,有饭吃”,*则赞誉他是“**第一支笔”,而就在这年的7月份,他在病床上还对陪伴了他50余年的老伴谷羽说:“我要活到九十岁,我希望做两件事:一是完成对主席50年代政治活动的回忆录的写作;二是重写一部完整的中*史著作。”可病魔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让他带着对未竟事业深深的遗憾离去了。

“一是完成对主席50年代政治活动的回忆录的写作”

在中*史上,胡乔木的名字是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41年2月胡乔木奉命调到*身边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25年的秘书生涯,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在此后近四分之一的世纪里,胡乔木在*的教导下迅速成长起来,从一名普通的秘书成长为**之一。有的老同志说:“没有同*的这段缘分,就没有今天的胡乔木。”胡乔木对这份感情更是珍惜,他在他的文集第一卷序言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毫无疑问,就我个人来说,没有*同志的指导教诲,我就很难写出这些文章,我的写作能力也很难像在这本书里所表现的逐渐有进步。”

*是一代伟人,无论是他在世时还是在他逝世以后,都有很多人著文记叙和研究他的方方面面。由于胡乔木特殊的工作岗位、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他对*的特殊感情,党内外很多同志早就建议胡乔木写一些纪念文章,但他一直没有答应。直到后来确定要写点东西的时候,他对知名的中*史学家郑惠说出了当初的原委:“我虽然做过*的秘书,但许多重要的事情并不是经过秘书执行的,说不出多少有分量的东西来。”而且繁重的领导工作也使他没有更多的精力担负这项工作。到了1989年,在一次谈话中胡乔木说:“十三大以后,我已经有可能集中精力面对党史工作了。我是愿意承担这方面的责任的。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希望在有生之年,在这方面能多做一些工作。如果病倒了,这件事自然就做不了了,但只要活着,就会尽力干的。”

这年,胡乔木开始整理他的文集,把思绪拉回到了四五十年代他跟随*的岁月,那些久远的记忆又重新浮现在脑海中。10月的一天,曾任*资料秘书的著名中*史专家、理论家逄先知将《*和他的秘书田家英》送他审阅,他做了许多修改,并亲自写了《校读后记》。这本书丰满的回忆和翔实的材料更使他陷入了对往事深深地追思之中,萌动了写“回忆”的念头。

胡乔木一贯对工作抓得很紧。现在下定决心要完成这件许久以来的心愿,他更成了坐不住的人。1990年2月,他找郑惠谈话,表示想写一本反映40年代*思想发展、*怎样在40年代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书,用*的著述、活动作主线,用当时具体的历史作背景,把*在40年代所作的贡献作一个比较条理化的分析,目的是为宣传*思想增加一点内容,对这方面的教育有所贡献。这次谈话中,他还谈到了初步设想的6个题目。后来由于到美国作学术访问,写作暂时搁置。

1990年11月,*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送给胡乔木提意见。稍后,《中国*的七十年》书稿写出,这是胡乔木多年提倡的一本书。原以为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写好的书,现在不仅出版了,而且达到了较高水平。这给胡乔木以很大启发,促使他下定决心尽快成立编写组来协助他展开工作。

1991年6月26日,在经过仔细考虑后,胡乔木给*等*领导和*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写报告请求支持和帮助,表示准备“写本关于*的回忆录”,并在纪念*诞辰一百周年时出版。报告随即得到批准。

这时,由于癌细胞扩散,胡乔木的身体已经变得很衰弱了,家人和医生还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他。9月6日,他同编写组的全体同志见面,兴致勃勃地询问了过去不熟悉的同志的情况,对由不同年龄层次的同志组成的班子表示满意,对有几位年轻人参加更是格外喜悦。寒暄过后,他开始布置写作题目和要求。

胡乔木对工作一向严谨,这次写*更是一丝不苟。在谈到内容和主人公时,他说:“内容以回忆*为主,全书以*为主体,是对他的回忆,不把*整个活动放到里面。*一些活动同*没有关系的,就不说了。因为是个人回忆,拟定的题目同40年代、50年代的大事不完全吻合,有些很大的事我不了解,没有接触过,就不好写进去。有些事也许没有那么大,但从个人回忆方面说,比较清楚,就列到题目里了。说是个人回忆,但有相当多的事也不能仅限于个人回忆。有些事我接触过,但详细情况不很了解,这种事还是要写,因为它很重要,需要通过查材料讲清楚。这种情况在40年代更多一些。40年代大部分时间我不能成为事件的参与者。写的时候不要勉强加入个人成分。勉强加入不适当,使读者感觉是故意把个人加进去,失掉书的主旨,成为不是回忆*,而是回忆自己。回忆成分多少要看事实。凡是可以回忆的,个人接触多的就写进去,也还是以*的活动为主。”在谈到每篇专题的篇幅时,他说:“最早是想一篇只写一万字,现在看一万字不行,可能要到两万、三万。看题目涉及的内容,需要讲多少就写多少。”在材料来源上,他谈了三点:“一是党*保存的档案;二是各种公开的出版物、回忆录、文章和当时的记载;三是个人的回忆。”在谈到出书的时间与写作质量时,他明确地说:“出书的时间,1993年纪念*百年诞辰,最好在那个时候出。这样,时间比较紧。当然还是以书的质量为第一标准。如全书不能都写完,也可以分册出。”谈完总的要求后,胡乔木宣读了他想到的37个题目。

敲定大纲后,胡乔木安排了一个相当紧张的日程表,要求每个星期听取一次汇报,谈一个写作题目。从1991年9月编写组成立至1992年4月的7个月内,他一共找人谈话10多次,加上编写组成立之前的10多次谈话,共达20多次。胡乔木逝世以后,编写组商定将书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谈话录”,是胡乔木20多次谈话的记录整理稿;第二部分为“初拟稿”,是按照胡乔木生前拟定的题目,并根据他多次谈话的精神撰写的。这个方案得到*有关方面的批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胡乔木回忆*》。

*有关方面审阅这部书稿后都作了肯定的评价。同时这本书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修订再版时印了75000册,这是党史著作中不多见的。

*有关方面领导的肯定和读者的喜爱也许能够部分实现逝者胡乔木的遗愿吧!

“二是重写一部完整的中*史著作”

如果说胡乔木一生的转折点是来到*身边,那么他第一次为全国人民所知则是由于10年以后的《中国*的三十年》,从那时起他就以理论家和党史专家闻名于世了。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决定6月30日在北京集会庆祝,届时由*代表*作报告。五六月间,*找来因胃穿孔动了大手术尚在休养中的胡乔木,请他代为起草庆祝报告。胡乔木在40年代曾协助*编校过《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重要文献,又曾参与起草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30年的历史了然于胸。有了这些党史方面的知识准备,他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写出了《中国*的三十年》长达四五万字的初稿。*看后非常满意,在送审的稿子上批示:此文以胡乔木名义在《人民日报》发表。这可把胡乔木难住了:“这么一来,我怎么向少奇同志交待呢?”后来*传话过来,少奇那里由他去打招呼,报告另找人起草。6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胡乔木署名的《中国*的三十年》,新华社全文转发,全国各地报纸全文刊载,*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广播,人民出版社还印了单行本。一时间成为各地纪念建党三十周年的主要学习文件。

胡乔木长期在幕后工作,即使作为*人民*发言人公开亮相,那也只是“新闻首脑”的形象。这一次,他作为理论家、党史专家的身份,开始为人们所知道。他的一生,虽写过很多的社论、评论、决议、文件,但《中国*的三十年》是其少有的署名著作,而且国内外影响极大。这是总结中国*30年历程的第一本开创性简明党史,也是第一本以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观点来叙述*历史的书。它对以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党史教育和党史研究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后来党史著述的范式和蓝本。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三十年》成为胡乔木的代表作。然而胡乔木对这本为人所称道的小册子并不满意,认为无论从逻辑、史实等方面都有一些错误。后来党史界曾多次建议他修改,写中国*的40年、50年、60年,可他觉得那要下很大的功夫,读很多书,把自己一辈子精力都用上也写不好。

1990年3月全国党史工作座谈会后,胡乔木对他的秘书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后惟一的工作是搞党史。”他根据杨尚昆、*提出要尽快写出一部完整的党史的要求,向胡绳等建议由*党史研究室先集中力量写一部40万字左右的比一般教科书站得高、有新意的能够反映党的70年历史的著作,作为献给党七十岁生日的礼物。起初,他打算自己主持这部书的定稿工作,可是由于健康状况,他没有承担起这项工作。在健康不允许的情况下,他吩咐秘书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革命史、中*史著作,让秘书帮他购买海外出版的有价值的书籍。他说:“不读这方面的书,不掌握这方面的研究动态,就无法提修改意见。”1991年7月28日,胡绳送来《中国*的七十年》的清样,请他审阅。看着胡乔木日渐加重的病情,胡绳劝他不要着急,慢慢来,着重看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及结束语这些写作难度较大、分寸难以把握的部分就行了,但他一拿起清样又不顾一切了。由于病情加重和药物反应,他经常头晕、恶心,但他还是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就把这几章看完了。他在清样上作了许多修改,有的地方是成段地补写,写得十分精彩。他还写了许多小纸条,就某一事件的史实或论断提出具体修改意见。8月3日,胡乔木又找胡绳来谈了很久。他对写作班子的工作成果表示高度的评价,要胡绳转告北京的同志。随后他立即报告杨尚昆,请他召集*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批准出版这本书。8月8日,*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举行批准出版这本书的会议。胡乔木在会上主动提出他要为这本书写一个题记:“我现在虽然连写封信都很困难,但我愿意为这本书写个题记,表示对这本书负责。”这篇题记8月15日写成,这是乔木一生写的最后一篇评论文章。钱钟书读了甚为欣赏,誉之为“思维缜密,词章考究”。

1991年8月底,《中国*的七十年》出版了。10月8日,胡乔木抱病出席了这本书的出版座谈会,他在发言中对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由衷的赞赏和高兴。

虽然胡乔木一生竭忠尽智,对中*史著作的编著和党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还是为自己不能亲手编写一部完整的中*史而遗憾。今天党史学界已经有了大、中、小三部完整的党史著作,还有难以计数的其它形式的党史著作,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局面。胡乔木若看到今天党史工作的繁荣局面,一定可以欣慰了。

上一篇:邓子恢

下一篇:柯庆施

推荐阅读